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教师关怀素养培育
1
作者 陈玄 赵婧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共5页
兴教必先强师,高质量的教师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关怀素养作为高质量教师必备的关键素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优化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发展,并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最终实现教育品质的整体提升。然而,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在教师... 兴教必先强师,高质量的教师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关怀素养作为高质量教师必备的关键素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优化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发展,并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最终实现教育品质的整体提升。然而,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在教师的关怀素养培育上仍存在关怀认知偏差、关怀能力不足和关怀行为不当等问题,阻碍了教师育人实践效能的有效释放。为助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提升自我关怀素养,教师需要审视职业价值观,建立关怀信念;加强理论学习,夯实关怀认知;内化伦理责任,激发关怀情感;把握关怀艺术,提高关怀能力;榜样示范指导,塑造关怀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师 关怀素养
下载PDF
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构建高职护生人文关怀素养培养体系的启示
2
作者 廖雨风 杜艳丽 徐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2期0046-0049,共4页
探讨高职护生人文关怀素养培养体系。方法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在护理领域的应用,结合文献研究、头脑风暴法和米切尔评分法,确定高职护生人文关怀素养培养体系的利益相关者主体,分析其主要利益诉求,探索高职护生人文关怀素养培养体... 探讨高职护生人文关怀素养培养体系。方法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在护理领域的应用,结合文献研究、头脑风暴法和米切尔评分法,确定高职护生人文关怀素养培养体系的利益相关者主体,分析其主要利益诉求,探索高职护生人文关怀素养培养体系的主要内容。结果 高职护生人文关怀素养培养体系的确定型利益相关者有政府行政监督部门、高职护理院校、院校教师、护理专业学生;预期型利益相关者有医疗机构、临床带教教师;潜在型利益相关者有患者。高职护生人文关怀素养培养体系主要包括完善培养目标和管理、优化育人环境、构建合理课程体系、提升教师关怀教学能力、重视临床实践教学、完善人文关怀素养评价。结论 为进一步丰富高职护生人文关怀素养培养体系提供参考,促进人文教育有效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理论 护生 人文关怀素养 培养体系
下载PDF
中小城市医务人员人文关怀素养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
3
作者 李浩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5期0198-0202,共5页
医务人员人文关怀素养不仅仅体现了医院人文管理的程度,同时也体现了医疗服务的人性化水平。因此,有很多学者都针对医务人员人文关怀素养予以了研究。为了能够对中小城市医务人员人文关怀素养的研究有更加清晰地认识。本文通过对现有文... 医务人员人文关怀素养不仅仅体现了医院人文管理的程度,同时也体现了医疗服务的人性化水平。因此,有很多学者都针对医务人员人文关怀素养予以了研究。为了能够对中小城市医务人员人文关怀素养的研究有更加清晰地认识。本文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归纳,对中小城市医务人员人文关怀素养的现状和提升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发现,当前中小城市医务人员的人文关怀素养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缺乏培训、重视程度不够、沟通技巧不足等,而提升医务人员人文关怀素养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人文关怀素养现状 提升策略
下载PDF
以“老年照护岗位任务人文关怀素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易滨秀 杨艳霞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9期0134-0137,共4页
探讨以“老年照护岗位任务人文关怀素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7级老年护理方向班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得分及人文关怀行为得分。结果 试验组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得分、人文关怀行为表现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 探讨以“老年照护岗位任务人文关怀素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7级老年护理方向班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得分及人文关怀行为得分。结果 试验组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得分、人文关怀行为表现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将人文关怀素养培育融入老年照护岗位任务,老年护理方向班学生的人文关怀素养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照护 岗位任务 人文关怀素养
下载PDF
基于质量关怀模式的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素养培养模型构建 被引量:2
5
作者 廖雨风 徐晨 +2 位作者 杜艳丽 史学敏 韩祺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3年第2期172-175,共4页
