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典型心房扑动的CARTO系统标测和消融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平珍 吴书林 +4 位作者 方咸宏 李海杰 陈泗林 詹贤章 欧阳非凡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0年第1期18-19,共2页
评价非X线CARTO系统在指导导管射频消融典型心房扑动 (简称房扑 )中的临床应用。 5例典型房扑 ,均为男性 ,年龄 40 .4± 15 .7岁。除 1例为先天性三房心 (经外科矫正 )外 ,余均无器质性心脏病。心动过速周期 2 0 5± 2 8ms。位... 评价非X线CARTO系统在指导导管射频消融典型心房扑动 (简称房扑 )中的临床应用。 5例典型房扑 ,均为男性 ,年龄 40 .4± 15 .7岁。除 1例为先天性三房心 (经外科矫正 )外 ,余均无器质性心脏病。心动过速周期 2 0 5± 2 8ms。位于三尖瓣环和下腔静脉口间的峡部为消融部位。运用CARTO系统实时标测右房三维结构 ,并指导导管标测和消融峡部。消融后分别在冠状静脉窦和低位后外侧右房以 5 0 0ms起搏重建三维电解剖图 ,判定完全双向传导阻滞。 5例均消融成功 ,房扑不再诱发及产生确定的峡部双向传导阻滞。放电次数为 12 .7± 6 .5。手术时间为 2 78± 49min ,曝光时间为 16± 7min。随访 1~ 3个月无病例复发。结论 :本研究表明在房扑标测和消融中应用CARTO系统是安全有效的。消融后峡部两侧分别起搏重建峡部三维电解剖图 ,可准确判断线性损伤的连续性 ,证实完全双向传导阻滞 ,有利减少复发率。同时可减少X线曝光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心房扑动 CARTO系统 射频消融
下载PDF
非接触标测系统用于典型心房扑动的右房标测和导航消融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兵 曹克将 +4 位作者 陈明龙 单其俊 邹建刚 陈椿 李闻奇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2年第6期424-429,共6页
应用非接触标测系统实施典型心房扑动 (AFL)的右房 (RA)全心腔标测和导航射频消融。 6例典型AFL ,男 5例、女 1例 ,年龄 5 6 .2± 15 .3(35~ 76 )岁。常规放置冠状静脉窦和His束电极 ,将标测球囊置于RA中下部 ,构建RA心内膜模型 ,... 应用非接触标测系统实施典型心房扑动 (AFL)的右房 (RA)全心腔标测和导航射频消融。 6例典型AFL ,男 5例、女 1例 ,年龄 5 6 .2± 15 .3(35~ 76 )岁。常规放置冠状静脉窦和His束电极 ,将标测球囊置于RA中下部 ,构建RA心内膜模型 ,分别于低位RA和冠状窦口 (CSO)S1S16 0 0ms起搏观察峡部传导 ,诱发并标测AFL的激动顺序和折返路径。 1例为顺钟向AFL ,4例为逆钟向AFL ,1例未能诱发AFL。AFL周期 2 0 7± 34ms,非接触标测可显示整个折返环路、激动顺序和缓慢传导区。AFL的激动可以穿过界嵴上部并且传导相对缓慢 ,提示RA平滑部是折返环的一部分。后位峡部线性消融在导航系统指导下进行 ,无需X线透视。消融完成后重复上述起搏验证峡部双向传导阻滞。除 1例术中出现心房颤动 (AF)外 ,其余病例即刻均达到峡部双向阻滞 ,未出现其他并发症 ,随访 8.1± 6 .7(3~15 )个月未见复发。非接触标测系统可安全、有效和直观地实现典型AFL的右房全心腔标测并导航消融 ,验证峡部双向阻滞 ,减少X线曝光时间和无效放电次数。界嵴在典型AFL时具备传导功能 ,RA平滑部和粗糙部共同参与折返环的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AFL 电生理学 非接触标测系统 典型心房扑动
下载PDF
典型心房扑动消融术后峡部时间间期的变化预测双向阻滞的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任学军 吕树铮 +5 位作者 郭成军 柳弘 陈丽颖 田锐 杨燕斐 张金荣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4年第1期9-11,共3页
