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莫扎特》:“反鸡汤”式人物塑造的启迪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胡凌虹
-
机构
<上海采风>杂志
-
出处
《上海艺术家》
2017年第1期90-92,共3页
-
文摘
为了满足大众的消费心理,流于生活表面的“鸡汤剧”泛滥。但Michael Kunze开创了一个新的欧洲流行音乐戏剧的形式——戏剧音乐剧,在演员、音乐、舞台等元素下面放入了严肃的哲理话题。《莫扎特》“反鸡汤”式的人物塑造方式,或许能为当下的创作带来一定的启迪。
-
关键词
人物塑造
音乐戏剧
戏剧音乐
消费心理
人物形象
父子关系
渐行渐远
莫扎特传
其他人物
内在冲突
-
分类号
J605
[艺术—音乐]
-
-
题名阅读教学中如何把握人物的个性特征
- 2
-
-
作者
陈良
-
机构
江苏省宝应县桃园小学
-
出处
《语文天地(小教版)》
2016年第2期63-63,共1页
-
文摘
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人物形象分析,能促使学生领悟作品的内涵,也是提升学生阅读水平的有效途径。学生刚开始阅读的时候,往往抓不住文章的主旨,为此,需要借助人物分析来使学生加深理解。下面我以《卧薪尝胆》教学为例,说明如何正确把握人物的个性特征。一、抓住关键词句分析人物的个性特征小学阶段的阅读文章大都比较简单,语言表述也比较直白,因此在对人物的性格进行分析的时候,可以直接对文章中的文字进行分析。
-
关键词
阅读教学
阅读水平
人物分析
人物形象分析
学语文
人物性格
分析阅读
人物个性
换位思考
其他人物
-
分类号
G623.2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评《<雷雨>人物谈》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孙庆升
-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3年第3期93-103,共11页
-
文摘
《雷雨》是剧作家曹禺的处女作,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在所有曹禺研究的文章中,《雷雨》占有突出的地位,出现了许多有价值的论文。但把《雷雨》的人物形象作为独立的专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尚不多见。钱谷融同志的《<雷雨>人物谈》(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10月出版。
-
关键词
《雷雨》
人物形象塑造
周朴园
上海文艺出版社
周冲
周萍
侍萍
繁漪
钱谷融
其他人物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高老头》的中心人物
- 4
-
-
作者
李如学
-
出处
《临沂师专学报》
1987年第4期102-106,共5页
-
文摘
《高老头》是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代表作,它在《人间喜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高老头》的中心人物虽然不很明显,但决不是没有中心人物。无论是从窗口式的角度去透视作品,还是用阶层式的观点去分析作品,都不难看到作品各条线索之间有一个共同的核心——金钱至上。这个核心,把作品中的所有人物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而这个核心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高里奥老头。因此说,高老头就是《高老头》的中心人物。
-
关键词
中心人物
拉斯蒂涅
金钱至上
现实主义作家
高里奥
人间喜剧
其他人物
资产者
向上爬
泰伊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论小说人物形象分析
- 5
-
-
作者
胡克林
-
机构
甘肃民勤县第三中学
-
出处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16年第8期104-105,共2页
-
文摘
小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而准确把握人物形象也是准确把握小说主题的重要途径。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既要分析典型人物与同类人物的共性,更要着眼于典型人物的个性。在兼顾典型人物与其他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典型人物与客观环境的关系的同时,重在分析作者对人物外貌、语言、行为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
-
关键词
人物形象
其他人物
性格特征
妇女形象
《祝福》
玛蒂尔德
一只手
壁衣
人物性格
思想动态
-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来自记忆的翻译:后现代语境下的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被引量:6
- 6
-
-
作者
蒂莫西.H.谢尔曼
史国强
-
机构
美国东北伊利诺伊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9-206,共8页
-
文摘
以第二代二战“幸存者”的身份撰写小说,在伍尔夫(Christa Wolf),莫兰黛(Elsa Morante)和斯皮格曼(Art Spiegelman)之外,还有法国的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到现在为止,虽然莫迪亚诺的小说在美国引发了最多的评论,但读者还是少之又少。
-
关键词
帕特里克
后现代语境
迪亚
莫兰黛
叙述人
伍尔夫
翻译成英文
格曼
人物塑造
其他人物
-
分类号
I565.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残雪的突围——读残雪《突围表演》
被引量:2
