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泊沉积物XRF元素连续扫描与常规ICP-OES分析结果的对比及校正——以兹格塘错为例 被引量:29
1
作者 雷国良 张虎才 +6 位作者 常凤琴 朱芸 李春海 谢昕 类延斌 张文翔 蒲阳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7-294,共8页
岩芯X荧光光谱扫描仪(XRF)可以无需破坏样品,直接通过对剖开岩芯表面扫描获知沉积物的元素化学组成,但目前少有关于XRF连续扫描方法测试结果精度和准确性的研究.本文以高原封闭咸水湖泊兹格塘错湖相沉积岩芯为研究对象,利用XRF方法进行... 岩芯X荧光光谱扫描仪(XRF)可以无需破坏样品,直接通过对剖开岩芯表面扫描获知沉积物的元素化学组成,但目前少有关于XRF连续扫描方法测试结果精度和准确性的研究.本文以高原封闭咸水湖泊兹格塘错湖相沉积岩芯为研究对象,利用XRF方法进行了高分辨率连续扫描,同时在岩芯不同层位选取了60个样品利用ICP-OES方法进行元素测定,通过对比及相关性分析,探讨了岩芯XRF元素连续扫描结果相对于ICP-OES分析结果的可对比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XRF方法与ICP-OES方法所测K、Ca、Ti、C r、Mn、Fe和Sr等元素结果的相关系数较高,XRF扫描强度的变化可以反映样品元素含量的变化;两种方法测得元素S的结果相关系数较低,即XRF方法得到的元素S扫描结果不能真实反映沉积物中元素S含量的变化,进一步证实了XRF方法对非金属变价元素测试的局限性;受含水量影响,XRF元素的扫描强度随含水量增加而降低,尤其是K、Ca和Fe等元素的扫描强度相对于其含量在岩芯剖面上呈现由岩芯底部到顶部逐渐降低的趋势,利用元素C l的扫描强度作为沉积物含水量的代用指标,对K、Ca、Ti和Fe元素扫描结果进行校正,校正后XRF扫描强度与元素含量的相关系数得到明显提高,基于此对兹格塘错沉积物XRF元素扫描结果进行定量转换,转换结果与ICP-OES所测非常一致,这为XRF元素分析方法在湖泊沉积物元素分析上的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物 岩芯X荧光光谱扫描仪 ICP-OES元素分析 兹格塘错
下载PDF
青藏高原兹格塘错沉积记录的全新世水位变化事件及其原因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世杰 Bernd Wuennemann +3 位作者 夏威岚 于守兵 沈德福 姜永见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2-167,共6页
兹格塘错是一个内陆封闭型湖泊,位于藏北高原腹地,处于西南季风作用边缘地带。由于流域内无冰川分布,湖泊补给主要靠大气降水,因此水体的扩张与收缩能够直接反映西南季风的变化。半干旱气候地区湖泊沉积物碳酸盐含量能够敏感地反映水体... 兹格塘错是一个内陆封闭型湖泊,位于藏北高原腹地,处于西南季风作用边缘地带。由于流域内无冰川分布,湖泊补给主要靠大气降水,因此水体的扩张与收缩能够直接反映西南季风的变化。半干旱气候地区湖泊沉积物碳酸盐含量能够敏感地反映水体的扩张与收缩。兹格塘错沉积物碳酸盐含量高,与可溶盐(氯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含量变化结合能更好地揭示水体的演化阶段。分析结果表明,在9.3~8.9calkaBP、8.3~7.8calkaBP、5.0~4.7calkaBP、4.0~3.8calkaBP和3.1~2.7calkaBP碳酸盐含量出现大幅度下降,指示湖泊淡化、水位升高。但在3.8calkaBP左右碳酸盐含量和可溶盐(氯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含量同时出现峰值,指示出湖泊水体盐度升高、水位出现下降;近1calkaBP以来,碳酸盐与可溶盐含量都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表明湖泊水体逐渐淡化、水位缓慢上升的过程。但近100a来可溶盐含量上升,指示出湖泊水体的不断浓缩和水位下降过程,这和近百年的气候暖干化过程是一致的。兹格塘错沉积岩心碳酸盐含量全新世以来5次极低事件,有力地证明青藏高原西南季风在全新世期间的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兹格塘错 沉积记录 全新世湖泊水位 西南季风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中部兹格塘错1970年来的湖面变化及原因初探 被引量:16
3
作者 类延斌 张虎才 +4 位作者 王甡 李世杰 樊红芳 雷国良 杨伦庆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8-54,共7页