通过比较心房扑动 (简称房扑 )成功消融前后右心房峡部时间间期 ,分析峡部时间间期的延长程度对峡部完全性双向阻滞的预测价值。选择 1996~ 2 0 0 2年在我院行射频消融治疗的典型房扑患者 30例 ,男 2 3例、女 7例 ,年龄 4 7.85± 9... 通过比较心房扑动 (简称房扑 )成功消融前后右心房峡部时间间期 ,分析峡部时间间期的延长程度对峡部完全性双向阻滞的预测价值。选择 1996~ 2 0 0 2年在我院行射频消融治疗的典型房扑患者 30例 ,男 2 3例、女 7例 ,年龄 4 7.85± 9.35岁 ,采用解剖和影像定位法 ,在冠状静脉窦口持续起搏下消融峡部。结果 :2 9例消融成功 ,达到双向传导阻滞的标准 ,成功率 96 .6 7%。消融后起搏信号至右房下侧壁的时间间期 (SAH1 2 )和起搏信号至冠状窦口CS3 4的时间间期明显延长 (14 0 .4 7± 2 0 .4 8msvs73.82± 13.0 1ms ;138.17± 15 .5 5msvs77.6 3± 8.36ms ,P <0 .0 0 0 1)。 2 9例中有 17例在完全性传导阻滞前可以记录到不完全性传导阻滞 ,峡部不完全性传导阻滞时SAH1 2 比术前增加 4 5 .4 9%± 8.7%。消融前后右心房峡部传导时间间期增加≥ 5 0 % ,预测峡部完全性双向传导阻滞的灵敏度 10 0 % ,特异度 83.3%。结论 :右心房峡部传导时间间期的定量分析是判断峡部完全性双向传导阻滞的有价值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心房扑动 射频消融术 峡部时间间期 完全性双向阻滞
下载PDF
非接触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典型心房扑动 被引量:1
4
作者 苏浩 严激 +2 位作者 徐健 孙贤林 范西真 《安徽医学》 2012年第11期1436-1438,共3页
目的总结非接触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典型心房扑动的经验。方法根据体表12导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诊断为典型心房扑动25例,其中阵发性心房扑动17例,持续性心房扑动8例。全部患者口服过2种及以上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较差。常规放... 目的总结非接触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典型心房扑动的经验。方法根据体表12导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诊断为典型心房扑动25例,其中阵发性心房扑动17例,持续性心房扑动8例。全部患者口服过2种及以上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较差。常规放置10极冠状窦、右室电极,ARRAY球囊置于右房中下部,构建右房模型,在非接触标测系统指引下进行三尖瓣峡部消融。结果手术全部成功,其中18例放电过程中房扑终止,7例在窦性下放电消融。术后分别起搏冠状窦近端、低位右心房,证明双向传导时间延长,同时无激动穿过峡部的消融线,证实峡部双向阻滞。术后随访6~18个月,1例复发,复发率4.0%。结论非接触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典型心房扑动安全可靠,同时可减少X线曝光时间及放电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标测 典型心房扑动 射频消融
下载PDF
儿童非典型心房扑动一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玉娟 杨艳章 《天津医药》 CAS 2017年第7期753-755,共3页
非典型心房扑动(房扑)发作时体表心电图有别于典型房扑,由于诊断意识不强,易被误诊为窦性心律、房性心动过速(房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等。本文报道1例儿童非典型房扑病例,除具有心房律规整、心室率波动较大、心房率快于心室率等典型房... 非典型心房扑动(房扑)发作时体表心电图有别于典型房扑,由于诊断意识不强,易被误诊为窦性心律、房性心动过速(房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等。本文报道1例儿童非典型房扑病例,除具有心房律规整、心室率波动较大、心房率快于心室率等典型房扑的特点外,还存在等电位线、发作时心房率慢、下壁导联和V1导联F波同时直立等有别于典型房扑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扑动 心动过速 异位房性 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描记术 儿童 典型心房扑动
