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穴位贴敷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王润芳 吕翔 裴志勇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9期945-950,共6页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穴位贴敷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面神经兴奋阈值、面神经...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穴位贴敷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面神经兴奋阈值、面神经功能指数(facial nerve functional index,FNFI)、面部表情肌(额肌、降口角肌及降下唇肌)弹性、各项实验室指标[血清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cell-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水平]及面部残疾指数(facial disability,FDI)中躯体功能(FDI physical function,FDIp)评分和社会功能(FDI social life function,FDIs)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两组治疗后面神经兴奋阈值和FDIs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FNFI、各项面部表情肌弹性、各项实验室指标及FDIp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面神经兴奋阈值和FDI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FNFI、各项面部表情肌弹性、各项实验室指标及FDIp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面神经兴奋阈值及面神经功能,提高面部表情肌弹性,升高血清GDNF、NGF及TAOC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贴敷法 梅花针疗法 面神经麻痹 周围性面瘫 叩刺 面神经兴奋阈值 面神经功能 总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重金属Pb^(2+)对牛蛙生理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高波 李河 +2 位作者 鲜思萍 全舒舟 张德刚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34-1839,共6页
本研究以牛蛙(Rana catesbiana)为材料,用氯化铅配制不同浓度的Pb2+溶液(10、20和40 mg/kg)。持续染毒7 d后,培养1 d,然后对牛蛙呼吸频率、心率、肌肉和神经组织兴奋阈值、总蛋白质含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 本研究以牛蛙(Rana catesbiana)为材料,用氯化铅配制不同浓度的Pb2+溶液(10、20和40 mg/kg)。持续染毒7 d后,培养1 d,然后对牛蛙呼吸频率、心率、肌肉和神经组织兴奋阈值、总蛋白质含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以及重金属Pb2+的残留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处理前牛蛙呼吸频率无显著差异,处理后呼吸频率有显著差异,心率随浓度的增大而降低。牛蛙肌肉和神经组织兴奋阈值随重金属Pb2+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总蛋白质含量、MDA含量随Pb2+浓度的增大而升高,CAT活性随Pb2+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在腹肌、后腿肌肉和肝脏中重金属Pb2+的残留量最多的是肝脏,其次是腹肌,最少的是后腿肌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蛙 PB2+ 组织兴奋阈值 总蛋白质 丙二醛 过氧化氢酶
下载PDF
运动诱发电位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韩林 王舒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8期863-865,906,共4页
运动诱发电位(MEP)应用于临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目前MEP广泛地应用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中枢运动系统功能评价、预测预后及术中监测等方面,本研究就国内外开展的MEP应用于脑血管病的重要研究加以综述,旨在为提高脑血管病的诊断及治疗... 运动诱发电位(MEP)应用于临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目前MEP广泛地应用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中枢运动系统功能评价、预测预后及术中监测等方面,本研究就国内外开展的MEP应用于脑血管病的重要研究加以综述,旨在为提高脑血管病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提供更多的临床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运动诱发电位 经颅电(磁)刺激 兴奋阈值 中枢传导时间
下载PDF
环维黄杨星D对豚鼠离体右心耳和乳头肌的作用
4
作者 蒋仕丽 龚晓远 章蕴毅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 :观察环维黄杨星D(CVB D)对豚鼠离体右心耳、乳头肌的作用。方法 :制作豚鼠离体右心耳、乳头肌模型 ,观察不同浓度CVB D对其收缩作用以及对乳头肌兴奋阈值的影响。结果 :CVB D在 (0 .0 1~ 0 .1)× 10 -5mol·L-1的浓度下... 目的 :观察环维黄杨星D(CVB D)对豚鼠离体右心耳、乳头肌的作用。方法 :制作豚鼠离体右心耳、乳头肌模型 ,观察不同浓度CVB D对其收缩作用以及对乳头肌兴奋阈值的影响。结果 :CVB D在 (0 .0 1~ 0 .1)× 10 -5mol·L-1的浓度下对右心耳的收缩性有降低作用 ,(0 .3~ 1)× 10 -5mol·L-1浓度下对右心耳收缩性有增强作用 ,该作用在 1× 10 -5mol·L-1时最为明显 ,而对其自律性有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 ;CVB D对豚鼠乳头肌的收缩性总体有增强趋势 ,对其兴奋性则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0 .3~ 1)× 10 -5mol·L-1浓度范围内表现为波宽 阈值曲线右上移动。结论 :CVB D对豚鼠右心耳增强收缩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维黄杨星D 豚鼠 离体右心耳 乳头肌 兴奋阈值 冠心病 心绞痛 心律失常