- 7
-
-
作者
黄中俊
-
出处
《创作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8-21,共4页
-
文摘
残雪带给文坛的那场不小的骚动已渐渐平息了。从85年8月残雪第一次发表《山上的小屋》开始,人们先是以宽容的态度默许了残雪的存在,继而便慢慢学会了去品味残雪小说的臆想世界的某些意味。经由《公牛》、《雾》、《旷野里》、《苍老的浮云》、《我在那个世界里的事情》。
-
关键词
突围表演
五香街
心理描写
现实主义作品
现代派作家
其他人物
精神分析
环境描写
形而下
这个世界
-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心灵是个孤独的猎人》—讽刺法西斯的寓言
被引量:1
- 8
-
-
作者
南希.B.里奇
蔡新乐
-
出处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1988年第3期39-41,共3页
-
文摘
卡森·麦卡勒斯曾声称,她的《心灵是个孤独的猎人》是一个“讽刺法西斯的寓言”,但这个论断还没有引起评论界的重视;因为就小说的社会和经济背景而言,这个论断似乎过于笼统,而就孤独这一主题而言,它又好象有着严重的局限。但是,许多迹象表明了这种可能性:创作这部小说的动机就是用暗喻影射政治生活。而且,
-
关键词
卡森
辛格
勒斯
政治生活
波洛斯
其他人物
主要人物
人的悲剧
我不知道
种族问题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试谈红娘在《西厢记》情节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3
- 9
-
-
作者
王立
-
出处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1985年第1期21-26,共6页
-
文摘
对元杂剧的压卷之作《西厢记》①,人们几百年来也说得不少了。如同分析研究莺莺、张生两个主要人物一样,近年来,红娘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作为一个次要人物,红娘为什么如此引人注目?这个人物在全剧的情节结构中的地位作用究竟如何?不能不说是一个颇值得探讨的问题。王实甫在反封建礼教的张生、莺莺和作为封建势力代表的崔老夫人之间,匠心独运地安排了红娘这一配角。
-
关键词
《西厢记》
情节结构
张生
莺莺
王实甫
元杂剧
次要人物
主要人物
其他人物
压卷之作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试论晴雯性格的多重组合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冯志国
邓容
-
机构
大庆井下作业公司
大庆房产公司
-
出处
《大庆社会科学》
1993年第9期33-34,共2页
-
文摘
恩格斯说过:“人物的性格不仅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怎样做。”这就是说,性格表现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行为的现实,一是行为的动机和方式。人的性格本身是一个独特的世界,都自成一个有机系统。任何一个人,不管性格多么复杂,都是相反两极构成的。那么体现在晴雯身上,她的性格特征也是由多极要素构成的,而且正由于是多极构成,她的形象才鲜明、生动、有血、有肉,立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红楼梦》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斤一笑”。
-
关键词
晴雯
多重组合
有机系统
怡红院
王夫人
来论
性的自由
黛玉
回中
其他人物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读《了不起的盖茨比》有感
- 11
-
-
作者
杜莹
-
机构
潍坊科技学院
-
出处
《电子制作》
2014年第5X期278-278,共1页
-
文摘
菲茨杰拉德曾经说过,"你不要写,因为你不想说点什么,你写,因为你有话要说。"今天,他最出名的是他的短篇小说,因为他真的有事要告诉世界。许多评论家认为他的作品是肤浅的,没有多少值得阅读的人。然而,本文将着眼于他的一个伟大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写过他的特殊社会根据自己的个人经验。它将表明。
-
关键词
菲茨杰拉德
盖茨比
象征意义
迷惘的一代
象征主义
事要
其他人物
杰伊
北达科他
葛缕子
-
分类号
I712.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方言小品质疑
- 12
-
-
作者
碣黎
-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7期43-44,共2页
-
文摘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电视小品中刮起了一股方言风。先是西南风(四川话),继之西北风(陕西话)、东北风(辽宁话)。至于天津话和唐山话,不仅在小品中,而且在电视连续剧中都屡见不鲜。有一部连续剧,其他人物都说普通话,唯有一个主要人物自始至终说的是唐山话,显得很不协调。在各种“大奖赛”中。
-
关键词
唐山话
主要人物
四川话
其他人物
全国观众
中都
物自身
地方特色
使人
历史人物
-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变中求奇 谐中寓趣——评新编推理川剧《婚变案》
- 13
-
-
作者
胡光荣
-
出处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24-25,共2页
-
文摘
作家倪国桢始终坚持着独特的创作宗旨和审美追求,在属于自己的领地上标立起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旗帜。其中《婚变案》的展演无疑再一次地体现了作家的价值取向和风格面貌——在奇中寻乐、趣中怡性,以沟通观众的心灵渠道,为提高通俗戏曲的艺术品位而作不懈努力。在情节结构中求“奇”是作家推理剧的显著特色之一,而《婚》剧的“奇”则重在“变”中。首先。
-
关键词
情节结构
创作宗旨
价值取向
动作性
李渔
艺术品位
