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6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颞浅筋膜脂肪瓣在晚期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评价
1
作者 杨娇艳 吉澳梅 +5 位作者 蒋砚青 章智宇 史亚伟 徐荣耀 张平 江宏兵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70,共7页
目的:探讨颞浅筋膜脂肪瓣在晚期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7月—2023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18例(21侧)晚期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关节盘切除... 目的:探讨颞浅筋膜脂肪瓣在晚期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7月—2023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18例(21侧)晚期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关节盘切除同期应用颞浅筋膜脂肪瓣进行修复,分析术前和术后3个月以上开口度、疼痛值、关节功能自主评价,通过影像学测量评估关节间隙的改变。结果:18例患者中,女17例,男1例,平均年龄(42.22±16.90)岁,关节盘穿孔12侧,占比57.14%;术前开口度为(24.00±7.94)mm,术后开口度为(34.83±4.4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显示,术前大张口VAS值为50(25,75)分,术后为0(0,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进食VAS值为50(0,75)分,术后为0(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关节功能自我评价为(58.06±7.50)分,术后自我评价为(81.67±7.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影像学测量分析显示术后关节前、上、后间隙较术前有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颞浅筋膜脂肪瓣置换破损穿孔的关节盘可改善开口度、缓解疼痛,并且能有效稳定维持关节间隙,是治疗晚期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的有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关节结构紊乱 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 浅筋膜脂肪瓣
下载PDF
伴偏侧咀嚼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患者1年随访的CBCT研究
2
作者 李晓星 马博文 +5 位作者 徐鑫宇 王家柱 李鸿波 胡敏 刘洪臣 姜华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5年第1期42-49,共8页
目的:通过运用锥形束CT检查分析偏侧咀嚼与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itis,TMJOA)进展的相关性,探讨偏侧咀嚼不良习惯对TMJ形态和空间位置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纳入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于解放军总... 目的:通过运用锥形束CT检查分析偏侧咀嚼与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itis,TMJOA)进展的相关性,探讨偏侧咀嚼不良习惯对TMJ形态和空间位置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纳入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口腔科就诊的未行临床干预治疗的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患者44例(88侧关节)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8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为33.8岁:(18~40岁)。根据是否有偏侧咀嚼习惯分为偏侧咀嚼组:TMJOA伴偏侧咀嚼患者24例;无偏侧咀嚼组:TMJOA无偏侧咀嚼患者20例。分析TMJOA患者初次就诊和复诊(一年后)时的锥形束CT影像,观察两个时期TMJ形态和空间位置的变化,对纳入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包括:下颌运动检查、触诊检查、关节弹响及杂音检查等;运用锥形束CT对颅颌面大视野扫描、影像三维重建,影像矫正后选取测量层面,在髁突最大长轴轴位、矫正冠状位、矫正矢状位对TMJ进行指标定量测量。所有测量数据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偏侧咀嚼组和无偏侧咀嚼组TMJOA患者的性别及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偏侧咀嚼组习惯侧:复诊较初诊的后间隙减少、前间隙增大、髁突水平角度增加、髁突高度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侧咀嚼组非习惯侧:复诊较初诊关节前间隙增大(P<0.05)。偏侧咀嚼组习惯侧和非习惯侧对比:习惯侧髁突高度大于非习惯侧(P<0.05)、习惯侧关节后间隙小于非习惯侧(P<0.05)。无偏侧咀嚼组:复诊左、右侧关节比初诊左、右侧关节:后间隙减少、前间隙增大、髁突水平角度增加、髁突高度减少,均有改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偏侧咀嚼组双侧对比各项数值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偏侧咀嚼与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病情进展密切相关,未行治疗的伴偏侧咀嚼的TMJOA患者,颞下颌关节空间位置及骨性结构均发生进一步异常改变,应及时采取临床治疗,并纠正不良咀嚼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侧咀嚼 下颌关节关节 下颌关节 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针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子建 强胜林 +5 位作者 王银平 邢晓华 尹秦 冯喜莲 李姝睿 文新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第2期111-114,共4页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JDS)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疾病之一,存在局部疼痛、运动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针灸及相关疗法具有舒筋通络、活血止痛等作用,且操作简便、疗效可靠。该文通过检索2018—2022年发表的针灸治疗TMJDS的相...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JDS)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疾病之一,存在局部疼痛、运动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针灸及相关疗法具有舒筋通络、活血止痛等作用,且操作简便、疗效可靠。该文通过检索2018—2022年发表的针灸治疗TMJDS的相关文献,从针灸及针灸联合其他疗法两个方面对针灸治疗TMJDS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痹证 筋伤 针刺 艾灸
