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镜下髌周支持带平衡术治疗髌股关节不稳定症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3
1
作者 娄方勇 赵春芝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35期7352-7353,共2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髌周支持带平衡术治疗髌股关节不稳定症的效果。方法:将40例(66膝)髌股关节不稳定症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外侧支持带松解、髌周支持带平衡术两种不同方法比较其疗效。结果:66膝平均随访8个月,对髌股关节Lysholm评分...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髌周支持带平衡术治疗髌股关节不稳定症的效果。方法:将40例(66膝)髌股关节不稳定症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外侧支持带松解、髌周支持带平衡术两种不同方法比较其疗效。结果:66膝平均随访8个月,对髌股关节Lysholm评分、外侧髌股角(LPFA)、髌股指数(PEI)进行对比观察。结论:关节镜下髌周支持带平衡术,能有效去除髌股关节不稳所致的应力失衡,增加髌骨活动度、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屈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股关节不稳定症 关节 髌周支持带平衡术
下载PDF
髌骨倾斜角动态变化分析对髌股关节不稳定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谭珊玲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12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髌骨倾斜角动态变化分析对髌股关节不稳定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髌股关节不稳定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取本院同期接受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入组人员进行核磁共振检查,记录横... 目的:探讨髌骨倾斜角动态变化分析对髌股关节不稳定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髌股关节不稳定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取本院同期接受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入组人员进行核磁共振检查,记录横轴位、矢状位以及膝关节屈膝0°和30°时的髌骨倾斜角。结果:研究组外侧滑车倾斜角度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0°髌骨倾斜角、30°髌骨倾斜角以及倾斜角变化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偏移加重型患者出现倾斜角增大概率均明显高于髌骨倾斜型与偏移减轻型患者(P<0.05),髌骨倾斜型患者出现倾斜角增大概率明显高于偏移减轻型(P<0.05);Wiberg分型Ⅲ型患者0°位髌骨倾斜角、30°位髌骨倾斜角均大于Wiberg分型Ⅰ、Ⅱ型患者(P<0.05)。结论:在髌骨关节不稳定症的诊断中,对髌骨倾斜角变化值进行分析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结合髌骨外移比值对患者进一步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倾斜角动态变化 髌股关节不稳定症 诊断价值 髌骨外移比值
下载PDF
退行性下颈椎不稳定症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2
3
作者 侯文根 梁秋冬 徐海斌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第1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下颈推不稳症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了2004年5月~2007年9月我科42例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采用颈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和钢板内固定术的患者,其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45~68)岁,平均56.5岁,占同期手术治疗颈椎病例的... 目的:探讨下颈推不稳症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了2004年5月~2007年9月我科42例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采用颈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和钢板内固定术的患者,其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45~68)岁,平均56.5岁,占同期手术治疗颈椎病例的25.7%。结果:本组病例临床表现为肩臂部疼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手部麻木、抖方肌、提肩肿肌压痛等,影像学检查表现为颈椎椎间隙狭窄、骨赞形成、生理弯曲消失、椎体间位移大于等于3.5mm或椎体间位移1mm~3mm呈阶梯样改变。全部病例随访(10~35)个月,平均随访20.5个月,术后疗效为优良33例,可例5例,差4例,优良率78.6%。结论:退行性下颈椎不稳定症,经正规保守治疗无效,应尽早采用颈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和钢板内固定术稳定,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关节不稳定症 临床治疗
下载PDF
改良三联术治疗髌股关节不稳定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鹏 纪斌平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36期37-38,44,共3页
目的探讨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内侧支持带紧缩联合胫骨结节旋转内移术(改良三联术)治疗髌股关节不稳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40膝)髌股关节不稳定症患者行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内侧支持带紧缩联合胫骨结节旋转内移术。术后平均随访25.6... 目的探讨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内侧支持带紧缩联合胫骨结节旋转内移术(改良三联术)治疗髌股关节不稳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40膝)髌股关节不稳定症患者行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内侧支持带紧缩联合胫骨结节旋转内移术。术后平均随访25.60个月(6~62个月)。手术前后测量Q角,采用Kujala评分表和膝关节日常活动评分表比较髌股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通过屈膝30°的CT检查测量并比较患者手术前后髌股关节对合情况的参数指标。结果Q角术前(23.78±3.76)°,术后(13.78±3.52)°(P<0.01);Kujala评分术前54.08±15.72,术后80.33±9.74(P<0.01);膝关节日常活动评分术前54.98±14.96,术后80.20±9.53(P<0.01);手术前后CT检查结果比较:适合角(CA)、外侧髌骨角(LPA)、髌骨外移率(LS)、髌骨指数(PE)、倾斜角(TA)、髌骨倾斜角(PTA)、股骨滑车凹中心与胫骨结节的距离(TTTD)7项指标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手术可以纠正髌骨病理运动轨迹,改善髌股关节功能,缓解髌股疼痛,并发症少,矫形可靠,是治疗髌股关节不稳定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股关节不稳定症 胫骨结节 手术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