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29篇文章
< 1 2 1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伤后膝关节松解术后关节活动度反弹现象及其影响因素
1
作者 崔志刚 晋陶然 +3 位作者 刘四海 王飞 刘克敏 李建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5-569,共5页
目的分析创伤后膝关节僵硬松解术后关节活动度(ROM)恢复后又暂时下降(反弹)的现象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9月北京博爱医院膝关节僵硬患者64例68膝,行微创膝关节松解术后随访12个月。测量患者术前,术后1周、6周... 目的分析创伤后膝关节僵硬松解术后关节活动度(ROM)恢复后又暂时下降(反弹)的现象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9月北京博爱医院膝关节僵硬患者64例68膝,行微创膝关节松解术后随访12个月。测量患者术前,术后1周、6周、12周、6个月、12个月的膝关节屈伸ROM,采用特殊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进行评定,对反弹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后患者膝关节屈伸ROM和HSS评分总体上改善;HSS评分呈持续性改善;术后6周时,膝关节屈伸ROM较术后1周下降,涉及44例46膝。手术时病程>12个月、复杂骨折、既往感染史与ROM反弹相关(OR>8.058,P<0.05)。结论微创膝关节松解术能改善膝关节僵硬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但在康复过程中可能出现ROM反弹。手术不及时、骨折复杂、并发感染是反弹的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膝关节僵硬 关节松解术 关节活动度 康复
下载PDF
肌骨超声在不同时期痛风性关节炎中的超声表现特征及其与关节活动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任静 刘云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3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肌骨超声在不同时期痛风性关节炎中的超声表现特征及其与关节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80例,将处于慢性期间歇期急性发作和首次发作的患者分为急性发作... 目的:探讨肌骨超声在不同时期痛风性关节炎中的超声表现特征及其与关节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80例,将处于慢性期间歇期急性发作和首次发作的患者分为急性发作组(n=50),将慢性期非急性发作的患者分为非急性发作组(n=30)。依照DAS28评分结果进行不同关节活动度分组,分为缓解期组(n=15),低活动期组(n=21)、中活动期组(n=32)与高活动期组(n=12),对比不同关节活动度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肌骨超声评分,并分析相关性。结果:急性发作组的病程短于非急性发作组(P<0.05);急性发作组的痛风石、双轨征人数低于非急性发作组,滑膜炎人数高于非急性发作组(P<0.05);肌骨超声诊断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准确率、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0.00%、93.75%、95.74%;不同关节活动度患者关节积液评分、骨侵蚀评分、血流信号评分、滑膜增生评分及总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活动期组高于中活动期组、低活动期组与缓解期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关节积液评分、骨侵蚀评分、血流信号评分、滑膜增生评分及肌骨超声总评分与痛风性关节炎关节活动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不同时期痛风性关节炎肌骨超声表现特征具有一定差异,通过肌骨超声可对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且肌骨超声评分与痛风性关节炎关节活动度具有密切关系,可作为评估患者疾病活动度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骨超声 痛风性关节 不同时期 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无结缝线桥固定术与有结缝线桥固定术对肩袖损伤患者关节活动度、ASE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3
作者 王挺 王华磊 +1 位作者 郭雄飞 汤立新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4期2007-2011,共5页
目的探讨无结缝线桥固定术与有结缝线桥固定术对肩袖损伤患者关节活动度、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04例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 目的探讨无结缝线桥固定术与有结缝线桥固定术对肩袖损伤患者关节活动度、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04例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有结缝线桥固定术,研究组患者接受无结缝线桥固定术。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2个月的前屈活动度、外旋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ASES评分、肩关节Constant评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肩关节功能评分(UCLA)、肩袖再撕裂发生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前屈活动度、外旋活动度以及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前屈活动度、外旋活动度明显高于术前,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前屈活动度、外旋活动度和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ASES、肩关节Constant、UCLA、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ASES、肩关节Constant、UCLA、VA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ASES评分、肩关节Constant评分和UCL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肩袖再撕裂率为1.8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为5.56%,略低于对照组的8.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结缝线桥固定术与有结缝线桥固定术临床治疗效果接近,但无结缝线桥固定术可显著降低肩袖再撕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无结缝线桥固定术 有结缝线桥固定术 关节活动度 并发症
下载PDF
经穴疏导加痛点揉拨手法对急性期冻结肩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4
作者 赵欣 熊和然 +4 位作者 陈美龄 高扬 龙炽慧 向超 胡艳平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89-92,共4页