下载PDF
叶黄素对兔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预防作用研究
4
作者 米娜 安玮 +2 位作者 金雪梅 谢帅 姚志涛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16-221,共6页
目的:探讨叶黄素对兔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作用。方法:将1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及叶黄素干预组(实验组),所有实验动物均在保护关节囊的前提下建立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模型。术后实验组口服叶黄素10 mg·kg^(-1)... 目的:探讨叶黄素对兔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作用。方法:将1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及叶黄素干预组(实验组),所有实验动物均在保护关节囊的前提下建立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模型。术后实验组口服叶黄素10 mg·kg^(-1)·d^(-1),连续给药4周。比较2组动物的最大开口度、体重、组织学、影像学、骨代谢指标等方面的差异。采用GraphPad Prism 9.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实验组动物体重、开口度、血清骨钙素浓度、CT测量的髁突表面积及体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织形态学观察显示,2组实验动物髁突残端可见编织骨和新生骨,纤维中有时可见软骨化生灶,偶可见肉芽组织和陈旧性出血。实验组髁突纤维层增厚,细胞增殖活跃,细胞层次更加明显。结论:叶黄素对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发生有一定预防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叶黄素促进骨形成、提高血清骨钙素浓度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黄素 创伤性下颌关节强直 动物模型
下载PDF
组织工程技术修复颞下颌关节:问题与挑战
5
作者 赖鹏宇 梁冉 沈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4804-4812,共9页
背景:颞下颌关节疾病的传统疗法受限于疾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相比之下,组织工程作为一种新兴治疗方法,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减少手术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提高治疗效果。目的:综述组织工程修复颞下颌关节的最新研究... 背景:颞下颌关节疾病的传统疗法受限于疾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相比之下,组织工程作为一种新兴治疗方法,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减少手术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提高治疗效果。目的:综述组织工程修复颞下颌关节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方法:以“颞下颌关节,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支架,生长因子,动物模型”为中文检索词,以“temporomandibular joint,tissue engineering,seed cell,scaffold,growth factor,animal model”为英文检索词,分别在PubMed数据库和中国知网进行文献检索,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时间至2024年3月。通过分析和阅读文献进行筛选,按照排除筛选标准纳入文献,最终纳入57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1)随着生物学、材料学与工程学等技术的发展,颞下颌关节组织工程己取得较大进展,例如种子细胞的筛选、新型支架的开发、生长因子作用机制的探索、多种动物模型的构建等,目前大多数研究尚处于体外实验阶段,动物实验等体内研究尚未大规模开展,组织工程修复颞下颌关节的临床应用还需更多证据支持。(2)尽管颞下颌关节组织工程研究仍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等待解决,依然展现出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有望在将来成为颞下颌关节疾病出色高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下颌关节 软骨缺损 种子细胞 支架 水凝胶 脱细胞外基质 生长因子 外泌体 动物模型
下载PDF
改良式尾侧下颌骨节段性切除术治疗猫颞下颌关节强直效果的回顾性分析
6
作者 郑栋强 袁占奎 +4 位作者 庞茉 刘玥 朱军 辛良 曲艺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2-148,共7页
为了探讨猫颞下颌关节强直的临床发病特点、手术方法、并发症和手术效果,本文回顾性分析了在中国农业大学教学动物医院就诊的8只颞下颌关节强直患猫的病历,结合电话回访评估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效果。结果显示,8只患猫均进行了电子计算机... 为了探讨猫颞下颌关节强直的临床发病特点、手术方法、并发症和手术效果,本文回顾性分析了在中国农业大学教学动物医院就诊的8只颞下颌关节强直患猫的病历,结合电话回访评估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效果。结果显示,8只患猫均进行了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其中4只(3只单侧和1只双侧)诊断为假性强直,另外4只(2只单侧和2只双侧)诊断为真性强直;5只(3只单侧和2只双侧)进行了改良式尾侧下颌骨节段性切除术,3只(2只单侧和1只双侧)放弃治疗;进行手术的5只患猫术后口腔打开角度均良好,其中1只(单侧)因苏醒质量较差选择了安乐死。长期随访(随访时间7个月~5年,平均约25个月)结果显示,单侧强直的2只患猫手术效果良好,双侧强直的2只患猫手术效果较差,未手术的3只患猫因无法进食而安乐死。结果表明,颞下颌关节强直患猫应该进行手术治疗。改良式尾侧下颌骨节段性切除术可以替代关节成形术、关节外骨切除术和尾侧下颌骨节段性切除术,达到相似的手术效果,并可以降低关节周围医源性神经和血管损伤或牙齿损伤的风险;改良式尾侧下颌骨节段性切除术对于单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患猫治疗效果较好,而对于双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患猫治疗效果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关节强直 改良式尾侧下颌骨节段性切除术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分类、诊断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傅开元 雷杰 《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6-10,共5页