下载PDF
失神经支配程度测试对判断面神经功能的价值(英文)
5
作者 柳斌 魏宏权 任重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5期5406-5408,i003,共4页
背景:面神经兴奋性阈值测试是判定失神经支配程度的一种方法,失神经支配程度与面神经病理变化是否对面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影响。目的:探讨面神经不同失神经支配程度的病理变化对面神经功能的影响。设计:临床的横断面观察研究和动物模型的... 背景:面神经兴奋性阈值测试是判定失神经支配程度的一种方法,失神经支配程度与面神经病理变化是否对面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影响。目的:探讨面神经不同失神经支配程度的病理变化对面神经功能的影响。设计:临床的横断面观察研究和动物模型的非随机非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1976-01/1976-12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和病房随机抽取既往无面神经麻痹(facialpalsy,FP)自愿受试者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15~60岁;1975-01/2000-12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的既往无FP史,未经激素和物理疗法治疗的FP190例,男108例,女82例,年龄15~67岁;中国医科大学动物部提供豚鼠43只,体质量550~900g,雌雄不限。干预:应用神经兴奋性测试仪测试正常人双侧面神经兴奋性阈值的差值,进行重复性实验。测试FP者面神经的失神经支配程度。制作豚鼠颞骨内FP模型,应用诱发肌电图测试压迫面神经前后动作电位的反应阈值及通过瞬目反射观察面肌功能恢复时间。透射电镜观察面神经的病理变化。主要观察指标:临床研究观察面神经兴奋性阈值和各失神经支配组达到临床治愈天数;动物实验观察刺激反应阈值、神经纤维病变程度和瞬目反射恢复时间。结果:190例FP恢复到临床治愈,失神经支配阴性组需(33.1±21.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神经支配 测试 面神经功能 面神经麻痹 康复 面神经兴奋阈值
下载PDF
梅花针治疗风寒袭络型面瘫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清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王阿娜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第17期47-49,共3页
目的:研究梅花针治疗风寒袭络型面瘫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风寒袭络型面瘫患者13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梅花针治疗,1周为1个... 目的:研究梅花针治疗风寒袭络型面瘫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风寒袭络型面瘫患者13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梅花针治疗,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GF、面神经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面神经兴奋阈值、面神经功能指数、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GF、GDNF水平及面神经功能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面神经兴奋阈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寒袭络型面瘫患者采用普通针刺加梅花针治疗后,面神经功能评分及面神经兴奋阈值显著改善,血清NGF、GDNF水平升高,焦虑、抑郁情绪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寒袭络型面瘫 梅花针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面神经兴奋阈值 面神经功能
下载PDF
刺入式电极刺激视神经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罗芳 乔清理 +1 位作者 郭红伟 王镇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刺入式电极激活视神经纤维是发展视神经假体的新思路。以MATLAB为平台建立仿真系统来研究其作用机制,并通过改变刺激参数来探讨刺激效果。方法首先建立视神经的容积导体模型和视神经纤维模型,然后计算在刺入式电极刺激下不同深度... 目的刺入式电极激活视神经纤维是发展视神经假体的新思路。以MATLAB为平台建立仿真系统来研究其作用机制,并通过改变刺激参数来探讨刺激效果。方法首先建立视神经的容积导体模型和视神经纤维模型,然后计算在刺入式电极刺激下不同深度纤维的兴奋阈值,并用激活函数和组织激活区来表征外加刺激的作用效果;随后改变纤维的直径、刺激脉冲脉宽来探讨不同参数对刺激效果的影响。结果兴奋阈值随着电极一纤维距离的增加增大,此时视神经内能同时被激活的纤维数量增多;增大纤维直径,同一深度纤维兴奋阈值会减小,电极一纤维距离越大,阈值减小程度也越大;增加单相矩形波脉宽,兴奋阈值减小,脉宽大于0.5ms时,同一深度纤维兴奋阈值几乎不再随脉宽增加而变化。结论刺入式电极可以实现对视神经的有效刺激,不同的刺激参数能产生不同的激活效应。所得结论对实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入式电极 视神经 兴奋阈值 激活函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