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代关平两计算方法初考——以19世纪下半期的天津、上海及厦门口岸为研究中心
1
作者 谭嘉伟 《国家航海》 2024年第1期61-78,共18页
由于清廷一向采取较为宽松的货币管理政策,近代商业市场上频繁交易的银两,大多为私人自铸,银色和平码并无统一范式,常令参与口岸贸易的外商在从事交易活动时遭遇损失。因此,迫于外商及列强的压力,清政府开始对海关税银的平码与成色进行... 由于清廷一向采取较为宽松的货币管理政策,近代商业市场上频繁交易的银两,大多为私人自铸,银色和平码并无统一范式,常令参与口岸贸易的外商在从事交易活动时遭遇损失。因此,迫于外商及列强的压力,清政府开始对海关税银的平码与成色进行了更严厉的措置,进而导致了关平两的诞生。关平两由近代广东通行的银两计价标准广平两发展而来,它是两次鸦片战争后直至20世纪30年代,海关在洋税征收时所采用的货币单位,其与商人所缴银元及银两之间的具体折算办法,将直接影响经海关进出货物的税负,具有重要的探讨价值。然而较为可惜的是,该问题在过往并未引起太大关注。以由海关出版、载有通商各口关平两与银两及银元折兑情况的《关于通商各口海关银号体制与本地货币的报告》一书为核心史料,除了能考出关平两的两种计算法则,还可在此基础上有新的发现。虽在19世纪下半期,银元计枚核值已渐成市场共识,但在用于缴纳海关税款时,银元依旧被视作银两的一种,不能免于秤重及检验成色;而且,天津及厦门口岸的“关平两”,事实上分别是由“库平两”或“广平两”充当的。由于库平两或广平两虽银色与关平两相同,但重量上轻于关平两,故这些口岸的真实税负会低于理论税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海关 关平两 银元 计算方法
原文传递
潮汕侨批的历史贡献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炜中 《广东档案》 2009年第1期27-29,共3页
据业内人士估计,在侨批业旺盛时期,潮汕侨汇估计有80%是通过侨批局汇入(称为批款)的。侨批业虽已"引退",但侨批的历史贡献至今仍令人难以忘怀。
关键词 潮汕 华侨中学 华侨投资公司 兴学育才 黄冈起义 关平两 抗日前线 苏北中学 居住国 南海之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