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和关系存在论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天恩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7-25,共9页
作为量子力学发展新事实的重要哲学应对,关系实在论的探索开启了从实体致思向关系致思的重要转换。由于关系实在论是关系存在论在实体实在论范式中的表达形式,一脚在关系致思,一脚在实在致思,在逻辑上不可避免地陷入理论困境。作为信息... 作为量子力学发展新事实的重要哲学应对,关系实在论的探索开启了从实体致思向关系致思的重要转换。由于关系实在论是关系存在论在实体实在论范式中的表达形式,一脚在关系致思,一脚在实在致思,在逻辑上不可避免地陷入理论困境。作为信息科技的最高层次成果,人工智能不仅关系到信息关系性质的充分展开,而且在更深层次涉及信息科技中的本体设置。从信息科技中“ontology”的“概念化的规范”涵义,可以看到人工智能“设计本体”的重要存在论意义。人工智能的发展,在信息层次提供了从实体致思到关系致思转换的时代条件,不仅充分展开了信息的关系性,呈现了关系存在论的信息基础,而且在生存存在论基础上,作为“此在”意义上的特殊具体存在,在更高层次展示了关系存在论的更完整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关系存在论 信息 生存存在论 关系实在论
下载PDF
当代基督教的关系存在论及其哲学意义
2
作者 王旭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7-104,共8页
在当代基督教三一神学复兴中,来自不同教派的学者都尝试在三一论的基础上探讨"关系"这一主题,并由此出发去探究存在问题,形成了关系存在论的理路。虽然目前这一关系存在论仍内嵌于三一论神学的讨论中,但它在理论方面的探索对... 在当代基督教三一神学复兴中,来自不同教派的学者都尝试在三一论的基础上探讨"关系"这一主题,并由此出发去探究存在问题,形成了关系存在论的理路。虽然目前这一关系存在论仍内嵌于三一论神学的讨论中,但它在理论方面的探索对哲学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因此,本文试图从哲学的视角出发,审视关系存在论的背景,简单勾勒关系存在论的要点,并指出关系存在论的哲学意义以及潜能。关系存在论从存在论意义上的关系出发,对哲学上"一与多"的问题给出了新的思路。基于共融的关系及运动,一与多不再是互相化约和互相消解的关系,而是互为基础、彼此滋养、共同生长。并且,基于自由的爱(free love)的关系,作为特殊身份的位格也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由爱成就其独特性,并由爱获得自由。关系存在论不仅在西方哲学领域兴起了一场存在论革命,还为当代中西思想对话提供了新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存在论 一与多 共融 位格 自由的爱
原文传递
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连国 栾贻信 《东岳论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7-91,共5页
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有两个 :一是知识论基础 ,即一般知识论原则 ;一是存在论基础。生态存在论是一种以“内在关系存在论”为基础而不否认“主客体外在关系”的存在观。生态存在论的基本命题是 :“人以自然而存在 ,自然以人而存在”。“... 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有两个 :一是知识论基础 ,即一般知识论原则 ;一是存在论基础。生态存在论是一种以“内在关系存在论”为基础而不否认“主客体外在关系”的存在观。生态存在论的基本命题是 :“人以自然而存在 ,自然以人而存在”。“人以自然而存在”说的是人源于自然 ,以自然之“生”性为自己的“根性” ,或“类本质之根性” ;“自然以人而存在” ,说的是自然靠人的生存显现其存在 ,自然以人为其自组织演进的最高目的和价值 ,人是自然价值的最高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一般知识论 内在关系存在论 生的类本性
下载PDF
生态文化理念传播规律与战略探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张连国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4-18,共5页
包括生态危机的“现代性危机”以及生态经济新的发展趋势预示着一个崭新的生态文明形态的到来。生态文明不仅仅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也是生态文化主体的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问题。文化分为三个层次:人民群众生活方式的俗文化感性文化层... 包括生态危机的“现代性危机”以及生态经济新的发展趋势预示着一个崭新的生态文明形态的到来。生态文明不仅仅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也是生态文化主体的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问题。文化分为三个层次:人民群众生活方式的俗文化感性文化层次;对前者进行理性升华的雅文化的理性文化层次;雅文化政治化的政治文化层次。生态文化理念的传播是一个生态“政治社会化”带动生态“社会政治化”的规律与战略的过程。其关键是观念性知识分子成为取得生命的内在自由的生态文化的先进教育主体,在公共领域进行生态文化的政治社会化的话语传播的实践,从而建构生态政治的合法性,使现代人确立“人以自然而存在、自然以人而存在”的“内在关系存在论”的生态思维方式,使人与自然形成两种和谐的关系:“主体间”的存在体验关系、“主体—客体—主体”的实践认知关系。进而建立符合生态正义的绿色差序格局和谐发展的理治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文化传播战略 政治社会化 社会政治化 内在关系存在论
