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身人工智能的著作权主体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想 《科技与法律(中英文)》 CSSCI 2024年第5期90-99,共10页
具身人工智能可以主动收集信息、调整行为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并在没有人类直接干预的情况下自主地进行学习,通过“思想”与“身体”的协同,在“体验”中提升“创造”的能力。基于人工智能工具主义观,具身人工智能尽管具备了技术上的... 具身人工智能可以主动收集信息、调整行为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并在没有人类直接干预的情况下自主地进行学习,通过“思想”与“身体”的协同,在“体验”中提升“创造”的能力。基于人工智能工具主义观,具身人工智能尽管具备了技术上的显著优势,仍然难以在著作权法律体系中获得主体资格,但如果忽视具身人工智能所引发的创作形态变革,否定其内容生成行为的创作属性,将导致著作权中创作标准的失序。对此,应当对权利主体与创造主体予以区分,以作品中心主义理论以及具身认知为正当性锚点,完善具身人工智能与人类的二元作者结构,建构委托关系下的具身人工智能开发者权利归属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人工智能 作品中心主义 涌现 二元作者 委托关系
下载PDF
论具身人工智能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被引量:5
2
作者 魏屹东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0,共10页
人工智能能否发展出人类水平的智能,即类人智能,取决于它能否拥有像我们一样的身体,这是人工智能的具身性问题,也是具身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20世纪70年代末侯世达曾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提出十个预测性问题,有些预测并不准确,有些问题依然... 人工智能能否发展出人类水平的智能,即类人智能,取决于它能否拥有像我们一样的身体,这是人工智能的具身性问题,也是具身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20世纪70年代末侯世达曾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提出十个预测性问题,有些预测并不准确,有些问题依然存在,莫拉维克悖论则进一步促进了人工智能的具身性研究。目前的人机交互、人机混合只是具身人工智能的过渡阶段,意向—自反循环机制可说明类人智能的涌现,并有望克服莫拉维克悖论。然而,这种具身性研究取向是否合理可行,发展类人或超人机器人是否必要,这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莫拉维克悖论 具身人工智能 类人智能
下载PDF
建构文化人工智能的可能路径
3
作者 魏屹东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31-44,共14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展表明,新一代人工智能通达通用人工智能的目标正在接近。而通用人工智能要实现通用性、人性化和广泛应用,具有人类文化特征的属性是其必备的要件。将意识、情感、伦理等高级认知因素嵌入人工智能系统,也就是... 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展表明,新一代人工智能通达通用人工智能的目标正在接近。而通用人工智能要实现通用性、人性化和广泛应用,具有人类文化特征的属性是其必备的要件。将意识、情感、伦理等高级认知因素嵌入人工智能系统,也就是建构具有人性的文化人工智能,无疑是一种可能出路。如何让人工智能成为文化人工智能这种具身人工智能是一个重大挑战。从哲学方法论审视,建构文化人工智能的可能路径包括,智能体的范畴论与语境论的整合,感性与理性的整合,通过机制进行功能建模,通过结构功能实现适应性表征,以及通过语境觉知应对意外情况,最终通过严格的“图灵测试”。如果这些都做到了,就有望在人工智能系统中嵌入人类特有的文化特征,使其成为具有人性的文化人工智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通用人工智能 具身人工智能 文化人工智能 适应性表征
下载PDF
人工智能会超越人类智能吗? 被引量:4
4
作者 魏屹东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8-98,共11页
关于“人工智能能否超越人类智能”这个被普遍关心的问题,可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理解,即人工智能为什么不会超越人类和为什么会超越人类;前一个问题的典型观点是塞尔的生物自然主义,后一个问题的典型观点是库兹韦尔的奇点论。这两方面涉及... 关于“人工智能能否超越人类智能”这个被普遍关心的问题,可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理解,即人工智能为什么不会超越人类和为什么会超越人类;前一个问题的典型观点是塞尔的生物自然主义,后一个问题的典型观点是库兹韦尔的奇点论。这两方面涉及的具体问题包括:智能机AlphaGo在何种意义上超越了人类智能;人工智能的理性策略是否会产生有意识智能;具身人工智能是否需要生命作为前提;意识是否是粒子排列组合的涌现特性;泰格马克预测的生命3.0或玛蒂娜的虚拟人未来能否出现。最终由这些问题推出:意识问题不解决,人工智能能否超越人类就始终是一个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具身人工智能 生物自然主义 奇点论 意识
