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中的人文关怀取向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李万鹏
-
机构
咸阳师范学院政法系
-
出处
《山东社会科学》
2003年第3期52-54,共3页
-
基金
咸阳师范学院 2 0 0 3年人文社科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
文摘
从人类生存处境和命运发展的角度审视社会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社会发现理论表现的基本取向。首先 ,立足于人的生存方式及其交往活动 ,揭示社会有机体的生成 ;其次 ,从人的实践活动的内在构成中把握社会历史的必然性及其发展动力 ;再次 。
-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发展理论
人文关怀取向
-
分类号
B0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关怀取向:课程实施的一种新视角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李明铭
-
机构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7-60,共4页
-
文摘
课程实施取向是近年来课程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关怀取向是建立在关怀教育思想基础上的课程实施取向,是从德育的角度来理解课程实施的。课程实施需要关怀取向,是由于当前课程领域的课程实施取向存在着困顿,同时,关怀取向作为人文主义的一种直接表达和取向具有自身的优势。利用关怀取向来指导具体的课程实施,应树立关心和被关心的指导思想,创建充满关心氛围的师生关系,让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实施,并采取多样化的评估方式。
-
关键词
关怀取向
课程实施
教师
学生
-
Keywords
care orientation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teacher
student
-
分类号
G423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关怀取向课程伦理的研究肇始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廖婧茜
-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0-206,共7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新时代统编三科教材的价值建构及其监测研究”(编号:20YJC880051)
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项目“幼儿园教学伦理的评价指标及动态监控研究”(编号:JCJY011)。
-
文摘
关怀取向的课程伦理作为正义伦理的补充,以充满女性气质的感性与柔性特质促进教育实践中各种关系的相互联系与协调组织,在崇尚工具理性、科学理性的课程世界里找寻失落已久的道德关怀。关怀伦理注重道德,强调关系,呼吁共享,试图将人从异化的教育世界中解放出来,寻求教育“求知”与“育德”价值功能的实现。关怀取向的课程伦理通过从理性到感性视角的转换、从价值到事实的实践关照,表达了人对于自我、他人、社会及自然的关注、关照和关心。关怀取向的课程思想直接指向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发展、人的价值等,能够有效改观正义思想主导下课程中人与人疏离的现状,彰显“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
关键词
关怀取向
课程伦理
关怀伦理
课程功能
课程价值
课程实践
-
Keywords
Care Orientation
Ethics of Curriculum
Ethics of Care
Fuction of Currichlum
Value of Currichlum
Practice of Currichlum
-
分类号
G40-0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吉利根的关怀道德取向理论及其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1
- 4
-
-
作者
黄璟
-
机构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出处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21-124,共4页
-
文摘
卡罗尔·吉利根对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进行了批判和改进,提出了关怀道德取向理论。该理论把人的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和两个过渡时期,并且认为道德倾向有性别区分,男性较倾向于公正取向的道德伦理观,女性倾向于关怀取向的道德伦理观。这一理论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是学校道德教育需注重性别差异、重视道德教育的情境性、道德教育应回归生活。
-
关键词
吉利根
公正
关怀道德取向
道德教育
-
Keywords
Carol Gilligan
justice
care moral orientation
moral education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社会实践——关爱教育理念下德育的应然选择
- 5
-
-
作者
朱卉斌
-
机构
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
-
出处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2年第9期32-32,共1页
-
文摘
德育人本化的趋势,强调德育的本质功能是实现人类德性的完美境界,而公正取向与关怀取向是完整的道德所不可或缺的两翼。因此,关爱教育应当成为学校德育的主旋律。而社会实践的过程是让德育对象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引发思想、道德冲突并不断思考、判断和解决冲突,从而达到提升个体品德能力与素质的过程,也是在实践活动中反映、验证德育对象品德状况的过程。其可分为情境体验、价值批判、活动践行三种基本模式。因此,社会实践是学校开展关爱教育。
-
关键词
关怀取向
关爱教育
社会实践
-
分类号
G63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重情、重义与重智——民间偷盗故事中的道德心理解析
- 6
-
-
作者
鲁石
-
机构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
出处
《大众心理学》
2019年第7期36-37,共2页
-
文摘
在中西方文化中,'偷盗'都是作为一种负面的社会禁忌,'不可偷盗'也是最基本、最稳定的伦理观念之一。然而,在传统民间故事中,有许多偷盗题材却以艺术重构的形式消解了道德两难,宣扬了伦理底线之上的一种特殊的'善',蕴含了有恩必报的报恩心理、仗义疏财的侠义心理、举重若轻的智慧心理等,甚至使得故事中的'小偷'表现出了可爱、可敬的一面。
-
关键词
定向阶段
海因茨
伦理底线
科尔伯格
柯尔伯格
价值取向
关怀取向
白素贞
心理解析
-
分类号
B82-054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论人性假设对思想道德教育的意义
被引量:1
- 7
-
-
作者
张哲
-
机构
广东行政学院
-
出处
《探求》
2001年第5期58-59,共2页
-
-
关键词
思想道德教育
人性假设理论
关怀取向
道德观
人性假设
-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