目的:探究经穴疏导加痛点揉拨手法对急性期冻结肩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肩关节活动度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7月—2023年7月于武汉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急性期冻结肩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每组60例... 目的:探究经穴疏导加痛点揉拨手法对急性期冻结肩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肩关节活动度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7月—2023年7月于武汉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急性期冻结肩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每组6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推拿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经穴疏导加痛点揉拨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VAS评分)、ADL评分、肩关节活动度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联合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0.00%(54/60),高于常规组的71.67%(43/60),(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VAS评分、血清TGF-β、TNF-α水平显著下降(P<0.05),ADL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血清IL-10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联合组VAS评分、血清TGF-β、TNF-α低于常规组(P<0.05),ADL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血清IL-10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经穴疏导加痛点揉拨手法对急性期冻结肩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且改善了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抑制了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穴疏导 痛点揉拨 冻结肩 关节活动度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关刺法不同针刺频率及留针时效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最大主动关节活动度及血清FGF-2水平的影响
5
作者 刘欣 赵莹 +3 位作者 王冠军 张月亮 王娜 吕笑星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5期41-45,共5页
目的:探究关刺法不同针刺频率及留针时效对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疼痛、最大主动关节活动度及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关刺1组(50例,治疗时需留针40 min, 3 d/次)与关刺2组(50例,治疗... 目的:探究关刺法不同针刺频率及留针时效对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疼痛、最大主动关节活动度及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关刺1组(50例,治疗时需留针40 min, 3 d/次)与关刺2组(50例,治疗时需留针30 min, 2 d/次),治疗3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最大主动关节活动度及血清FGF-2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关刺1组总有效率(45/50,90.00%),关刺2组总有效率(48/50,96.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关刺1组、关刺2组KOA患者的疼痛评分和WOMAC评分(关节功能评分、僵硬评分、疼痛评分与总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刺2组KOA患者的疼痛评分、WOMAC评分(关节功能评分、僵硬评分、疼痛评分与总分)均低于关刺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刺1组、关刺2组KOA患者的最大主动关节活动度和血清FGF-2表达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刺2组KOA患者的最大主动关节活动度、血清FGF-2表达水平均高于关刺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关刺法留针30 min, 2 d 1次的方法治疗KOA效果确切,可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提高血清FGF-2水平,并能改善患者最大主动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 关刺法 针刺 频率 关节活动度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下载PDF
陕西省大骨节病患者关节活动度及肌肉萎缩相关调查
6
作者 杨正军 牛珲 +8 位作者 常虹 李成 郭鲜妮 邓兴星 文金凤 赵翊君 张倩 张峰 吴翠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0-477,共8页
目的描述陕西地区大骨节病(Kashin-Beck disease,KBD)患者膝、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和肌肉萎缩相关指标的分布特征,探究膝、踝ROM和肌肉萎缩指标的相关性,为KBD患者临床特征分析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对来自陕西省KBD病区在... 目的描述陕西地区大骨节病(Kashin-Beck disease,KBD)患者膝、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和肌肉萎缩相关指标的分布特征,探究膝、踝ROM和肌肉萎缩指标的相关性,为KBD患者临床特征分析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对来自陕西省KBD病区在册KBD患者进行抽样调查。采集KBD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测量患者膝关节(屈曲、伸展),踝关节(背屈、跖屈)活动度以及患者上臂围、大腿围、小腿围和握力等肌肉萎缩相关指标。按照人群特征[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和KBD分度分组,报告KBD患者ROM和肌肉萎缩指标的中位数和四分位数,分析不同组间各指标的差异。控制性别、年龄和BMI等变量后,采用偏相关分析探索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调查KBD患者480例,其中男性249(51.9%)例,女性231(48.1%)例,平均年龄(63.10±7.32)岁,平均BMI(23.49±8.90)kg/m^(2)。结果显示,KBD患者膝关节屈曲活动度[105.0(95.0,120.0)]°,膝关节伸展活动度[0.0(-15.0,0.0)]°,踝关节背屈活动度[5.0(0.0,15.0)]°,踝关节跖屈活动度[20.0(15.0,30.0)]°,左侧大腿围[43.0(40.0,47.0)]cm,右侧大腿围[43.0(39.0,47.0)]cm,左侧小腿围[29.0(27.0,32.0)]cm,右侧小腿围[29.5(27.0,32.0)]cm,左侧和右侧上臂围均为[27.0(25.0,30.0)]cm,左手握力[13.4(9.5,18.4)]kg,右手握力[13.9(9.8,18.2)]kg。随着年龄的增加,KBD患者两侧膝关节伸展活动度呈现降低趋势(H=31.499、31.847;P均<0.001)。BMI正常组两侧膝关节屈曲活动度高于超重或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7.753、12.333;P=0.021、0.002)。不同KBD分度下,两侧膝关节屈曲、大腿围和小腿围均呈现降低趋势(H=14.345、17.256、8.000、8.462、8.558、9.633;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KBD患者膝关节屈曲活动度与大腿围、小腿围和握力呈正相关关系(P均<0.05)。KBD患者膝关节伸展活动度与大腿围呈正相关关系(P均<0.01)。结论陕西省KBD患者ROM受损和肌肉萎缩较为严重,且ROM与肌肉萎缩存在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节病(KBD) 关节活动度(ROM) 肌肉萎缩 四肢围度
