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关学学人对《关学编》补、续文本源流述略——兼论清代关学学人对关学传统的自我建构意识 被引量:3
1
作者 魏冬 《唐都学刊》 2016年第1期55-60,共6页
清代关中学人对《关学编》的续补,并非单线进行,而是大抵经过一个由分趋合、不断修订完善的过程。首先,王心敬—周元鼎(简称王系)、刘得炯—李元春(简称李系)分别沿着不同的路向续述了从冯从吾到李二曲的关学学人,并对原编做了补述。随... 清代关中学人对《关学编》的续补,并非单线进行,而是大抵经过一个由分趋合、不断修订完善的过程。首先,王心敬—周元鼎(简称王系)、刘得炯—李元春(简称李系)分别沿着不同的路向续述了从冯从吾到李二曲的关学学人,并对原编做了补述。随后李元春的弟子贺瑞麟再次续入李元春等关学七人,与之同时的柏景伟则将冯从吾的原编、以上两系的关学续补编、贺瑞麟的再续编予以删定整合、汇为一稿,而贺瑞麟在柏景伟殁后对合本的补正,则形成了今天《关学编》的基本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学编 王心敬 李元春 贺瑞麟 柏景伟
下载PDF
《关学编》的编纂动机、体例特点及其学术史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波 《唐都学刊》 2010年第4期91-94,共4页
《关学编》由明代关中著名理学家冯从吾所撰,是我国第一部关学史著作。在体例安排上,该《编》立足于关中地区,以纪传体形式"独载理学诸先生",摒除朱子学、阳明学门户之见,揭示关学师承及其学风的延承性。不仅有助于挺立以张... 《关学编》由明代关中著名理学家冯从吾所撰,是我国第一部关学史著作。在体例安排上,该《编》立足于关中地区,以纪传体形式"独载理学诸先生",摒除朱子学、阳明学门户之见,揭示关学师承及其学风的延承性。不仅有助于挺立以张载为创始者的关中道统,而且开启了"关学有编"论及关学史撰写的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学编 体例安排 关学史
下载PDF
关学史著作之演变:以《关学编》为中心
3
作者 李敬峰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2-36,共5页
朱熹开启理学史上编纂学派道统著作的先例,后世学者延承此例,至明代中后期蔚然成风。冯从吾作为明代复振关学的重要学者,首撰《关学编》以彰关学道统,清代王心敬、李元春和贺瑞麟相继作《关学续编》扩展和增容关学史,至清末民初张骥作... 朱熹开启理学史上编纂学派道统著作的先例,后世学者延承此例,至明代中后期蔚然成风。冯从吾作为明代复振关学的重要学者,首撰《关学编》以彰关学道统,清代王心敬、李元春和贺瑞麟相继作《关学续编》扩展和增容关学史,至清末民初张骥作集大成之作《关学宗传》,形成以事迹、思想、著作和按语为框架的编写体例,使关学史趋于丰富和完善。他们所勾勒的关学发展脉络以及辑录的文献资料,对于推进关学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对比分析这些不同时期的关学史著作,有助于透视和折射关学的演变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学史 关学编 演变
下载PDF
《关学编》点校疑误偶拾
4
作者 张沛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78-80,共3页
明代冯从吾的《关学编》及清代王心敬等人的《关学续编》是研究关学的重要文献。中华书局点校本《关学编(附续编)》不失为严谨之作,但在标点和校勘上似仍有些欠妥之处,本文分类列举了若干例子。
关键词 关学编 点校 失误 举例
下载PDF
冯从吾《关学编》及其补续“关学”观念内蕴发抉——兼论关学史研究所面临诸问题 被引量:6
5
作者 魏冬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5-11,共7页