下载PDF
经导管冷冻消融与射频消融治疗典型心房扑动的疗效比较
6
作者 汪芳 陈岗 +4 位作者 张锋 孟伟栋 严佚文 诸葛萦 孙宝贵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24-24,共1页
目的比较普通射频消融导管、盐水灌注射频消融导管、冷冻消融导管消融峡部依赖性房扑的即刻成功率、复发率和并发症。方法选择心房扑动的患者35例,男30例,女5例;平均年龄为(59.6±10.2)岁;均确定为峡部依赖性的心房扑动患者。将... 目的比较普通射频消融导管、盐水灌注射频消融导管、冷冻消融导管消融峡部依赖性房扑的即刻成功率、复发率和并发症。方法选择心房扑动的患者35例,男30例,女5例;平均年龄为(59.6±10.2)岁;均确定为峡部依赖性的心房扑动患者。将其分为普通射频消融导管组(A组,n=20,女5例男15例)、盐水灌注射频消融导管组(B组,n=8,女0/男8)和冷冻消融导管组(C组,n=7,男7例)进行峡部的线性消融。结果3组即刻成功率相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组间30 min复发率差异有无统计学3组间(P值均<0.05)。C组总的手术时间和X光透视时间冷冻消融导管组和普通射频消融导管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前者均显著短于后-A者组(P值均<0.05),冷冻消融导管C组与和盐水灌射频消融导管B组意义的总手术时间和X光透射时间的无统计学差异意义(P值均>0.05)。A组和B组患者术中均感到疼痛,C组则无一例感到疼痛。所有的患者均未发生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其他的并发症。随访9-47个月,平均(38.0±9.2)个月,A组、B组、C组的复发率分别是15%、1/8、0。复发者均再次接受消融术,均成功。结论盐水灌注射频消融导管和冷冻消融导管行心房扑动峡部的消融更具有优势,冷冻消融导管行房扑峡部的消融具有极好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心房扑动 冷冻消融 消融导管 射频消融 导管消融 线性消融 房室传导阻滞 房扑 复发率 峡部
下载PDF
Halo电极远端电位方向逆转作为典型心房扑动消融终点标准的观察
7
作者 耿宁 孙英贤 +3 位作者 邹德玲 李铁军 刘兴利 孙兆清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一种通过Halo电极远端电位方向发生逆转来判断典型心房扑动(简称房扑)三尖瓣环峡部线性消融成功的方法。方法 20例典型房扑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治疗,将Halo电极经右股静脉置于三尖瓣环上,从远端电极至近段电极呈顺时针方向。于窦... 目的探讨一种通过Halo电极远端电位方向发生逆转来判断典型心房扑动(简称房扑)三尖瓣环峡部线性消融成功的方法。方法 20例典型房扑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治疗,将Halo电极经右股静脉置于三尖瓣环上,从远端电极至近段电极呈顺时针方向。于窦性心律下,行三尖瓣环至下腔静脉之间线性消融,与此同时,于冠状窦口行S1S1500ms起搏。消融过程中,Halo电极标测显示远端电极及近端电极呈双向传导。以Halo电极远端电位方向逆转作为消融成功终点。结果 20例均消融成功,无消融并发症发生。消融后,反复电刺激未诱发房扑。术后随访6个月,未见房扑复发。结论冠状窦口起搏刺激下,Halo电极远端电位方向出现逆转可作为典型房扑三尖瓣环峡部线性消融成功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Halo电极 典型心房扑动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下载PDF
非接触标测对于典型心房扑动的标测、消融和电生理机制的新认识
8
