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龄低位伸直型髁上骨折的经皮穿针加矫形托外固定治疗
1
作者 李东胜 《临床医学工程》 2010年第8期119-120,共2页
目的探讨关节内低龄低位伸直型髁上骨折经皮穿针加矫形托外固定治疗效果。方法总结本组23例此种特殊类型低位髁上骨折,描述经皮克氏针加矫形托外固定治疗特殊类型低龄低位伸直型髁上骨折复位、进针方法以及外固定的方法。结果本组23例... 目的探讨关节内低龄低位伸直型髁上骨折经皮穿针加矫形托外固定治疗效果。方法总结本组23例此种特殊类型低位髁上骨折,描述经皮克氏针加矫形托外固定治疗特殊类型低龄低位伸直型髁上骨折复位、进针方法以及外固定的方法。结果本组23例病例随访3个月至1年,骨折全部愈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3周,无并发症。结论经皮穿针加矫形托外固定治疗关节内低龄低位伸直型髁上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减少手法及切开手术对局部骨骺、Ranvier区损伤机率,减轻肱骨内外侧骨骺的不平衡发育,减少肘内翻畸形发生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内低龄低位伸直型髁上骨折 低龄儿童 经皮克氏针加矫形托固定
下载PDF
极度屈肘位超肘关节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伸直型45例
2
作者 李坤明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8-79,共2页
目的 :总结分析 4 5例小儿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的手法复位及固定方法。方法 :手法复位 ,极度屈肘位超肘关节固定外加“8”字绷带固定 ,治疗小儿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4 5例。结果 :4 5例患儿有 2 8例达到解剖对位 ,17例达功能对位 ,肘关节... 目的 :总结分析 4 5例小儿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的手法复位及固定方法。方法 :手法复位 ,极度屈肘位超肘关节固定外加“8”字绷带固定 ,治疗小儿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4 5例。结果 :4 5例患儿有 2 8例达到解剖对位 ,17例达功能对位 ,肘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无一例发生肘内翻。结论 :极度屈肘位超肘关节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固定治疗 肱骨髁上伸直骨折 小儿肱骨上骨折 手法复位 伸直肱骨上骨折 肘内翻 目的 结论 方法
下载PDF
改良中医四联疗法促进儿童伸直型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功能康复的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梁池章 尚如国 +2 位作者 马丹 喻永新 陈允周 《中医药导报》 2019年第9期107-109,共3页
目的:观察改良中医四联疗法(中药外洗、关节松动训练、运动疗法、冷疗)治疗儿童伸直型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儿童伸直型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及常规康... 目的:观察改良中医四联疗法(中药外洗、关节松动训练、运动疗法、冷疗)治疗儿童伸直型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儿童伸直型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及常规康复模式,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改良中医四联疗法进行康复,比较两组患者患肢肘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并发症及肘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肘关节伸直达0度所需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中医四联疗法治疗儿童伸直型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在功能康复上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上骨折 伸直 儿童 中医四联疗法 中药外洗 关节松动训练 运动疗法 冷疗 功能康复
下载PDF
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108例诊治体会
4
作者 李凤成 《交通医学》 1996年第1X期58-59,共2页
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于儿童,12岁以下占90%以上。1990~1994年间我科收集较严重以儿童为主要的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108例,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 肱骨髁上伸直骨折 肘内翻 手法复位 诊治体会 末梢血液循环 小儿肱骨上骨折 尺神经损伤 动脉搏动 关节 性功能障碍
下载PDF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的防治体会
5
作者 库尔班.木萨 吾斯曼.亚森 吾斯曼.牙森 《实用骨科杂志》 2006年第6期564-565,共2页
关键词 伸直肱骨上骨折 肘内翻畸形 防治 并发 关节活动功能 临床治疗 手法整复 石膏固定
下载PDF
屈肘内外侧夹板加8字绑带固定治疗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
6
作者 陈琦翔 庞仲常 黄解元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第16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屈肘内外侧夹板加8字绑带固定治疗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自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屈肘内外侧夹板加8字绑带固定治疗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300例,其中男189例,女111例;年龄21~6岁,平均年龄7岁。治疗后测量... 目的探讨屈肘内外侧夹板加8字绑带固定治疗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自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屈肘内外侧夹板加8字绑带固定治疗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300例,其中男189例,女111例;年龄21~6岁,平均年龄7岁。治疗后测量肘关节屈伸范围及提携角,参照Flynn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评定标准及并发症,分析治疗的可行性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5年。优225例,良63例,可10例,差2例。结论屈肘内外侧夹板加8字绑带固定治疗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是一种稳定可靠的方法,较其他方法有更大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伸直骨折 关节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伸直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附64例临床报告)