冯从吾的"关学"是指以今陕、甘两省渭河流域关中地区为中心,以孔门四子为代表的"关中孔学直传"和以张、周、程、朱、王诸系关中学人为代表的"关中孔学续传"两个部分构成的孔学真传的概称,而"关中孔... 冯从吾的"关学"是指以今陕、甘两省渭河流域关中地区为中心,以孔门四子为代表的"关中孔学直传"和以张、周、程、朱、王诸系关中学人为代表的"关中孔学续传"两个部分构成的孔学真传的概称,而"关中孔学续传"是冯从吾"关学"的主体部分。在属地上家居关中、在价值上折中孔子、在学统上归属五家、在实践上践履为本是冯从吾《关学编》判断是否为关学人物的四个基本准则。严格恪守冯氏《关学编》所呈现的入编准则,并根据关学历史发展的实际适当放宽对"关中"地域的理解,是冯氏之后的关学补续者的主流。从这个意义上讲,冯从吾及《关学编》诸补续者的"关学",是指以孔子为价值认同、以孔门四子及张、周、程、朱、王认同为津梁、以注重道德践履为实践趋向的关中学人的统称。"关学"本质是道德实践史而不是单一的哲学史、思想史、观念史、学术史,张载是关学续传的肇端开先者而不是唯一宗师,当前的关学研究,应当在尊重和传承冯从吾以来"关学"基本观念的基础上予以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从吾 关学编 关学 理学 关中
下载PDF
西学东渐:关学学人群体籍贯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关学编》(附续编)为中心
6
作者 豆文凯 《唐都学刊》 2022年第3期52-56,共5页
对冯从吾编纂的《关学编》(附续编)中关中地区关学学人籍贯进行分析,发现关中地区的关学学人在宋、金、元、明、清的发展过程中,关学学人群体的中心由宋代的关中西部逐渐转移到元明时期的关中中部,至清代则转移到了关中东部,由此也形成... 对冯从吾编纂的《关学编》(附续编)中关中地区关学学人籍贯进行分析,发现关中地区的关学学人在宋、金、元、明、清的发展过程中,关学学人群体的中心由宋代的关中西部逐渐转移到元明时期的关中中部,至清代则转移到了关中东部,由此也形成了咸阳、西安、渭南三个关学学人圈。关中地区关学学人分布密集的三个重要区域,其区位优势比较明显,大部分处于交通要道,经济发达,同时关学学人“笃学践履”的文化精神、“以文化人”的社会责任感也是影响关学学人群体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学 关学编 时空分布 经济 关学精神
下载PDF
关学学人谱系文献中的“关学”观念及其意义指向——以《关学编》为中心的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魏冬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4-90,共7页
"关中"和"理学"是《关学编》中"关学"观念的两个基础性概念。其不仅具有特殊的意义指向,而且还隐含着关学学人谱系建构的地域、学理联系准则。以之为基础,《关学编》建构了以孔子为宗源,以张载为先觉,&qu... "关中"和"理学"是《关学编》中"关学"观念的两个基础性概念。其不仅具有特殊的意义指向,而且还隐含着关学学人谱系建构的地域、学理联系准则。以之为基础,《关学编》建构了以孔子为宗源,以张载为先觉,"统程朱陆王而一之","要之以子厚为正"的关学学人谱系。在这一谱系下,关学并非互不统属的关中地域理学形态,而是与张载学脉相承、学风相通的独立理学学派。思想多源性和宗风一贯性相统一,是关学学人谱系建构的辩证维度。《关学编》所奠定的"关学"观念,对推进关学研究有重要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学 关中 理学 关学编 冯从吾
原文传递
清末关学的朱子学面向:以贺瑞麟《关学续编》为中心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峰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9-44,共6页
