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性具体与数学差生
1
作者 沈亚军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6期89-92,共4页
本文通过对数学结论的理性具体的探讨,从认识论的角度审视了数学差生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键词 理性具体 形成 数学差生 认知过程
下载PDF
基于感性具体到理性抽象再到理性具体的教学——“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课堂教学片段与点评
2
作者 徐德均 《中学数学月刊》 2020年第7期37-39,共3页
所谓抽象,是指在认识上把事物的规定、属性、关系从原来有机联系的整体中孤立地抽取出来;而具体是指尚未经过这种抽象的感性对象,就是实实在在的.马克思认为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的具体上升为理性的抽象,进而把各... 所谓抽象,是指在认识上把事物的规定、属性、关系从原来有机联系的整体中孤立地抽取出来;而具体是指尚未经过这种抽象的感性对象,就是实实在在的.马克思认为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的具体上升为理性的抽象,进而把各种抽象的规定通过更深刻的思维加工,达到具体的再生产,由理性的抽象上升到理性的具体,从而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的过程."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是高中数学必修5(苏教版)第2章第2节"等差数列"的第3课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加工 高中数学 等差数列 前N项和 感性的具体 理性抽象 课堂教学 理性具体
下载PDF
感性、知性、理性与“具体—抽象—具体”
3
作者 翁美琪 《社会科学》 1984年第8期32-34,共3页
从康德到黑格尔,都将感性、知性、理性看成认识能服展的三个阶段。 这一划分与马克思的“抽象——具体”(即感性具体——理智抽象——理性具体)的科学方法是统一的,两者相辅相成。认识阶段划分对此不应忽视,本文愿试析之。
关键词 黑格尔 感性认识 理性阶段 康德 感性具体 理性具体 马克思 知性认识 认识过程 阶段划分
下载PDF
青年马克思的理性概念——兼论马克思哲学与德国理性主义的关系
4
作者 郗戈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16,共6页
在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发展中,对待理性概念的"双重策略"贯穿始终并日益明确化。一方面,对德国理性主义哲学的各种类型的"普遍理性"概念采取明确的批判态度,以唯心主义批判和意识形态分析为手段,集中批评其思辨的抽象... 在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发展中,对待理性概念的"双重策略"贯穿始终并日益明确化。一方面,对德国理性主义哲学的各种类型的"普遍理性"概念采取明确的批判态度,以唯心主义批判和意识形态分析为手段,集中批评其思辨的抽象性质和虚伪的普遍形式;在深层批判逻辑上,马克思与理性主义的另一位批判者尼采殊途同归。另一方面,与尼采试图从根本上拆毁理性主义、人道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的颠覆性做法不同,马克思在批判"普遍理性"概念的抽象形式、虚伪本质的同时,又以"实践"概念为新的基点吸收、改造和发展其理论能量和价值内涵,对理性进行重新定位。从这种意义上说,马克思既是德国理性主义的强有力的"终结者",又是其真正意义上的"继承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理性批判 具体理性 德国理性主义 尼采
下载PDF
思维过程中的“抽象”和“具体”
5
作者 商戈令 《中州学刊》 1984年第6期44-47,共4页
“抽象——具体”的问题,随着对认识过程的深入探讨,越来越被理论界所重视,并且已经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争鸣。但是关于“抽象”和“具体”的概念,在讨论中似乎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影响正确理解经典作家的论述,给解决理论问题带来困难。... “抽象——具体”的问题,随着对认识过程的深入探讨,越来越被理论界所重视,并且已经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争鸣。但是关于“抽象”和“具体”的概念,在讨论中似乎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影响正确理解经典作家的论述,给解决理论问题带来困难。因此,有必要弄清马克思所说的“抽象”与“具体”概念的含义。 在思维过程里,“抽象”概念是指认识的一种初级状态或阶段。总的来说,它代表那些混沌的、不确定的、现象的和片面的认识,这种认识通过人的感情和理性,不断地丰富和充实自己,最终实现对自身的扬弃而达到具体的、本质的认识。当然,这还仅仅是“抽象”概念的抽象描述,它作为一个自身具体的概念,还具有下述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过程 抽象观念 客体 思维具体 黑格尔 具体理性 感性 认识过程 抽象和具体 抽象阶段
下载PDF
理性的思考——图书馆学结构问题探索(续二)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欣毅 刘迅 《图书与情报》 1984年第Z1期62-64,共3页
动态变异——图书馆学结构的历史发展图书馆学结构是一个不断生长的有机体。而 A、B、C 层次结构的内在运动是这个有机体生长的精髓。这里,理解问题的关键在于用辩证逻辑的观点把握 A 层结构上三个层次对象的关系。所谓 A 层结构的内在... 动态变异——图书馆学结构的历史发展图书馆学结构是一个不断生长的有机体。而 A、B、C 层次结构的内在运动是这个有机体生长的精髓。这里,理解问题的关键在于用辩证逻辑的观点把握 A 层结构上三个层次对象的关系。所谓 A 层结构的内在运动,就是从客观实体对象到抽象认识对象再到理性具体对象的运动。运动的源泉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必然性辩证结合的作用力。在逻辑上表现为三个层次对象的互为中介和客观实体对象与理性具体对象经常处于置换状态。图书馆活动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形成之初就已蕴含着人们对它由以产生的社会需要的内在规定性的初步理性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图书馆学 三个层次 图书馆活动 理性具体 实体对象 动态变异 内在规定性 层次结构 层结构 认识对象
下载PDF
“抽象与具体”辩证思维法在高中思政课的应用——以“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欣 《教育科学论坛》 2021年第25期47-49,共3页
抽象和具体的统一是辩证思维最主要的方法。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思政课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引导学生学会从基于感性具体的理性抽象上升到理性具体,鼓励学生从思政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以统编... 抽象和具体的统一是辩证思维最主要的方法。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思政课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引导学生学会从基于感性具体的理性抽象上升到理性具体,鼓励学生从思政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以统编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三课第一框第一目"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教学为例进行初步的实践探索,总结了教学的具体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系 感性具体 理性抽象 理性具体 实践
