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野贞与中国古代皇陵建筑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曹铁娃 曹铁铮 王一建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366-371,共6页
关野贞是日本著名的建筑史专家,1906—1935年曾11次来华考察,拍摄了大量的历史照片,并探析中国古代皇陵建筑选址和形制的内涵。历史照片会同考察笔记、日记及相关论著,较为系统地记录了中国在这一历史时期皇陵文物的发展状况。目前,伴... 关野贞是日本著名的建筑史专家,1906—1935年曾11次来华考察,拍摄了大量的历史照片,并探析中国古代皇陵建筑选址和形制的内涵。历史照片会同考察笔记、日记及相关论著,较为系统地记录了中国在这一历史时期皇陵文物的发展状况。目前,伴随着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逐步深入,历史档案在文物研究、保护和修缮中的重要性正在凸显。结合晚清民国时代背景,从关野贞对中国古代皇陵规制调查研究的视角出发,分析关野贞研究的过程、内容、方法和思想,探析关野贞与伊东忠太、冈仓天心、梁思成和刘敦桢等中日学者的学术关联性及其对现代建筑学术影响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野贞 古代皇陵 建筑
下载PDF
关野贞与山东汉画像石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孝鸿 《中国美术研究》 2020年第1期23-29,共7页
1907年建筑学家关野贞选择了山东的汉代遗迹作为考察对象,在两个多月的时间内他先后踏查了济宁、曲阜、嘉祥与孝堂山等地画像石。对武氏祠石室的调查,是关野贞的重点任务。在继承《金石索》《山左金石志》古文献的基础上,他进一步考究... 1907年建筑学家关野贞选择了山东的汉代遗迹作为考察对象,在两个多月的时间内他先后踏查了济宁、曲阜、嘉祥与孝堂山等地画像石。对武氏祠石室的调查,是关野贞的重点任务。在继承《金石索》《山左金石志》古文献的基础上,他进一步考究汉代坟墓建筑的装饰手法,运用测量测绘等科学技术记录各种信息,搜集著录当时所能找到的山东画像石原石与拓片图像,并提出画像石理论。与法国人沙畹相比,关野贞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金石学的著录方式,而且以科学考察的方式记录并试图复原武氏祠,其做法为中国画像石的研究走向近代考古学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野贞 汉代 画像石 金石学 建筑学
原文传递
日本学者关野贞对山东汉代碑刻的调查与研究
3
作者 刘海宇 《山东艺术》 2019年第3期20-35,共16页
关野贞是日本著名的建筑史学家,他终生致力于古代建筑的调查研究以及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自1906年开始,他屡次在中国大陆进行考古调查,其中1907年秋冬季以及1918年夏季两次在山东调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我们根据关野贞的著作、日记... 关野贞是日本著名的建筑史学家,他终生致力于古代建筑的调查研究以及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自1906年开始,他屡次在中国大陆进行考古调查,其中1907年秋冬季以及1918年夏季两次在山东调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我们根据关野贞的著作、日记以及其他相关资料,概述他当时在山东的调查状况,梳理关野贞调查和研究山东汉代碑刻所取得的成果,总结其调查研究的特点及意义,最后述评近年来东亚学术界关野贞研究的前沿动向及其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野贞 山东 汉代碑刻
原文传递
梁思成与关野贞对中国与朝鲜古代建筑的调查和保护比较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贞娥 《中国建筑史论汇刊》 2015年第1期31-51,共21页