作者 杨兵 曹克将 +4 位作者 陈明龙 单其俊 邹建刚 陈椿 李闻奇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3年第4期183-186,共4页
目的 介绍非接触标测对于典型心房扑动 (简称房扑 ,AFL)的标测、消融和电生理机制的新认识。方法  9例典型AFL ,男性 7例 ,女性 2例。使用非接触标测对窦律时峡部的双向传导、AFL时的折返激动序列进行详细标测 ,在导航系统指导下完成... 目的 介绍非接触标测对于典型心房扑动 (简称房扑 ,AFL)的标测、消融和电生理机制的新认识。方法  9例典型AFL ,男性 7例 ,女性 2例。使用非接触标测对窦律时峡部的双向传导、AFL时的折返激动序列进行详细标测 ,在导航系统指导下完成后位峡部线性消融 ,然后验证峡部双向传导阻滞。结果  (1) 1例为顺钟向AFL ,7均为逆钟向AFL ,1例未能诱发AFL ,所有AFL平均心房心动周期 (2 15± 36 )ms ;(2 )非接触标测三维显示AFL在右房内的整个折返环及其与解剖结构的三维关系 ;(3)激动可以穿过界嵴上部并且传导相对缓慢 ,提示右心房平滑部是折返环的一部分 ;(4)非接触标测可直观显示复发病例的消融线缺口 ,并直接导航消融 ;(5 ) 1例术中出现心房颤动 ,1例因不能耐受消融所致胸痛放弃手术 ,其余 7例即刻均达到峡部双向阻滞 ,随访 12~ 36月未见复发。结论 非接触标测系统可直观再现典型AFL的完整折返环及其与右房解剖结构的关系 ,确认折返机制 ,对复发病例可发现消融线裂隙并导航消融。同时发现激动可横向穿过界嵴并且速度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标测 典型心房扑动 电生理 导管 射频消融术 心脏病
下载PDF
心电图P波形态变化在典型心房扑动射频消融中意义的再评价
9
作者 夏云龙 杨延宗 +4 位作者 薛连喜 李世军 高连君 刘少稳 林治湖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4年第3期187-189,共3页
目的以峡部消融线上标测到稳定的宽间期双电位作为典型心房扑动(AFL)射频消融(RFCA)终点标准,对消融前后低侧位右房与冠状窦口刺激心电图P波形态变化进行比较,进而评价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24例典型AFL患者,进行三尖瓣环至下腔静脉之间... 目的以峡部消融线上标测到稳定的宽间期双电位作为典型心房扑动(AFL)射频消融(RFCA)终点标准,对消融前后低侧位右房与冠状窦口刺激心电图P波形态变化进行比较,进而评价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24例典型AFL患者,进行三尖瓣环至下腔静脉之间的线性消融。消融后于消融线标测双电位。消融前后,以及消融过程中分别进行低侧位右房与冠状窦口刺激,比较心电图P波形态的变化。结果RFCA成功后行低侧位右房及冠状窦口起搏,所有患者体表心电图Ⅱ,Ⅲ,aVF导联的P波在负向成分之后出现一正向波成分(100%),且P波时限延长,但是6例患者出现特征性心房激动顺序变化时(即低侧位右房刺激时呈顺钟向传导,逆钟向阻滞。冠状静脉窦刺激时呈逆钟向传导,顺钟向阻滞),消融线局部双电位为71.0±11.2ms,此时低侧位右房与冠状静脉窦口刺激也出现相同的P波变化,继续消融可见双电位延长至118.20±10.2ms,而再予刺激,并不出现P波形态的进一步变化(25%)。结论:对于典型AFL的射频消融治疗,峡部消融后进行峡部两侧刺激可以产生心电图P波形态的特征性变化。但是由于峡部为缓慢传导或者残存传导裂隙时也可以出现此种变化,加之影响P波形态的因素较多,所以这种判断方法临床实践应用的意义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P波形态 侧位 射频消融 刺激 冠状窦 典型心房扑动 峡部 患者 冠状静脉窦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典型心房扑动不同消融终点的评价
10
作者 夏云龙 迟贤国 +5 位作者 杨延宗 李世军 杨东辉 高连君 刘少稳 林治湖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3年第6期420-424,共5页
