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身媒介空间”偏向与“差序格局”的重构--一个空心村的实证案例研究
1
作者 乔丽娟 《国际新闻界》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109,共19页
本文选取张家口市M村为案例,试图解读空心村媒介空间特点,以及该特点对乡村社会结构的影响,并发展出“具身媒介空间”的概念。研究发现:第一,M村呈现出“具身媒介空间”偏向的特点。老人们工具性地嵌入由技术搭建的媒介空间中,再现家庭... 本文选取张家口市M村为案例,试图解读空心村媒介空间特点,以及该特点对乡村社会结构的影响,并发展出“具身媒介空间”的概念。研究发现:第一,M村呈现出“具身媒介空间”偏向的特点。老人们工具性地嵌入由技术搭建的媒介空间中,再现家庭空间并连接“家”“国”空间。但他们更为倚重由“站街”等身体实践构筑的“具身媒介空间”,体现出空间的主观性和身体的创造性。第二,“具身媒介空间”的利益和情感互惠性,推动了邻里间拟亲缘关系的建立,原本处于第二圈层的地缘关系逐渐靠近甚至并置于核心位置的血缘关系,乡村社会“差序格局”内部的差序得以重构。“具身媒介空间”概念回归了身体的主体地位、凸显附近的意义,强调“身—心—空间”一体理念,对乡村治理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媒介空间” 空心村 “差序格局” 乡村治理
原文传递
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B站知识区大学生UP主的具身性媒介实践研究
2
作者 刘博 《艺术科技》 2023年第23期52-54,共3页
目的:B站知识区大学生UP主在创作作品获取关注的同时,承担着科普知识、引导大众的社会责任,在高校网络舆情事件中往往扮演“意见领袖”的角色。文章聚焦这一群体在B站如何有效传播知识这一议题,以期为高校网络舆情研究议题提供参考与借... 目的:B站知识区大学生UP主在创作作品获取关注的同时,承担着科普知识、引导大众的社会责任,在高校网络舆情事件中往往扮演“意见领袖”的角色。文章聚焦这一群体在B站如何有效传播知识这一议题,以期为高校网络舆情研究议题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文章以建构主义理论为研究视角,将具身性媒介实践与建构主义理论相勾连,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B站知识区大学生UP主的具身性媒介实践案例,并进一步总结得出其媒介传播特征。结果:研究得出,知识区大学生UP主具身性媒介实践包括三种传播模式,即同化图式(知识的整合建构)、顺应刺激(经验的强化重建)、平衡过渡(认知的分化整合)。在此基础上,知识区大学生UP主具身性媒介实践表现出互动性、精准化、圈层化这三方面的媒介传播特征。结论:B站知识区大学生UP主作为知识传播者,通过发布以Vlog(视频博客)为主的具身性视频作品,在网络社区一定程度上扮演着教师的角色。然而,相较于传统的校园课堂教育,这种传播形态并未严格遵循传统师范教育规训,传播的知识大多内容庞杂、主观性强。同时,由于相关教育专业体制“把关人”的缺失,因此这种自媒体传播方式存在失控风险,成为诱发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的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 B站知识区 大学生UP主 媒介实践
下载PDF
作为身体的兽装:兽迷亚文化的媒介具身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彭天笑 林书羽 《传媒论坛》 2023年第4期77-82,共6页
“兽装”是兽迷亚文化中一种寄托了虚拟人格的特制礼服。在互联网时代,它的影响力正在逐步扩大,已经超越了亚文化圈层本身,试图进入大众文化的领域。而目前中国学界对于其以及其所在的兽迷亚文化的研究尚属空白。以媒介具身性理论为框架... “兽装”是兽迷亚文化中一种寄托了虚拟人格的特制礼服。在互联网时代,它的影响力正在逐步扩大,已经超越了亚文化圈层本身,试图进入大众文化的领域。而目前中国学界对于其以及其所在的兽迷亚文化的研究尚属空白。以媒介具身性理论为框架,聚焦于兽装这一媒介的物质性展开分析。研究表明,兽装不仅是基于幻象的虚拟化身,同样是一个象征兽迷身份的符码,也是一个体现兽装扮演者在兽迷社群中身份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 兽迷 兽装 青年亚文化
下载PDF
媒介具身下的虚假新闻——基于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96个谣言的分析
4
作者 周琴雪 《科技传播》 2020年第22期66-68,共3页
媒介技术迅速发展,但也带来了新的伦理问题。媒介技术的具身性使得虚假新闻借势兴起,沉浸式、场景化报道以及图片、视频造假给受众带来了真实性困扰。文章对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0年的96条谣言进行分析,探究媒介技术与虚假新闻的关... 媒介技术迅速发展,但也带来了新的伦理问题。媒介技术的具身性使得虚假新闻借势兴起,沉浸式、场景化报道以及图片、视频造假给受众带来了真实性困扰。文章对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0年的96条谣言进行分析,探究媒介技术与虚假新闻的关系,提出技术对谣言生产、传播和解读的影响,并对媒介技术的未来发展、技术辅助事实核查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 疫情谣言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技术向善
下载PDF
短视频生活化叙事的逻辑与引导 被引量:1
5
作者 郑智斌 蔡海波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17,共11页
以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作为生活化、具身化的媒介工具,催生一种新型的短视频叙事——生活化叙事。它源于人类对“身体在场”的不懈追求,具有强烈的“身体在场”特征,以期实现人与人的“技术性亲密”。它以人格化摄影与第一人称叙事、... 以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作为生活化、具身化的媒介工具,催生一种新型的短视频叙事——生活化叙事。它源于人类对“身体在场”的不懈追求,具有强烈的“身体在场”特征,以期实现人与人的“技术性亲密”。它以人格化摄影与第一人称叙事、“自导自演”为手段的生活展演和镜头自在运动的视听语言风格为主要表征,制造出新的“身体在场”与令人惊诧的影像身体奇观。生活化叙事及其身体展演性是移动时代自我支配技术的新产物。在全民化叙事生产突破传统视听语法、贴近日常生活的同时,人们必须反思这种身体强势介入叙事中的逻辑失衡和过度产消问题,学会在新媒介生活中“自我照顾”和安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媒介 生活化叙事 体叙事 短视频 人格化摄影
下载PDF
流变的身体观与智媒时代传播学的身体指向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文娟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8-31,共4页
作为概念的身体并非静态封闭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身体观的流变不断协商的结果。身媒关系亦经历了从面对面亲身交流的“身媒同一”到大众媒介时代的“身媒分离”再到智媒时代的“媒介具身”的嬗变。据此,智媒时代传播学的身体之意也... 作为概念的身体并非静态封闭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身体观的流变不断协商的结果。身媒关系亦经历了从面对面亲身交流的“身媒同一”到大众媒介时代的“身媒分离”再到智媒时代的“媒介具身”的嬗变。据此,智媒时代传播学的身体之意也随之由实转虚,从实体性理解走向关系性隐喻,具备物质、社会、文化、技术等多重生成性要素,并凸显着“身体—媒介物”的具身关系与人的存在之间的根本性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媒时代 媒介 媒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