主要人物
其他人物
胡图
喜剧色彩
-
分类号
J8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杂感二则
- 14
-
-
作者
徐乐乐
-
出处
《艺苑(美术版)》
1991年第4期56-57,共2页
-
文摘
古话说,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如今我将近四十了,近来突然有知天命和耳顺的心态出现,是否就此思想提前进入了五、六十岁,也未可知,这种突飞猛进的成熟,说来见笑,还就是自打准备写文章才开始的。看来,写文章还能使人成熟,或使人老——焉知是祸是福?比如,当我想就别人的某项指责发表一番不同见解之时。
-
关键词
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使人
高士传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原始本能
其他人物
高士图
不等于
-
分类号
J2
[艺术—美术]
-
-
题名试与原著比得失——浅谈《菊豆》的改编
- 15
-
-
作者
林小明
-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2期15-15,共1页
-
文摘
由张艺谋执导、巩俐主演的彩色故事片《菊豆》,是作家刘恒根据自己的中篇小说《伏羲伏羲》(上)改编投拍的。在此,笔者意欲就原著改编的得与失,谈些粗浅看法。在小说《伏羲伏羲》(上)中小地主杨金山花钱买牲口般买回一位年轻貌美的妻子,是他和他的侄子杨天青一道爬山涉水用驴子接回来的,沿途情状自然花费了作者的不少笔墨,这在小说中是允许的,但要表现在影片中往往容易造成冗长乏味,弄不好会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如与影片《红高粱》
-
关键词
伏羲伏羲
菊豆
刘恒
《红高粱》
爬山涉水
巩俐
审美价值
其他人物
杨金
银幕形象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上饶县安坑戏剧《浣纱记》石雕
- 16
-
-
作者
卢国复
-
机构
上饶县博物馆
-
出处
《江西文物》
1990年第1期73-74,共2页
-
文摘
江西省上饶县应家乡安坑村,《龚氏宗祠》后厅两侧,安放着两块巨型青石质戏剧石雕,采用高浮雕手法精刻而成,青石长3.2、宽1.7、厚0.2米,重约一千公斤。厅左侧为《前浣纱》,右侧为《后浣纱》(图一)。石雕共分四十四组画面,刻有各种人物二百四十个、战马十六匹、案桌十二张,各种道具如刀、枪、剑、戟、执扇、掌扇等,刻工严谨,造型生动,特别是人们熟知的古代四大美人之一——西施,更是端庄秀丽,楚楚动人。其他人物也形神兼备,各尽其妙,栩栩如生。
-
关键词
浣纱记
其他人物
精刻
高浮雕
青石质
梁辰鱼
沈德符
石长
上饶县
浣纱女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艺术需要真诚——评“本世纪最后的梦想”
- 17
-
-
作者
四舛
-
出处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4-34,共1页
-
文摘
编剧赵耀民是有才气的。然而我对他的《本世纪最后的梦想》却不敢恭维,他写得太随意了。从人物构成看,该剧先亮出了个群像架势。毛主席的出场其实大可不必。众星拱月,是个大千世界。这么安排,势必给全剧定下个恢宏的基调。但是到了后来,群像架势却变成了三角关系。更使人吃惊的是,为了不让其他人物登场,蓝波的不少同志都在作者制造的车祸中牺牲了。于是大海变成了小溪,史诗变成了散文。
-
关键词
赵耀民
其他人物
三角关系
《茶馆》
这么一来
技巧问题
三四
角度问题
心脏病发作
-
分类号
J8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论《三国演义》塑造知识分子形象的艺术手法
- 18
-
-
作者
王基
-
出处
《许昌学院学报》
CAS
1986年第4期105-110,共6页
-
文摘
《三国演义》有姓氏可查的人物有九百八十位之多,其中知识分子的数量占的比重虽无确切估算(因为标准不一致),但居其他人物之冠是毫无疑义的。而且如毛宗岗所说:“三国人才之盛,写来各个出色。”为什么罗贯中能够避免“虽使绘两人亦必彼此同貌,即使唱两调亦必前后同声”的拙丑,而能创造“参差错落,变化无方”、“一人有一人性格,各个不同”的美学境界?作者那个“暗盒”里到底藏看哪些神奇莫测的奥秘呢?
-
关键词
三国演义
知识分子形象
罗贯中
毛宗岗
其他人物
美学境界
徐庶
韩当
神奇莫测
次要人物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扛鼎之作”的缺憾——影片《焦裕禄》美中不足谈
- 19
-
-
作者
建强
-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6-7,共2页
-
文摘
被称为“90年扛鼎之作”的影片《焦裕禄》公映后,引起极大的社会反响。笔者含着热泪连续观看了二遍,每一次都思潮澎拜、不能自已。将该片誉为“现实主义的力作”实乃剀切中理众望所归。本文侧重谈谈这部优秀影片的些许缺憾。
-
关键词
扛鼎之作
人物形象
电影镜头
其他人物
无根
王书记
中理
影片内容
内在世界
人格精神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郭沫若传记文学中“我”的形象
- 20
-
-
作者
谷辅林
周海波
-
出处
《郭沫若学刊》
1987年第1期45-53,共9页
-
文摘
郭沫若的传记文学,叙述描绘了作者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直到参加抗日战争的半个多世纪的生活与战斗历程。在这部传记作品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画廊,而且,还看到了“我”的形象。毫无疑问,这个“我”是我国传记文学中的一个杰出典型,通过这个典型,我们可以看到自清末以来中国近代、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个典型的分析,进一步认识传记文学创作的许多理论问题。
-
关键词
传记文学
人物画廊
少年时代
战斗历程
斗争精神
洪波曲
心理描写
其他人物
张资平
艺术生命力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