下载PDF
后路经皮内镜微创介入联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及对颈椎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7
作者 高文静 高文涛 张君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24年第3期268-271,共4页
目的:明确后路经皮内镜微创介入联合针刺治疗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依据简单随机法对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组;对照组(n=30)行后路经皮内镜微创介入治疗,观察组(n=30)行后路经皮内镜微创介入联合针刺治疗;以症状... 目的:明确后路经皮内镜微创介入联合针刺治疗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依据简单随机法对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组;对照组(n=30)行后路经皮内镜微创介入治疗,观察组(n=30)行后路经皮内镜微创介入联合针刺治疗;以症状、体征、颈椎功能评分及颈椎活动度为评价指标,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4周、8周,观察组症状、体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颈椎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颈椎活动度(屈伸、旋转)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经皮内镜微创介入联合针刺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症状、体征,提高颈椎功能,增加颈椎活动度,该联合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后路经皮内镜微创介入 针刺 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探讨肌骨超声诊断类风湿关节炎及评估关节活动度的价值
8
作者 李娅萍 张艳华 +2 位作者 张微微 周宏伟 何翠云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134-0137,共4页
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使用肌骨超声诊断产生的效果,同时重点探究超声诊断下对患者关节活动度的探查情况。方法 从我院中选择疑似存在RA的130例人员进行肌骨超声检查,探究该检查方式的诊断实际效果。以最终诊断下所获得的患者例数为最终... 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使用肌骨超声诊断产生的效果,同时重点探究超声诊断下对患者关节活动度的探查情况。方法 从我院中选择疑似存在RA的130例人员进行肌骨超声检查,探究该检查方式的诊断实际效果。以最终诊断下所获得的患者例数为最终例数,按照DAS28评分划分低活动度组、中活动度组和高活动度组(n=30/30/30),各组别下的患者执行肌骨超声检查,分析不同活动度患者肌骨超声特征评分,分析肌骨超声特征与DAS28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肌骨超声诊断能够呈现出较高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和特异度(P<0.05);不同活动度下肌骨超声特征如骨侵蚀、关节积液、滑膜内血流信号、滑膜增生情况对比差异突出,均为高活动度组各指标数据更高(P<0.05)。结论 实施肌骨超声诊断对于帮助患者确诊RA有积极作用。开展该项诊断能够更好地反映患者不同关节活动度情况下肌骨超声特征,对于核查患者关节病变严重程度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骨超声 类风湿关节 关节活动度 诊断符合率
下载PDF
胫骨高位截骨与单髁置换对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及功能的影响
9
作者 唐金平 王文龙 罗庆丰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22期87-89,共3页
目的 探讨在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应用胫骨高位截骨与单髁置换的效果,以及对患者围术期指标、膝关节活动度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63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以患... 目的 探讨在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应用胫骨高位截骨与单髁置换的效果,以及对患者围术期指标、膝关节活动度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63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以患者意愿选择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32例)采用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研究组(31例)采用单髁置换术治疗。两组患者均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前、术后1个月膝关节活动度,术前、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以及术后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膝关节内收、内旋、屈曲、后伸、外展活动度均升高,术后6个月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膝关节Lyshohn功能评分均升高(均P<0.05),但两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应用胫骨高位截骨术、单髁置换术均能够改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提高膝关节功能,安全性较好,但相较于胫骨高位截骨术,应用单髁置换术治疗的截骨量较小,引起的手术创伤较小,能够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有助于加快患者恢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 胫骨高位截骨 单髁置换 关节功能 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透析中关节活动度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症状和运动能力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李露 王丽梅 +3 位作者 齐佳红 叶立卉 郑园华 张翀旎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4年第7期552-556,共5页