20世纪上半期,以梁思成与关野贞为代表的近代建筑学者,对中国与朝鲜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对社会认识古代建筑的价值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两位学者基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和调查身份,并抱着不同的调查目的,采取了不同的... 20世纪上半期,以梁思成与关野贞为代表的近代建筑学者,对中国与朝鲜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对社会认识古代建筑的价值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两位学者基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和调查身份,并抱着不同的调查目的,采取了不同的调查方式,结果产生了不同的古代建筑价值认识。他们对古代建筑作出的价值评估,对两国以后的古代建筑保护制度产生了影响。本文对梁思成与关野贞对中国和朝鲜古代建筑的调查与价值认识进行了案例分析,探讨了不同的调查和价值评估对两国古代建筑保护产生的不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思成 关野贞 文物建筑 考察 价值认识 价值评估 保护制度
原文传递
近代日本学者对浙江文化古迹的实地考察
5
作者 韩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1期68-71,共4页
20世纪初,日本学者对中国文化古迹开展大量实地考察。为探究近代日本学者对浙江文化古迹的实地考察历史,该文聚焦伊东忠太、关野贞、常盘大定三位学者,在梳理各自实地考察活动与记录的基础上,分析近代日本学者对浙江文化古迹的观察与认... 20世纪初,日本学者对中国文化古迹开展大量实地考察。为探究近代日本学者对浙江文化古迹的实地考察历史,该文聚焦伊东忠太、关野贞、常盘大定三位学者,在梳理各自实地考察活动与记录的基础上,分析近代日本学者对浙江文化古迹的观察与认识。研究表明,近代日本学者对浙江文化古迹的实地考察在广度和深度上前所未有,考察范围广泛,考察方法科学,记录成果多样,文字与图像相结合,较为真实地记录了近代浙江文化古迹的各方面信息。近代日本学者通过实地考察初步建立了浙江文化古迹的整体图景,更新了浙江文化古迹的独特价值,完善了浙江文化古迹的历史面貌,为浙江地方文化研究与文化古迹保护提供了珍贵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东忠太 关野贞 常盘大定 浙江 文化古迹 实地考察
下载PDF
新密市法海寺塔现状勘测及研究
6
作者 吕军辉 吕尚泽 《理财(经济)》 2024年第11期95-97,共3页
新密市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西南,距郑州市40公里,南邻新郑市,西接登封市,北与荥阳市相接,现为郑州市管辖。新密市交通便捷,郑少洛高速穿境而过,东南距新郑国际机场62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一、概述法海寺塔位于新密市老城西街法海寺院内。据... 新密市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西南,距郑州市40公里,南邻新郑市,西接登封市,北与荥阳市相接,现为郑州市管辖。新密市交通便捷,郑少洛高速穿境而过,东南距新郑国际机场62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一、概述法海寺塔位于新密市老城西街法海寺院内。据嘉庆二十二年《密县志》卷七载:“法海寺在县治西,宋咸平四年建,明末毁。顺治五年知县李芝阑修,乾隆十七年知县秦勷,嘉庆元年邑人续修。”清代顺治、乾隆、嘉庆年间均有续修,院内现存山门、大雄宝殿均为清代修建,东、西厢房为后建建筑。1921年,日本学者常盘大定、关野贞对法海寺塔进行调查(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海寺 续修 关野贞 大雄宝殿 常盘大定 荥阳市 新密市 现状勘测
下载PDF
读书小记:关于文物分类
7
作者 王代赟 《建筑与文化》 2016年第6期20-21,共2页