下载PDF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可版权性”的法哲学基础——以人工智能哲学理论为视角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文献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26,共13页
论证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可版权性领域有结果主义模式与历史主义模式两种典型模式,它们分别与人工智能哲学中的图灵测试和中文屋试验相勾连。这两种模式论证有失偏颇,正确的路径应该是将结果主义、历史主义与创作主体三者融合统一,将图灵... 论证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可版权性领域有结果主义模式与历史主义模式两种典型模式,它们分别与人工智能哲学中的图灵测试和中文屋试验相勾连。这两种模式论证有失偏颇,正确的路径应该是将结果主义、历史主义与创作主体三者融合统一,将图灵测试、中文屋试验与具身人工智能这三种人工智能哲学理论整合起来,作为其合法性基础。当前人工智能生成内容高度依赖于人类的参与,其缺乏可版权性的合法性基础;“道成肉身”的具身人工智能具有“类人”的智能,其生成内容具有可版权性的合法性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版权性 图灵测试 中文屋试验 具身人工智能
下载PDF
公司法如何促进模型可信与价值对齐 被引量:1
6
作者 唐林垚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6-87,共12页
合成数据、解释微调、思维树、过程监督等核心关键技术对大模型的“并发式”赋能,加剧了业界对于通用人工智能“奇点降临”的担忧,而具身人工智能的赛道开辟则使得风险提前具象化与泛在化。通用人工智能与具身人工智能的规制结点在于大... 合成数据、解释微调、思维树、过程监督等核心关键技术对大模型的“并发式”赋能,加剧了业界对于通用人工智能“奇点降临”的担忧,而具身人工智能的赛道开辟则使得风险提前具象化与泛在化。通用人工智能与具身人工智能的规制结点在于大模型向善,模型可信和价值对齐成为风险防范的“元规则”。较之于面向技术的管制型立法,面向公司的约束型立法具有规范组织行为的效率优势,公司法中蕴含着多类引导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应用的制度工具。为了促进模型可信,可扩容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场景、激活公司目的条款、优化董事信义义务内涵并活用双重股权结构。为了促进价值对齐,可引入多样化保护原则、贯彻科技向善理念、建立科技伦理委员会并强化伦理导向的ESG信息披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模型 通用人工智能 具身人工智能 公司法 ESG 科技伦理
下载PDF
人工智能的创造性与自主性——论德雷福斯对新派人工智能的批判 被引量:7
7
作者 夏永红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2-120,共9页
德雷福斯以对经典人工智能的现象学批判而声名远播,但他对人工神经网络和具身人工智能两种新进路的批判似乎湮没无闻。通过梳理德雷福斯在不同文献中对两种新派人工智能的诊断,本文将他的观点概括为:它们缺乏人类式的创造性和自主性。然... 德雷福斯以对经典人工智能的现象学批判而声名远播,但他对人工神经网络和具身人工智能两种新进路的批判似乎湮没无闻。通过梳理德雷福斯在不同文献中对两种新派人工智能的诊断,本文将他的观点概括为:它们缺乏人类式的创造性和自主性。然而,他所主张的生存论现象学在这一批判中并不在场,这让他的批判缺乏理论指引,而更像一种简单的技术评估。本文试图从两方面夯实该批判的理论基础:一方面引入德雷福斯晚期对本真性的重新阐释,从生存论层次揭示创造性的先验条件;另一方面引入自创生理论的相关讨论,从生存状态层次阐明自主性的激发条件。两种条件之间存在着一种结构相似性,即两者最终都奠基于生命的脆弱性。德雷福斯的人工智能批判实际上预示了这样一种观点:强人工生命是强人工智能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真性 自主性 生成主义 生存论现象学 具身人工智能 人工神经网络
原文传递
逻辑机器哲学的新发展 被引量:3
8
作者 任晓明 董云峰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2-99,共8页
逻辑机器哲学是由美国当代哲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勃克斯提出的一种哲学思想,它是在信息时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哲学新思维,又是对哲学史上的朴素唯物论、机械唯物论的继承与发展。在逻辑机器哲学中,拉美特利"... 逻辑机器哲学是由美国当代哲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勃克斯提出的一种哲学思想,它是在信息时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哲学新思维,又是对哲学史上的朴素唯物论、机械唯物论的继承与发展。在逻辑机器哲学中,拉美特利"人是机器"这个受尽奚落的命题成了其哲学思想的基本假定。它使得"人是机器"的哲学意蕴在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可以得到新的阐释。尽管面临着许多挑战,但它为计算机科学哲学和信息技术哲学的诞生铺平了道路。近年来认知科学哲学的发展,把逻辑机器哲学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其标志是人工生命哲学的诞生。逻辑机器哲学研究为复杂系统科学视野下的人工生命及其哲学的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机器哲学 人=机器人 具身人工智能 人工生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