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北部草地典型灌木的碳氮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张静 刘耘华 +3 位作者 盛建东 柴强 李瑞霞 赵丹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7-316,共10页
灌木在维持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研究调查了新疆北部草地典型灌木物种,并分析了这些灌木叶、枝、茎的碳(C)、氮(N)含量特征,可为新疆草地植被碳氮储量的准确估算以及碳氮循环过程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 灌木在维持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研究调查了新疆北部草地典型灌木物种,并分析了这些灌木叶、枝、茎的碳(C)、氮(N)含量特征,可为新疆草地植被碳氮储量的准确估算以及碳氮循环过程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北疆地区草地的典型灌木有白刺(Nitraria spp.)、刺旋花(Convolvulus tragacanthoides)、红砂(Reaumuria soongarica)、假木贼(Anabasis spp.)、锦鸡儿(Caragana spp.)、麻黄(Ephedra spp.)、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梭梭(Haloxylon spp.)、金丝桃叶绣线菊(Spiraea hypericifolia)、驼绒藜(Krascheninnikovia spp.)、小蓬(Nanophyton erinaceum)、盐爪爪(Kalidium spp.)、猪毛菜(Salsola spp.)等,归属于蔷薇科、豆科、麻黄科、柽柳科、蒺藜科、蓼科、旋花科、藜科。北疆草地典型灌木各器官C含量为茎(45.76±3.43)%>枝(44.27±4.51)%>叶(39.15±5.91)%,N含量为叶(2.21±0.59)%>枝(1.55±0.44)%>茎(1.34±0.35)%,C:N为茎(36.74±10.80)>枝(31.07±10.43)>叶(18.94±5.82)。灌木地上部分C含量为(43.77±4.43)%,N含量为(1.56±0.45)%,C:N为(31.78±10.12);C含量变异程度较小,变异系数为10%,N含量的变异系数为27%,C:N的变异系数为32%。灌木同一器官的C、N含量及C:N在不同科间有显著差异,蔷薇科各器官的C含量显著大于其他科(p<0.05);豆科叶和茎的N含量显著大于其他科(p<0.05),麻黄科枝的N含量显著大于其他科(p<0.05);旋花科叶和枝的C:N显著大于其他科(p<0.05),蔷薇科茎的C:N显著大于其他科(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含量 氮含量 典型灌木 新疆北部 草地
原文传递
长白山区林下主要灌木生物量估算与分析 被引量:46
2
作者 何列艳 亢新刚 +2 位作者 范小莉 高延 冯启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5-50,共6页
以长白山金沟岭林场天然云冷杉林、杨桦次生林、人工落叶松林3种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林下灌木层分布较广泛的10个物种以植冠面积(Ac)、植冠体积(Vc)、地径平方与株高乘积(D2H)为自变量的器官生物量模型,并按照灌木形态的不同分别... 以长白山金沟岭林场天然云冷杉林、杨桦次生林、人工落叶松林3种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林下灌木层分布较广泛的10个物种以植冠面积(Ac)、植冠体积(Vc)、地径平方与株高乘积(D2H)为自变量的器官生物量模型,并按照灌木形态的不同分别乔木型灌木(主干明显)、典型灌木(分枝多,主干不明显)构建混合物种模型,选出R2较大、SEE较小的模型作为最优模型,研究了不同森林类型林下灌木层生物量及其在不同物种和器官中的分配。结果表明:单一物种器官生物量最优模型多为线性、二次或者三次方程,干、枝最优模型采用的自变量多为D2H或者Vc,叶生物量最优模型采用的自变量多为Ac或者Vc,根的多为D2H。混合物种模型的最优方程为幂函数或三次方程,最优模型的自变量除典型灌木枝模型为Vc外,其他各器官模型自变量都为D2H。计算得到的天然云冷杉林、杨桦次生林、人工落叶松林林下灌木层生物量分别为4 013.59、3 950.66和4 649.36 kg/hm2,且乔木型灌木对生物量的贡献率大于典型灌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区 生物量模型 乔木型灌木 典型灌木
下载PDF
吉林蛟河天然阔叶红松林下5种灌木生物量估算模型 被引量:9
3
作者 杨松 侯继华 +5 位作者 赵秀海 魏丽萍 李颖 姚静 代海军 何怀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6-41,共6页
以吉林蛟河地区天然红松阔叶林林下常见的5种灌木为研究对象,分乔木型灌木﹝地面分枝少、主干明显,包括卫矛(Euonymus alatus)、东北鼠李(Rhamnus yoshinoi)﹞和典型灌木﹝地面分枝多、主干不明显,包括长白茶藨(Ribes komarovii)、暖木... 以吉林蛟河地区天然红松阔叶林林下常见的5种灌木为研究对象,分乔木型灌木﹝地面分枝少、主干明显,包括卫矛(Euonymus alatus)、东北鼠李(Rhamnus yoshinoi)﹞和典型灌木﹝地面分枝多、主干不明显,包括长白茶藨(Ribes komarovii)、暖木条荚蒾(Viburnum burejaeticum)、鸡树条荚蒾(Viburnum sargentii)﹞,以易测因子通过回归分析构建了单种各器官和全株(丛)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最优生物量模型均为幂函数模型或一次线性模型,除长白茶藨的丛当年枝生物量模型和丛多年枝生物量模型在0.01水平上显著以及暖木条荚蒾的当年枝生物量模型在0.05水平上显著外,其余模型均在0.001水平上显著。以植株个体为单位的生物量模型中,除东北鼠李叶生物量和枝生物量与植灌体积Vc相关性最好外,其余各器官生物量和全株生物量均与地径D或地径平方与树高的乘积D2H相关性最好。典型灌木的叶、当年枝、多年枝、枝、茎和地上生物量以分支个体为单位构建的生物量模型要好于以丛为单位构建的生物量模型,但地下生物量和全丛生物量模型正好相反,因此,以丛为单位构建地下生物量和全丛生物量模型为典型灌木的生物量估算提供了简便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阔叶林 林下灌木 灌木生物量模型 典型灌木 乔木型灌木
下载PDF
冬季增城丘陵灌木林近地层湍流通量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
4
作者 于鑫 郑腾飞 黄健 《广东气象》 2021年第6期37-41,共5页
涡动相关仪获得的湍流数据质量不仅受到传感器构造及当时环境因子的影响,同时可能受到理论假设带来的误差的影响。对2018年1月1日—2月28日冬季增城丘陵灌木林典型下垫面近地层湍流观测数据进行了包括野点剔除、倾斜订正、感热通量的超... 涡动相关仪获得的湍流数据质量不仅受到传感器构造及当时环境因子的影响,同时可能受到理论假设带来的误差的影响。对2018年1月1日—2月28日冬季增城丘陵灌木林典型下垫面近地层湍流观测数据进行了包括野点剔除、倾斜订正、感热通量的超声虚温订正、WPL修正以及自动增益控制(AGC)修正等后处理及质量控制。结果表明:常规野点剔除方法对于通量计算结果影响较小,AGC对降水和高湿天气十分敏感,能有效的提高能量闭合率;湍流发展充分性检验与平稳性检验显示,可用于基本研究的潜热通量、CO_(2)通量、摩擦速度、感热通量分别占样本总量的90.5%,86.4%,83.1%,87.7%,表明通过本研究质控方法处理后的湍流通量观测数据质量可以得到保证,可用于后续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通量观测 丘陵灌木典型下垫面 冬季 增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