评价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峡部依赖性心房扑动 (AFL)中 ,心房激动顺序的变化与双电位标测这两种消融终点的判断方法 ,以期提高成功率 ,减少复发率。选取 1997年 11月至 2 0 0 2年 9月连续收治的 4 3例典型AFL病人。按照消融终点不同 ,以及... 评价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峡部依赖性心房扑动 (AFL)中 ,心房激动顺序的变化与双电位标测这两种消融终点的判断方法 ,以期提高成功率 ,减少复发率。选取 1997年 11月至 2 0 0 2年 9月连续收治的 4 3例典型AFL病人。按照消融终点不同 ,以及收治时间顺序分为心房特征性激动顺序变化组 (AC组 ) ,双电位组 (DP组 )。于右房三尖瓣环与下腔静脉之间的峡部进行线性消融。AC组以出现右房特征性激动顺序的变化 (即低侧位右房刺激时呈逆钟向阻滞 ,冠状静脉窦刺激时呈顺钟向阻滞 )为依据判定为峡部双向阻滞。DP组在AC组消融结果基础上 ,以消融线上标测到宽间期双电位 (>10 0ms)为依据判定为峡部双向阻滞。随访复发率。结果 :4 3例患者 ,所有患者均达到相应的射频消融终点。DP组所有患者消融成功后双电位为 116 .6± 12 .5ms。随访 14 .5± 5 .4个月 ,AC组的复发率高于DP组 (2 3.5 %vs 0 ,P <0 .0 5 )。结论 :作为峡部双向阻滞的指征 ,宽间期双电位比心房特征性激动顺序变化更准确 ,手术成功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治疗 典型心房扑动 消融终点 双电位
下载PDF
差异性起搏法对典型心房扑动消融后峡部完全传导阻滞的预测价值
11
作者 张劲林 徐亚伟 +3 位作者 徐剑刚 周可 陈艳清 李伟民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6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讨一种简单的方法用以鉴别峡部消融线是完全阻滞还是存在缓慢传导,以降低典型心房扑动(简称房扑)消融后的复发率。方法前瞻性研究30例典型房扑患者消融后峡部的传导,放置20极Halo电极,使最远端的两对电极靠近阻滞线,分别起搏这两... 目的探讨一种简单的方法用以鉴别峡部消融线是完全阻滞还是存在缓慢传导,以降低典型心房扑动(简称房扑)消融后的复发率。方法前瞻性研究30例典型房扑患者消融后峡部的传导,放置20极Halo电极,使最远端的两对电极靠近阻滞线,分别起搏这两对电极并在消融线上标测局部双电位或多电位,我们假设局部电位的初始成分和终末成分分别代表消融线两侧的激动,当起搏部位由离消融线较近的电极对转为较远电极对起搏时,刺激信号到局部电位初始电位成分的时间将会延迟,而刺激信号到局部电位终末成分的时间变化取决于阻滞线是否完整。终末电位提前或不变提示完全阻滞,终末电位延迟提示阻滞线上有传导缝隙。结果用传统判断峡部阻滞的方法做参照标准,选取位点进行差异性起搏共54次,峡部完全阻滞前18次,峡部完全阻滞后36次。当起搏部位转为较远电极对时,初始电位均延迟,平均18±9ms,峡部不全阻滞时,终末电位延迟13±7ms,峡部完全阻滞后,终末电位提前12±8ms。差异性起搏对预测峡部完全阻滞的灵敏度达100%,特异度达88.9%。结论差异性起搏可准确鉴别峡部形成完全阻滞还是存在缓慢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差异性起搏 典型心房扑动 峡部
下载PDF
探索不用Halo电极射频消融治疗典型心房扑动的方法
12
作者 邓金龙 覃绍明 +3 位作者 覃丽萍 林英忠 王风 林丽萍 《医学信息(西安上半月)》 2005年第7期792-795,共4页
目的探讨不用Halo电极消融典型心房扑动(AF)的方法和右心房峡部传导时间间期的意义。方法对9例AF患者进行了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将普通标测电极分别放置高位右房(HRA、A点)、低位右房(LRA、B点)、希氏束(His、C点)、冠状窦(CS、C... 目的探讨不用Halo电极消融典型心房扑动(AF)的方法和右心房峡部传导时间间期的意义。方法对9例AF患者进行了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将普通标测电极分别放置高位右房(HRA、A点)、低位右房(LRA、B点)、希氏束(His、C点)、冠状窦(CS、CS34为D点),标测AF发作时右房激动顺序,起搏时测量右心房峡部传导时间间期,然后,对峡部行线形消融直至双向传导阻滞,测量右心房峡部传导时间间期(BD、DB)。