近年来关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分类和诊断已基本取得共识。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一种具有明显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特点的心身疾病,除了临床诊断外,还要评价疼痛相关的功能丧失和心理状况。尽管外科手术治疗的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要强... 近年来关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分类和诊断已基本取得共识。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一种具有明显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特点的心身疾病,除了临床诊断外,还要评价疼痛相关的功能丧失和心理状况。尽管外科手术治疗的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要强调治疗首选是非手术的保守治疗。相当一部分患者症状体征轻微或完全没有任何症状体征,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治疗应充分考虑其症状体征对患者的影响程度,而不是仅仅根据临床诊断和影像检查结果而作出是否需要治疗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关节 下颌关节紊乱病 分类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应用带蒂颊脂垫治疗颞下颌关节强直的解剖学研究
8
作者 宗兆蓉 孟紫璇 +3 位作者 仇嘉欣 李艺文 程厚文 顿爱社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6期467-471,共5页
目的通过测量颊脂垫及穿经血管、神经及颞下颌关节的相关解剖结构径线,从解剖学角度探讨应用带蒂颊脂垫移位治疗颞下颌关节强直(TMJA)的可行性。方法成人头颈部标本40例,随机分为A、B组,每组20例。观察A组颊脂垫的形态,测量其大小及穿... 目的通过测量颊脂垫及穿经血管、神经及颞下颌关节的相关解剖结构径线,从解剖学角度探讨应用带蒂颊脂垫移位治疗颞下颌关节强直(TMJA)的可行性。方法成人头颈部标本40例,随机分为A、B组,每组20例。观察A组颊脂垫的形态,测量其大小及穿经血管、神经压扁径;观测B组颞下颌关节相关解剖结构数据。结果A组颊脂垫体积:左侧(10.10±1.10)mL,右侧(9.70±1.50)mL;颊脂垫纵轴线长度:左侧(28.18±1.35)mm,右侧(29.47±1.12)mm;颊脂垫横轴线长度:左侧(18.56±1.67)mm,右侧(18.97±1.73)mm;有面动脉、面静脉、上颌动脉分支、面神经颊支等穿行于颊脂垫。B组颞下颌关节盘矢状切面呈S型15例(75.0%),L型3例(15.0%),二者间的过渡型2例(10.0%);关节盘前后径:左侧(14.42±1.94)mm,右侧(15.34±1.37)mm;关节盘内外径:左侧(20.18±1.77)mm,右侧(19.57±1.32)mm;关节内、外侧分别有上颌动脉、颞浅动脉的分支分布。结论带蒂颊脂垫解剖位置恒定,血供丰富,具有很强的组织修复、抗感染能力和“缓冲垫”作用,可减少TMJA术后瘢痕的形成,降低术后复发率,有助于术后恢复正常的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蒂颊脂垫 下颌关节强直 治疗 解剖
下载PDF
隐形矫治器矫治Ⅱ类错[牙合]畸形对颞下颌关节相关角度、间隙变化值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胡露露 五味子 +1 位作者 杨梓 徐建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1-1125,1131,共6页
目的 探讨隐形矫治器矫治Ⅱ类错[牙合]畸形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方法 选取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70例,采用信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观察组给予隐形矫治器矫治,对照组给予自锁托槽矫治器矫治。观察两组颞下颌关节相... 目的 探讨隐形矫治器矫治Ⅱ类错[牙合]畸形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方法 选取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70例,采用信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观察组给予隐形矫治器矫治,对照组给予自锁托槽矫治器矫治。观察两组颞下颌关节相关角度、间隙变化值等。结果 观察组矫治前后上中切牙长轴与前颅底平面相交的下内角(U1-SN)变化值、上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上牙槽座点连线交角(U1-NA)变化值分别为(11.05±1.01)°和(4.75±0.76)°,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矫治前后上颌中切牙、上颌侧切牙、下颌中切牙、下颌侧切牙变化值分别为(0.51±0.21)、(0.40±0.15)、(0.40±0.13)、(0.20±0.05)mm,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矫治前后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和探诊深度(PD)变化值分别为(0.44±0.19)分、(0.41±0.13)分、(0.38±0.10)mm,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隐形矫治器矫治Ⅱ类错[牙合]畸形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有利于患者颞下颌关节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矫治器矫治 Ⅱ类错[牙合]畸形 下颌关节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MRI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魏丽丽 李波 程勇 《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1-15,共5页
