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6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汪榕培典籍英译“三化”研究
1
作者 赵长江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15,共8页
中国典籍英译专家汪榕培从文学角度英译《老子》和《庄子》,使道家典籍文学化,接受效果良好。他将中国传统文学作品译为当代英语,使中国文学当代化,展现中国文学魅力。他借用中国传统哲学理论和绘画理论提出“译可译,非常译”复译观和... 中国典籍英译专家汪榕培从文学角度英译《老子》和《庄子》,使道家典籍文学化,接受效果良好。他将中国传统文学作品译为当代英语,使中国文学当代化,展现中国文学魅力。他借用中国传统哲学理论和绘画理论提出“译可译,非常译”复译观和“传神达意”翻译标准,使典籍翻译理论古典化,丰富了中国传统译论研究。汪榕培典籍英译的“三化”实践有助于中国典籍英译水平的提高及翻译理论研究的深化,也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榕培 典籍英译 “三化” “传神达意”
下载PDF
典籍英译中的读者意识研究——以不同受众的《论语》译本为例
2
作者 尹世琪 丁妍 +2 位作者 李雅文 孔庆乐 方庆华(指导)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13期3-6,共4页
典籍英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论语》译本在译界、学术界、跨文化交际界以及世界人文生活中已成为中华文化典籍对外译介与传播的标志性典籍。本文基于读者意识视角,分析以西方专业读者、大众读者及启蒙读者为不同受众的... 典籍英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论语》译本在译界、学术界、跨文化交际界以及世界人文生活中已成为中华文化典籍对外译介与传播的标志性典籍。本文基于读者意识视角,分析以西方专业读者、大众读者及启蒙读者为不同受众的《论语》英译本的特色及译者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以期为中华文化典籍外译实践和中华传统文化对外传播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者意识 典籍英译 《论语》 策略
下载PDF
典籍英译之中原神话传说故事翻译传播研究探析
3
作者 李小丽 杜永青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6期11-14,共4页
中原神话传说故事作为中国典籍文化的特色之一及中原传统典籍文化的重要代表,体现了华夏文明的根源和主干的突出成果。其题材内容和神话人物形象对我国历朝历代的文学创作影响深远,主要体现在内容的磅礴奔放,形式的多种多样,想象的多彩... 中原神话传说故事作为中国典籍文化的特色之一及中原传统典籍文化的重要代表,体现了华夏文明的根源和主干的突出成果。其题材内容和神话人物形象对我国历朝历代的文学创作影响深远,主要体现在内容的磅礴奔放,形式的多种多样,想象的多彩瑰丽等方面。本文通过梳理中原神话传说故事的翻译现状与问题,探寻以中原神话传说故事为代表的典籍英译的理想传播路径,进而加快中国典籍的英译传播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籍英译 中原神话传说 传播路径 研究探析
下载PDF
英语专业本科典籍英译课程的最优译介内容选择
4
作者 王晶晶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11期108-112,共5页
目前,翻译课程在我国英语专业本科阶段教学中的地位正稳步提高,且有从高年级课程延伸至全域教学的趋势。然而,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典籍英译教学仍处于起步阶段,诸多方面亟待完善。本文综合考虑典籍的知名度、翻译难度以及已有知名作家翻... 目前,翻译课程在我国英语专业本科阶段教学中的地位正稳步提高,且有从高年级课程延伸至全域教学的趋势。然而,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典籍英译教学仍处于起步阶段,诸多方面亟待完善。本文综合考虑典籍的知名度、翻译难度以及已有知名作家翻译的典籍作品的“参考答案”价值等因素,提出了典籍英译最优译介内容选择的原则、要求和目标,进而得出典籍英译教学的最优译介内容应以《水浒传》等市井、讲史类章回体小说为主体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 典籍英译
下载PDF
庞德中国典籍英译中的注释研究
5
作者 祝朝伟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56,112,共7页
庞德中国古诗及儒家经典翻译研究成果丰硕,但对于庞德译作的注释问题却鲜有人研究。本文在指出庞德时代厚重翻译流弊的基础上,深入考察了庞德注释的类型、原则与目的。研究发现,庞德的注释主要可以分为脚注、前言+译者注、术语表与文内... 庞德中国古诗及儒家经典翻译研究成果丰硕,但对于庞德译作的注释问题却鲜有人研究。本文在指出庞德时代厚重翻译流弊的基础上,深入考察了庞德注释的类型、原则与目的。研究发现,庞德的注释主要可以分为脚注、前言+译者注、术语表与文内注释等4类,他的注释原则是尽量不用注释,如果使用,则是为了凸显他的表意文字翻译法或让译文意义自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典籍英译 庞德 注释 类别 目的
下载PDF
翻译接受视角下的典籍英译策略研究--以《洛阳伽蓝记》英译本为例
6
作者 谢朝龙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95-200,206,共7页
以北魏时期汉语典籍《洛阳伽蓝记》的英译为例,以翻译接受为视角,在例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4种典籍英译策略--明示语境以增强交际顺应和表达效果,追求审美以强化译文情感感召力,引入主体以强化译文叙事现场感,聚焦个性以讲好人物故事,... 以北魏时期汉语典籍《洛阳伽蓝记》的英译为例,以翻译接受为视角,在例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4种典籍英译策略--明示语境以增强交际顺应和表达效果,追求审美以强化译文情感感召力,引入主体以强化译文叙事现场感,聚焦个性以讲好人物故事,以期对未来的典籍翻译实践有所启示和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 典籍英译 策略 《洛阳伽蓝记》