结果不用Halo电极成功消融所有典型心房扑动病例,消融后冠状窦口处起搏时,起搏信号至右房下侧壁的时间间期(DB=140.7±66.1ms)和右房下侧壁起搏时起搏信号至冠状窦口CS34的时间间期(BD=123.2±42.1ms)均较消融前(DB=66.0±12.5ms,BD=62.5±13.0ms)明显延长,P<0.01。结论不用Halo电极能成功消融典型心房扑动(AF),右心房峡部传导时间间期的定量测定可作为判断峡部完全性双向传导阻滞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心房扑动 射频消融治疗 双向传导阻滞 心脏电生理检查 时间间期 冠状窦口 起搏信号 心房 标测电极 激动顺序 线形消融 定量测定 峡部 右房 希氏束 发作时 完全性 AF 测量
下载PDF
典型心房扑动伴3相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
13
作者 栾桂芹 崔勇 +1 位作者 宿志庆 王静 《心电学杂志》 2005年第3期164-164,共1页
关键词 右束支传导阻滞 典型心房扑动 风湿性心瓣膜病 二尖瓣置换术后 3相 收缩期杂音 AVF导联 QRS波群 反复胸闷
下载PDF
肺部感染引起房性期前收缩并诱发典型心房扑动1例
14
作者 王述兰 窦秀琴 +3 位作者 谢红莉 李晓丽 任格英 张璐 《心电学杂志》 2005年第2期103-104,共2页
关键词 肺部感染 典型心房扑动 房性期前收缩 彩色超声心动描记术 诱发 支气管镜检查 病理性杂音 X线胸片示 炎症性改变 支气管黏膜 QRS波群 心律不齐 病理检查 临床诊断 min 肺纹理 慢性炎 心房 心电图 室上性
下载PDF
典型心房扑动射频消融与药物治疗的对比研究
15
作者 杨硕 罗骏 +1 位作者 葛郁芝 盛国太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比较射频消融和药物治疗典型心房扑动(房扑)的疗效、安全性。方法:将74例典型房扑患者分为射频消融组35例和药物治疗组39例,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射频消融组手术成功率94.29%(33/35),与药物治疗组的3个月有效率82.05%... 目的:比较射频消融和药物治疗典型心房扑动(房扑)的疗效、安全性。方法:将74例典型房扑患者分为射频消融组35例和药物治疗组39例,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射频消融组手术成功率94.29%(33/35),与药物治疗组的3个月有效率82.05%(32/3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消融组复发率18.18%(6/33)低于药物治疗组的46.88%(15/32,P<0.05)。射频消融组总有效率为77.14%(27/35),高于药物治疗组的43.59%(1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典型房扑的有效率高于药物治疗,安全性可靠,长期随访复发率低,可推荐在典型房扑中作为一线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心房扑动 射频消融 可达龙
下载PDF
窦性心律下射频消融治疗典型心房扑动的观察(摘要)
16
作者 黄丽萍 夏云龙 +3 位作者 杨延宗 杨东辉 张树龙 刘少稳 《海南医学》 CAS 2002年第12期172-172,共1页
目的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典型心房扑动 (AF)已广泛应用 ,但在消融前常常需要进行AF的诱发 ,以进行房扑类型以及缓慢传导区的判断。而相应的诱发与电生理检查过程时间较长。本研究在心电图判断较明确的基础上 ,观察窦律下AF消融的成功率... 目的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典型心房扑动 (AF)已广泛应用 ,但在消融前常常需要进行AF的诱发 ,以进行房扑类型以及缓慢传导区的判断。而相应的诱发与电生理检查过程时间较长。本研究在心电图判断较明确的基础上 ,观察窦律下AF消融的成功率。方法  10例AF病人 ,依据体表心电图的F波频率 ,形态 ,方向 ,判断为典型房扑 ,即右房内顺钟向或者逆钟向的大折返。所有病人无心脏外伤以及手术史。消融前与消融过程中病人均表现为窦律。于右房三尖瓣环与下腔静脉之间的峡部进行线性消融。 