目的探讨透析中关节活动度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4月─10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的MHD患者为研究对象,由研究者随机投掷硬币将东湖院区和象湖院区随机分为试验组... 目的探讨透析中关节活动度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4月─10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的MHD患者为研究对象,由研究者随机投掷硬币将东湖院区和象湖院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透析中关节活动度运动。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疲乏量表-14(fatigue scale-14,FS-14)得分、6分钟步行试验(6 minutes walk test,6MWT)、30秒坐立试验(30-second sit-to-stand test,30s-STS)和简短生活质量量表得分(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差异。结果透析中关节活动度运动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FS-14得分低于对照组(Z=-7.782,P<0.001),6MWT(t=5.812,P<0.001)、30s-STS(t=6.111,P<0.001)、SF-36得分(t=2.583,P=0.012)高于对照组。结论透析中关节活动度运动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疲乏症状,提高运动能力、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透析中运动 关节活动度 疲乏 运动能力
下载PDF
个性化功能锻炼结合本体感觉训练对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关节活动度、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冀希 孙娜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216-218,共3页
目的:探析个性化功能锻炼结合本体感觉训练对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以本体感觉训练,观察组在对... 目的:探析个性化功能锻炼结合本体感觉训练对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以本体感觉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个性化功能锻炼,两组均持续干预8周。比较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及关节活动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和关节活动度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ADL、Baird-JackSon及AOFAS-AH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伸、屈、旋前及旋后角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功能锻炼结合本体感觉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的踝关节恢复,增强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骨折 手术 个性化功能锻炼 本体感觉训练 关节活动度 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丘墟透照海运动针法联合循经按摩对肩袖损伤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及自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杰超 梁永瑛 +1 位作者 何勇 刘晓燕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4期21-25,共5页
目的:探究丘墟透照海运动针法联合循经按摩对肩袖损伤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及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3月—2023年2月来本院治疗肩袖损伤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循经按摩的方式进行治疗,在对照组的... 目的:探究丘墟透照海运动针法联合循经按摩对肩袖损伤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及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3月—2023年2月来本院治疗肩袖损伤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循经按摩的方式进行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丘墟透照海运动针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肩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和生活自理能力变化。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27%(34/44),明显不及观察组的95.45%(42/4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肩关节疼痛程度、关节活动范围及肩关节肌力强弱分值均有不同幅度的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关节外旋、内旋、外展、前屈和后伸均较治疗前有较大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I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丘墟透照海运动针法联合循经按摩能够对肩袖损伤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有明显提升作用,改善了患者的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丘墟透照海运动针法 循经按摩 关节活动度 自理能力
下载PDF
洗舒筋汤熏洗联合渐进式功能锻炼对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踝部肿胀及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赵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71-274,共4页
目的 探究洗舒筋汤熏洗联合渐进式功能锻炼对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踝部肿胀及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2年2月内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48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使用简单随机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74例在术后予以渐进式功能... 