培养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素养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系统思维探索建立适合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素养培养模型势在必行。本研究基于质量关怀模式,构建以院校及医疗机构、教育者、学生为结构,显性知识教学和隐性知识教学为过程,院校、医疗... 培养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素养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系统思维探索建立适合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素养培养模型势在必行。本研究基于质量关怀模式,构建以院校及医疗机构、教育者、学生为结构,显性知识教学和隐性知识教学为过程,院校、医疗机构评价为结果的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素养培养模型。该模型的运用为院校开展关怀教育工作提供了参考,今后还需要在进一步实证研究与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修改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关怀模式 护理专业学生 人文关怀素养 培养模型
下载PDF
基于人文关怀素养的高职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策略
6
作者 彭潇潇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3年第12期1-3,共3页
人体解剖学在高职教学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并且其影响深远,其是医学科学的基石,对于医学、护理、药学等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好人体解剖学对其后续专业学科学习和实践技能的掌握有着直接影响。人体解剖学的学习能帮助学生全面理解人... 人体解剖学在高职教学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并且其影响深远,其是医学科学的基石,对于医学、护理、药学等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好人体解剖学对其后续专业学科学习和实践技能的掌握有着直接影响。人体解剖学的学习能帮助学生全面理解人体的结构与功能,能够使其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准确理解和解读相关医学信息,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同时,对人体解剖学的学习也会深化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理解,帮助他们树立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职业道德观,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因此,人体解剖学在高职教学中不仅是一门专业学科,还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关怀素养 高职专业 人体解剖学 教学策略
下载PDF
儿科护士人文关怀素养培养策略 被引量:22
7
作者 李云葵 朱振云 +1 位作者 叶天惠 陈锦秀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6期7-10,共4页
目的提高儿科护士人文关怀素养。方法对134名儿科护士实施人文关怀素养培训,其培训策略包括组建儿科人文关怀培训小组、制定人文关怀培训课程、构建良好的人文关怀氛围、人文关怀活动实践等,培养周期为12个月,培训前及培训6、12个月采... 目的提高儿科护士人文关怀素养。方法对134名儿科护士实施人文关怀素养培训,其培训策略包括组建儿科人文关怀培训小组、制定人文关怀培训课程、构建良好的人文关怀氛围、人文关怀活动实践等,培养周期为12个月,培训前及培训6、12个月采用关怀能力问卷调查护士的关怀能力。结果培训前护士的关怀能力总分为(189.12±15.35)分,培训12个月为(210.03±11.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的认知、勇气、耐心维度评分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对儿科护士开展人文关怀素养培训,可使其建立关怀价值观和关爱情感理念,显著提升其人文关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护士 人文关怀素养 培养策略
下载PDF
论教师的关怀素养 被引量:44
8
作者 苏静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2-47,共6页
教师关怀素养是指教师所具有的能敏锐体察学生的情感变化,知觉他们的需要,善于与学生对话与沟通,同时具备关怀知识和关怀信念,并能以适当的方式积极主动的关怀学生成长的个体素质和修养,教师关怀中还包含着责任、希望、理解与尊重。教... 教师关怀素养是指教师所具有的能敏锐体察学生的情感变化,知觉他们的需要,善于与学生对话与沟通,同时具备关怀知识和关怀信念,并能以适当的方式积极主动的关怀学生成长的个体素质和修养,教师关怀中还包含着责任、希望、理解与尊重。教师关怀具有生产性、关系性、具体性和情境性、情理交融性等特点。教师关怀的实现包括淡化职业意识,提高关怀素养;与学生建立关怀性相遇关系;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提高人际智能,掌握与学生对话和沟通的技巧。教师关怀的实现要遵循三个原则:对人的忠实;教学中的忠实;教学研究中的忠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教师关怀素养
下载PDF
学生辅导员的人文关怀素养 被引量:3
9
作者 王东莉 王杰康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09年第12期20-24,共5页
辅导员是高校育人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辅导员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精神关怀者",其人文关怀素养是胜任这项工作的关键所在。辅导员的人文关怀素养,应更多地包... 辅导员是高校育人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辅导员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精神关怀者",其人文关怀素养是胜任这项工作的关键所在。辅导员的人文关怀素养,应更多地包含对学生精神关怀的素质和能力。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强烈的角色主体意识、积极平等的人性观、深厚丰富的人文素养、健康高尚的人格品质和全面的精神关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导员 人文关怀素养
下载PDF
高等医学教育中人文关怀素养的培育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玉娟 张慧英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第3期95-96,共2页