7例患者以出现右房特征性激动顺序的变化 (即低侧位右房刺激时呈逆钟向阻滞 ,冠状静脉窦刺激时呈顺钟向阻滞 )为消融终点 ,另 3例在上述心房激动顺序变化基础上 ,以消融线上双电位为消融终点。消融后进行心房程序刺激检查。结果 所有患者均达到相应的射频消融终点。X线曝光时间 19.2± 8.3min ,总手术时间 82 .4± 15 .7min。随访 8.5± 3 .4个月 ,AF无复发。结论 对于AF病人 ,在心电图可以明确判断为典型AF的基础上 ,消融前可以不采用心房程序刺激以及其他一些心内电生理检查 ,直接在窦性心律下进行峡部的线性消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性心律 射频消融 典型心房扑动
下载PDF
十二通道与六通道开放式冷盐水灌注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典型心房扑动的临床对照分析
17
作者 龚世峰 沈才杰 +3 位作者 孙立勤 储慧民 王健 陈晓敏 《浙江医学》 CAS 2014年第11期1004-1006,共3页
典型心房扑动(房扑)的电生理机制为局限于右心房、围绕三尖瓣环的大折返,三尖瓣环与终末嵴及欧氏嵴分别为心房激动向前与向后的阻滞线、缓慢传导区,在三尖瓣环峡部(Cavotricuspid isthmus,CTI)消融形成完全双向阻滞成功率较高.虽然... 典型心房扑动(房扑)的电生理机制为局限于右心房、围绕三尖瓣环的大折返,三尖瓣环与终末嵴及欧氏嵴分别为心房激动向前与向后的阻滞线、缓慢传导区,在三尖瓣环峡部(Cavotricuspid isthmus,CTI)消融形成完全双向阻滞成功率较高.虽然开放式冷盐水灌注消融导管已经广泛应用,但典型房扑消融如何缩短手术时间及能量损伤的深度等问题仍困惑着电生理医师.本中心旨在总结采用国内新上市的十二通道开放式冷盐水灌注导管(Contact TherapyTM Cool PathTM Duo,CTCPD)消融的临床经验,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盐水灌注导管 典型心房扑动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 开放式 临床对照 通道 十二 盐水灌注消融导管
下载PDF
非典型心房扑动治疗的实用方法
18
作者 Jeffrey Munro 沈文光 +1 位作者 刘晓宇 王如兴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5年第4期229-244,共16页
心房扑动是一类具有不同表现的折返性房性心律失常,包括典型心房扑动和非典型心房扑动,其中典型心房扑动是以下腔静脉-三尖瓣峡部为关键传导区域形成的折返性心律失常,而非典型心房扑动的折返环多存在于左心房或右心房且与瘢痕和慢传导... 心房扑动是一类具有不同表现的折返性房性心律失常,包括典型心房扑动和非典型心房扑动,其中典型心房扑动是以下腔静脉-三尖瓣峡部为关键传导区域形成的折返性心律失常,而非典型心房扑动的折返环多存在于左心房或右心房且与瘢痕和慢传导区域有关。近年来,随着心脏外科手术和房颤导管消融手术例数的增加,非典型心房扑动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典型心房扑动的消融通常是沿下腔静脉-三尖瓣峡部进行线性消融,而非典型心房扑动消融通常需要多种技术联合应用以明确关键传导区域的位置,这些技术包括采用三维标测系统行电解剖电压标测和激动标测及采用拖带技术确定非典型心房扑动发生的关键传导区域。本文以一例既往行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发生非典型心房扑动的患者为例,介绍我们是如何确定非典型心房扑动折返环的组成,尤其是如何发现非典型心房扑动发生的关键传导区域并予以消融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心房扑动 电解剖电压标测 激动标测 拖带 折返性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消融
下载PDF
典型心房扑动消融中两个靶点的随机比较研究
19
作者 蒋从清 操传斌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41-441,共1页
关键词 典型心房扑动 消融 靶点
下载PDF
