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部山地草原地区典型民居冬季热环境测试研究——以肃南喇嘛坪村为实测对象
1
作者 张磊 刘加平 +1 位作者 杨柳 王登甲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4年第3期314-316,323,共4页
以具有代表性的祁连山北麓山区肃南牧民定居工程的典型民居为研究对象,在冬季对该建筑进行了温湿度、平均辐射温度以及室内热舒适度等热环境参数的测试。在评价当地传统民居空间质量的基础上,分析其优点及不足,为新建适应性民居提供参... 以具有代表性的祁连山北麓山区肃南牧民定居工程的典型民居为研究对象,在冬季对该建筑进行了温湿度、平均辐射温度以及室内热舒适度等热环境参数的测试。在评价当地传统民居空间质量的基础上,分析其优点及不足,为新建适应性民居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草原 典型民居 室内热环境 测试研究
下载PDF
陇东地区典型民居夏季热环境测试研究
2
作者 王建华 侯秋凤 +2 位作者 马宝成 张虎 王云锋 《建筑设计管理》 2014年第2期84-88,共5页
通过对陇东平凉、庆阳两个地区典型窑洞、砖木建筑典型夏日室内热环境及院落微环境温度的测试,分析数据研究发现,影响夏日室内热舒适的主要因素是室外空气温度;房间围护结构均对人体形成冷辐射,有利于夏季人体舒适;院落微环境中四... 通过对陇东平凉、庆阳两个地区典型窑洞、砖木建筑典型夏日室内热环境及院落微环境温度的测试,分析数据研究发现,影响夏日室内热舒适的主要因素是室外空气温度;房间围护结构均对人体形成冷辐射,有利于夏季人体舒适;院落微环境中四周围墙(建筑外墙)及地面11:00~16:00对人体形成热辐射,不利于人体舒适,应加强院落绿化种植等措施,减小四周围墙(建筑外墙)及地面的表面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东地区 典型民居 典型夏日 热环境
下载PDF
纵向岭谷区北部“藏+X”型“非典型民居”的空间特征与形成机制
3
作者 邹开泽 杨宇亮 高凡清 《住区》 2022年第1期148-157,共10页
针对“谱系化”不够鲜明的民居的独特价值与未受重视的现状,本文提出“非典型民居”的概念,以纵向岭谷区北部为研究范围,以多学科交叉视野,探讨“藏+傈僳”、“藏+纳西”两类“非典型民居”的宏观、微观空间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 针对“谱系化”不够鲜明的民居的独特价值与未受重视的现状,本文提出“非典型民居”的概念,以纵向岭谷区北部为研究范围,以多学科交叉视野,探讨“藏+傈僳”、“藏+纳西”两类“非典型民居”的宏观、微观空间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非典型民居以见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典型性意义而具备较高的学术价值;两类非典型民居在宏观地理空间中呈现核心-边缘、交错分布与带状渐变的宏观格局,在微观建筑空间则以藏族民居特征为主,并保有本民族民居的特征;宏观格局通过地理环境、族群互动、心理认同、营造技艺四个方面,深刻影响了微观建筑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居 纵向岭谷区 典型民居 空间特征 形成机制 多学科交叉 藏族
下载PDF
天津市典型老旧民居抗震能力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姚新强 陈宇坤 +1 位作者 杨绪连 高武平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2014年第2期280-288,共9页
本文对天津市典型老旧民居进行了抗震能力分析,介绍了它们的结构形式,抗震性能。并根据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对其中一幢民居楼进行了抗震能力分析和鉴定。研究表明,在遭受Ⅶ度小震时,顶层中等破坏;Ⅷ度中震时,顶层严重破坏;Ⅸ度大震时,顶... 本文对天津市典型老旧民居进行了抗震能力分析,介绍了它们的结构形式,抗震性能。并根据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对其中一幢民居楼进行了抗震能力分析和鉴定。研究表明,在遭受Ⅶ度小震时,顶层中等破坏;Ⅷ度中震时,顶层严重破坏;Ⅸ度大震时,顶层倒塌。建议尽快进行抗震加固。本文指出了抗震薄弱环节,并给出了抗震加固措施。本文可为天津市典型老旧民居的抗震加固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老旧民居 抗震加固 抗震薄弱环节 抗震能力
下载PDF
贵州土家族传统民居结构受力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崔凯 陈燕菲 +3 位作者 朱军 马江林 曾永 蒙芳 《四川建材》 2016年第4期91-92,共2页
吊脚楼是贵州土家族的典型传统民居,木结构体系吊脚楼有自己独特的构造。本文使用结构力学求解器对穿斗式吊脚楼进行结构受力分析,发现吊脚楼在不考虑水平力的作用下,主要承受轴向力的作用,其构造充分发挥了木材轴向性能好的特质。
关键词 贵州土家族 典型民居 吊脚楼 穿斗式木结构 结构受力分析
下载PDF
“一颗印”民居的变异模式及其适应性探析 被引量:9
6
作者 陈庆懋 何俊萍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72-79,共8页
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以传统"一颗印"民居模式进行自我调整较为突出的几种诱导因素——生产生活方式、基地条件、功能需求、宗教信仰等为切入点,总结"一颗印"民居常见的几种变异模式;并分别探析它们对相应诱导因素... 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以传统"一颗印"民居模式进行自我调整较为突出的几种诱导因素——生产生活方式、基地条件、功能需求、宗教信仰等为切入点,总结"一颗印"民居常见的几种变异模式;并分别探析它们对相应诱导因素的应对策略以及具体措施,这对如何认知地域传统和进行新的建筑设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一颗印”民居 变异模式 适应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