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翻译操纵论视角下中国典籍复译研究——以理雅各《诗经》译本为例
1
作者 李雯璐 张涌 吴秀群 《铜陵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84-87,共4页
在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需求下,不断更新复译典籍翻译成为一种翻译实践趋势。文章在安德烈·勒菲弗尔的操纵论视角下,通过探析理雅各《诗经》初译本和复译本的策略和语言特征,总结中国典籍翻译活动如何受到意... 在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需求下,不断更新复译典籍翻译成为一种翻译实践趋势。文章在安德烈·勒菲弗尔的操纵论视角下,通过探析理雅各《诗经》初译本和复译本的策略和语言特征,总结中国典籍翻译活动如何受到意识形态、赞助人与诗学等因素的操纵,以期为我国方兴未艾的典籍复译工程提供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纵论 典籍复译 《诗经》
下载PDF
数字时代下中国典籍复译的新思维——以《文心雕龙》为例
2
作者 陈丽丽 《巢湖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125-131,共7页
数字时代的发展给传统的中国典籍英译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以《文心雕龙》为代表的中国典籍亟需复译创新。立足数字时代的创新需要,平衡典籍复译的专业性和通俗性,扩大普通读者受众;根据读者的阅读需要,借助非语言媒介的帮助,推动典籍复... 数字时代的发展给传统的中国典籍英译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以《文心雕龙》为代表的中国典籍亟需复译创新。立足数字时代的创新需要,平衡典籍复译的专业性和通俗性,扩大普通读者受众;根据读者的阅读需要,借助非语言媒介的帮助,推动典籍复译研究数字现代化进程,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发展局面;针对传统译本向数字译本转变的需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推动中西译者合作模式以及推动资深译者和青年译者合作,打造一支专属的、可靠的精英团队。这些新思维有利于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为实现中国典籍英译和中国文化从“走出去”到“走进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典籍复译 《文心雕龙》 “走出去” 非语言媒介
下载PDF
从《文心雕龙》英译看译者惯习、翻译规范与典籍复译 被引量:8
3
作者 胡作友 常筱竹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8-83,共6页
译者惯习通过翻译场域与翻译规范互动,译者在惯习影响下,利用资本和场域打破旧的翻译规范,建立新的翻译规范,这对典籍复译具有重大意义。典籍复译是译者培养惯习、积累资本、从遵循翻译规范到创立翻译规范、从而创作出新译本的过程。《... 译者惯习通过翻译场域与翻译规范互动,译者在惯习影响下,利用资本和场域打破旧的翻译规范,建立新的翻译规范,这对典籍复译具有重大意义。典籍复译是译者培养惯习、积累资本、从遵循翻译规范到创立翻译规范、从而创作出新译本的过程。《文心雕龙》的英译是从节译到全译到不断复译的发展过程,也是译者利用惯习实现从遵循翻译规范到创建翻译规范的过程。施友忠、宇文所安和杨国斌都通过译者惯习和翻译规范的互动,创建了各自的翻译规范,不断开创《文心雕龙》英译的新局面。译者惯习与翻译规范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典籍复译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习 规范 典籍复译 《文心雕龙》英 施友忠 宇文所安 杨国斌
原文传递
与时俱进创新翻译--论数字化时代中国典籍复译 被引量:14
4
作者 龙明慧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1-128,共8页
在数字化时代,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颠覆性变化,读者阅读习惯发生了相应改变。中国典籍翻译也应顺应时代发展,创新其翻译和传播方式,以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本文立足时代发展,考察数字化时代典籍复译的必要性,探索... 在数字化时代,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颠覆性变化,读者阅读习惯发生了相应改变。中国典籍翻译也应顺应时代发展,创新其翻译和传播方式,以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本文立足时代发展,考察数字化时代典籍复译的必要性,探索利用数字新媒体技术,多元合作的典籍复译创新模式,提出为契合数字化时代的信息传播方式和读者阅读习惯,典籍翻译可以采用超链接内容分层设计、非语言媒介辅助的新型翻译方式,以及与之匹配的电子出版和网络推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 典籍复译 超链接 非语言媒介 电子出版
原文传递
翻译不能承受“复译之轻” 被引量:2
5
作者 蔡华 《大连大学学报》 2010年第5期105-108,共4页
翻译复译行为承担着创新诗歌译文的翻译使命。某种意义上讲,前译虽然可以是创造性翻译,但即使经典化了的翻译也难免超越不了时空荏苒,必然经历着从时下过渡为历史的转变,成为复译的借鉴性底本。于是,前译因复译的缘故而遭遇翻译价值由... 翻译复译行为承担着创新诗歌译文的翻译使命。某种意义上讲,前译虽然可以是创造性翻译,但即使经典化了的翻译也难免超越不了时空荏苒,必然经历着从时下过渡为历史的转变,成为复译的借鉴性底本。于是,前译因复译的缘故而遭遇翻译价值由重而轻的宿命,而复译的创新翻译表现使后译居上,因此获得当下性翻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典籍诗歌 筛选借鉴 积淀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