典型心房扑动患者行三尖瓣峡部消融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继芳 宋卫锋 +5 位作者 陈珂 臧小彪 周游 王现青 赵永辉 付海霞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10期1036-1041,共6页
目的观察典型心房扑动患者行三尖瓣峡部消融术后3年内新发心房颤动(房颤)情况,探讨其新发房颤的危险因素。方法2016年1月—2018年5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诊治典型心房扑动患者132例,均行三尖瓣峡部消融术治疗,术前均行生活质量评分、... 目的观察典型心房扑动患者行三尖瓣峡部消融术后3年内新发心房颤动(房颤)情况,探讨其新发房颤的危险因素。方法2016年1月—2018年5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诊治典型心房扑动患者132例,均行三尖瓣峡部消融术治疗,术前均行生活质量评分、心理量表评分、实验室检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术后随访3年,根据是否新发房颤将132例患者分为新发房颤组27例与窦性心律组105例,末次随访时行生活质量评分及心理量表评分,比较2组有饮酒史、合并高血压比率等临床资料,术前实验室检查(血脂、尿酸、脑钠肽水平等)、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心房前后径、右心房左右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三尖瓣反流),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心理量表评分变化情况及随访期间新发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因心血管事件再入院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典型心房扑动患者行三尖瓣峡部消融术后3年内新发房颤的影响因素;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2组术后3年内因心血管事件再入院发生率。结果132例典型心房扑动患者随访期间新发房颤27例(20.45%)。新发房颤组有饮酒史、合并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比率(29.63%、44.44%、14.81%)均高于窦性心律组(9.52%、20.00%、1.90%)(P<0.05),左心房前后径[(37.66±9.48)mm]大于窦性心律组[(30.60±11.66)mm](t=-2.902,P=0.004),血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脑钠肽水平及右心房左右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三尖瓣反流比率与窦性心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饮酒是典型心房扑动患者行三尖瓣峡部消融术后3年内新发房颤的影响因素(OR=0.219,95%CI:0.068~0.704,P=0.011)。新发房颤组躯体健康评分降低、精神健康评分降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升高比率(37.04%、22.22%、29.63%)及新发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因心血管事件再入院发生率(14.81%、44.44%)均高于窦性心律组(17.14%、5.71%、11.43%、0.95%、6.67%)(P<0.05)。结论典型心房扑动患者中饮酒者行三尖瓣峡部消融术后3年内易新发房颤,三尖瓣峡部消融术后新发房颤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素质降低,新发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及因心血管事件再入院的风险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心房扑动 心房颤动 三尖瓣峡部消融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