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HP法的乔木林景观美学质量评价——以甘肃兴隆山保护区为例
1
作者 李国林 马瑞鹏 +2 位作者 王羽鹏 张爱萍 郝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1期111-116,共6页
[目的]阐释乔木林景观美学质量的主要影响因子,反映兴隆山保护区乔木林景观质量的高低。[方法]在甘肃兴隆山保护区油松纯林、青杄纯林、山杨-白桦混交林等6种乔木林景观林内设置18个典型样地。在对样地全面踏查的基础上,采用AHP法构建... [目的]阐释乔木林景观美学质量的主要影响因子,反映兴隆山保护区乔木林景观质量的高低。[方法]在甘肃兴隆山保护区油松纯林、青杄纯林、山杨-白桦混交林等6种乔木林景观林内设置18个典型样地。在对样地全面踏查的基础上,采用AHP法构建乔木林景观质量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对乔木林景观进行美学质量评价,按权重计算各乔木林景观的综合得分,根据综合得分情况,划分乔木林景观等级,分析景观因子对美学质量的影响。[结果]甘肃兴隆山保护区辽东栎-白桦混交林、山杨-白桦混交林和云杉-山杨混交林景观美学质量属于等级1,景观美学质量均处于较高水平;青杄纯林和落叶松纯林景观美学质量属于等级2,景观美学质量处于一般水平;油松纯林景观美学质量属于等级3,景观美学质量处于较低水平。运用景观学、生态学、森林培育学和园林学等相关知识,通过抚育间伐、修剪、移植和补植彩叶阔叶树种和其他植物等措施,调整林分空间,能有效地提高乔木林景观质量,形成良好的景观分布格局。[结论]乔木林景观美学质量的提升对于甘肃兴隆山保护区发展森林旅游业和资源环境的保护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乔木林景观 美学质量评价 甘肃兴隆山保护区
下载PDF
甘肃兴隆山保护区野生马麝分布、数量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静 孙军平 +4 位作者 徐涛 祁军 张远林 张学炎 孟秀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7997-8004,共8页
综合采用样线法、粪堆计数法及重复调查法对甘肃省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进行了种群调查,结合生境分析,确定了其种群分布、数量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兴隆山保护区分布有野生马麝(1159±275)... 综合采用样线法、粪堆计数法及重复调查法对甘肃省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进行了种群调查,结合生境分析,确定了其种群分布、数量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兴隆山保护区分布有野生马麝(1159±275)头,平均种群密度为(3.51±0.83)头/km^2;各植被类型生境中的野生麝种群数量及密度存在差异,灌丛生境分布有70%的野生马麝种群,达(807±170)头,种群密度为(6.49±1.63)头/km^2;针叶林种群密度最大,达(8.85±83.25)头/km^2,分布有野生麝(123±45)头;针阔混交林分布最少,仅(41±15)头,种群密度为(5.00±1.84)头/km^2;人工林生境无野生马麝分布。保护区各植被类型生境中的野生马麝种群分布差异反映了马麝对适宜生境功能的需求,食物、保温和隐蔽性是制约野生马麝冬季分布和种群数量的关键因素。此外,因生境及人为干扰强度的不同,保护区各区域的野生马麝种群分布存在差异。建议通过减少人为干扰、地表植被管理及人工林管理优化等措施增加生境适宜性,促进兴隆山自然保护区野生马麝种群的快速恢复和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 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种群密度 种群数量 生境适宜性
下载PDF
甘肃兴隆山保护区马麝资源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功 《甘肃林业科技》 2004年第1期44-46,57,共4页
根据1996~1999年、2003年4年8次固定样地调查,以马麝种群密度为指标对兴隆山马麝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植被类型不同,种群密度不同。常绿针叶林最高,落叶阔叶灌木林很高,落叶阔叶林中等,常绿阔叶灌木林较低,高山草甸最低,... 根据1996~1999年、2003年4年8次固定样地调查,以马麝种群密度为指标对兴隆山马麝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植被类型不同,种群密度不同。常绿针叶林最高,落叶阔叶灌木林很高,落叶阔叶林中等,常绿阔叶灌木林较低,高山草甸最低,草原无马麝分布,在不同生境有不同的分布密度,主要是与生境内食物的丰富程度、隐蔽条件、人为干扰程度、逃避天敌的难易程度、温度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兴隆山保护区 马麝 资源 种群密度 植被类型
下载PDF
兴隆山保护区林缘蒸发量观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瑞桃 《甘肃科学学报》 2011年第2期58-60,共3页
