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绿营与土司:清中期普洱的绿营兵制和边疆治理
- 1
-
-
作者
张楠林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
-
出处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4-112,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历史上的西南少数民族政权与国家整合研究”(LSYZD21010)。
-
文摘
在清朝调整西南边疆布防格局的过程中,兵缺募补和兵米供支因受限于当地的社会经济环境、赋役征收政策而成为沿边土司地区推行绿营兵制的制约因素之一。为保障普洱绿营兵制的运作,清朝一方面从内地各营抽调部分兵丁至普洱,以补兵缺;另一方面,将其兵米供支方式由折银给发改为支给本色,所需粮米由地方官于附近地区“分发采买”或拨运,雇用“夷民”背运。在清朝的经营策略下,当地出现了绿营官兵愈加强势、土司和土目逐渐衰微的趋势。这一转变对边疆秩序的影响是多面、复杂的,除为当地“土流并治”的治理方式提供军事支持外,绿营官兵在缺乏有效管理和监督后,也会对当时渐趋稳固的边疆秩序造成一定的冲击,从而引起地方动乱。
-
关键词
边疆治理
兵米供支
绿营兵
普洱
-
Keywords
borderland governance
military rice supply
green camp soldiers
Pu’er
-
分类号
K06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清代广东省兵米及其折价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毛亦可
-
机构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
出处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1-52,143,共12页
-
文摘
兵米是清代田赋的重要组成部分,存留支放各省兵粮。广东省的兵米分为屯米、民米两部分,民米中的绝大部分是清初由条鞭银改征本色而来的改征米。雍正年间以后,广东省绝大多数州县都以折色形式征收兵米,并且折价不断上涨。支放兵粮时则以较低价格折色支放,或者由州县官按市场价采买本色米粮再行支放,收放价格间的差额成为地方政府的额外财政收入来源。虽然雍正以后朝廷历次下令整顿兵米折价浮收的问题,但直到同治五、六两年,广东巡抚蒋益澧才真正题定各州县民米折价,而此时广东省兵米折价数额已高至与地丁银定额相当,且大致为地丁银实际征收额的一半。
-
关键词
广东
兵米
本色
折色
地方财政
清代
-
分类号
F32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定海“契尾”“地丁”等执照考
- 3
-
-
作者
董邦忠
-
机构
舟山博物馆
-
出处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2年第4期36-38,44,共4页
-
文摘
旧中国,皇粮国税亘古不变。农民种地,只知纳税,而不知多如牛毛、层层叠叠的税单是他们滴血的符号。本文通过舟山博馆所保存的清代各种地税单据的个案剖析,概述了舟山定海于清一代赋税施行的历史状况,从而使人们对旧时代社会剥削的本质有了更一步的认识。
-
关键词
定海
契尾
田赋
地丁
兵米
秋米
执照
-
Keywords
Dinghai
Qiwei
land tax
Diding
Bingmi
Qiumi
tax licenses
-
分类号
K87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