《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1])(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全面加强德医双修的素质能力培养,把德育作为医学人才培养的首要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大医精诚”的救死扶伤精神。所以医学不是一门纯粹... 《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1])(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全面加强德医双修的素质能力培养,把德育作为医学人才培养的首要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大医精诚”的救死扶伤精神。所以医学不是一门纯粹的自然科学,它的目的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而医生不仅要有妙术,更要有仁心,有一颗以救治天下苍生为己任的责任心,没有注入人文的医学不能称之为完整的医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医学 人文关怀素养 培育策略
下载PDF
关怀素养培育对提高门急诊服务能力研究
11
作者 陈欢 吴兴燕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4期188-190,共3页
目的探讨关怀素养培养和教育模式对提高门急诊护士综合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9月三个季度收治的门急诊患者116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1—9月三个季度收治的门急诊患者128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时间段为门急... 目的探讨关怀素养培养和教育模式对提高门急诊护士综合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9月三个季度收治的门急诊患者116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1—9月三个季度收治的门急诊患者128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时间段为门急诊常规护理及管理模式,观察组时间段为门急诊护理人员接受关怀素养培育及考核教育模式后运行阶段。对比两组患者对门急诊护理服务满意,以及两个时间段门急诊护士共情能力和护理服务质量考核结果。结果观察组时间段患者对门急诊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门急诊护理人员共情能力测试结果显示观察组共情反应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门急诊护理服务质量考核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关怀素养培养和教育模式能显著提高门急诊护士共情能力和服务质量,提高门急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提升门急诊护理人员综合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怀素养 培养 教育 门急诊 服务能力 服务质量
下载PDF
基于第二课堂的情景案例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护生人文关怀素养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龙 杨秀木 +2 位作者 孙翾 张艳芳 刘锦秀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24期2193-2197,共5页
目的探讨在第二课堂中采用情景案例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提高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素养的效果研究。方法依托第二课堂,将护理学专业2020级89名专升本护生分为18个合作学习小组,实施合作学习,结合《护士人文修养》课程理论教学内容设置4... 目的探讨在第二课堂中采用情景案例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提高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素养的效果研究。方法依托第二课堂,将护理学专业2020级89名专升本护生分为18个合作学习小组,实施合作学习,结合《护士人文修养》课程理论教学内容设置4个情景模块,每个模块包含不同的情景案例,各学习小组合作完成情景案例。采用人文关怀素养问卷和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效果评价表对护生人文关怀素养和教学效果进行调查。结果经过一个学期在第二课堂中应用情景案例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护生的人文关怀素养有一定的提升(P<0.05);护生对这一教学模式整体持肯定的态度,86.5%的护生希望这种教学模式在以后的学习中得以延续,97.8%的护生认为这一教学模式对以往学习的相关学科知识起到了温故而知新的作用,94.4%的护生认为这一教学模式培养了职业情感,85.4%的护生认为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的形式提供了展示自身的机会。结论情景案例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和提高护生的人文关怀素养和学习能力,提升护理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课堂 情景案例 小组合作学习 人文关怀素养 课程思政
下载PDF
陌生人伦理视角下医学生关怀素养培育的方法研究
13
作者 刘德香 霍原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1年第3期370-373,共4页
基于陌生人伦理视角构建的医学生关怀素养培育的价值目标,是指通过选取社区这一“陌生人”环境作为教学实践载体,以道德移情为切入点,通过“对话陌生人”“关心陌生人”“拥抱陌生人”,分层次推进关怀素养培育的社区实践活动。这一目标... 基于陌生人伦理视角构建的医学生关怀素养培育的价值目标,是指通过选取社区这一“陌生人”环境作为教学实践载体,以道德移情为切入点,通过“对话陌生人”“关心陌生人”“拥抱陌生人”,分层次推进关怀素养培育的社区实践活动。这一目标的实现将有助于促进学校环境与社区环境的衔接与融合,并为医学生关怀素养的培育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关怀素养 陌生人伦理 学校环境 社区环境
下载PDF
育训结合提升养老服务人员人文关怀素养初探
14
作者 易滨秀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5-7,共3页
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各种类型的养老机构越来越多,与养老相关的产业也蓬勃发展,但养老服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人文关怀精神。通过构建人文关怀育训结合内容体系,探索富有中国特色的人文关怀育训结合培养模式,提升养老服务人员人文... 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各种类型的养老机构越来越多,与养老相关的产业也蓬勃发展,但养老服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人文关怀精神。通过构建人文关怀育训结合内容体系,探索富有中国特色的人文关怀育训结合培养模式,提升养老服务人员人文关怀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模式 育训结合 养老服务人员 人文关怀素养