清代关学对冯从吾开创的整合程朱陆王于一体的学术面向,既有坚守,又有收缩。后者以清末贺瑞麟续补冯氏《关学编》从而将关学程朱化最为典型。其续补分两次,初次仅为“完璧”,后一次则打破冯从吾“统程朱陆王而一之,集关学之大成”的入... 清代关学对冯从吾开创的整合程朱陆王于一体的学术面向,既有坚守,又有收缩。后者以清末贺瑞麟续补冯氏《关学编》从而将关学程朱化最为典型。其续补分两次,初次仅为“完璧”,后一次则打破冯从吾“统程朱陆王而一之,集关学之大成”的入编标准,以“本天”“本心”之分,将尊程朱、辟陆王的辨学原则发挥到极致,不惜将同样有功于关学但学兼陆王的学人排除在外。贺瑞麟力促关学向程朱学这一“理想模式”的回归,既延续了关学史的自我建构,深化了对关学“本天”内涵的认识,从而凸显出关学对宋明儒学的理论贡献,同时也对关学的发展造成了妨碍和限制。这反映出清末关学的流变及理学发展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学 张载 关学编 贺瑞麟
下载PDF
三原学派的理学思想 被引量:1
9
作者 朱晓红 许宁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25-28,共4页
本文从学术史的角度指出三原学派是关学在明代的重要理论代表 ,分析了该学派的思想渊源和会通求实的理论特色 ,通过对程朱理学的继承和改造 ,他们发展出性理不二、尽心穷究的本体论体系和躬行义理、本于慎独的道德修养论 ,在实学思维方... 本文从学术史的角度指出三原学派是关学在明代的重要理论代表 ,分析了该学派的思想渊源和会通求实的理论特色 ,通过对程朱理学的继承和改造 ,他们发展出性理不二、尽心穷究的本体论体系和躬行义理、本于慎独的道德修养论 ,在实学思维方式中包含着明清之际“走出理学”的可贵萌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原学派 理学 关学编
下载PDF
希张横渠之正学──论王夫之的学术理想与追求
10
作者 胡发贵 《船山学刊》 CSSCI 1997年第1期9-13,共5页
关键词 王夫之 学术理想 横渠 孔孟 王阳明 关学编 中国古代 心学 道统 绝对精神
下载PDF
段坚理学思想论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岚 王维平 《兰州学刊》 CSSCI 1991年第4期16-22,共7页
段坚(1419—1484),字可久,初号柏轩,后来更号为容思,门人私谥“端毅”,兰州人,是明代甘肃最著名的哲学家,世称“容思先生”.他尊崇河津薛碹,其理学思想对后世,尤其对甘肃学术、思想界影响极大。《明史》有其传,《明儒学案》将他列于《... 段坚(1419—1484),字可久,初号柏轩,后来更号为容思,门人私谥“端毅”,兰州人,是明代甘肃最著名的哲学家,世称“容思先生”.他尊崇河津薛碹,其理学思想对后世,尤其对甘肃学术、思想界影响极大。《明史》有其传,《明儒学案》将他列于《河东学案》之中,冯从吾《关学编》及张翼《关学宗传》中都有他的传。他的外孙兼学生彭泽编纂有《段容思先生年谱纪略》。段坚著有《容思集》、《柏轩语录》。两书皆佚失,只有《皋兰明儒遗文集》中收有他的遗文十六篇及一部分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坚 理学思想 关学编 河东学派 关学宗传 阎禹锡 居敬穷理 冯从吾 学案 《明史》
下载PDF
关学史叙事演变:以关学道统讨论为中心 被引量:1
12
作者 孟文强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13-18,共6页
自冯从吾《关学编》开关学史撰写先河,王心敬、李元春、贺瑞麟补续其后,兼以柏景伟、刘古愚、张元勋等人的探讨,围绕着关学道统问题,形成了以张载为始祖和以伏羲为始祖的两条路径。虽然以张载为始祖的道统成为主流,影响更大,但以伏羲为... 自冯从吾《关学编》开关学史撰写先河,王心敬、李元春、贺瑞麟补续其后,兼以柏景伟、刘古愚、张元勋等人的探讨,围绕着关学道统问题,形成了以张载为始祖和以伏羲为始祖的两条路径。虽然以张载为始祖的道统成为主流,影响更大,但以伏羲为始祖的道统并非简单的托古自重,而是有其理论,丰富了关学的内涵,不失为对关学史及其道统的积极探讨。两条路径虽然在道统的起源上存在分歧,但对于自宋以降直到清末民初的关学道统构建却高度一致,实现了殊途同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从吾 关学编 关学道统 张元勋