下载PDF
中国典籍英译教学的思路与方法
7
作者 刘苹 张若青 《教育文化论坛》 2023年第6期61-69,共9页
中国古代典籍是世界知识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典籍翻译教学作为培养翻译人才的重要环节,对于中华文化的世界化阐释具有深远的学术价值与意义。针对我国各高校典籍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宏观教学思路和具体教学方法两方面出发,从课程... 中国古代典籍是世界知识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典籍翻译教学作为培养翻译人才的重要环节,对于中华文化的世界化阐释具有深远的学术价值与意义。针对我国各高校典籍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宏观教学思路和具体教学方法两方面出发,从课程体系的完善、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以及动态考核机制的建立三方面入手,探讨解决方案。从案例教学、译本比较、项目实践和译本论辩等教学方法切入,落实课堂教学。教学思路的完善能加强教师课前备课的科学性,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课后教学评估的检测效度;教学方法的探索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与翻译水平。两者的结合将为中国高校典籍翻译课程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典籍翻译持续纵深发展,加快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坚定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典籍英译 问题分析 教学思路 教学方法
下载PDF
中国典籍英译研究现状与热点——基于国家级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的统计分析(2005-2022)
8
作者 文军 杨佳琪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21-32,110-111,共14页
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最权威的两大资助基金,受其资助的项目具有导向性、权威性和示范性作用,对这些项目进行统计分析有助于了解各学科当前的研究热点和状态,为相关的研究选题提供指导。基于翻... 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最权威的两大资助基金,受其资助的项目具有导向性、权威性和示范性作用,对这些项目进行统计分析有助于了解各学科当前的研究热点和状态,为相关的研究选题提供指导。基于翻译研究的分类视角,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近18年(2005-2022)的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资助的典籍英译研究立项情况和主题内容进行统计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1)语言学在典籍英译领域的学科优势依旧明显;(2)汉语典籍英译研究同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研究在课题数量上的差距依旧悬殊;(3)文学和哲学典籍英译研究仍是当前典籍英译研究的主流;(4)以文本外译、传播与接受为主题的研究成为典籍英译研究的热点;(5)数字人文技术在典籍英译研究领域的应用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籍英译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 统计分析
下载PDF
受众的源文化认同与典籍英译
9
作者 顾海燕 《宿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10期51-55,共5页
典籍是中华文化脉络的表达载体,典籍英译是中华文化同世界文化交流互鉴的主要途径。文章拟从心灵哲学视域出发,沿着自我知识认识论和他者认知的动态逻辑分析方向,分析了译者跨文化交际的两个核心能力以及对受众文化认同的归因能力和对... 典籍是中华文化脉络的表达载体,典籍英译是中华文化同世界文化交流互鉴的主要途径。文章拟从心灵哲学视域出发,沿着自我知识认识论和他者认知的动态逻辑分析方向,分析了译者跨文化交际的两个核心能力以及对受众文化认同的归因能力和对自我文化的自觉自洽能力;探讨了受众源文化认同与典籍英译话语体系构建的思辨关系。研究表明:受众文化认同中对语言社会规约性的认同是话语构建的基础,受众认同发展的规律决定了话语构建自由度;只有建立在受众源文化认同基础上,符合译语社会规约和文化认同规律的话语体系,才能被受众认同与接受。研究结论拟为典籍英译提供实践上的参照和语言哲学方法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文化认同 典籍英译 文化自洽 文化归因 入语构建
下载PDF
基于移动云计算模式的中医典籍英译自动校准系统
10
作者 张玥 石铠源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23年第3期90-92,121,共4页