下载PDF
行企校协同育人视角下养老护理人文关怀素养培育
15
作者 易滨秀 左罗 《宜春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30-33,共4页
为提升养老护理人文关怀素养和服务能力,促进养老护理人员养成人文关怀品质和行为自觉。根据岗位任务,基于真实工作情境,建立人文关怀行企校一体化育训内容和流程。行企校协同构建养老护理人文关怀素养的培育路径。使养老护理人文关怀... 为提升养老护理人文关怀素养和服务能力,促进养老护理人员养成人文关怀品质和行为自觉。根据岗位任务,基于真实工作情境,建立人文关怀行企校一体化育训内容和流程。行企校协同构建养老护理人文关怀素养的培育路径。使养老护理人文关怀落到实处,帮助老年人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社会和谐文明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育人 养老护理 人文关怀素养
下载PDF
论榜样教育对医学生人文关怀素养培养的效果研究
16
作者 付梦楠 《求知导刊》 2017年第28期125-126,共2页
榜样教育一直被视为一种提高医学生人文关怀素养行之有效的手段和途径,但现阶段由于榜样选择出现偏差、定位失准等问题,其实效性及作用受到了一定的质疑。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为榜样教育对医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养的效果提供实... 榜样教育一直被视为一种提高医学生人文关怀素养行之有效的手段和途径,但现阶段由于榜样选择出现偏差、定位失准等问题,其实效性及作用受到了一定的质疑。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为榜样教育对医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养的效果提供实证性研究,旨在优化以提高医学生人文关怀素养为目的开展榜样教育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榜样教育 人文关怀素养
下载PDF
试论医学人文关怀素养教育的优化
17
作者 李隼 张柏茂 《求知导刊》 2017年第23期141-143,共3页
当下的医学人文关怀素养教育在得到充分重视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缺陷和弱点,主要表现为:教育内容的安排欠合理,重专业应用性而轻人文基础性;教育目标的设置较单一,重共性要求而轻个性发展;教育方法的运用较机械,重理论灌输而轻方... 当下的医学人文关怀素养教育在得到充分重视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缺陷和弱点,主要表现为:教育内容的安排欠合理,重专业应用性而轻人文基础性;教育目标的设置较单一,重共性要求而轻个性发展;教育方法的运用较机械,重理论灌输而轻方法启发。改进方法有:优化整合教育的课程体系,实现专业应用性和人文基础性的有机融合;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目标,实现个性发展和共性要求的和谐统一;改变单一机械的教育方法,实现观念灌输和方法启发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文关怀素养教育 自由全面发展 优化
下载PDF
基于人文关怀素养的高职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策略
18
作者 陈玉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2年第12期22-25,共4页
在我国近代医学事业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工作就业机会更加广泛。因此,高职院校基于人文关怀素养进行开展人体解剖教学,既能拓宽学生的基本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为以后的求职、选择工作奠定坚实依据。但是目前我国高... 在我国近代医学事业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工作就业机会更加广泛。因此,高职院校基于人文关怀素养进行开展人体解剖教学,既能拓宽学生的基本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为以后的求职、选择工作奠定坚实依据。但是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在开展人体解剖教学中,由于教师缺乏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全面培养,致使教学质量有所缺失。因此,本文探讨了如何基于人文关怀素养来进行开展人体解剖学教学,以便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而为推动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关怀素养 高职 人体解剖 教学策略
下载PDF
护理人员职业道德和护士人文关怀素养的培养
19
作者 伍鼎建 卜冰 叶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6期186-186,共1页
护理工作贯穿于整个医疗过程中,良好的护理职业道德和人文关怀素养是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自身社会地位的前提,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自觉加强职业道德和人文关怀素养,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护士队伍的建设,提高护理质量,形成高尚的护理... 护理工作贯穿于整个医疗过程中,良好的护理职业道德和人文关怀素养是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自身社会地位的前提,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自觉加强职业道德和人文关怀素养,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护士队伍的建设,提高护理质量,形成高尚的护理职业风范,这些对护理专业的道德发展方向,调节护患关系,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职业道德 人文关怀素养 认同感 归属感
下载PDF
教育何以铸造灵魂:论教师育人基本素养之关怀——基于内尔·诺丁斯的关怀理论视角
20
作者 李郅婷 《教育评论》 2023年第6期129-135,共7页
工具主义、成人主义下的教育逐渐偏离人的本真,将人物化,忽视其情感、需要、个性。个体基本需求缺乏关心则其理智、品德无法获得最佳发展。在诺丁斯关怀理论的基础之上关照教师关怀素养内涵意蕴,指出教师关怀素养的本质、特性以及关键能... 工具主义、成人主义下的教育逐渐偏离人的本真,将人物化,忽视其情感、需要、个性。个体基本需求缺乏关心则其理智、品德无法获得最佳发展。在诺丁斯关怀理论的基础之上关照教师关怀素养内涵意蕴,指出教师关怀素养的本质、特性以及关键能力,从转变观念、树立榜样、对话讨论、开展实践四个方面探寻教师关怀素养实现路径,以期培养具备关心能力的全面发展的活生生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关怀 关怀素养 关怀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