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秦汉时期关中—天水地区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
被引量:2
- 1
-
-
作者
赵世明
雍际春
-
机构
天水师范学院陇右文化研究中心
-
出处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79-83,共5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关中-天水经济区人地关系与生态文明研究"(10XJA770008)阶段性成果
-
文摘
秦汉均都关中,加之移民,关中—天水地区人口得以迅速增长。为解决日益增加人口的粮食供应,秦汉政府修建了为数不少的水利工程,并在一定范围内开展屯田,使农业逐步取代畜牧业,因而植被不断萎缩。同时,秦汉时期战争中的"伐山开道",城邸等土木建设等行为使森林不断被蚕食,甚至到了远山。然而,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人口总体规模不大,以及人工苑囿、池沼等建设,植树、定时禁伐禁焚等措施有意无意地起到了环境保护作用。因此,这一时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较为有限,生态环境变迁总体上呈温和状态。
-
关键词
秦汉
关中-天水地区
农业
森林
环境
-
Keywords
Qin and Han dynasties
Guanzhong--Tianshui area
agriculture
forest
environment
-
分类号
K29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明代以降关中—天水地区城市湖池的形成、功能与演变
- 2
-
-
作者
王挺
-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
-
出处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30,共9页
-
基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才启动经费资助项目(项目号:2243141601037)
-
文摘
明代以降关中—天水地区至少有24个城市拥有湖泊、池沼,文章全面考察了这些城市湖池的形成、功能与演变。按湖池形成的水源类型来看,明代以降关中-天水地区的城市湖池可以分为四类:渠水类、泉水类、雨水类和洪水类。尽管这些城市湖池的形成原因各不相同,但在形成之后,均超出预期,发挥出多种有利于城市建设发展的实际功能。现在这些城市湖池大多数已经湮塞,仅凤翔东湖、西安莲花池等少数湖池因得到持续的管理浚治而保存至今,而之所以得到持续的管理浚治,与其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有着密切关系。
-
关键词
城市湖池
演变
关中-天水地区
明代以降
-
Keywords
Urban Lakes and Ponds
Evolution
Guanzhong-Tianshui Region
After Ming Dynasty
-
分类号
N0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