现有的几种翻译校准系统难以有效计算中医典籍中英汉语义的相似性,为提高自动校准正确率,基于移动云计算模式设计中医典籍英译自动校准系统。确定收发器芯片组成结构。计算语义相似特征,以此建立中医典籍英译相似度预测模型,设计汉译英... 现有的几种翻译校准系统难以有效计算中医典籍中英汉语义的相似性,为提高自动校准正确率,基于移动云计算模式设计中医典籍英译自动校准系统。确定收发器芯片组成结构。计算语义相似特征,以此建立中医典籍英译相似度预测模型,设计汉译英自适应校准算法,实现汉译英自动校准。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系统准确度约为87%,高出现有的三种自动校准系统,因此可知该系统提高了中医典籍英译自动校准的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云 云计算模式 中医典籍英译 自动校准
下载PDF
试论中医典籍英译中话语杂合与文化自信的建构路径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振 张宗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70-474,共5页
中医药话语文化自信在促进中医药国际传播,争取国际话语权以及应对异质文化冲击与促进文化融合方面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医药翻译研究基于当下“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从语言的意义、形态、用法及文化内涵等层面深入探讨“融合”的过... 中医药话语文化自信在促进中医药国际传播,争取国际话语权以及应对异质文化冲击与促进文化融合方面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医药翻译研究基于当下“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从语言的意义、形态、用法及文化内涵等层面深入探讨“融合”的过程与机制。本文通过引介哈佛大学教授霍米·巴巴提出的“文化杂合”理论,指导译者分别从“语义协商”“音形杂合”“求同存异”及“他者保留”等文内与文外四个维度实现英汉话语及文化之间的“碰撞、协商与交融”。研究表明,话语杂合现象赋予翻译原则、手段及进程崭新的意义与功能,使中医典籍译文彰显出文化自信与兼容并包的典型特点,进而与西医为主导的现代医学共同构建出多元共存的国际医学文化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典籍英译 话语杂合 文化自信
下载PDF
典籍英译:五位一体铸牢文化求真共同体
12
作者 李学美 李宗政 谭洪进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67-71,共5页
典籍英译质量影响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和国家形象的塑造。针对典籍英译过程中文化求真基本原则,通过构建文化价值、翻译人才、受众驱动、技术赋能和监督管理五位一体的求真共同体,旨在译好中国典籍,在国际社会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 典籍英译质量影响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和国家形象的塑造。针对典籍英译过程中文化求真基本原则,通过构建文化价值、翻译人才、受众驱动、技术赋能和监督管理五位一体的求真共同体,旨在译好中国典籍,在国际社会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升中国国际形象,促进国际社会文化交流与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籍英译 文化求真 文化软实力 五位一体
下载PDF
汪榕培典籍英译教育思想探析
13
作者 徐坤 朱源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23-29,共7页
从教育目标、学科定位及具体特征等方面对汪榕培英译活动进行全方位考察,旨在解读典籍英译名家汪榕培的翻译教育思想。汪榕培典籍英译教育及其翻译研究与实践紧密联系,其教育思想深受翻译经历的影响。研究发现,汪榕培典籍英译教育思想... 从教育目标、学科定位及具体特征等方面对汪榕培英译活动进行全方位考察,旨在解读典籍英译名家汪榕培的翻译教育思想。汪榕培典籍英译教育及其翻译研究与实践紧密联系,其教育思想深受翻译经历的影响。研究发现,汪榕培典籍英译教育思想具有深厚的先秦道家人本主义底蕴。在他的教育思想中,典籍英译教育是通识性和专业性的融通、智性教育和诗性教育的结合,教育者应以“闻道勤行”为目标开展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他强调顺应教育和认知的自然规律,激发学生内在性的觉醒,同时不断彰显典籍英译教育的跨领域属性,关注教学与科研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榕培 典籍英译 教育思想 道家思想
下载PDF
新时代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中国典籍英译》教学研究
14
作者 张英雪 《外国语文研究》 2023年第3期76-85,共10页
课程思政与典籍英译课程的融合服务于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及政治素养内涵式培养的双重时代要求,最终目的是为全面构建国家人才培养体系建言献策,培养更多“讲好中国典籍故事”的优秀翻译人才。通过梳理课程思政融入《中国典籍英译》课程的... 课程思政与典籍英译课程的融合服务于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及政治素养内涵式培养的双重时代要求,最终目的是为全面构建国家人才培养体系建言献策,培养更多“讲好中国典籍故事”的优秀翻译人才。通过梳理课程思政融入《中国典籍英译》课程的价值意蕴,借助罗杰斯情感教育理论,探析将课程思政贯穿翻译专业课程过程的基本准则,有利于探索课内外翻译教学的情感教育模式构建,发掘符合外语类翻译人才发展趋势的实现路径,为新时代课程思政理念下的中国典籍翻译课程研究提供新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中国典籍英译 情感教育 教学课程研究
下载PDF
中国典籍英译:回顾与展望——王宏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伟 王宏 《外文研究》 2013年第1期77-83,101,共8页
