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烟叶生产典型样区土壤质量评价 被引量:18
1
作者 闫慧峰 梁洪波 +9 位作者 许家来 李德成 杨举田 杜传印 牛柱峰 刘光亮 徐宜民 肖振杰 关辉 石屹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1-47,共7页
以山东3个主要植烟地区临沂、潍坊和日照的烟叶生产典型样区为研究对象,选取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钾、有效磷、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作为植烟土壤肥力质量的评价指标,采用模糊隶属度函数模型对... 以山东3个主要植烟地区临沂、潍坊和日照的烟叶生产典型样区为研究对象,选取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钾、有效磷、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作为植烟土壤肥力质量的评价指标,采用模糊隶属度函数模型对土壤肥力进行定量评价,选取土壤砷、镉、铬、汞、铅、镍、铜、锌全量作为植烟土壤环境质量的评价指标,采用内梅罗指数法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临沂、潍坊和日照3地典型样区的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分别为0.54、0.56和0.49,土壤肥力无明显差别,平均水平未达到良好等级,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临沂、潍坊和日照3地典型样区的土壤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分别为0.59、0.58和0.54,土壤环境质量无明显差别,均处于低风险状态,但个别元素存在超标的现象,汞应成为山东烟区土壤环境质量控制的重要关注点。综合两方面的评价结果,山东烟叶生产典型样区的土壤肥力质量良好,土壤环境质量清洁,为烟叶的品质和质量安全状况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生产 典型样区 土壤肥力质量 土壤环境质量 评价
下载PDF
长江上游典型样区土地利用现状初步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任洪玉 刘纪根 +1 位作者 王爱娟 邹翔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19,共4页
为了掌握土地利用现状,以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重点区域为对象,首先采用抽样调查方法确定4个典型样区,然后在各样区内以单幅1∶10000地形图覆盖范围为调查对象,进行土地利用现状的野外现场勾绘和室内各种土地利用面积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为了掌握土地利用现状,以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重点区域为对象,首先采用抽样调查方法确定4个典型样区,然后在各样区内以单幅1∶10000地形图覆盖范围为调查对象,进行土地利用现状的野外现场勾绘和室内各种土地利用面积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地区土地利用以农用地为主,其中主要类型是耕地和林地,而耕地中又以水土流失最易发生的坡耕地比例最大,接近耕地总面积的一半,同时,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不同典型样区的土地利用也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其中金沙江干热河谷区与其余3个样区的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典型样区 土地利用 空间差异
下载PDF
西南山丘区土地整治中典型梯田样区的田坎响应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建华 张建生 +3 位作者 李成学 郭晓飞 陈运春 余建新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24-931,共8页
构筑稳定田坎是西南地区土地整治的重要工作之一。为明确土地整治与田坎的响应关系,本文基于田坎稳定性判别,以西南山丘区地形地貌特点,按照不同坡度划分为五类典型梯田样区,并构建标准田块和标准样区的田坎响应模型,分别分析其在土地... 构筑稳定田坎是西南地区土地整治的重要工作之一。为明确土地整治与田坎的响应关系,本文基于田坎稳定性判别,以西南山丘区地形地貌特点,按照不同坡度划分为五类典型梯田样区,并构建标准田块和标准样区的田坎响应模型,分别分析其在土地整治中的响应。结果表明:田坎高与田面毛宽和净田面宽均呈正相关;典型平地样区中具有最大田面毛宽为50 m,最小样区总长197.63 m,最大新增耕地0.99 hm2,且当地形坡度增大,田坎高度相应增加才能扩大田面宽度和新增耕地面积;典型丘陵样区和山地样区中均表现为地形坡度增大,其可修筑的梯田面宽越窄,若田面宽度增大,则格田、田埂数量和占地均减少,且其条田响应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丘 典型样区 梯田 田坎
下载PDF
河南典型样区地形对耕地动态变化空间分布多样性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笑莹 张学雷 任圆圆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3期271-281,共11页
选取河南省豫北、豫中和豫南3个典型样区,将土壤多样性理论引入耕地动态变化空间分布多样性与地形多样性分析中.在1km×1km网格尺度下计算2001、2007和2017年间耕地动态变化量的空间分布多样性特征及其与地形空间分布多样性的关系,... 选取河南省豫北、豫中和豫南3个典型样区,将土壤多样性理论引入耕地动态变化空间分布多样性与地形多样性分析中.在1km×1km网格尺度下计算2001、2007和2017年间耕地动态变化量的空间分布多样性特征及其与地形空间分布多样性的关系,分析地形和耕地变化空间分布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典型样区在不同的研究时期,耕地的空间分布多样性指数均大于0.95,呈现出整体均匀状态;地形的空间分布离散程度是山地>丘陵>平原;由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地形和耕地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显著性相关关系(F=89.242>Fcrit=3.285);由互熵关联分析可得平原与耕地的相关性最强,丘陵次之,山地最弱;以地形为基础,各研究区耕地的空间分布多样性变化有显著差异,豫北耕地变化相对最稳定且多样性指数变化小,豫中耕地不断减少但多样性指数变化较稳定,豫南耕地变化明显且多样性指数有较大起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地形 空间分布多性变化 相关分析 河南省典型样区
原文传递
农业地域功能的时空格局与演进特征——以106国道沿线典型样带区为例 被引量:18