目的 探究洗舒筋汤熏洗联合渐进式功能锻炼对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踝部肿胀及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2年2月内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48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使用简单随机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74例在术后予以渐进式功能锻炼,锻炼进度视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调整;观察组7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创口拆线、甲级愈合3~5 d后进行洗舒筋汤熏洗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中医证候积分(关节剧烈疼痛、活动障碍、瘀肿、舌脉象)、踝部肿胀情况(患侧足踝周径肿胀度、患侧足踝体积肿胀度)、踝关节活动度(关节跖屈主动活动度、关节背伸主动活动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2个月后,2组患者关节剧烈疼痛、活动障碍、瘀肿、舌脉象积分及患侧足踝周径肿胀度、患侧足踝体积肿胀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治疗2个月后,2组患者关节跖屈主动活动度、关节背伸主动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均<0.05),且观察组患者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洗舒筋汤熏洗配合渐进式功能锻炼有利于减轻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症状及踝部肿胀,提高踝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舒筋汤 熏洗 关节骨折 手术 渐进式功能锻炼 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关节镜半月板修补缝合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疗效及对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韩延明 焦文仓 王珂 《哈尔滨医药》 2024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探究关节镜半月板修补缝合术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105例,其中将使用关节镜半月板修补缝合术进行治疗的55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将使用关节镜半月板切除术进行治疗的50... 目的探究关节镜半月板修补缝合术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105例,其中将使用关节镜半月板修补缝合术进行治疗的55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将使用关节镜半月板切除术进行治疗的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个月膝关节功能、疼痛情况,记录术后2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70.9%)明显高于对照组(52.0%)(P<0.05);术后2个月,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估均明显高于术前,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个月内,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9%)明显低于对照组(26.0%)(P<0.05)。结论关节镜半月板修补缝合术可有效提高半月板损伤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膝关节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关节半月板损伤 半月板修补缝合术 临床疗效 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肩关节镜下外排锚钉压肌腱线对重度肩袖撕裂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及UCLA肩关节评分的影响
15
作者 杜振兴 杜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6期960-963,共4页
目的:探究肩关节镜下外排锚钉压肌腱线对于重度肩袖撕裂患者肩关节活动度与肩关节评价的影响。方法:将120例2018年11月—2021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重度肩袖撕裂患者纳为观察对象,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 目的:探究肩关节镜下外排锚钉压肌腱线对于重度肩袖撕裂患者肩关节活动度与肩关节评价的影响。方法:将120例2018年11月—2021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重度肩袖撕裂患者纳为观察对象,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肩关节镜手术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术中接受外排锚钉压肌腱线处理,对照组60例患者术中接受外排锚钉压打结线处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变化、UCLA肩关节评分变化与治疗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肩关节外旋的活动度较对照组更大,各项UCLA肩关节指标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肩关节镜下外排锚钉压肌腱线对重度肩袖撕裂患者具有良好的应用表现,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提升肩关节功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重度肩袖撕裂 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本体感觉训练联合下肢反馈训练对髌骨骨折术后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平衡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江峻 王海波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3期184-187,共4页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训练联合下肢反馈训练在髌骨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72例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采取本体感...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训练联合下肢反馈训练在髌骨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72例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采取本体感觉训练联合下肢反馈训练.对比两组膝关节活动度、平衡功能、膝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主动活动度、Berg平衡量表评分、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体感觉训练联合下肢反馈训练可以增加髌骨骨折手术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提高平衡功能与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折 本体感觉训练 下肢反馈训练 关节活动度 平衡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推拿舒筋联合中药封包治疗颈椎病肩周炎对关节活动度的影响分析
17
作者 姚庆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49-0152,共4页
探讨推拿舒筋联合中药封包治疗颈椎病肩周炎对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11月我院治疗的61例颈椎病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颈椎病肩周炎患者采用单一中医推拿舒筋治疗,观察组颈椎病... 探讨推拿舒筋联合中药封包治疗颈椎病肩周炎对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11月我院治疗的61例颈椎病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颈椎病肩周炎患者采用单一中医推拿舒筋治疗,观察组颈椎病肩周炎患者采用推拿舒筋联合中药封包治疗。对两组颈椎病肩周炎患者肢体功能评分、关节活动度、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的各项肢体功能评分、关节活动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各项肢体功能评分、关节活动度、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推拿舒筋联合中药封包治疗颈椎病肩周炎可有效提升患者关节活动度,并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舒筋 中药封包 颈椎病肩周炎 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四黄散联合间断垂直钢丝缝合加张力带对髌骨下极骨折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及骨折愈合时间的影响