下载PDF
生态政治学研究述论 被引量:5
5
作者 张连国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1-16,共6页
文章系统地介绍了国内生态政治学研究的现状,并提出了新的生态政治观点:生态政治文明是政治文明的生态文明化。生态哲学理念和生态文化是生态政治的核心,其基本观点是“人以自然而存在,自然以人而存在”的内在关系存在观。生态政治的现... 文章系统地介绍了国内生态政治学研究的现状,并提出了新的生态政治观点:生态政治文明是政治文明的生态文明化。生态哲学理念和生态文化是生态政治的核心,其基本观点是“人以自然而存在,自然以人而存在”的内在关系存在观。生态政治的现实基础是生态经济,其主要内容是生态政治经济学。生态政治经济学强调生态规律约束条件下,对私有产权的超越,主张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产权。生态政治的基本内容是“政治生态体系”观,这是以人为主体的生命与其环境之间,以及人所组成的“政治体系”与“社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模式。生态政治秩序建设目标:推天理明人事,建立以从生态社群到生态城市,到生态民族国家或文化共同体,到生态系统,到生态存在的绿色差序格局和遵循生态伦理“生态正义”的“理治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政治学 内在关系存在论 政治生态体系 生态正义
下载PDF
论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的原则高度 被引量:24
6
作者 王德峰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2-48,共7页
资本批判是马克思学说的本质内容,也是马克思对人类思想的主要贡献。深入理解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的存在论意义,并据此揭示这一批判的原则高度,是把握马克思学说之当代意义的关键。应当纠正对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的三种较为流行的误解,以便能... 资本批判是马克思学说的本质内容,也是马克思对人类思想的主要贡献。深入理解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的存在论意义,并据此揭示这一批判的原则高度,是把握马克思学说之当代意义的关键。应当纠正对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的三种较为流行的误解,以便能够在资本批判这一时代课题上展开马克思思想与当代西方哲学的对话,这是今天的马克思研究者们的基本使命,目的在于为哲学在当代的革命阐扬来自马克思的重大启发,以从根本上探寻一条走出当代文明危机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的资本批判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存在论性质 社会权力的感性出身抽象劳动对具体劳动的统治 资本的存在论本质 马克思学说 资本批判 当代西方哲学 马克思思想 时代课题 文明危机
下载PDF
技术物能够作为道德行动者吗——基于现象学路径的考察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日容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0-35,42,177,共8页
技术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人类无时无刻不与技术物相互缠绕、亲密纠缠。技术物作为道德行动者的内涵主要体现为:我们可以将某种具体的道德理念或规范“植入”技术物之中,使其能够即时地规范用户的行为;技术物能够构建人类原来所没有... 技术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人类无时无刻不与技术物相互缠绕、亲密纠缠。技术物作为道德行动者的内涵主要体现为:我们可以将某种具体的道德理念或规范“植入”技术物之中,使其能够即时地规范用户的行为;技术物能够构建人类原来所没有的某种道德选择情境,并进而影响或参与着人之道德的构成。传统伦理学基于主客二分的“实体—属性”进路并不能为理解技术物作为道德行动者的内涵提供恰当的思路。现象学的关系存在论思想既非观念论的也非实在论的,对于主体与客体、人与物的理解必须基于两者的关系才能真正得到把握。从这种理论视角出发,纯然的道德主体是不存在的,毋宁说技术物也参与着人作为道德主体的构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技术物能够作为道德行动者,并影响着人的道德认知、选择与行为。现象学的关系存在论思想为分析技术物能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能够作为道德行动者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方向和理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物 道德行动者 现象学 “实体—属性”进路 关系存在论
下载PDF
融入文化领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之关键——促使工业文明价值认同系统向生态文明价值认同系统转型
8
作者 胡建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137-142,148,共7页