通过对位于青藏高原中部受人类活动影响微弱的兹格塘错1970—2006年湖面变化的分析,探讨了湖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从1970年的地形图,1977年MSS影像,1992年TM影像和2001年ETM+影像中提取的湖泊面积显示,湖泊有逐渐增大的趋势.1999年8月和2... 通过对位于青藏高原中部受人类活动影响微弱的兹格塘错1970—2006年湖面变化的分析,探讨了湖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从1970年的地形图,1977年MSS影像,1992年TM影像和2001年ETM+影像中提取的湖泊面积显示,湖泊有逐渐增大的趋势.1999年8月和2006年9月水深2 m处湖水中稳定离子K+和Cl-的浓度对比表明,湖水体积在这期间是增大的.近年来湖面持续上涨也得到了1998年8月,2002年8月和2006年9月野外实地考察的证实.通过分析兹格塘错附近那曲、班戈、安多气象站的记录发现,该区温度自1965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表现在夏季(5—10月)和冬季(11月到次年4月)温度均有明显增高,冬季温度增幅更大.该区1965年来降水量也有增加的趋势,表现在夏季和冬季降水均有增加,但是夏季降水量增加幅度更明显.结合青藏高原1970年来最大蒸散和干燥度的变化,夏季和冬季降水量增加而蒸发量下降是导致兹格塘错湖面增大、湖水水位增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兹格塘错 湖面变化 气候变化 遥感影像
下载PDF
青藏高原兹格塘错沉积物粒度组成及其环境记录的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申慧彦 李世杰 +1 位作者 于守兵 姚书春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3-619,共7页
兹格塘错是位于藏北高原腹地的一个封闭型湖泊,对其沉积物的粒度组成、粒度参数等粒度特征进行分析,揭示了湖面水位变化,水动力、风动力搬运强度等。并结合其他环境代用指标进行比较,探讨环境变化,揭示了兹格塘错区域全新世初期气候湿... 兹格塘错是位于藏北高原腹地的一个封闭型湖泊,对其沉积物的粒度组成、粒度参数等粒度特征进行分析,揭示了湖面水位变化,水动力、风动力搬运强度等。并结合其他环境代用指标进行比较,探讨环境变化,揭示了兹格塘错区域全新世初期气候湿润、中期气候偏干、晚期干湿交替的气候变化特征。粒度参数所反映出的湖面波动与环境变化得到了其他环境代用指标较好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兹格塘错 湖泊沉积 气候变化 粒度
下载PDF
高原咸水湖水面蒸发估算——以兹格塘错为例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万春 李世杰 濮培民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27-232,共6页
根据兹格塘错流域附近气象站 (安多、那曲和班戈 )的器测资料和那曲站的实测辐射资料 ,对兹格塘错水面蒸发进行了估算 .结果表明 ,兹格塘错多年平均 (195 8- 1998年 )蒸发量为92 5 .1mm ,在估算的 4 1年中 ,最高的为 1111.5mm(1975年 ) ... 根据兹格塘错流域附近气象站 (安多、那曲和班戈 )的器测资料和那曲站的实测辐射资料 ,对兹格塘错水面蒸发进行了估算 .结果表明 ,兹格塘错多年平均 (195 8- 1998年 )蒸发量为92 5 .1mm ,在估算的 4 1年中 ,最高的为 1111.5mm(1975年 ) ,最低的仅 791.9mm(1983年 ) .5年滑动平均结果揭示 ,近 4 0年来兹格塘错蒸发存在波动变化 ,基本上由 2个峰值期 (1970 - 1980年和1993- 1998年 )、1个下降期 (1975 - 1980年 )和 2个相对平稳期组成 ,且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兹格塘错 青藏高原 蒸发量 咸水湖 水面蒸发 彭曼公式
下载PDF
1950年以来青藏高原兹格塘错碳酸盐稳定碳同位素变化及其原因 被引量:6
6
作者 类延斌 张虎才 +5 位作者 李世杰 杨伦庆 姚书春 李春海 雷国良 张文翔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3-150,共8页
兹格塘错是青藏高原中部一个典型的半混合型咸水湖泊。本文在^(210)Pb和^(137)Cs定年的基础上,研究了兹格塘错重力岩芯(ZGTC A-1)小于38.5μm细颗粒组分碳酸盐稳定碳同位素1950年以来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冬夏季湖水水化学特征的分析... 兹格塘错是青藏高原中部一个典型的半混合型咸水湖泊。本文在^(210)Pb和^(137)Cs定年的基础上,研究了兹格塘错重力岩芯(ZGTC A-1)小于38.5μm细颗粒组分碳酸盐稳定碳同位素1950年以来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冬夏季湖水水化学特征的分析表明,夏季湖水溶解CO_2呈逸出状态,冬季湖水钙离子浓度是夏季湖水的10倍,据此可以得出兹格塘错碳酸盐矿物主要在夏季沉淀。通过与那曲气象站气象记录对比发现,1950年以来A-1岩芯碳酸盐碳同位素变化与年均温度有很好的相关性,表现出年均温度高时碳同位素偏重,而年均温度低时碳同位素偏轻的特征。