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兴安岭盆地群成盆机制及含油气远景评价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世辉 王立民 唐金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1年第5期5-6,共2页
为扩大油气勘探领域 ,寻找更多的油气后备资源 ,对兴安岭盆地群的地球动力学条件和成盆机制 ,做了简要的理论分析。运用有机地球化学指标对各盆地的含油气远景做了定性评价 ,明确指出兴安岭盆地群在 3个动力学机制作用下 ,主要经历了 3... 为扩大油气勘探领域 ,寻找更多的油气后备资源 ,对兴安岭盆地群的地球动力学条件和成盆机制 ,做了简要的理论分析。运用有机地球化学指标对各盆地的含油气远景做了定性评价 ,明确指出兴安岭盆地群在 3个动力学机制作用下 ,主要经历了 3期大规模的构造运动 ,相应构成了 3个成盆期 ,综合分析认为各盆地中上侏罗统具有较好的生烃条件 ,其中漠河盆地的二十二站和额木尔河组、孙吴 嘉荫盆地的太平林场组、拉布达林盆地的大磨拐河组、大杨树盆地的九峰山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岭盆地群 成盆机制 油气评价 生烃条件 构造运动 有机地球化学指标
下载PDF
大兴安岭西盆地群域构造与地球物理场综述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典 李鹏 +5 位作者 刘财 鹿琪 单玄龙 田有 于涵 杨宝俊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06-1128,共23页
中国东北地区大兴安岭西侧盆地群包括漠河盆地、根河盆地、拉布达林盆地、海拉尔盆地和二连盆地等,蕴藏着丰富的中、新生代油气资源.为研究该盆地群域古生代、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综合建立盆地群域地球动力学模型,补充东北亚构造演化理论... 中国东北地区大兴安岭西侧盆地群包括漠河盆地、根河盆地、拉布达林盆地、海拉尔盆地和二连盆地等,蕴藏着丰富的中、新生代油气资源.为研究该盆地群域古生代、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综合建立盆地群域地球动力学模型,补充东北亚构造演化理论,本文综述该盆地群域受控的区域构造与深部构造背景、盆地群构造特征与性质、主要控盆断裂特征、盆地群油气条件比较以及盆地群域已完成并取得重要结果的地球物理工作.归纳已有主要认识和研究结果:(1)对大兴安岭西侧的盆地群起构造控制作用的构造带包括蒙古—鄂霍茨克洋缝合带、西拉木伦河缝合带、黑河—贺根山缝合带、塔原—喜桂图缝合带、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带,以及额尔古纳—呼伦断裂和得尔布干断裂.(2)二连盆地、海拉尔盆地和漠河盆地的盆地构造轴向与蒙古—鄂霍茨克洋缝合带走向相关;而且三个盆地内的一级构造单元走向(隆起、坳陷和推覆带)也具有这类特点.(3)几个地学断面的综合地球物理研究表明,大兴安岭西侧盆地群岩石圈地幔厚度自北向南变厚,南部盆地基底与华北地台基底表现类似;盆地群基底电性结构因受到软流圈热物质作用可能在继续演化.(4)在盆地沉积地层方面,漠河盆地的下部是侏罗系陆相煤系地层,上部是白垩系火山岩地层;海拉尔盆地由下侏罗统的铜钵庙组、南屯组,上侏罗统的大磨拐河组和下白垩统的伊敏组共同组成扎赉诺尔群,厚约3000m;二连盆地中生代地层中,中下侏罗统主要为含煤建造,上侏罗统为火山岩建造,下白垩统主要为含油建造和含煤建造,上白垩统为砂砾岩建造.(5)盆地群整体勘探程度较低.基于上述研究结果,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包括:由本研究区的地球物理、构造地质、石油地质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解决研究区受控的区域构造应力场所包括的因素及其作用,以及在岩石圈尺度上三维空间的地球物理场表征;深部构造对盆地群域构造的作用;从晚古生代到中新生代研究区构造演化特点及其依据;从北至南约1650km长的盆地群域构造差异与依据;盆地群(域)油气条件与毗邻的松辽盆地在构造成因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岭西侧盆地 区域构造背景 地球物理场 中新生代油气
下载PDF
大兴安岭西北部中新生代盆地群基底电性分带特征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刘财 杨宝俊 +5 位作者 王兆国 刘洋 王典 冯晅 鹿琪 王世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15-421,共7页
位于大兴安岭西北部的中新生代盆地群(海拉尔、根河、漠河),其构造受到大兴安岭断裂、德尔布干断裂的控制,西北方向的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南部西拉木伦河延吉缝合带甚至更远的西太平洋板块运动、印度板块运动以及黑龙江中西部微板块... 位于大兴安岭西北部的中新生代盆地群(海拉尔、根河、漠河),其构造受到大兴安岭断裂、德尔布干断裂的控制,西北方向的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南部西拉木伦河延吉缝合带甚至更远的西太平洋板块运动、印度板块运动以及黑龙江中西部微板块间拼合等区域构造应力场叠加作用在该盆地群基底产生了复杂的深部构造特征.本文利用沿盆地群实施的4条(1000余公里、94个测点)MT剖面处理解释的地电学结构,得到盆地群基底电性结构沿北西南东方向分带的特征.引人物理量"低阻化作用"借以描述盆地基底物性的变化.综合分析表明,盆地群基底电性结构因受到软流圈热物质作用可能在继续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岭西北部盆地 区域构造应力场 大地电磁(MT)剖面 基底电性结构 低阻化作用
下载PDF
大兴安岭西侧盆地群推覆构造的地震学证据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典 李鹏 +3 位作者 单玄龙 鹿琪 刘洋 于涵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29-1138,共10页
推覆构造是一种和油气有关的重要构造形式,主要产出于造山带前陆,是挤压或压缩作用的结果,对油气的生成、储集、运移、圈闭和保存条件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区从漠河盆地、海拉尔盆地到二连盆地内的中生代推覆构造,组构了大兴安岭西盆... 推覆构造是一种和油气有关的重要构造形式,主要产出于造山带前陆,是挤压或压缩作用的结果,对油气的生成、储集、运移、圈闭和保存条件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区从漠河盆地、海拉尔盆地到二连盆地内的中生代推覆构造,组构了大兴安岭西盆地群推覆构造.本文通过对三个盆地五种推覆构造的地震学研究,将其推覆方向归结为两类:第一类由北西向南东推覆,在三个盆地中表现明显;第二类由南东向北西推覆,在海拉尔盆地和二连盆地内有显示.认为第一类推覆作用来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自西向东的闭合;第二类推覆作用来源于太平洋板块俯冲的远程应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覆构造 兴安岭西盆地 逆冲断层 蒙古-鄂霍茨克洋 太平洋板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