7
作者 周志新 《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19-20,共2页
本文报告了64例肱骨髁上骨折,该部位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中又以尺偏伸直型多见,约占90%。一般采用闭合整复后取功能位固定,但肘内翻发生率较高。我们自1980年以来,采取闭合手法整复,小夹板早期伸直位固定。治疗64例,其中男52例、... 本文报告了64例肱骨髁上骨折,该部位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中又以尺偏伸直型多见,约占90%。一般采用闭合整复后取功能位固定,但肘内翻发生率较高。我们自1980年以来,采取闭合手法整复,小夹板早期伸直位固定。治疗64例,其中男52例、女12例。年龄3—5岁7例、6—10岁23例、11岁以上34例。伸直型56例、屈曲型6例、粉碎型2例。左侧38例、右侧26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上骨折 小夹板 骨折愈合 固定治疗 肘内翻 手法整复 关节 功能位 伸直 屈曲
下载PDF
低龄低位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切开复位及内外固定治疗体会 被引量:5
8
作者 李东胜 孙东平 王健军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1年第5期463-464,共2页
目的手术切开复位内外固定治疗低龄低位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肘外侧小切口及肘内侧微切口,克氏针交叉内固定,视具体情况采用可吸收螺钉加压内固定肱骨外髁骨折,并配合AGMA高分子矫形托外固定综合治疗45例肱骨髁上骨... 目的手术切开复位内外固定治疗低龄低位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肘外侧小切口及肘内侧微切口,克氏针交叉内固定,视具体情况采用可吸收螺钉加压内固定肱骨外髁骨折,并配合AGMA高分子矫形托外固定综合治疗45例肱骨髁上骨折。结果按Flymn评定标准,总优良率97.8%。结论对低龄低位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手术切开内固定合并矫形托外固定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龄低位伸直肱骨上骨折 内固定 矫形托 外固定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
9
作者 张华 郭云 《实用骨科杂志》 1995年第1期53-54,共2页
肱骨髁上骨折在我院骨科临床上比较多见,大都由外伤引起,从1982年以来,我们采用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获得满意的疗效,现结合我院128例分析讨论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128例,男94例,女34例,最大年龄56岁,最小年龄2岁,以8... 肱骨髁上骨折在我院骨科临床上比较多见,大都由外伤引起,从1982年以来,我们采用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获得满意的疗效,现结合我院128例分析讨论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128例,男94例,女34例,最大年龄56岁,最小年龄2岁,以8~15岁为最多,平均年龄11岁。骨折的类型,伸直型98例,屈曲型26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 外固定治疗 肱骨 小夹板 关节脱位 外固定法 肘内翻畸形 复位固定 伸直 骨折
下载PDF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进展
10
作者 谭云华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1998年第S1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儿童肱骨上骨折 肘内翻畸形 手法复位 外固定 神经损伤 关节 伸直骨折 发生机制 中西医结合疗法 手术切开复位
下载PDF
儿童Gartland ⅡA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肘关节屈曲功能丢失角度评估的X线影像模拟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祥飞 王恩波 +2 位作者 贾国强 刘天婧 陈佳元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16-1020,共5页
目的探讨利用肘关节侧位X线片肱骨前缘线与肱骨小头骨化中心的关系,评估儿童GartlandⅡA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即时屈肘功能丢失角度的可能。方法通过医院PACS系统筛选2008年1月到2020年3月拍摄的1~14岁患儿中包含肘关节标准侧位片的正常... 目的探讨利用肘关节侧位X线片肱骨前缘线与肱骨小头骨化中心的关系,评估儿童GartlandⅡA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即时屈肘功能丢失角度的可能。方法通过医院PACS系统筛选2008年1月到2020年3月拍摄的1~14岁患儿中包含肘关节标准侧位片的正常肘关节X线片,并将图像导入Adobe Photoshop 14.0软件,认为制造矢状面倾斜角度不同的骨折线,并模拟GartlandⅡA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后远折端矢状面旋转,记录远折端旋转角度即为肘关节屈曲功能丢失角,并每3岁为一组进行分层,分析肘关节屈曲功能丢失角与年龄及骨折线角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儿童GartlandⅡA型肱骨髁上骨折后,远折端旋转至肱骨小头骨化中心与肱骨前缘线相切时,屈肘功能角约丢失19.4°±4.9°,范围在11°~30°。1~3岁、4~6岁、7~9岁、10~12岁、13~14岁组平均屈肘功能丢失角度分别为14.3°±4.2°、18.4°±3.6°、20.6°±3.6°、20.7°±4.0°和24.0°±4.8°,组间比较,除7~9岁和10~12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屈肘功能丢失角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肘关节屈肘功能丢失角度年龄趋势图显示,在相同年龄下骨折线角度为0时屈肘功能丢失角度最多,且随年龄增大屈肘功能丢失角度有增加趋势。骨折线角度及年龄与屈肘功能丢失角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在控制变量为骨折线角度时,年龄与屈肘功能丢失角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其相关性为0.731(P<0.05);在控制变量为年龄时,骨折线角度与屈肘功能丢失角度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其相关性为-0.739(P<0.05)。结论儿童GartlandⅡA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后,屈肘功能丢失角度会随患儿年龄增大而增大,随骨折线矢状面倾斜角度增加而减小。如果肱骨前缘线与肱骨小头骨化中心前缘相切,屈肘功能即时丢失约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伸直肱骨上骨折 关节 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