通过峡口观测点21a蒸发量得出:兴隆山保护区林缘的年平均蒸发量是1210.3mm,范围在1 370.3~1044.8mm之间,相差325.5mm;月平均蒸发量是100.9mm,范围在67.6~141.7mm之间,相差74.1mm,变化很大.观测结果表明:该现象主要是由于随气温升高,... 通过峡口观测点21a蒸发量得出:兴隆山保护区林缘的年平均蒸发量是1210.3mm,范围在1 370.3~1044.8mm之间,相差325.5mm;月平均蒸发量是100.9mm,范围在67.6~141.7mm之间,相差74.1mm,变化很大.观测结果表明:该现象主要是由于随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多,土壤潮湿、水位高、颜色深,林冠叶面积增大造成.变化总趋势是后10a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隆山保护区 林缘 蒸发量 观测
下载PDF
兴隆山保护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4
5
作者 白振清 南小霞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1期79-80,共2页
文本详细具体分析了兴隆山保护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现状及相应对策,深入探讨了兴隆山保护区有害生物发生的主要原因以及防控现状,并且从监测体系建设、创新森防投入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有效的对策。具体内容如下,笔者希望本文可以为读者或... 文本详细具体分析了兴隆山保护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现状及相应对策,深入探讨了兴隆山保护区有害生物发生的主要原因以及防控现状,并且从监测体系建设、创新森防投入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有效的对策。具体内容如下,笔者希望本文可以为读者或者同行提供或多或少的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隆山保护区 有害生物 防控现状 对策
下载PDF
兴隆山保护区林地生产力调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赵瑞桃 《绿色科技》 2019年第7期26-27,共2页
指出了林地是林业发展的基础,提高林地生产力是当前林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对兴隆山森林资源近5年的调查成果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得出:兴隆山保护区林地生产力是24.99 m^3/hm^2,有林地生产力是62.26 m^3/hm^2。至2020年,兴隆山保... 指出了林地是林业发展的基础,提高林地生产力是当前林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对兴隆山森林资源近5年的调查成果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得出:兴隆山保护区林地生产力是24.99 m^3/hm^2,有林地生产力是62.26 m^3/hm^2。至2020年,兴隆山保护区要达到136 m^3/hm^2,相当于1 hm^2要提高73.74 m^3,根据这一数据分析,兴隆山保护区林地生产力的保护任务十分繁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隆山保护区 林地生产力 调查研究
下载PDF
甘肃兴隆山保护区松梢小卷蛾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施泽梅 《甘肃林业科技》 2006年第2期54-55,共2页
松梢小卷蛾是对油松树种危害性较大的害虫之一,首次报道了其在甘肃的分布危害。经过调查研究,该虫在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 a发生1代,以幼虫在被害梢内越冬。翌年4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恢复活动,蛹期6月上旬至7月上旬,6月下旬末开... 松梢小卷蛾是对油松树种危害性较大的害虫之一,首次报道了其在甘肃的分布危害。经过调查研究,该虫在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 a发生1代,以幼虫在被害梢内越冬。翌年4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恢复活动,蛹期6月上旬至7月上旬,6月下旬末开始羽化,7月上旬末至中旬末为产卵盛期,10月上中旬孵化幼虫进入越冬状态。5月下旬至6月上旬,用2.5%敌杀死乳油5 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羽化期可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梢小卷蛾 生物学特性 兴隆山保护区
下载PDF
真抓实干 开拓创新 兴隆山保护区努力开创保护区工作新局面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永虎 《甘肃林业》 2015年第2期22-24,共3页
