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方剂构成信息的知识发现和关联网络构建挖掘海洋中药海马历代用药经验 被引量:7
1
作者 赵翔凤 相光鑫 +3 位作者 石丛薇 王梦瑜 付先军 滕佳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35-343,共9页
目的通过对含海马方剂构成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构建关联网络,分析海马的历代应用情况,挖掘海马用药配伍经验,发现海马潜在功效和主治病症,为海马的临床应用和开发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国药典》《中华医典》... 目的通过对含海马方剂构成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构建关联网络,分析海马的历代应用情况,挖掘海马用药配伍经验,发现海马潜在功效和主治病症,为海马的临床应用和开发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国药典》《中华医典》等多部著作为方源,收集含有海马的相关方剂,并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挖掘和关联网络的构建。结果共筛选有文献记载的含海马方剂154首。从剂型看,大多为散剂,从方剂分布年代来看,海马的应用虽然有很长历史,但是古代应用并不广泛,现代应用较多。通过对配伍药物进行分析发现,与海马配伍频率较高的是“鹿茸”“熟地黄”“肉苁蓉”等补益药物。从功效主治方面看,大多数方剂具有“补肾”“温阳”“益精”等传统功效外,还具有健脑等功效;主治病症中,除“阳痿”“癥瘕”“疔疮”等《中国药典》所记载的疾病之外,还可治疗“虚劳”“健忘”“瘿病”“不寐”“痹证”“小便淋沥或不通”等。对其进行关联关系分析发现,海马配伍补肾温阳的效果较为明显,多用于治疗阳痿,且腰痛、虚劳、遗精、健忘、不育等疾病的治疗与补肾关系密切;在治疗癥瘕时,多与醋、樗鸡、干漆、硇砂、斑蝥、水蛭、没药、当归配伍。结论该研究不仅发现了含海马方剂的常用剂型、分布年代和药物配伍规律,发现了历代医家应用海马的临床经验,还探索了海马的潜在应用价值。海马作为一味海洋中药,具有温、补、托、消等特性,除常用于治疗阳痿外,还可用于治疗腰痛、健忘、瘿病、不寐、痹证等病症,这些研究结果可为拓展海马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中药 海马 方剂 频数分析 关联规则挖掘 关联知识网络
下载PDF
基于知识关联网络的作者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瞿辉 王菲菲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90-195,共6页
[目的/意义]基于文献计量指标的传统评价方法由于忽视了科研活动的结构性特征,过度依赖于对外化指标的数理统计与排序,导致无法从科学知识的交流与创新过程来准确、全面评价作者的学术影响力。因此,需要从更深层次来探索新的作者学术影... [目的/意义]基于文献计量指标的传统评价方法由于忽视了科研活动的结构性特征,过度依赖于对外化指标的数理统计与排序,导致无法从科学知识的交流与创新过程来准确、全面评价作者的学术影响力。因此,需要从更深层次来探索新的作者学术影响力评价方法。[方法/过程]提出基于知识关联网络的作者学术影响力评价方法,并从评价内容、评价指标以及方法流程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阐述;最后,通过实验对该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检验和讨论。[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基于文献计量指标的传统评价方法相比在评价角度、评价结果的解释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能够对作者潜在学术影响力进行有效的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关联网络 科学评价 知识交流 学术影响力
下载PDF
基于复杂关联网络的生物医学研究结构的挖掘 被引量:5
3
作者 闵波 刘爱中 +2 位作者 郑萍 史艳莉 唐春霞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1-4,共4页
基于免费开放的Pub Med文献数据集,利用文献的知识发现,通过挖掘文献中隐含的关联,构建了生物医学实体关联演化网络。它能帮助科研人员形成新的科学假设,分析关联网络的拓扑特征,从系统层面上研究科学文献富集的知识结构、相关性与发展... 基于免费开放的Pub Med文献数据集,利用文献的知识发现,通过挖掘文献中隐含的关联,构建了生物医学实体关联演化网络。它能帮助科研人员形成新的科学假设,分析关联网络的拓扑特征,从系统层面上研究科学文献富集的知识结构、相关性与发展规律,为文献的知识发现引入新的视角与方法,提高知识发现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文本挖掘 知识发现 关联知识网络
下载PDF
知识关联的结构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文庭孝 刘晓英 +2 位作者 刘灿姣 刘一鸣 刘欢 《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共7页