近期中国著名纪实摄影师胡武功一篇乾陵石像"洗澡"的文字在国内新闻界掀起了一片争论之声,公众对于文物保护的意识正在逐步提高,针对于此,专业人士需要面向公众来解释和普及文保知识之时,也要重新思考那些业界内看似毫无疑问... 近期中国著名纪实摄影师胡武功一篇乾陵石像"洗澡"的文字在国内新闻界掀起了一片争论之声,公众对于文物保护的意识正在逐步提高,针对于此,专业人士需要面向公众来解释和普及文保知识之时,也要重新思考那些业界内看似毫无疑问的概念,重新思考一些基本问题。本期特邀王代赟老师撰文来考证引述"文物"在中国的历史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武 国家保护 画壁 乾陵 北京宪章 常盘大定 葛兆光 关野贞 古脊椎动物 《玉海》
下载PDF
龙门石窟古阳洞开凿的年代(下)——对现行的北魏孝文帝迁洛以后营建说谬误之纠正 被引量:4
8
作者 上原和 赵声良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23,117,共13页
本文(上)通过澄清龙门石窟孙秋生造像记碑文与景明三年的碑文混淆的错误,对龙门石窟的最早开凿时间重新进行了确认。(下)结合古阳洞时代问题,探讨了20世纪上半叶日本和欧美学者对龙门石窟调查的历史。
关键词 龙门 古阳洞 冈仓觉三 伊东忠太 蟓本靖 平子铎岭 关野贞 沙畹 西伦
下载PDF
天龙山石窟 被引量:1
9
作者 范丽雅 《美术大观》 2023年第5期91-95,共5页
日本著名建筑史家兼考古学家关野贞(1868-1935)1918年在考察中国古建筑时,于山西太原附近的深山僻壤处偶然“发现”了天龙山石窟,同年,他在日本建筑学会机关报上发表的中国调查概况报告中,首次提及了天龙山石窟,并做了简单介绍。本文则... 日本著名建筑史家兼考古学家关野贞(1868-1935)1918年在考察中国古建筑时,于山西太原附近的深山僻壤处偶然“发现”了天龙山石窟,同年,他在日本建筑学会机关报上发表的中国调查概况报告中,首次提及了天龙山石窟,并做了简单介绍。本文则是关野贞时隔3年后的1921年8月在《国华》杂志上发表的有关天龙山石窟的详细调查报告,他本人虽然把这次“发现”看作是偶然,但从该文中,可知事实上他事先仔细阅读了《山西通志》和《太原县志》等地方志,掌握了扎实的预备知识,故他的“发现”应该是做了周到的学术准备所带来的成果。尽管未能探查所有石窟,还有所误记,关野贞仍以相对准确的素描画和平面图及照片为后世留下了一份天龙山石窟遭遇人为破坏之前的珍贵资料,足见该文学术价值之高,视觉资料之珍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野贞 天龙山石窟 发现 北魏北齐隋唐 海外传播
下载PDF
士之能者:刘敦桢与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现代起步(上) 被引量:1
10
作者 赖德霖 《建筑师》 2022年第5期4-18,共15页
与梁思成一样,刘敦桢是中国建筑史研究的重要奠基人。但相比于梁思成,目前有关他的研究远欠深入。这不仅导致他工作的意义被低估,也使得中国营造学社的学术理路难以得到全面认识。本文试回答四个问题:刘敦桢的中国建筑史研究起步于何时... 与梁思成一样,刘敦桢是中国建筑史研究的重要奠基人。但相比于梁思成,目前有关他的研究远欠深入。这不仅导致他工作的意义被低估,也使得中国营造学社的学术理路难以得到全面认识。本文试回答四个问题:刘敦桢的中国建筑史研究起步于何时?他如何与营造学社结缘?他的研究与他所处的时代有何关联?更重要的是,他对中国营造学社研究范式的形成,乃至对中国建筑研究发展的特殊贡献究竟何在?在此基础上,作者论证,刘敦桢在加入中国营造学社之前就已经是一位学识渊博、方法自觉且见地精深的学者。他与梁思成有着相似的学术关怀,分享着若干一致的治学理路,但同时也有着独特的研究视角。他与梁思成在营造学社创始者们的基础上将中学、西学和东洋学相结合,共同开辟了中国建筑研究的现代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敦桢 中国营造学社 朱启钤 梁思成 伊东忠太 关野贞 滨田耕作 田边泰
下载PDF
士之能者:刘敦桢与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现代起步(下) 被引量:1
11
作者 赖德霖 《建筑师》 2022年第6期56-65,共10页
与梁思成一样,刘敦桢是中国建筑史研究的重要奠基人。但相比于梁思成,目前有关他的研究远欠深入。这不仅导致他工作的意义被低估,也使得中国营造学社的学术理路难以得到全面认识。本文试回答四个问题:刘敦桢的中国建筑史研究起步于何时... 与梁思成一样,刘敦桢是中国建筑史研究的重要奠基人。但相比于梁思成,目前有关他的研究远欠深入。这不仅导致他工作的意义被低估,也使得中国营造学社的学术理路难以得到全面认识。本文试回答四个问题:刘敦桢的中国建筑史研究起步于何时?他如何与营造学社结缘?他的研究与他所处的时代有何关联?更重要的是,他对中国营造学社研究范式的形成,乃至对中国建筑研究发展的特殊贡献究竟何在?在此基础上,作者论证,刘敦桢在加入中国营造学社之前就已经是一位学识渊博、方法自觉且见地精深的学者。他与梁思成有着相似的学术关怀,分享着若干一致的治学理路,但同时也有着独特的研究视角。他与梁思成在营造学社创始者们的基础上将中学、西学和东洋学相结合,共同开辟了中国建筑研究的现代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敦桢 中国营造学社 朱启钤 梁思成 伊东忠太 关野贞 滨田耕作 田边泰