下载PDF
观念是一种思维具体
8
作者 王世达 喻先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5期8-10,共3页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人们的观念也由此而产生急剧的变化。尽快地使人们建立新观念、破除旧观念,以顺应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将对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为此,有必要对观念自身作深刻的反思。...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人们的观念也由此而产生急剧的变化。尽快地使人们建立新观念、破除旧观念,以顺应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将对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为此,有必要对观念自身作深刻的反思。 且先就人们对观念的理解做一个简要的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具体 理性具体 感性直观 抽象规定 新观念 具体 能动作用 通俗表达 直接性 理性认识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观
9
作者 吉彦波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9-33,共5页
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列宁选集》第4卷第290页).具体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但长期以来却未见深入地研究.人们往往把具体观等同于矛盾... 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列宁选集》第4卷第290页).具体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但长期以来却未见深入地研究.人们往往把具体观等同于矛盾的特殊性,或者仅仅以"象的对立面"即科学方法论范畴的意义上理解具体.这是很不够的.本文拟对马克思主义具体观作初步的探讨.一、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观具体与矛盾的特殊性,有联系又有区别.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法范畴,它强调的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具体分析 理性具体 感性具体 特殊性 列宁 本质 认识问题 客观事物 辩证法
下载PDF
论《我的执教之道》中的辩证思维抽象具体律方法
10
作者 吕静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15-18,共4页
读过袁伟民《我的执教之道》,最深的感受是,从他对中国女排成功之道深入浅出、富有哲理的分析总结中,体验到了辩证思维的浓郁气息。所谓辩证思维,是指符合客规辩证规律性的理论思维,它是客观辩证法在人们思维中的自觉反映。辩证思维是... 读过袁伟民《我的执教之道》,最深的感受是,从他对中国女排成功之道深入浅出、富有哲理的分析总结中,体验到了辩证思维的浓郁气息。所谓辩证思维,是指符合客规辩证规律性的理论思维,它是客观辩证法在人们思维中的自觉反映。辩证思维是当代人类思维的最高形式,大凡在体育运动中卓有成就者,总是有意或无意、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辩证思维的方法。本文试就《我的执教之道》中运用辩证思维的抽象具体律方法进行训练和比赛的事例,进行一些分析,可能对当今中国体育界有所启迪。辩证思维的抽象具体律要求在实践活动中遵循以下三个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思维 中国女排 理性具体 袁伟民 中国体育界 理论体系 思想工作 事物内部 排球运动 辩证思考
下载PDF
教育管理学人的实践转向——一个“媒体人”的视角 被引量:11
11
作者 沙培宁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35,共5页
教育管理学科的实践转向已渐成趋势,但学界"自说自话"、将简单问题复杂化而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现象还很普遍,"假问题"、"假研究"亦大量存在。教育管理学人应努力"读懂"基层所需、提升思维层次... 教育管理学科的实践转向已渐成趋势,但学界"自说自话"、将简单问题复杂化而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现象还很普遍,"假问题"、"假研究"亦大量存在。教育管理学人应努力"读懂"基层所需、提升思维层次,实现实践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管理学 学人 实践转向 思维层次 理性具体 “媒体人”
下载PDF
论邓小平理论形成前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思维进程
12
作者 刘爱莲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1-4,共4页
在邓小平理论之前 ,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已经历了漫长的思维进程。在空想社会主义时期 ,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处于感性具体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时期 ,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发展到从感性具体向理性抽象的起步阶段 ;列宁、斯大林时期 ,社会主义... 在邓小平理论之前 ,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已经历了漫长的思维进程。在空想社会主义时期 ,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处于感性具体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时期 ,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发展到从感性具体向理性抽象的起步阶段 ;列宁、斯大林时期 ,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进展到理性抽象阶段 ;毛泽东时期 ,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开始了从理性抽象到理性具体的升华。到邓小平时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感性具体 理性抽象 理性具体
下载PDF
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和超越及其方法论意义
13
作者 崔唯航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1年第2期140-148,共9页
《资本论》构成了马克思哲学逻辑得以展开的具体路径.古典政治经济学之所以不能切中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是因为其缺乏历史性的基本视阈和辩证的研究方法,无法理解作为诸多规定之统一体的理性具体,不能把商品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对历史性... 《资本论》构成了马克思哲学逻辑得以展开的具体路径.古典政治经济学之所以不能切中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是因为其缺乏历史性的基本视阈和辩证的研究方法,无法理解作为诸多规定之统一体的理性具体,不能把商品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对历史性的凸显和对非历史性的抽象的批判使马克思从根本上超越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开辟了一条通往社会现实的道路,为实现马克思哲学改变世界的根本旨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性 社会现实 理性具体 超越