随着颞下颌关节影像检查手段的发展,磁共振成像逐渐成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首选检查方法,由于其无电离辐射暴露风险且为非侵入性检查,可清晰显示关节盘、关节腔积液、髁突水肿、咀嚼肌、双板区及滑膜病变,在临床有较大应用价值。本文从... 随着颞下颌关节影像检查手段的发展,磁共振成像逐渐成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首选检查方法,由于其无电离辐射暴露风险且为非侵入性检查,可清晰显示关节盘、关节腔积液、髁突水肿、咀嚼肌、双板区及滑膜病变,在临床有较大应用价值。本文从关节盘位置及形态改变、关节腔积液、髁突水肿和翼外肌的磁共振成像表现及其相关性研究现状进行探讨,以期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影像诊断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关节紊乱病 磁共振成像 关节盘移位 关节腔积液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盘-髁复合体MRI特征及盘周附着半量化评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国来 廖彦阳 +3 位作者 吴美娜 郑屏萍 潘在兴 严金柱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3,共7页
目的通过盘-髁复合体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征分析及盘周附着半量化评级法,探讨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 with reduction,ADDWR)与不可复性盘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 wi... 目的通过盘-髁复合体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征分析及盘周附着半量化评级法,探讨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 with reduction,ADDWR)与不可复性盘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 without reduction,ADDWoR)中关节盘形态、髁突形态及盘周附着处之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2年9月于福建省级机关医院行MRI检查确诊为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74例患者共114侧,分为ADDWR组39侧和ADDWoR组75侧,比较关节盘形态Ⅰ~Ⅳ类型、髁突形态3类别及盘周附着处半量化评分分级6级。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两组中不同关节盘形态类型、髁突形态类别及盘周附着分级之间差异。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之间关节盘形态、髁突形态、盘周附着处总评分及各处附着评分差异。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关节盘形态、髁突形态、盘周附着处总评分及各附着与盘-髁复合体可复性与否的相关系数。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对盘周附着的模型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作为盘-髁复合体是否可复性的预测。结果除Ⅲ型与Ⅳ型外,两组关节盘形态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髁突形态类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1级至4级、5级/6级外,两组盘周附着评分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盘可复性与否和关节盘形态、髁突形态及盘周附着处总评分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r分别为0.824,0.626及0.827,P<0.05)。盘周附着处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筛选发现下板附着处是关节盘可复性与否的独立危险因素,回归系数为2.979(OR=19.672,P<0.05)。结论基于盘-髁复合体MRI征象分析及半量化评级法,能有效地评估关节盘可复性与否的相关性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关节紊乱病 关节内紊乱 关节盘-髁突复合体 盘周附着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人工颞下颌关节在口腔颌面外科中应用的策略思考与展望 被引量:1
12
作者 毕瑞野 祝颂松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1-557,共7页
颞下颌关节在人体口颌系统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损伤破坏可造成口颌功能障碍与继发颌骨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是关节严重破坏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并具有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近年来,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 颞下颌关节在人体口颌系统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损伤破坏可造成口颌功能障碍与继发颌骨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是关节严重破坏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并具有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近年来,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与关注,但因多种原因未获得普及与推广。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经验,对人工关节置换的治疗原则、治疗流程与技术要点进行系统阐述,旨在促进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在临床上的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关节 关节重建 关节假体 颌骨畸形 髁突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盘移位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鑫 陈志晔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45-449,共5页
颞下颌关节盘移位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中十分常见的一个亚类,关节盘移位失去了原有正常的关节盘-髁突关系,干扰下颌运动时髁突滑动,造成一系列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为关节盘移位的诊断及治疗评估提供... 颞下颌关节盘移位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中十分常见的一个亚类,关节盘移位失去了原有正常的关节盘-髁突关系,干扰下颌运动时髁突滑动,造成一系列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为关节盘移位的诊断及治疗评估提供重要信息,常见检查包括CT、磁共振成像及超声成像等。本文对颞下颌关节盘移位的成像特征及影像学应用进展进行系统性陈述,探讨不同影像学检查对其诊断的作用,为其诊断与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关节盘移位 下颌关节紊乱症 磁共振成像 CT 超声
