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写志书应当考证地名
- 1
-
-
作者
何学成
-
出处
《广西地方志》
1994年第1期22-24,共3页
-
文摘
写志书应当考证地名何学成笔者在编写县志和一些志书中,发现不少地名书写不当的问题。地名书写不当,会导致情况混乱,史料失误,降低志书质量,影响志书功能。因此,编写志书必须认真考证地名,正确书写地名。一、地名书写不规范由于编志人员在修志中,对地名书写随意添...
-
关键词
志书质量
兴安县志
永福县志
广西市县概况
广西地方志
广西历史地理
方志目录
广西通志
地方史志
全义县
-
分类号
K290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横峰窑小考
- 2
-
-
作者
黄国胜
吴稚航
-
出处
《南方文物》
1986年第2期110-111,共2页
-
文摘
横峰窑位于县城所在地岑阳镇。横峰,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八月建县,建县时称兴安县,故横峰窑历史上也称兴安窑。明人邵伯悌在《兴安县志》一修序中也说得很明白:“兴安,故名横峰窑,壤隶弋阳”。 兴安县改名横峰,原因是城北岑山别称横峰,但更主要的是同历史上一度兴盛繁荣的横峰窑有重大关系。建县以前,这里“名横峰镇,斯民以陶为业,故名窑”(道光《兴安县志》)。
-
关键词
兴安县志
弋阳
斯民
明嘉靖
清代前期
越窑
七里镇窑
景德镇窑
江西通志
城北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古籍整理杂记
- 3
-
-
作者
陈锦钊
-
机构
广西图书馆书目参考部
-
出处
《图书馆界》
1986年第2期34-35,共2页
-
文摘
本人在图书馆古籍部工作多年,古籍的采访、整编、借阅以及保管等工作都干过。在工作过程中,特别近两年来对古籍著录的复查校定中,或偶尔翻阅,或有意钩稽,于古籍及有关工具书里,发现一些问题,今掇拾如下,与同行磋商。同名异书▲除广西《兴安县志》外,江西、四川亦有同名县志。十年前我馆为广搜方志,曾到京市外地复制(摄影胶卷)江西省《兴安县志》作为我区地方特藏。地方文献特藏部是广西特色,是本地区的“土特产”,搞这门工作,就要特别熟悉家底,做到瞭如指掌,如数家珍,不然就会贻笑大方。
-
关键词
古籍整理
特藏部
图书馆古籍
同名异书
地方文献
兴安县志
广西特色
联合目录
室名别号索引
工作过程
-
分类号
G25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
-
题名物华水丰 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简述
- 4
-
-
作者
李光照
王伟朝
-
出处
《广西林业》
1989年第6期33-34,共2页
-
文摘
猫儿山自然保护区是广西一个重要的水源林和珍稀动植物保护区。它自1976年由桂林地区批准建立以来,已经历了13年的历史。据《兴安县志》记载,猫儿山系因“其形似猫故名”,自清代起为兴安县所辖。那时在山顶、山腰和山脚的雷公田等处均设有寺庙。
-
关键词
猫儿山
兴安县志
珍稀动植物
雷公田
华水
大灵猫
建群树种
马尾树
山峦叠嶂
桂南木莲
-
分类号
S7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横峯古窑址调查
- 5
-
-
作者
陈伯泉
-
出处
《文物工作资料》
1965年第4期1-2,共2页
-
文摘
根据《大明一统志》、《兴安县志》等有关文献的记载,横峯曾经烧造过瓷器。但以往未经实地调查,故一般陶瓷论著,但列其名,而未见其物,故语而不详。陈万里先生在《中国青瓷史略》一书中,为存疑待查计,将横峯窑列入“传说中的几处青瓷窑”一节中。为初步了解横峯窑的全貌及其烧造历史,我们于今年10月前往横峯进行了实地调查,查实了它的烧造地点,并获得了较多的标本。
-
关键词
古窑址
中国青瓷史略
大明一统志
兴安县志
陈万里
信州路
百圾碎
垫饼
折枝
窑口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灵渠: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
- 6
-
-
-
出处
《科学中国人》
2019年第6期76-78,共3页
-
文摘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后发兵50万大举进攻岭南的百越之地,但因山路崎岖、粮草不济而久攻不下。于是,秦始皇命令史禄凿灵渠以通粮道。灵渠,渠道以灵巧著称,得其名。它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条运河,水利工程建筑创造了古代几个世界之最,具有高度的科学内涵,是华夏民族的自豪。尤其在秦国实现岭南统一后,它作为水上枢纽加快了民族的大融合,加速了岭南经济的开发,为维护国家统一、促进古代中原与岭南地区的全方位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
关键词
水利建筑
四贤祠
兴安县志
-
分类号
TV672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