下载PDF
理论微影的价值和意义——沈阳工程学院媒体化实践教学方法案例
14
作者 王永峰 《人力资源管理》 2016年第2期121-122,共2页
理论微影是新媒体发展受大众喜欢的学习科学文化的视频,制作简单,易于传播,其科普价值和教育意义深远有效,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和哲学性质的思想理论,其抽象难懂普及不广的局限性,在理论微影方式下,有明显克服作用。效果优越于现今流行的... 理论微影是新媒体发展受大众喜欢的学习科学文化的视频,制作简单,易于传播,其科普价值和教育意义深远有效,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和哲学性质的思想理论,其抽象难懂普及不广的局限性,在理论微影方式下,有明显克服作用。效果优越于现今流行的mooc或微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微影 理论微视 理性具体
下载PDF
VR技术的哲学意蕴及其在拓展人类认识功能中的作用
15
作者 陈为公 《科技信息》 2010年第34期I0036-I0036,I0039,共2页
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实用的高新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从感性具体到理性抽象再上升到理性具体,是现代人类认识的完整过程。而虚拟现实作为对现实世界的数字化表达,是"理性具体"的技术展现,... 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实用的高新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从感性具体到理性抽象再上升到理性具体,是现代人类认识的完整过程。而虚拟现实作为对现实世界的数字化表达,是"理性具体"的技术展现,从而可以提高人的认知能力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R 虚拟现实技术 理性具体 认识功能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知识》学习指要(二)
16
作者 于圣维 《内蒙古电大学刊》 1989年第9期35-37,共3页
第六章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1.什么是认识论:认识论是关于人类认识的来源及其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其他认识论的两个特点:①辩证唯物主义把社会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并作为全部认识的基础.②辩证唯物主义把... 第六章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1.什么是认识论:认识论是关于人类认识的来源及其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其他认识论的两个特点:①辩证唯物主义把社会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并作为全部认识的基础.②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科学地阐明了认识发展的全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理论 辩证关系 决定力量 人类社会 社会物质生活 物质资料生产 检验真理的标准 理性具体 物质力量 社会历史观
下载PDF
关于特征和特征方法的哲学诠释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志锋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7,共3页
关键词 特征方法 特征法 哲学诠释 理性具体 现象到本质 矛盾的特殊性 认识过程 认识途径 虚概念 特征和
下载PDF
论非联系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朝克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1期103-110,共8页
事物的非联系性,本与事物的联系性是孪生姊妹,却长期被哲学界所忽视,因而也就见不到反映这种属性的哲学范畴,将其视为思维方法加以研究更是无从谈起。文章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相统一的角度研究探讨了非联系方法的产生、非... 事物的非联系性,本与事物的联系性是孪生姊妹,却长期被哲学界所忽视,因而也就见不到反映这种属性的哲学范畴,将其视为思维方法加以研究更是无从谈起。文章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相统一的角度研究探讨了非联系方法的产生、非联系方法的形式与联系方法的辩证关系,以及非联系方法的意义和作用。本文还涉及到如何用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将普遍联系的原则上升到理性具体等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联系性 哲学范畴 思维方法 思维杂多 趋离与趋合 理性具体
下载PDF
关于认识过程与思维方法的再思考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耕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4期1-19,共19页
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从抽象规定到理性具体,即“思想总体、思想具体”是重要一环,而从抽象规定到理性具体的本质是思维的综合、建构和重构。在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形成实践理念,即实践观念。实践理念不仅包... 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从抽象规定到理性具体,即“思想总体、思想具体”是重要一环,而从抽象规定到理性具体的本质是思维的综合、建构和重构。在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形成实践理念,即实践观念。实践理念不仅包括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而且包括关于人们自身需要的认识;不仅包括客体“是什么”和“怎么样”的知识,而且包括客体及其与主体的关系“应如何”和“能如何”的判断。在辩证思维方法中,逻辑与历史的一致不是表现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就从哪里开始,而是表现为逻辑按历史本身的规律反映历史,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出发考察历史,即以“完全成熟而具有典型性的发展点”为逻辑起点,往后思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 抽象规定 理性具体 实践理念 辩证思维
下载PDF
试论认识发展的抽象化趋势的实质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耀平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1-5,共5页
抽象化是人类认识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近现代的两次科学革命使认识的抽象化程度发生了两次质的飞跃。认识发展的抽象化趋势的实质在于: 认识抽象化的过程同时也是认识具体化的过程, 是认识不断接近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过程,
关键词 认识论 抽象化 理性具体 客观真理性 实践活动的逻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