下载PDF
超微针刀松解颈肩部激痛点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倪芳英 孙云廷 +1 位作者 边金 寿升芸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4期356-358,361,共4页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是受凉、熬夜、过度咀嚼、口腔咬合、精神心理压力等多种因素作用下机制未明的,表现为单侧(少数双侧)颞下颌附近酸胀疼痛、张口受限、关节弹响绞锁等症状的颌面疼痛性疾病,常伴...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是受凉、熬夜、过度咀嚼、口腔咬合、精神心理压力等多种因素作用下机制未明的,表现为单侧(少数双侧)颞下颌附近酸胀疼痛、张口受限、关节弹响绞锁等症状的颌面疼痛性疾病,常伴有头痛、耳鸣、颈肩部症状,以20~40岁青壮年女性多见^([1])。有学者发现,TMD患者的头颈姿势异于健康人,呈头前伸、前倾状态^([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关节紊乱 超微针刀 激痛点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健康管理依从性及知识知晓程度的效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季琦 徐秀清 +2 位作者 蔡娟 李薇 姚玉娟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24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健康管理依从性及知识知晓程度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治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100例为观察样本,2021年1月至12月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22年1... 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健康管理依从性及知识知晓程度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治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100例为观察样本,2021年1月至12月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22年1月至12月的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遵循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咬合板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于此基础之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延续性护理。对干预后的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低于对照组,健康管理知识知晓度评分、健康管理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张口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给予延续性护理,有利于其疾病不确定感的减低、健康管理知识知晓度与依从性的提升、疼痛度的减低与张口度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护理 下颌关节紊乱病 依从性 知晓度
下载PDF
不同类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差异
16
作者 张静 钟亦思 +2 位作者 郑耘昊 张莉 熊鑫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6-302,共7页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不同亚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差异及其关联因素,为TMD患者的多学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TMD患者的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家庭人均月收入等社会人口学信息,使用广泛性焦虑症量表7(GAD-7)和患者健康问卷...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不同亚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差异及其关联因素,为TMD患者的多学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TMD患者的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家庭人均月收入等社会人口学信息,使用广泛性焦虑症量表7(GAD-7)和患者健康问卷9(PHQ-9)评估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基于DC/TMD诊断标准将TMD分为疼痛类TMD(PT)、关节类TMD(IT)以及同时具备PT和IT的复合性TMD(CT)3个亚类,采用R 4.2.2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在纳入的362名TMD患者中,131人(36.2%)有焦虑情绪,153人(42.3%)有抑郁情绪。TMD患者的GAD-7和PHQ-9评分存在显著正相关(r=0.733,P<0.001;ρ=0.710,P<0.001),CT患者的GAD-7和PHQ-9评分显著高于IT患者(P<0.001,P=0.002)。GAD-7评分与男性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6000元以及高于6000元和受教育水平为大学专科或本科显著负相关,而与CT亚类显著正相关(P<0.05);PHQ-9评分与年龄、男性性别以及家庭人均月收入高于6000元显著负相关,而与CT亚类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约40%的TMD患者具有焦虑抑郁情绪,临床实践中应关注疼痛类TMD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联合心理干预的多学科治疗可能对疼痛类TMD患者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此外,年轻患者、女性患者、低收入和低受教育水平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也值得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关节紊乱病 疼痛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改良耳屏内切口在颞下颌关节盘锚固手术中的应用
17
作者 郭燕军 闫威 +3 位作者 崔泽坤 陈勇 温凯 胡雅琦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86-392,共7页