下载PDF
论黄宗羲《明儒学案》对明代关学的新建构 被引量:1
13
作者 甄洪永 李珂 《武陵学刊》 2019年第6期78-82,共5页
文献考证表明黄宗羲梳理《明儒学案》中明代关中学术时,曾参考过《关学编》。由于黄宗羲视明代关学为河东之学的分支,故需要对明代关学进行重新建构。《明儒学案》纳关学入河东之学,通过对相关学者的增删,完成了对明代关中学术脉络的重... 文献考证表明黄宗羲梳理《明儒学案》中明代关中学术时,曾参考过《关学编》。由于黄宗羲视明代关学为河东之学的分支,故需要对明代关学进行重新建构。《明儒学案》纳关学入河东之学,通过对相关学者的增删,完成了对明代关中学术脉络的重新厘定;强化薛瑄的接引价值与批评薛瑄及其弟子的学术观点看似相互矛盾,却是降低关学学术地位的一种操作策略。剔除《关学编》中某些学者非凡的童年书写和过高的学术称谓,也就成了《明儒学案》的题中之意。较之《关学编》,《明儒学案》在整体上降低了明代关学的学术价值和历史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宗羲 《明儒学案》 明代关学 关学编
下载PDF
关学视域下“关中”的文化内涵——基于关学谱系建构文献的地域观念考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魏冬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85-90,共6页
关学视域中的"关中",并不是以当今陕西关中为限围的静态地域概念,而是随着明清关学的历史发展和地域传播,逐步在关学谱系建构者视域下呈现出来的包括今关陇、陕南、陕北在内的主体性、历史性地域观念。现代的关学研究,不仅需... 关学视域中的"关中",并不是以当今陕西关中为限围的静态地域概念,而是随着明清关学的历史发展和地域传播,逐步在关学谱系建构者视域下呈现出来的包括今关陇、陕南、陕北在内的主体性、历史性地域观念。现代的关学研究,不仅需要从传统关学谱系建构者主体视域下的"关中"观念去构建关学的历史传统脉络,从关中文化与关学发展的互动关系中深入分析关学的历史发展和精神特征,更要把关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标识,如此才符合关学在历史上的精神贡献和现代弘扬关学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学 关中 关学编
下载PDF
鲁斋书院非许衡所建
15
作者 林乐昌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01-101,共1页
鲁斋书院非许衡所建林乐昌陕师大马列教研部近来偶然翻检《三秦历史文化辞典》(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看到第262页的"鲁斋书院"条,在言及元代京兆(今西安)的鲁斋书院系由谁建造时说:"元延元年(13... 鲁斋书院非许衡所建林乐昌陕师大马列教研部近来偶然翻检《三秦历史文化辞典》(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看到第262页的"鲁斋书院"条,在言及元代京兆(今西安)的鲁斋书院系由谁建造时说:"元延元年(1314),儒臣许衡(字鲁斋)建。"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院 许衡 关学编 《宋元学案》 历史文化 典修订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元史》 儒学 侍御史
下载PDF
段坚生平及其诗文
16
作者 春水 《兰州学刊》 1985年第3期79-86,共8页