下载PDF
石佛礼赞
12
作者 陈哲敬 《中国美术》 1994年第2期10-12,共3页
石佛礼赞陈哲敬回想起我感悟中国雕刻艺术真谛的历程,始于迷惑,继之摸索,终而认同,正是一条曲折之路。早在少年时代,我就萌发了对艺术的憧憬;50年代初,我在上海入“充仁画室”学习素描、水彩、油画和雕塑。然后在刘伯年、来楚... 石佛礼赞陈哲敬回想起我感悟中国雕刻艺术真谛的历程,始于迷惑,继之摸索,终而认同,正是一条曲折之路。早在少年时代,我就萌发了对艺术的憧憬;50年代初,我在上海入“充仁画室”学习素描、水彩、油画和雕塑。然后在刘伯年、来楚生先生门下学习宋元人物白描、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时代 雕刻艺术 来楚生 刘伯年 菩萨头像 常盘大定 关野贞 使人 我自己 十美
下载PDF
中国珍贵文物是怎样流失的
13
作者 孙炜 《天津政协公报》 2013年第6期48-48,共1页
山中定次郎参与的两桩勾当在上世纪初叶,全世界最大的经营中国古董买卖的机构是日本山中商社,其灵魂人物就是日本古玩业巨子山中定次郎。正是由于山中定次郎的强力运作和大肆掠夺,海量的中国珍贵文物流失海外,其中最有名的事件有两桩:其... 山中定次郎参与的两桩勾当在上世纪初叶,全世界最大的经营中国古董买卖的机构是日本山中商社,其灵魂人物就是日本古玩业巨子山中定次郎。正是由于山中定次郎的强力运作和大肆掠夺,海量的中国珍贵文物流失海外,其中最有名的事件有两桩:其一,导致中国清末最大的私家收藏地恭亲王府的收藏,悉数流失海外。清朝被推翻后,恭亲王溥伟与肃亲王善耆等人组织"宗社党",妄图复辟清室,主张整兵一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龙山石窟 亲王府 中定 关野贞 香港佳士得 溥伟 座屏 山西商人 《人民政协报》 翡翠珠
下载PDF
吉林省青铜时代考古发现与区系研究
14
作者 朱永刚 唐淼 《边疆考古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197-208,共12页
一吉林省境内的考古活动始于20世纪初,先后有鸟居龙藏、关野贞、内藤虎次郎等在集安和延边进行考古调查。日本侵占东北后,又有多批次的日本学术团体或个人频繁往来于吉林省,他们多以考察历史时期遗迹、侦寻遗物为目的,也兼有史前遗迹。... 一吉林省境内的考古活动始于20世纪初,先后有鸟居龙藏、关野贞、内藤虎次郎等在集安和延边进行考古调查。日本侵占东北后,又有多批次的日本学术团体或个人频繁往来于吉林省,他们多以考察历史时期遗迹、侦寻遗物为目的,也兼有史前遗迹。如20世纪30年代,日本人三上次男对吉林市郊团山子、骚达沟遗址的调查;藤田亮策在图们江上游的调查和对延吉小营子墓地的发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工作 青铜时代 吉林省东部 关野贞 内藤虎次郎 区系研究 李文信 鸟居龙藏 考古文化 青铜文化
原文传递
西北朝鲜地区古代城址的文化属性及年代
15
作者 王培新 《边疆考古研究》 2006年第1期170-178,共9页
目前,西北朝鲜地区能够确认的古代城址共有6处。即乐浪土城、智塔里土城、城岘里土城、青山里土城、云城里土城、所罗里土城,其中除了所罗里土城位于朝鲜咸镜南道南部以外,其余5座城址都集中分布于以平壤为中心的西北朝鲜地区。1913年,... 目前,西北朝鲜地区能够确认的古代城址共有6处。即乐浪土城、智塔里土城、城岘里土城、青山里土城、云城里土城、所罗里土城,其中除了所罗里土城位于朝鲜咸镜南道南部以外,其余5座城址都集中分布于以平壤为中心的西北朝鲜地区。1913年,日本学者关野贞、今西龙、谷井济一等首次调查乐浪土城,根据城址内出土的"乐浪礼官"、"乐浪富贵"文字瓦当及"乐浪太首章"、"乐浪大尹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人 文字瓦当 建筑年代 关野贞 砖室墓 文化性质 带方郡 考古发掘 边疆考古研究 出土遗物
原文传递
建筑学家笔下的中国雕塑史研究——读梁思成《中国雕塑史》
16