真抓实干管护成效显著过去一年,在林业厅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兴隆山保护区广大干部职工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一是资源管护成效明显。按照"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加强组织,层层签订责任书、防火... 真抓实干管护成效显著过去一年,在林业厅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兴隆山保护区广大干部职工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一是资源管护成效明显。按照"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加强组织,层层签订责任书、防火保证书及协议,在春节、清明等时间节点采取非常措施,取消局机关职工节假日,协助管理站蹲点守候,严看死守,森林防火工作更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隆山保护区 机关职工 资源管护 林业厅 非常措施 森林防火 保护区建设 林业有害生物 生态公益林建设 实践活动成果
下载PDF
兴隆山保护区黄耆分布现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瑞 高剑霞 凌雷 《甘肃林业科技》 2021年第3期43-44,共2页
过度采挖造成野生黄耆资源枯竭。走访结合样方法调查甘肃兴隆山保护区黄耆分布。结果表明,兴隆山保护区黄耆间断性零星分布在5个地点,生存于半阴坡多刺灌木林内或林缘区,对海拔、坡度、土壤无特殊适应性要求,生长发育正常,无传粉距离障... 过度采挖造成野生黄耆资源枯竭。走访结合样方法调查甘肃兴隆山保护区黄耆分布。结果表明,兴隆山保护区黄耆间断性零星分布在5个地点,生存于半阴坡多刺灌木林内或林缘区,对海拔、坡度、土壤无特殊适应性要求,生长发育正常,无传粉距离障碍。分析认为,兴隆山保护区黄耆种群规模小且零散,野外灭绝风险较高,需要予以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耆 分布 兴隆山保护区 种质资源
下载PDF
兴隆山保护区蝶类群落垂直分布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红勇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9期98-100,共3页
根据不同的海拔高度,在兴隆山保护区选择5条样线,共采集蝴蝶标本406号次,经鉴定隶属6科31属42种。该文计算出5个生境中蝶类的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生境间相似性系数,对蝶类群落垂直分布进行研究分析,提出... 根据不同的海拔高度,在兴隆山保护区选择5条样线,共采集蝴蝶标本406号次,经鉴定隶属6科31属42种。该文计算出5个生境中蝶类的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生境间相似性系数,对蝶类群落垂直分布进行研究分析,提出相应的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 多样性指数 垂直分布 兴隆山保护区
下载PDF
兴隆山保护区湿度观测研究
11
作者 敏正龙 《甘肃林业科技》 2010年第3期68-70,共3页
通过对峡口点21年、羊道沟点17年、新庄沟点18年观测统计得出:兴隆山保护区的年平均湿度73%,范围在35%~95%之间。其中峡口点67%,羊道沟点81%,新庄沟点72%。月平均湿度与年平均湿度相同,范围在90%~60%之间。森林对林内湿度影响很大,林... 通过对峡口点21年、羊道沟点17年、新庄沟点18年观测统计得出:兴隆山保护区的年平均湿度73%,范围在35%~95%之间。其中峡口点67%,羊道沟点81%,新庄沟点72%。月平均湿度与年平均湿度相同,范围在90%~60%之间。森林对林内湿度影响很大,林内比林缘高,密林比疏林大。一年各月最高湿度出现在9月,最低出现在1月,逐月变化显著而有规律,夏季为68%,最低,依次春季为70%,冬季72%,秋季82%,最高,这与降水量关系极大。湿度的日变化很小,但很有规律,最大出现在白天,夜间小,最低出现在日出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隆山保护区 湿度 观测 研究
下载PDF
兴隆山保护区日照时数观测研究
12
作者 南小霞 康发功 《甘肃林业科技》 2013年第3期52-54,共3页
兴隆山保护区在1987年至2007年21年间,采取定点定人定时观测,得出:年平均日照时数是1747.9 h,低于全国该线的日照时数852.1 h;月日照时数是平均145.7 h,范围在181.9 h至116.5 h之间,最多出现在7月,最低出现在10月;日照时数变化很大,平均... 兴隆山保护区在1987年至2007年21年间,采取定点定人定时观测,得出:年平均日照时数是1747.9 h,低于全国该线的日照时数852.1 h;月日照时数是平均145.7 h,范围在181.9 h至116.5 h之间,最多出现在7月,最低出现在10月;日照时数变化很大,平均4.8 h,最长7月,达9 h,最短10月,只有1.7 h,形成很大差异。其因是兴隆山林区周边有高山、森林、云、降水、雾霾和水蒸气较多遮挡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隆山保护区 日照时数 观测
下载PDF
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 进一步推进兴隆山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被引量:1
13
作者 郝昕 《甘肃林业》 2012年第4期20-21,共2页