兹格塘错1950年以来自生碳酸盐碳同位素的变化是由湖区及水体碳循环(如碳酸盐沉淀,有机质的沉淀与分解,有机碳和无机碳的转化等)的变化引起的,但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非常复杂。碳酸盐含量也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碳酸盐含量越高,同时降水量与碳酸盐含量也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1950年以来有机质含量与温度呈反相关,可能与湖泊生产力的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兹格塘错 细粒碳酸盐 无机碳同位素 现代过程 青藏高原
下载PDF
青藏高原气候演变的湖相沉积有机地球化学记录--以兹格塘错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金传芳 李世杰 +1 位作者 陈炜 曹长群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25-633,607,共9页
为探究青藏高原全新世夏季风最强、气候最湿润阶段这一争论议题,本文应用气相色谱仪(GC-FID)和气相色谱-高温热转变-同位素比值质谱仪(GC-TC-IRMS),分析了兹格塘错沉积岩心正构烷烃及其氢同位素特征。结果表明,兹格塘错岩心中主要以... 为探究青藏高原全新世夏季风最强、气候最湿润阶段这一争论议题,本文应用气相色谱仪(GC-FID)和气相色谱-高温热转变-同位素比值质谱仪(GC-TC-IRMS),分析了兹格塘错沉积岩心正构烷烃及其氢同位素特征。结果表明,兹格塘错岩心中主要以n-C15/16/17为主峰碳的短链正构烷烃占据主导地位,指示了湖泊自生浮游藻类与菌类等低等生物对湖泊沉积岩心中的有机质贡献高于大型水生植物和陆生高等植物表皮蜡质所产生的有机质。基于正构烷烃参数(如:碳优势指数CPI值和平均碳链长度ACL值)及单体氢同位素比值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特征,指出兹格塘错流域的气候湿润期处于中全新世(5.8~2.7 cal ka BP),明显滞后于早全新世的太阳辐射最强期,这主要归结于该流域冰川融水补给的匮乏及局地环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构烷烃 单体氢同位素 古气候 湖相沉积物 兹格塘错 青藏高原
下载PDF
青藏高原兹格塘错流域50年来湖泊水量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沈华东 于革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282-287,共6页
运用数值模拟建立青藏高原兹格塘错流域土壤、植被、气候等的空间和属性数据库;接着,借助分布式流域尺度水文模型(SWAT模型),对兹格塘错1956—2006年间的流量进行模拟实验;最后,反演50年来兹格塘错流域水文过程,测试流域温度、降水和蒸... 运用数值模拟建立青藏高原兹格塘错流域土壤、植被、气候等的空间和属性数据库;接着,借助分布式流域尺度水文模型(SWAT模型),对兹格塘错1956—2006年间的流量进行模拟实验;最后,反演50年来兹格塘错流域水文过程,测试流域温度、降水和蒸发组合的敏感因子对湖泊水量变化的效应,探讨50年来湖泊水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模拟实验的边界条件设置为自然地形、土壤、植被覆盖,其中土壤资料包括有机质含量、粒径等理化参数。模拟结果表明:兹格塘错的年平均流量为6.3m3/s,流量高峰集中在8月至10月,并且由于融雪补给的关系,3月出现另一个流量高峰;模拟结果与遥感解译所得到的结果吻合较好。敏感实验表明:兹格塘错流域内温度、降水和蒸发组合的敏感因子实验具有高原特征,即高原湖泊的水文过程和湖泊流量变化有着较为敏感的响应关系;兹格塘错流量受降水的影响最大,随着降水的增加,流量有所增加;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流域蒸发量增加速度大,兹格塘错流量增加的效应不明显,而在冷湿模式下,流域蒸发量降低,兹格塘错流量增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降水 流量 水文响应 数值模拟 SWAT模型 兹格塘错 青藏高原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中部兹格塘错流域表土花粉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庞有智 李春海 +1 位作者 于革 沈华东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5-151,共7页
