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最佳养分管理对华北冬小麦养分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3
1
作者 沙之敏 边秀举 +2 位作者 郑伟 李文娟 何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49-1055,共7页
针对华北地区小麦施肥过量和不平衡、产量和肥料利用率较低的现象,进行了河南、山东、河北3个小麦主产区最佳养分管理、农民习惯施肥和减素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养分吸收、利用和经济效益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山东和河北较高肥力地... 针对华北地区小麦施肥过量和不平衡、产量和肥料利用率较低的现象,进行了河南、山东、河北3个小麦主产区最佳养分管理、农民习惯施肥和减素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养分吸收、利用和经济效益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山东和河北较高肥力地区,最佳施肥处理(OPT)与农民习惯施肥(FP)处理相比在减少氮肥施用5.4%和43.8%的情况下,分别提高氮肥回收利用率7.7和4.5个百分点;在河南低肥力地区,OPT处理在比FP处理增加10%氮肥施用量的情况下,冬小麦增产12.5%,氮肥回收利用率提高了13.0个百分点。同时,OPT处理钾肥和磷肥的回收利用率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由于地区土壤肥力和养分供应能力变异较大,基于土壤养分测定和目标产量的优化养分管理很有必要且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最佳养分管理 养分吸收和利用
下载PDF
高油酸花生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利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金欣欣 王瑾 +3 位作者 宋亚辉 程增书 李玉荣 苏俏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31-239,共9页
为了解高油酸花生的养分吸收和利用规律,以高油酸花生品种和普通花生品种为研究对象,在整个生育期内取样,测定花生各部位干物质量和养分含量、计算各生育时期氮、磷、钾养分积累量,明确高油酸花生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 为了解高油酸花生的养分吸收和利用规律,以高油酸花生品种和普通花生品种为研究对象,在整个生育期内取样,测定花生各部位干物质量和养分含量、计算各生育时期氮、磷、钾养分积累量,明确高油酸花生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规律,为指导花生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高油酸花生的整个植株及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变化规律与普通花生基本一致,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但高油酸花生根系干物质量高于普通花生,而茎叶则相反,总干物质量显著低于普通花生约6.86%。高油酸花生与普通花生氮、磷、钾的吸收积累趋势一致,氮、磷二者的积累自出苗至荚果成熟期呈直线上升,最终收获时稍有下降;而钾至花期(播后69 d)达到最大值,后趋于平缓。不同器官氮、磷、钾积累趋势也大致相同,但高油酸花生根系的氮、磷、钾积累量显著高于普通花生。花生全生育期氮、磷、钾的需求量表现为氮>钾>磷。播后39 d,氮磷钾平均需求量分别为54.57,12.43,52.99 kg/hm^(2)。播后39~69 d,氮磷钾养分的需求量分别为87.18,22.62,99.10 kg/hm^(2)。播后69~109 d,钾需求量很少,氮磷养分的需求量分别为88.48,33.49 kg/hm^(2)。根、茎、叶中的部分养分在花期后会转移到荚果,氮、磷、钾养分的转移量均表现为叶>茎>根。花生荚果中来自营养器官转移的氮量比例为33.31%,而磷仅为17.43%,钾却高达87.84%。总之,花生营养生长期较大的生物量是生殖生长期荚果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在花生实际生产中,应根据不同花生品种养分的需求及积累分配特点,适时合理施肥,以达到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和花生高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高油酸 干物质 氮磷钾含量 养分吸收和利用
下载PDF
低磷胁迫对不同种源马尾松幼苗氮钾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秦晓佳 丁贵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36,共5页
为研究磷素缺乏对马尾松氮、钾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在温室内通过人工控制磷元素浓度的方法进行砂培试验,研究不同种源马尾松在低磷胁迫下氮和钾的吸收、利用规律。结果表明,随磷浓度的增加,不同种源马尾松各器官氮、钾的吸收效率均显著... 为研究磷素缺乏对马尾松氮、钾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在温室内通过人工控制磷元素浓度的方法进行砂培试验,研究不同种源马尾松在低磷胁迫下氮和钾的吸收、利用规律。结果表明,随磷浓度的增加,不同种源马尾松各器官氮、钾的吸收效率均显著升高。各种源各器官的利用效率随磷水平的增加而显著下降。同时,极低磷胁迫下,各种源根的氮、钾利用效率最高,促进根的生长,从而增强马尾松的氮、钾的吸收能力。此外,研究表明,磷素缺乏对氮含量抑制作用要大于对钾含量的抑制。所以在生产中,缺磷条件下,应适当提高氮肥的比例,从而保持氮和钾的相对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幼苗 低磷胁迫 养分吸收和利用
下载PDF
间套作模式在棉田上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许豆豆 贺云新 +2 位作者 李飞 刘爱玉 周仲华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共11页
为进一步提高棉田经济效益并保证棉花种植面积的稳定性,因地制宜,改变植棉栽培技术,选择合适的种植结构和作物布局是促进棉花生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其中,间套作模式在棉田中的理论研究与应用得到广泛关注。概括了棉田中主要的间套... 为进一步提高棉田经济效益并保证棉花种植面积的稳定性,因地制宜,改变植棉栽培技术,选择合适的种植结构和作物布局是促进棉花生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其中,间套作模式在棉田中的理论研究与应用得到广泛关注。概括了棉田中主要的间套作模式,并总结了各种间套作模式的增产优势,阐述了间套作模式对棉花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养分吸收利用、根系形态特征、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同时,根据目前间套作模式在棉花实际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对其应用前景做出展望,以期为今后深入研究间套作模式在棉花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间套作 生长发育 养分吸收和利用 根系形态 土壤理化性质 经济效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