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2年,地处陇西黄土高原沟壑区,是以原始云杉林和马麝等野生动物为保护对象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保护区,也是距省会兰州市最近的一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29583.6公顷。其中:有林地9268.2... 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2年,地处陇西黄土高原沟壑区,是以原始云杉林和马麝等野生动物为保护对象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保护区,也是距省会兰州市最近的一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29583.6公顷。其中:有林地9268.2公顷,疏林地533.3公顷,灌木林地15128.1公顷,未成林造林地316.6公顷,森林覆盖率81.55%。区内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脊椎动物160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2种,省级保护动物6种。马麝是兴隆山自然保护区最具特色的野生动物,也是保护区唯一国家重点保护哺乳纲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甘肃兴隆山 生物多样性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 黄土高原沟壑区 野生动植物资源
下载PDF
兴隆山保护区发现玄参科物种——疗齿草
14
作者 白莹 《甘肃林业》 2018年第1期47-47,共1页
笔者在甘肃兴隆山自然保护区与甘肃农业大学孙学刚教授一同进行兴隆山濒危及特有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调查时,在保护区上庄管理站的黄坪管护组河滩地一带发现了玄参科物种——疔齿草,该物种在保护区呈单株块状散生,数量稀少。
关键词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 玄参科 物种 甘肃农业大学 种质资源调查 药用植物 河滩地 管理站
下载PDF
省兴隆山保护区护林用上“电子眼”
15
《甘肃林业》 2014年第3期48-48,共1页
随着总投资580万元的“森林数字预警系统”建成,兴隆山自然保护区对森林资源数字化监测的面积目前达到了总面积的85%。数字化监测系统的应用,不仅使一大批护林人员“告别”了高海拔艰苦地区的人工嘹望塔台,而且进一步提高了保护区... 随着总投资580万元的“森林数字预警系统”建成,兴隆山自然保护区对森林资源数字化监测的面积目前达到了总面积的85%。数字化监测系统的应用,不仅使一大批护林人员“告别”了高海拔艰苦地区的人工嘹望塔台,而且进一步提高了保护区内资源管护、病虫害防治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 “电子眼” 数字化监测 林用 森林资源 病虫害防治 预警系统 监测系统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兴隆山保护区野生马麝秋季生境适宜性评价
16
作者 林宏东 郑启泽 +6 位作者 申立泉 王功 刘瑞 张学炎 祁军 张爱萍 孟秀祥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9-304,共6页
生境适宜性评价对野生动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管理均具有重要意义。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野生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的重要分布区,为了解该保护区野生马麝的生境状况,本研究利用红外相机于2021年秋季在兴隆山保护区采集... 生境适宜性评价对野生动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管理均具有重要意义。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野生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的重要分布区,为了解该保护区野生马麝的生境状况,本研究利用红外相机于2021年秋季在兴隆山保护区采集野生马麝分布数据,结合地形、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距离河流距离和距离道路距离等环境因子变量,通过MaxEnt模型对野生马麝的秋季生境进行了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NDVI、道路距离、河流距离和海拔是影响兴隆山保护区野生马麝秋季生境适宜性的主要因子,其贡献率分别为33.20%、22.70%、16.70%和14.60%;兴隆山保护区野生马麝的秋季潜在适宜区面积为75.22 km^(2),占保护区面积的26.13%;其中,高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保护区西北部和东南部区域,占保护区面积3.26%。本研究确定了兴隆山保护区野生马麝秋季适宜生境的分布状况及关键环境影响因子,可为优化野生马麝保护和生境管理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 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最大熵模型 生境适宜性 秋季
原文传递
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的初步调查及开发利用探讨
17
作者 刘荣 《现代园艺》 2024年第2期15-17,28,共4页