通过对青藏高原中部兹格塘错流域12个样品的花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花粉组合特征能够很好地反映流域植被的总体特征。研究区花粉组合主要以草本植物花粉为主,其中莎草科花粉含量占绝对优势,平均为58.1%,其次为禾本科花粉,平均为14.... 通过对青藏高原中部兹格塘错流域12个样品的花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花粉组合特征能够很好地反映流域植被的总体特征。研究区花粉组合主要以草本植物花粉为主,其中莎草科花粉含量占绝对优势,平均为58.1%,其次为禾本科花粉,平均为14.7%,还有少量的菊科、蒿属、蔷薇科、藜科、石竹科和毛茛科等植物花粉。同时,笔者利用禾本科+蒿属与莎草科含量[(G+A)/Cy]比值作为区分青藏高原中部兹格塘错流域高寒草原区与草甸区不同植被类型的依据,并认为其比值大于0.1为高寒草原区,反之为高寒草甸区。该研究为青藏高原中部及其它地区利用花粉重建古植被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土花粉 高寒草原 高寒草甸 兹格塘错 青藏高原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中部兹格塘错沉积物中厌氧光合细菌叶绿素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华勇 张虎才 +6 位作者 常凤琴 郑茜 张文翔 雷国良 类延斌 蒲阳 季峻峰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1-61,共11页
位于青藏高原中部的兹格塘错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典型半混合型湖泊之一,其稳定的分层特征使水生生态系统中出现若干相对独立的微生物群落.兹格塘错表层沉积物中发现的细菌脱镁叶绿素a(bacteriophaeophytin a,Bph-a)证实了厌氧光合细菌(anox... 位于青藏高原中部的兹格塘错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典型半混合型湖泊之一,其稳定的分层特征使水生生态系统中出现若干相对独立的微生物群落.兹格塘错表层沉积物中发现的细菌脱镁叶绿素a(bacteriophaeophytin a,Bph-a)证实了厌氧光合细菌(anoxygenic phototrophic bacteria,APB)群落的存在.研究指出,该细菌群落主要集中分布在永滞层顶部至化跃层底部的狭窄范围内,形成APB薄层,是细菌叶绿素a(bacteriochlorophyll a,Bchl-a)的主要生产区域.厌氧光合细菌死亡后在湖底经变质作用,Bchl-a脱镁(Mg^(2+))形成Bph-a.APB总生产力高低主要受光照度控制,因此,沉积物中Bph-a高值对应化跃层变浅的暖期,低值对应冷期,而零值则表示湖泊半混合状态消失,水体完全混合,对应极端寒冷的气候或湖泊水位大幅降低的时期.利用沉积物中Bph-a含量变化,可以重建兹格塘错湖泊分层及区域气候变化历史.在湖泊现代过程、重建气温-湖泊分层-APB生产量-沉积物Bph-a含量变化四者关系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具有定量重建古气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兹格塘错 青藏高原 半混合型湖泊 温跃层 化跃层 溶解氧 厌氧光合细菌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腹地半混合型湖泊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万春 李世杰 +2 位作者 尹宇 季江 濮培民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B12期269-272,共4页
发现青藏高原腹地的兹格塘错湖(海拔4560 m)是一个半混合型湖泊.分析表明,湖盆地形的屏障因素是导致半混合现象的主要原因,淡水入流的作用次之.作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海拔最高的半混合型湖泊,兹格塘错湖对世界湖泊系统分类研究具有一定意... 发现青藏高原腹地的兹格塘错湖(海拔4560 m)是一个半混合型湖泊.分析表明,湖盆地形的屏障因素是导致半混合现象的主要原因,淡水入流的作用次之.作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海拔最高的半混合型湖泊,兹格塘错湖对世界湖泊系统分类研究具有一定意义,同时为开展湖泊现代过程及纹泥应用研究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混合型湖泊 青藏高原 兹格塘错 湖盆地形屏障 淡水入流 古湖沼学
原文传递
湖泊学
12
《中国地理科学文摘》 2002年第1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磁化率 兹格塘错 水文要素 气候变化 气候环境 特征对比 平板分离培养法 岱海 风生流 碱性磷酸酶
原文传递
湖泊学
13
《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 2010年第4期23-25,共3页
关键词 湖泊水环境 湖面面积 磁化率 元素地球化学 全新世 吉力湖 代用指标 水体透明度 兹格塘错 湖相沉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