18
作者 丁永军 龚素萍 +1 位作者 杨威 涂世杰 《河南中医》 2024年第4期582-585,共4页
目的:观察四黄散联合间断垂直钢丝缝合加张力带对髌骨下极骨折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及骨折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丰城市中医院收治的髌骨下极骨折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 目的:观察四黄散联合间断垂直钢丝缝合加张力带对髌骨下极骨折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及骨折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丰城市中医院收治的髌骨下极骨折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对照组给予间断垂直钢丝缝合联合张力带治疗,试验组给予四黄散联合间断垂直钢丝缝合加张力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6周、3个月、6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时膝关节疼痛评分、屈伸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 ROM)、Bostman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各项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6周、3个月、6个月、1年膝关节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6周、3个月、6个月、1年ROM、Bostman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年骨折愈合时间、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黄散联合间断垂直钢丝缝合加张力带能改善髌骨下极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骨折早日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黄散 髌骨下极骨折 间断垂直钢丝缝合 张力带 关节活动度 骨折愈合时间
下载PDF
中药熏蒸联合针灸对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肌张力增高患者肌痉挛、下肢关节活动度及步行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杨田野 王磊 牛华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103-1107,共5页
[目的]通过中药熏蒸疗法联合针灸治疗的综合干预方案,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肌张力增高患者肌痉挛、下肢关节活动度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肌张力增高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 [目的]通过中药熏蒸疗法联合针灸治疗的综合干预方案,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肌张力增高患者肌痉挛、下肢关节活动度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肌张力增高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中药熏蒸治疗。于4周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疗效及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4.78%,对照组为65.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试验组患者Ashworth肌痉挛分级评分、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分、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踝关节、髋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蒸疗法联合针灸治疗能够提高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肌张力增高患者疗效,有效缓解肌痉挛,改善下肢关节活动度及步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熏蒸 针灸 缺血性脑卒中 下肢肌张力 肌痉挛 下肢关节活动度 步行功能
下载PDF
筋骨针针刺肩三针与手三针治疗肩周炎的效果及对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20
作者 刘燕观 邱筱娜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7期43-48,共6页
目的:探讨筋骨针针刺肩三针与手三针治疗肩周炎的效果及对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12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三针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针刺疗法,三针组实施肩三针+手三针针刺疗法... 目的:探讨筋骨针针刺肩三针与手三针治疗肩周炎的效果及对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12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三针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针刺疗法,三针组实施肩三针+手三针针刺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肩关节疼痛度、活动度情况及血清生化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前列腺素E2(PGE 2)]变化。结果:三针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58/60),高于对照组的86.67%(52/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IL-6、TGF-β和PGE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肩关节活动角度高于治疗前,且三针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天、治疗第3天和治疗第1周两组肩关节疼痛度评分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针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筋骨针针刺肩三针与手三针治疗肩周炎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肩关节疼痛,提高活动度,改善临床症状与炎症反应,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筋骨针 针刺 肩三针 手三针 疼痛 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