知识关联表现出一定的结构特征,知识关联的结构形式有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其中链式结构和等级结构是典型的线性结构,网络结构是典型的非线性结构。知识关联的结构主要有三种形式,即链式结构(称为知识关联链),等级结构(称为知识关联树)... 知识关联表现出一定的结构特征,知识关联的结构形式有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其中链式结构和等级结构是典型的线性结构,网络结构是典型的非线性结构。知识关联的结构主要有三种形式,即链式结构(称为知识关联链),等级结构(称为知识关联树),网络结构(称为知识关联网络)。知识关联链组合形成知识关联树,知识关联树组合形成知识关联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关联 关联结构 知识关联 知识关联 知识关联网络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高校图书馆知识创新服务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姚远 徐世东 +1 位作者 郝群 卢建秋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0-117,共8页
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因素。高校图书馆运用大数据技术,深入挖掘学术科研数据和读者学术行为数据,帮助读者获得学术资源中的隐性知识、掌握前瞻性的研究视野、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提升读者的知识创新能力,从而将图书馆演... 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因素。高校图书馆运用大数据技术,深入挖掘学术科研数据和读者学术行为数据,帮助读者获得学术资源中的隐性知识、掌握前瞻性的研究视野、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提升读者的知识创新能力,从而将图书馆演变为知识创新服务中心。该文将这种大数据驱动下的知识服务定义为高校图书馆的知识创新服务,梳理了目前知识服务的现状,提出高校图书馆知识创新服务平台的功能模型,利用大数据技术提供对海量数据的实时分析和挖掘能力、语义网技术提供计算机理解和处理事务的能力和判断与推理能力、人工智能技术持续提高自我性能以帮助人类完成那些一开始无法明确定义的任务的能力,来实现八大创新功能:利用可视化知识图谱,呈现知识网络全貌;智能摘要,帮助读者粗加工大量的文本信息;智能构建个人知识专题;关键词联想,激发思维联想;个性化、精准化智能推荐;个人学术轨迹管理与"我的关注领域"呈现;统一检索与全文检索;开放学科语义维护功能。由此,高校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将站在全数据和智能化的起点上,可望打造为一个创新的服务体系,提供一种全新的服务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知识创新服务 语义网 人工智能 知识图谱 知识关联网络
下载PDF
大数据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知识创新服务分析
6
作者 王芳 《传媒论坛》 2019年第7期147-148,共2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这一变化对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均产生了深刻影响,尤其是信息技术带来的大数据环境,不仅为人们提供大量信息资源,还进一步将数据发展成为一种生产要素。高校图书馆在新的环境下,...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这一变化对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均产生了深刻影响,尤其是信息技术带来的大数据环境,不仅为人们提供大量信息资源,还进一步将数据发展成为一种生产要素。高校图书馆在新的环境下,要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引入新的技术和手段,从而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具体来讲,高校图书馆在大数据环境下,要注意结合学生实际需要,重点挖掘高校在学术科研和读者学术过程中需要的资料以及数据,实现良好的知识创新服务效果,帮助高校读者有效获取相关资料,从而为高校大学生的发展提供积极的支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知识创新服务 语义网 人工智能 知识图谱 知识关联网络
下载PDF
以数据空间理念建立关系发现应用——NSTL智能检索平台的实践 被引量:3
7
作者 王莉 梁冰 白海燕 《数字图书馆论坛》 CSSCI 2014年第6期48-54,共7页
数据空间是基于pay-as-you-go思想进行集成的一种数据组织形式。文章以NSTL智能检索平台的实践为背景,提出采用数据空间理念构建知识关联网络,实现pay-as-you-go模式的关系发现应用。
关键词 关系发现 智能检索 知识关联网络 数据空间 pay—as—you-go
下载PDF
ResearcherID现状分析及应用启发 被引量:17
8
作者 窦天芳 张成昱 +1 位作者 张蓓 邹志华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45,共6页
指出建立"学者唯一标识"对消除文献中作者姓名拼写歧义意义重大。认为ResearcherID提供了一种通过学者自动注册消除作者姓名拼写歧义的解决方案,对其产生背景、注册机制及衍生服务进行详细调研,分析ResearcherID注册学者的分... 指出建立"学者唯一标识"对消除文献中作者姓名拼写歧义意义重大。认为ResearcherID提供了一种通过学者自动注册消除作者姓名拼写歧义的解决方案,对其产生背景、注册机制及衍生服务进行详细调研,分析ResearcherID注册学者的分布及发展现状,阐述ResearcheID的相关产品ORCID与ReseacherID的渊源及关系。最后讨论ResearchrID的应用前景及对当前图书馆服务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者误认 学者标识 姓名歧义 知识关联网络 ReseacherID ORCID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