"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是对"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社会建设的根本保证,因为依据某种视角的"社会文化价值认同系统决定论",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政治建设、生态社会建设的成果能否得到巩... "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是对"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社会建设的根本保证,因为依据某种视角的"社会文化价值认同系统决定论",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政治建设、生态社会建设的成果能否得到巩固,最终要由"工业文明价值认同系统转型为生态文明价值认同系统"的"文化基因突变"来确证。据此,我们必须厘清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价值认同系统的学理根据,并按照这种学理,用"生态小康"意趣补正"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将生态建设纳入到小康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从人和自然相互促进的角度来发挥双方和谐构成的合力,从而建立起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达到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和谐共生、持续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文明价值认同系统 生态文明价值认同系统 实践论关系 存在论关系 生态小康
下载PDF
马克思辩证法:一种关系间性的思维方式 被引量:3
9
作者 高云涌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30,共4页
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作为马克思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其实质是一种关系间性的思维方式。在马克思那里,"实践"意味着一种总体性的"关系间性",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这两种关系的关系。马克思对许多问题的理解... 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作为马克思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其实质是一种关系间性的思维方式。在马克思那里,"实践"意味着一种总体性的"关系间性",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这两种关系的关系。马克思对许多问题的理解都打上了"关系间性"的烙印。伴随着关系间性的思维方式的建立,马克思对传统实体存在论进行了根本性颠覆,进而确立了一种关系存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 马克思辩证法 关系间性 关系存在论
原文传递
海德格尔的技术批判与化解技术危险的可能出路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日容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4-81,共8页
海德格尔认为技术时代由技术的集置本质而得到规定,集置体现了此在将一切现实物都看作“资源井”或“持存物”的存在解蔽方式,其背后的理论前提是以传统哲学的主体主义和主客二分为基础的范畴存在论思想。在这种理论模式中,此在的“自... 海德格尔认为技术时代由技术的集置本质而得到规定,集置体现了此在将一切现实物都看作“资源井”或“持存物”的存在解蔽方式,其背后的理论前提是以传统哲学的主体主义和主客二分为基础的范畴存在论思想。在这种理论模式中,此在的“自身性”无处不在,但这并非是此在的真正自身或“本质”,集置由此蕴含着最高的和极端的危险。化解这种危险的可能性出路在于,此在要在本真决断的方式上领会到集置及其背后的传统哲学理论预设的本质局限性,并基于一种可能的崭新的关系存在论思想,重新看待人与物之所是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由此所标识的是一个与以集置作为本质的技术时代具有根本不同的后技术时代,它能够开显出技术(物)本身的可能性与丰富性的存在意义,从而有可能在本质上避免技术的危险,它或许能够成为今天乃至未来的人类技术的基本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技术批判 集置 范畴存在论 关系存在论
原文传递
论生活世界的和谐建构
11
作者 鹿林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9,共5页
生活辩证法是人的现实生活辩证发展的内在规律,人类生活世界在生活辩证法的支配下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冲突和悖论的生成、发展和扬弃。为了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消除生活世界的矛盾、冲突和悖论,建构生活世界的良好秩序,就必须以和谐... 生活辩证法是人的现实生活辩证发展的内在规律,人类生活世界在生活辩证法的支配下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冲突和悖论的生成、发展和扬弃。为了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消除生活世界的矛盾、冲突和悖论,建构生活世界的良好秩序,就必须以和谐为根本宗旨,深刻理解和谐的存在论本质,按照生活辩证法的客观要求,尊重现实生活中的差异和多样,实现多元生活主体之间的合作与兼容,从而达到彼此的共生与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世界 和谐 生活辩证法 关系存在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