目的:介绍改良耳屏内切口颞下颌关节盘锚固术手术方法并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对2017年2月—2021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64例(328侧关节)中晚期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 without reduction,ADDWoR)患者,... 目的:介绍改良耳屏内切口颞下颌关节盘锚固术手术方法并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对2017年2月—2021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64例(328侧关节)中晚期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 without reduction,ADDWoR)患者,采用改良耳屏内切口行颞下颌关节盘锚固术。具体方法为:通过改良耳屏内切口手术入路,依次分离颞浅筋膜、颞深筋膜浅层及关节囊,在颧弓根部切开关节囊,暴露关节盘,使用1颗Mini Mitek锚固钉固定在髁突后下极,采用2条Orthocord缝线进行水平褥式缝合,将前移的关节盘进行复位。术前及术后7 d内行颞下颌关节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术后3个月复查MRI评价关节复位情况,记录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张口度,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记录患者术后3个月颞下颌关节疼痛缓解情况,温哥华瘢痕量表评估患者术后3个月术区瘢痕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MRI评价显示,306侧(249例)关节复位疗效评价为“优”,20侧(14例)关节复位疗效评价为“良”,2侧(1例)关节复位疗效为“差”,成功复位率为99.39%(326/328侧);仅有1例患者术后关节复位疗效评价为“差”,占0.61%(2/328侧)。术后3个月复诊,所有患者张口受限均改善,疼痛评分小于2分,瘢痕评价小于3分。结论:改良耳屏内切口位置隐蔽,颞下颌关节盘复位效果良好,是一种可推广的颞下颌关节盘锚固术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耳屏内切口 下颌关节内紊乱 锚固术 下颌关节
下载PDF
累及颞下颌关节整体结构的软骨黏液样纤维瘤:手术切除及关节重建1例报告
18
作者 李晨曦 方昌 +1 位作者 龚忠诚 邵博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09-412,共4页
软骨黏液样纤维瘤(chondromyxoid fibroma,CMF)是一种罕见的良性骨肿瘤,目前为止仅1例报道原发于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的病例。本文报告1例罕见的累及翼腭窝且侵犯颅底的TMJ-CMF。利用数字化技术确定肿瘤边界并重建... 软骨黏液样纤维瘤(chondromyxoid fibroma,CMF)是一种罕见的良性骨肿瘤,目前为止仅1例报道原发于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的病例。本文报告1例罕见的累及翼腭窝且侵犯颅底的TMJ-CMF。利用数字化技术确定肿瘤边界并重建正常关节窝,完整切除肿瘤后,将颞肌筋膜瓣转入钛网与髁突之间固定,代替关节盘。术后随访1年,患者面型对称,开口度45 mm,局部无复发,未出现脑脊液瘘、脑疝等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关节 软骨黏液样纤维瘤 数字化重建 肌筋膜瓣
下载PDF
双侧闪罐配合针刺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疗效观察
19
作者 薛维华 董梦薇 +2 位作者 薛田雨 杨洁 冯艳红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257-1260,共4页
目的观察双侧闪罐配合针刺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11月在河北省中医院就诊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双侧闪罐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普... 目的观察双侧闪罐配合针刺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11月在河北省中医院就诊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双侧闪罐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治疗,2组均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5 d后休息2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不同治疗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功能、最大开口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8/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28/4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颞下颌关节功能指数(Fricton指数)各项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治疗组VAS评分、Fricton指数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最大开口度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上升(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侧闪罐配合针刺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关节紊乱病 针刺 闪罐
下载PDF
正畸治疗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赵宁 房兵 《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20-23,共4页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是一组影响颞下颌关节、咀嚼肌系统、牙齿咬合甚至全身多种结构的病症,因其病因机制不清、临床表现复杂,使其成为口腔医学领域的临床难点之一。TMD是正畸初诊患者中的常见症状之一,...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是一组影响颞下颌关节、咀嚼肌系统、牙齿咬合甚至全身多种结构的病症,因其病因机制不清、临床表现复杂,使其成为口腔医学领域的临床难点之一。TMD是正畸初诊患者中的常见症状之一,正畸医生在临床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相关问题。因此正畸医生需要积极面对并通过深入地学习,更加深刻地理解TMD的分类、诊断及其发病机制并学习相关的治疗手段,积极应对临床中的TMD相关问题,并努力在TMD的多学科联合治疗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关节紊乱病 正畸 错牙合畸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