本文是对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宏教授的采访录。王宏教授是国内典籍英译领域知名专家。本文作者就中国典籍英译取得的成绩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等采访了王教授,访谈内容涉及典籍英译策略与标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汉译英能力... 本文是对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宏教授的采访录。王宏教授是国内典籍英译领域知名专家。本文作者就中国典籍英译取得的成绩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等采访了王教授,访谈内容涉及典籍英译策略与标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汉译英能力等重大问题。王教授首先对中国典籍英译概况做了总体的介绍和评价,然后对中国典籍英译标准和策略问题,典籍英译的学科建设问题,《中国典籍英译》教材的特点,汉译英能力的界定,典籍英译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等发表了意见和看法。这些真知灼见对于促进中国典籍英译学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籍英译 典籍英译策略与标准 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 能力
下载PDF
“传神”与“达意”——汪榕培、王宏《中国典籍英译》评介 被引量:1
16
作者 卢晓娟 许永娜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136-138,共3页
本文着重介绍汪榕培、王宏教授《中国典籍英译》教材的主要内容和特色。该教材在典籍英译总标准"传神达意"下,采用对不同典籍文本应用不同的翻译原则与策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典籍翻译教学提供了一本精彩的课本。
关键词 《中国典籍英译 典籍英译 传神达意
下载PDF
典籍英译与民族典籍英译研究新成就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李正栓 《外语与翻译》 2017年第3期8-12,共5页
典籍英译和民族典籍英译是传播中国文化、文学和文明的重要途径。典籍英译指对汉民族经典作品的英译。民族典籍英译指对汉民族之外所有少数民族经典作品的英译,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国外译者和中国译者的典籍英... 典籍英译和民族典籍英译是传播中国文化、文学和文明的重要途径。典籍英译指对汉民族经典作品的英译。民族典籍英译指对汉民族之外所有少数民族经典作品的英译,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国外译者和中国译者的典籍英译进行梳理,对民族典籍英译进行盘点认为,民族典籍英译具有文学翻译、文化传播、思想交流、文化外交等多重功能,对稳定民族地区,维护民族团结,融入世界文明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还对当今民族典籍英译呈现的一些特征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籍英译 民族典籍英译 民族典籍英译特征
下载PDF
典籍英译实践在译学构建中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琪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年第8期110-111,共2页
学术界对典籍英译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在此把典籍英译实践作为专题加以研究,剖析典籍英译实践在翻译学发展和构建中的重要意义,强调典籍英译实践的重要性,从而拓宽与充实译学领地,促进译学的发展。希望与译界的前辈和同仁一同讨论提高,为... 学术界对典籍英译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在此把典籍英译实践作为专题加以研究,剖析典籍英译实践在翻译学发展和构建中的重要意义,强调典籍英译实践的重要性,从而拓宽与充实译学领地,促进译学的发展。希望与译界的前辈和同仁一同讨论提高,为促进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研究的发展,弘扬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籍英译 典籍英译实践 实践
下载PDF
典籍英译研究在译学构建下的系统化
19
作者 张琪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103-105,共3页
典籍英译在译学构建中占有重要地位,应作为我国译学内容组成部分进行研究。该研究需要广大翻译学者的不懈努力。典籍英译史的工作在于披露历史事件和理论历史原貌,尽量还其原有形态和本意。典籍英译理论的任务在于吸收以往批评史成就,... 典籍英译在译学构建中占有重要地位,应作为我国译学内容组成部分进行研究。该研究需要广大翻译学者的不懈努力。典籍英译史的工作在于披露历史事件和理论历史原貌,尽量还其原有形态和本意。典籍英译理论的任务在于吸收以往批评史成就,尽可能忠实全面地进行科学概括,总结出有规律性的译学观念,深化已有认识。典籍英译研究是翻译学研究中一门新学科,有待中外翻译理论工作者共同开发的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籍 典籍英译 典籍英译构成
下载PDF
典籍英译:文化翻译观下的异化策略与中国英语 被引量:87
20
作者 徐珺 霍跃红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5-48,共4页
本文旨在探讨典籍英译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适用的策略和方法,提出在把中国文化典籍翻译成英语时,应该以文化翻译观为指导,采用异化的策略,适度运用中国英语,从而使中国文化尽快走向世界,真正成为世界多元文化系统中的一员。
关键词 典籍英译 文化翻 异化 中国 中国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