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中方言词语疏证
1
作者 郭芹纳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4年第2期75-78,共4页
陕西关中,左殽函,右陇蜀,地势形便,沃野千里,自古号为天府。周秦汉唐建都于此,而时逾千载,久为文化中心之地。周代西都之音,关中之语,世以为即系“雅言”。其对全国各地之语以重大影响,自是势所必然(“五方之音”,自然也会对它有所渗透... 陕西关中,左殽函,右陇蜀,地势形便,沃野千里,自古号为天府。周秦汉唐建都于此,而时逾千载,久为文化中心之地。周代西都之音,关中之语,世以为即系“雅言”。其对全国各地之语以重大影响,自是势所必然(“五方之音”,自然也会对它有所渗透)。尔后屡经剧变,迨及金元,更与“北言话”趋于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 关中方言词 疏证 “顿” 元曲 霓裳续谱 宋元语言词 “罢” 《说文》 《汉语大词典》
下载PDF
李芳桂剧作所见关中方言词语汇释
2
作者 孙立新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7期9-12,共4页
对李芳桂剧作所见现代关中方言词汇现象予以研究并且把研究的视域放在对词语的解释上。如"尿水子"是对眼泪的贬称,"失遗"是"遗失"的逆序词,"不胜"是"不如,比不过"的意思,"单另&... 对李芳桂剧作所见现代关中方言词汇现象予以研究并且把研究的视域放在对词语的解释上。如"尿水子"是对眼泪的贬称,"失遗"是"遗失"的逆序词,"不胜"是"不如,比不过"的意思,"单另"是"另外"的意思,"没嘴葫芦"特指有口难辩,等等。李芳桂剧作的崇高价值不仅在于文学、美学、语言(包括近代汉语、汉语方言、修辞学等等)诸方面,其中所折射出的古代尤其是清代政治、经济、社会、民俗等等现象,也应当是学者特别关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芳桂剧作 关中方言词 汇释
下载PDF
“锁定”在方言中的民间文化记忆——《李十三十大本》方言词例释
3
作者 韩佳蔚 《文教资料》 2014年第1期19-20,共2页
《李十三十大本》是清代乾嘉时期陕西戏剧家李芳桂创作的碗碗腔皮影戏剧本。作为以特定地域的乡村百姓为主要传播对象的民间戏剧脚本,作者使用关中方言。剧中人物,特别是社会下层人物的对白,有浓郁的乡土韵味和民俗特色。“姚婆”、... 《李十三十大本》是清代乾嘉时期陕西戏剧家李芳桂创作的碗碗腔皮影戏剧本。作为以特定地域的乡村百姓为主要传播对象的民间戏剧脚本,作者使用关中方言。剧中人物,特别是社会下层人物的对白,有浓郁的乡土韵味和民俗特色。“姚婆”、“地方”、“乡约”、“外姓之人”等方言词语承载了关中地区的民间生活和历史文化信息。方言已处于“一个史无前例的急剧变化、萎缩和消亡的过程之中”,这意味着以方言为载体的民间文化正在消亡,因此应该对方言所负载的民间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十三十大本》 关中方言词 民俗文化 历史记忆
下载PDF
《史记》与汉代语言及关中方言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正义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3年第3期5-18,共14页
《史记》作者运用经过加工、提炼的当代(即西汉)活的语言进行创作,主要表现在司马迁对口语、谚语、歌谣和各地方言词语的采用上。本文主要对《史记》里的汉代关中方言词作了较详细的考究,揭示了它的演变情形。
关键词 “今言”与古语 现代口语 关中方言词 外来词
下载PDF
关于“阿房宫”之名
5
作者 黄怀信 《文博》 1998年第2期49-50,共2页
“阿房宫”这一名称,对于每一个具有中国史常识的人来说,都不陌生,而且大家也都知道,其“房”读“旁”.然而“阿旁”究竟是什么意思,其宫又何以名之“阿旁”,则迄今人多未了.本文拟对此专作考释,请读者诸君批正.考文献中关于“阿旁”的... “阿房宫”这一名称,对于每一个具有中国史常识的人来说,都不陌生,而且大家也都知道,其“房”读“旁”.然而“阿旁”究竟是什么意思,其宫又何以名之“阿旁”,则迄今人多未了.本文拟对此专作考释,请读者诸君批正.考文献中关于“阿旁”的解释,大凡有四:一、“阿,近也.以其去咸阳近,且号‘阿旁’.”(《史记·秦始皇本纪》正义引颜师古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房宫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说文解字》 关中方言词 渭河 咸阳城 月相词语 月相纪日 “近” “阿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