5
作者 鲁莎莎 刘彦随 关兴良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7-75,共9页
研究目的:揭示不同时间段农业地域多功能的地域差异和演进特征,提出农业地域多功能协同发展的对策,为科学引导地区分工、强化主导功能、凸显地域价值、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农业地域多功能性指数计算模型,农业地域... 研究目的:揭示不同时间段农业地域多功能的地域差异和演进特征,提出农业地域多功能协同发展的对策,为科学引导地区分工、强化主导功能、凸显地域价值、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农业地域多功能性指数计算模型,农业地域多功能演变的时空差异诊断模型,Gi*指数模型。研究结果:(1)农产品供给功能提升幅度较大,其重心进一步向平原农区集中;京津冀都市区、邯郸经济区劳动力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大幅度提升;山地丘陵区生态保育功能进一步凸显;文化传承和休闲功能优势区向各市辖区及其周边县域集中。(2)京津冀都市区、邯郸市及其周边地区为多功能指数热点区,而京津冀都市区与邯郸经济区之间的县市以及样带河南段大部分县市为多功能指数冷点区。研究结论:106国道沿线典型区不同类型区农业地域主导功能定位不同,需借助财政转移支付、生态补偿、粮食补贴等政策手段引导地域功能与社会经济需求、地域资源禀赋相适应,促进主导功能区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农业地域功能 时空格局 演进特征 106国道沿线典型
下载PDF
中国城乡转型背景下农业综合区划研究——以106国道沿线典型样带区为例 被引量:15
6
作者 鲁莎莎 刘彦随 关兴良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09-917,共9页
在逐一考察和判断106国道沿线典型样带区农业发展现状和地域分异的形成条件及其主导因素基础上,构建了农业地域类型划分指标体系,利用研究区农村社会经济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首先,采用层次分析、SOFM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研究... 在逐一考察和判断106国道沿线典型样带区农业发展现状和地域分异的形成条件及其主导因素基础上,构建了农业地域类型划分指标体系,利用研究区农村社会经济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首先,采用层次分析、SOFM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研究区划分为8个农业地域类型区。其次,界定农业地域多功能类型,从农产品供给功能、就业与社会保障功能、生态保育功能及休闲与文化传承功能等多维角度,构建农业地域多功能分区指标体系,并结合区位特征将研究区划分为8个主导功能亚区。最后,将农业地域类型划分结果与农业地域功能分区结果进行耦合与叠加,获得了106国道沿线典型样带区农业综合区划方案,并就综合区划方案的发展方向和不同类型区域发展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地域功能 农业综合 城乡发展转型 106国道沿线典型
下载PDF
区域土地整理项目工程量估算方法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郝莉莎 余建新 +3 位作者 张川 郑宏刚 廖晓虹 陈运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3-417,429,共6页
在土地整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量估算的精度对项目投资的合理性起到重要的作用。在设计典型样区的基础上,采用横断面延米法、外拓系数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工程量的估算,探讨了区域土地整理项目工程量估算的新方法,并以西部生态建... 在土地整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量估算的精度对项目投资的合理性起到重要的作用。在设计典型样区的基础上,采用横断面延米法、外拓系数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工程量的估算,探讨了区域土地整理项目工程量估算的新方法,并以西部生态建设地区云南省"兴地睦边"农田整治重大工程为例进行应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横断面延米法和外拓系数法相结合的估算方法有效克服了传统方法的不足,可为大尺度区域土地整理项目工程量的估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量估算 外拓系数法 典型样区 大尺度 土地整理
下载PDF
农业地域类型的识别及其演进特征——以106国道沿线典型样带区为例 被引量:10
8
作者 鲁莎莎 关兴良 +1 位作者 刘彦随 贺超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37-648,共12页
构建农业地域类型的辨识指标体系,采用农用地动态度、农用地优势度、重心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1996、2000和2009年106国道沿线样带区农业地域类型的时空格局、演进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地域... 构建农业地域类型的辨识指标体系,采用农用地动态度、农用地优势度、重心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1996、2000和2009年106国道沿线样带区农业地域类型的时空格局、演进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地域差异显著,呈现北高南低的梯度分布规律,并在样带中南部形成"低谷区"。②农用地结构、利用程度与方式变化显著。耕地减少326.17×103hm2,北部快于南部地区,山地丘陵区快于平原农区;园地和林地逐渐向优势区集中,牧草地总体变化不明显;垦殖指数有所下降,耕地承载人口压力日益增加,水浇地面积比重大。③农业仍然是主要部门,其次为畜牧业、林业和渔业;果品、蔬菜生产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样带区东部平原县农业优势高于西部山地丘陵县,而牧业比较优势则是西部高于东部,林业比较优势呈由南向北逐渐增强的态势,南部渔业优势突出。④农业投入产出效益逐年递增,且有加速趋势。⑤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与演变受自然资源禀赋、人口变化、经济增长、技术革新和政策体制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但各时期的主导驱动机制有所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地域类型 识别 演进特征 106国道沿线典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