作者 司开国 《艺术学界》 2009年第1期280-287,共8页
中国雕塑十分古老,对于中国古代雕塑研究来讲,却是新的领域,它的研究历程也不过百年。20世纪初的一些外国学者,如日本的大村西崖、常盘大定、关野贞,法国的伯希和(Paul Pelliot),瑞典的喜龙仁(Osvald Siren)
关键词 保圣寺 梁思成 建筑学家 常盘大定 关野贞 伯希和 飒露紫 中国美术史 四天王像 中国建筑史
原文传递
明治时期日本建筑界的中国调查及其研究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奥富利幸 包慕萍 《中国建筑史论汇刊》 2014年第2期21-41,共21页
本文以日本建筑界在明治时期的中国调查为研究对象,首先整理了19世纪90年代至1910年之前的伊东忠太、大江新太郎、大熊喜邦、佐野利器、关野贞、冢本靖、三桥四郎等数十次的调查内容,重点公开了百年之前的建筑测绘等实录性史料。之后,... 本文以日本建筑界在明治时期的中国调查为研究对象,首先整理了19世纪90年代至1910年之前的伊东忠太、大江新太郎、大熊喜邦、佐野利器、关野贞、冢本靖、三桥四郎等数十次的调查内容,重点公开了百年之前的建筑测绘等实录性史料。之后,分析了各个调查的对象和方法的异同,指出伊东忠太一行1905年满洲建筑调查范围从宫殿、陵墓、庙宇扩展到了住宅、剧场、店铺等市井建筑的特征,解析了伊东忠太在1902—1905年间世界大旅行时为了建构世界建筑体系的调查与1905年满洲调查注重风土、生活实态的方法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东忠太 关野贞 中国建筑史 唐长安城 剧场 住宅
原文传递
敦煌莫高窟唐前期壁画中的“幢” 被引量:1
18
作者 邝墩煌 《法音》 2022年第5期53-59,共7页
一、前言经幢作为形制多样、宗教内涵丰富的佛教器物,其个体性差异非常大。造型简单的经幢像石柱,而繁复的经幢又与塔相似;体量小的经幢不足1米,而大的经幢又可高达数米。关于经幢的研究,叶昌炽曾在《语石》一书中对石经幢进行了初步研... 一、前言经幢作为形制多样、宗教内涵丰富的佛教器物,其个体性差异非常大。造型简单的经幢像石柱,而繁复的经幢又与塔相似;体量小的经幢不足1米,而大的经幢又可高达数米。关于经幢的研究,叶昌炽曾在《语石》一书中对石经幢进行了初步研究,开启了经幢研究的先河;日本学者松本文三郎、常盘大定及关野贞等人,都曾对我国现存经幢进行过实地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野贞 经幢 敦煌莫高窟 《语石》 叶昌炽 宗教内涵 常盘大定 唐前期
原文传递
导读
19
《中国美术研究》 2023年第2期1-1,共1页
《中国美术研究·现当代美术研究》首个栏目——“美术考古研究”,以杨孝鸿的《日本早期“汉画”学术史研究》领衔,该文对日本学者关野贞、大村西崖、八木奘三郎的汉画研究进行了梳理。徐志君以苍山元嘉元年画像石墓为例,探讨了汉... 《中国美术研究·现当代美术研究》首个栏目——“美术考古研究”,以杨孝鸿的《日本早期“汉画”学术史研究》领衔,该文对日本学者关野贞、大村西崖、八木奘三郎的汉画研究进行了梳理。徐志君以苍山元嘉元年画像石墓为例,探讨了汉代图像与文本在建筑空间中的叙事结构。庞政认为山西离石石盘汉画像墓出土的16号画像石下层动物图像可能象征麋鹿。李琼对汉代轺车使用者的身份及地位进行了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像石墓 关野贞 汉画研究 学术史研究 画像墓 美术研究 美术考古 动物图像
原文传递
访古阅今 醉在蓟州
20
《汽车自驾游》 2020年第4期141-142,共2页
南距沧溟,西连太行,东临碣石,北负长城的蓟州素有“京津后花园”之称。古城、名山、雄关、碧水、奇石、幽林融为一体,犹如一幅构思精巧的锦秀,绚丽夺目,令人神往。独乐寺独乐寺又称大佛寺,是中国仅存的三大辽代寺院之一。寺内现存最古... 南距沧溟,西连太行,东临碣石,北负长城的蓟州素有“京津后花园”之称。古城、名山、雄关、碧水、奇石、幽林融为一体,犹如一幅构思精巧的锦秀,绚丽夺目,令人神往。独乐寺独乐寺又称大佛寺,是中国仅存的三大辽代寺院之一。寺内现存最古老的两座建筑物山门和观音阁,皆为辽圣宗统和二年(公元984年)重建。民国十九年(1930年),独乐寺因相继被日本字者关野贞以及中国学者梁思成调查并公布而闻名海内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圣宗 蓟州 关野贞 独乐寺 碣石 辽代 梁思成 观音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