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典型建构论:从艺术形象到文化符号
被引量:
10
1
作者
李震
李牧泽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1年第7期4-17,共14页
典型理论是在对某位作家艺术家的某部作品中的某个艺术形象的分析中概括出来的。本文提出的典型建构论认为,典型是某个原创的艺术形象在时空流变中,通过跨文类、跨文体、跨艺术门类、跨媒介的叙事与传播,以及批评家的阐释与再阐释,社会...
典型理论是在对某位作家艺术家的某部作品中的某个艺术形象的分析中概括出来的。本文提出的典型建构论认为,典型是某个原创的艺术形象在时空流变中,通过跨文类、跨文体、跨艺术门类、跨媒介的叙事与传播,以及批评家的阐释与再阐释,社会公众的文化习俗、审美习惯、想象力和公众舆论等途径与方式的协同建构,才逐步完成的。典型建构的结果是将艺术形象约定俗成为特定时空中为人们所共识、共用、共享的文化符号。当然,由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媒介,以及不同建构主体的复杂性和变异性,决定了典型建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建构的程度和效果也会呈现出多样性,包括某些建构行为的结果,可能是对原创艺术形象典型性的解构。在今天提出典型建构论,对现实主义文艺的开放化,对自觉建构已有典型形象,对创造更多新时代的典型形象,具有一定的学术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
形象
典型建构论
文化符号
跨文体书写
跨媒介叙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典型的翻转与再翻转——以太行劳模张老太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
1
2
作者
郭永平
满鑫垚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第12期96-100,共5页
抗日根据地典型的树立,是以翻转传统乡村经济环境和社会政治关系为前提的,这样的翻转,是国家政策、制度以及社会动员的产物。20世纪50年代以来,典型的树立与推广依然是重要的政治策略。文章采用"宏观历史与微观变迁"相结合的...
抗日根据地典型的树立,是以翻转传统乡村经济环境和社会政治关系为前提的,这样的翻转,是国家政策、制度以及社会动员的产物。20世纪50年代以来,典型的树立与推广依然是重要的政治策略。文章采用"宏观历史与微观变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以根据地时期的"正面典型"翻转到"农业学大寨"时期的"反面典型",既而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再翻转为"劳动英雄"的山西省昔阳县刀把口村张老太为考察对象。在展现集体化时期国家、村庄、典型三者之间复杂关系的同时,也对"树典型"这样的治理术及其实践逻辑进行了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翻转
劳动模范
典型
的
建构
国家治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时代话语变迁与老典型的三度建构——以焦裕禄、甘祖昌、谷文昌宣传报道为例
被引量:
2
3
作者
范红娟
《新闻战线》
2018年第12期82-86,共5页
从上世纪60年代到今天,三位老典型经历了"事迹—精神—文化"的三度建构过程,他们不仅是时代的符号,也蕴含着超越性的精神价值,更构成了当代道德文化的重要内容。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老典型所代表的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捍卫、...
从上世纪60年代到今天,三位老典型经历了"事迹—精神—文化"的三度建构过程,他们不仅是时代的符号,也蕴含着超越性的精神价值,更构成了当代道德文化的重要内容。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老典型所代表的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捍卫、对党性原则和价值取向的遵循,都是其不断建构的价值和内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
报道
时代变迁
典型
建构
原文传递
题名
典型建构论:从艺术形象到文化符号
被引量:
10
1
作者
李震
李牧泽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1年第7期4-17,共14页
基金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数字媒介时代的文艺批评研究”(项目编号:19ZDA270)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典型理论是在对某位作家艺术家的某部作品中的某个艺术形象的分析中概括出来的。本文提出的典型建构论认为,典型是某个原创的艺术形象在时空流变中,通过跨文类、跨文体、跨艺术门类、跨媒介的叙事与传播,以及批评家的阐释与再阐释,社会公众的文化习俗、审美习惯、想象力和公众舆论等途径与方式的协同建构,才逐步完成的。典型建构的结果是将艺术形象约定俗成为特定时空中为人们所共识、共用、共享的文化符号。当然,由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媒介,以及不同建构主体的复杂性和变异性,决定了典型建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建构的程度和效果也会呈现出多样性,包括某些建构行为的结果,可能是对原创艺术形象典型性的解构。在今天提出典型建构论,对现实主义文艺的开放化,对自觉建构已有典型形象,对创造更多新时代的典型形象,具有一定的学术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典型
形象
典型建构论
文化符号
跨文体书写
跨媒介叙事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典型的翻转与再翻转——以太行劳模张老太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
1
2
作者
郭永平
满鑫垚
机构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出处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第12期96-100,共5页
文摘
抗日根据地典型的树立,是以翻转传统乡村经济环境和社会政治关系为前提的,这样的翻转,是国家政策、制度以及社会动员的产物。20世纪50年代以来,典型的树立与推广依然是重要的政治策略。文章采用"宏观历史与微观变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以根据地时期的"正面典型"翻转到"农业学大寨"时期的"反面典型",既而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再翻转为"劳动英雄"的山西省昔阳县刀把口村张老太为考察对象。在展现集体化时期国家、村庄、典型三者之间复杂关系的同时,也对"树典型"这样的治理术及其实践逻辑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
社会翻转
劳动模范
典型
的
建构
国家治理
Keywords
social reversal
model workers
establishment of models
state governance
分类号
K269.5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时代话语变迁与老典型的三度建构——以焦裕禄、甘祖昌、谷文昌宣传报道为例
被引量:
2
3
作者
范红娟
机构
郑州师范学院传播学院
出处
《新闻战线》
2018年第12期82-86,共5页
文摘
从上世纪60年代到今天,三位老典型经历了"事迹—精神—文化"的三度建构过程,他们不仅是时代的符号,也蕴含着超越性的精神价值,更构成了当代道德文化的重要内容。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老典型所代表的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捍卫、对党性原则和价值取向的遵循,都是其不断建构的价值和内在动力。
关键词
典型
报道
时代变迁
典型
建构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典型建构论:从艺术形象到文化符号
李震
李牧泽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1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典型的翻转与再翻转——以太行劳模张老太为考察对象
郭永平
满鑫垚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时代话语变迁与老典型的三度建构——以焦裕禄、甘祖昌、谷文昌宣传报道为例
范红娟
《新闻战线》
2018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