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的东南部,其生态环境独特,植被丰富,为大型真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初步调查兴隆山自然保护区的大型真菌资源,旨在揭示其资源丰富度和种类分布。在确保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前提下,通过... 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的东南部,其生态环境独特,植被丰富,为大型真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初步调查兴隆山自然保护区的大型真菌资源,旨在揭示其资源丰富度和种类分布。在确保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前提下,通过实地调查和样本分析,记录该保护区内大型真菌的种类、分布和生态特征。初步发现兴隆山区域内丰富的大型真菌资源拥有极大的生物学价值和潜在的经济价值,包括食用菌、药用菌在内的多种真菌种类,不仅有利于保护当地生态系统,而且可能成为未来开发利用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真菌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 物种多样性 资源开发
下载PDF
森林昆虫资源调查与分析——以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18
作者 宋敏 《广东蚕业》 2024年第3期40-42,共3页
文章对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昆虫资源进行了调查,阐述了该保护区资源的总体概况,通过昆虫采集、标本鉴定以及数据处理等技术手段,总结了保护区内昆虫群落的构成和特点,讨论了昆虫种类在不同季节、不同地形和生境类型的分布差异... 文章对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昆虫资源进行了调查,阐述了该保护区资源的总体概况,通过昆虫采集、标本鉴定以及数据处理等技术手段,总结了保护区内昆虫群落的构成和特点,讨论了昆虫种类在不同季节、不同地形和生境类型的分布差异,分析了昆虫的种类构成,以期为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昆虫资源 调查 分析
下载PDF
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19
作者 刘荣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0期14-16,共3页
为给甘肃兴隆山自然保护区高等植物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运用野外植物调查样方法,分析保护区种子植物的区系特征、分布区类型。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种子植物多样性较丰富,记录了908种(包括亚种和变种)种子植物。这些植物分布在15... 为给甘肃兴隆山自然保护区高等植物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运用野外植物调查样方法,分析保护区种子植物的区系特征、分布区类型。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种子植物多样性较丰富,记录了908种(包括亚种和变种)种子植物。这些植物分布在15个不同的分布区类型和25个亚型中,包括中国特有物种和世界不同地区的物种。混交林在维持生态平衡和多样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植物 资源调查 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兴隆山保护区烈香杜鹃分布现状及不同海拔梯度株丛特征
20
作者 李文涛 王小鹏 +1 位作者 张荣红 高松腾 《林业科技通讯》 2023年第10期64-66,共3页
以兴隆山保护区不同海拔梯度烈香杜鹃(Rhododendron anthopogonoides Maxim)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法及方差分析法,分析并掌握不同海拔烈香杜鹃冠幅、冠基、株高、分枝数、枯枝数变化特征及其相关性,以期为烈香杜鹃植物资源保护与开... 以兴隆山保护区不同海拔梯度烈香杜鹃(Rhododendron anthopogonoides Maxim)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法及方差分析法,分析并掌握不同海拔烈香杜鹃冠幅、冠基、株高、分枝数、枯枝数变化特征及其相关性,以期为烈香杜鹃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基础依据。结果表明:1)兴隆山保护区烈香杜鹃主要分布于海拔2 900~3 500 m的范围内,在海拔3 000~3 200 m范围内长势最好;2)冠幅与海拔无显著相关性,随海拔梯度的升高,冠基与株高呈先增长后减小的趋势,冠基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株高与海拔无显著相关性,分枝数、枯枝数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均与海拔呈极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烈香杜鹃 Rhododendron anthopogonoides Maxim 海拔梯度 株丛特征 兴隆山保护区 相关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