今年是段坚逝世五百周年,仅以此文纪念这位古代“清风亮节,可激颓俗;忠言谠论,可裨庙谟”的历史人物。 段坚(一四一九——一四八四),字可久,号柏轩,学者称容思先生。甘肃兰州人。由赐同进土出身,累官至南阳知府。“卓有治行”,号称“天... 今年是段坚逝世五百周年,仅以此文纪念这位古代“清风亮节,可激颓俗;忠言谠论,可裨庙谟”的历史人物。 段坚(一四一九——一四八四),字可久,号柏轩,学者称容思先生。甘肃兰州人。由赐同进土出身,累官至南阳知府。“卓有治行”,号称“天下第一”。致仕退居故里,终老东园、南村。《明史》、《关学编》有传,《明儒学案》列入“私淑”。殁后,私谥文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坚 关学编 忠言谠论 清风亮节 《明史》 可久 阎禹锡 历史人物 谏臣 五百
下载PDF
受制于区域文化的理学
17
作者 刘德增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1997年第3期10-13,共4页
关键词 区域文化 关中文化 心学 南方人 文化传统 关学编 程门弟子 洛学 中国文化 陆九渊
下载PDF
践履铮铮一“士”人——理学家杨爵传略
18
作者 立仁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3年第3期77-80,共4页
杨爵(1493—1549年)字伯珍,号斛山,富平人,明代著名理学家。相传杨爵“初诞时,室中如火光起,人咸警异之”。此虽属讹传,且具有迷信色彩。但此话却暗示了杨爵不平凡的一生。 杨爵出身寒门,年幼之时无力入私塾就读,到了二十岁时才开始念书... 杨爵(1493—1549年)字伯珍,号斛山,富平人,明代著名理学家。相传杨爵“初诞时,室中如火光起,人咸警异之”。此虽属讹传,且具有迷信色彩。但此话却暗示了杨爵不平凡的一生。 杨爵出身寒门,年幼之时无力入私塾就读,到了二十岁时才开始念书,因家境不佳,“苦无晷资,尝以代薪。”然却能“夙夜苦读。”艰苦的环境磨炼了他刻苦自强、奋发不息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爵 韩邦奇 迷信色彩 关学编 钱德洪 杨椒山 钱绪山 心体 明王朝 完名全节
下载PDF
论关学的科学内涵、思想历程及研究方法——评刘学智的《关学思想史》
19
作者 刘宗镐 《孔子研究》 CSSCI 2016年第2期156-158,共3页
关学有史肇端于明代冯从吾的《关学编》;嗣后关学学者王心敬、李元春和贺瑞麟皆起而续之,遂有《关学续编》;民国间,为宦陕西的川籍学人张骥又编有《关学宗传》,这些都是有关关学学术史的重要文献。但或因其“牵合附会之习”而滥入... 关学有史肇端于明代冯从吾的《关学编》;嗣后关学学者王心敬、李元春和贺瑞麟皆起而续之,遂有《关学续编》;民国间,为宦陕西的川籍学人张骥又编有《关学宗传》,这些都是有关关学学术史的重要文献。但或因其“牵合附会之习”而滥入,或因“拘于门户之见”而摈弃,这些文献对于关学史的认识都存在不少缺陷。现代学人撰写的与关学思想史相关的论著,较早见于侯外庐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学编 思想史 科学内涵 思想历程 《中国思想通史》 学术史 侯外庐
原文传递
延绵数百年的关中学派
20
作者 任大援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46-51,共6页
关中的学术,历来有自己的特点,顾炎武说:'秦人慕经学,重处士,持清议,实与他省不同。'(《顾亭林诗文集》第87页)自宋代起,便有'关学'的称呼,明代,有《关学编》,近代,有《关学宗传》,都指关中学术而言。实际上,'关学&... 关中的学术,历来有自己的特点,顾炎武说:'秦人慕经学,重处士,持清议,实与他省不同。'(《顾亭林诗文集》第87页)自宋代起,便有'关学'的称呼,明代,有《关学编》,近代,有《关学宗传》,都指关中学术而言。实际上,'关学'有特指与泛指,前者,指北宋张载及其门派的学说;后者,则指宋元以来的关中学术,二者有联系,亦有区别。张载(1020-1077)字子厚,生于长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学编 关学宗传 亭林诗文集 三原学派 横渠先生 吕大钧 王恕 李二曲 杨爵 明体适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