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肥运筹、配施有机肥和坐水种对春玉米产量与养分吸收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56
1
作者 吴迪 黄绍文 金继运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17-326,共10页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氮肥运筹、配施有机肥和坐水种对春玉米产量与养分吸收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氮肥运筹方式、配施有机肥和坐水种均能显著增加春玉米产量,氮肥两次追肥处理的产量较一次追肥处理的产量增加10.6%~17.0%,配施...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氮肥运筹、配施有机肥和坐水种对春玉米产量与养分吸收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氮肥运筹方式、配施有机肥和坐水种均能显著增加春玉米产量,氮肥两次追肥处理的产量较一次追肥处理的产量增加10.6%~17.0%,配施有机肥增产10.3%~18.0%,坐水种增产9.1%,配施有机肥并坐水种增产20.4%。氮肥两次追施、配施有机肥及配施有机肥并坐水种均能显著提高春玉米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和积累总量,分别提高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11.1%~29.5%、28.0%~28.8%和32.1%,依次提高干物质积累总量11.9%~15.5%、21.2%~24.4%和26.9%。氮肥两次追施、配施有机肥和坐水种均可提高N、P、K养分最大吸收速率和吸收总量,养分最大吸收速率以K最高,N居中,P最低;养分吸收总量以N最高,K居中,P最低;养分最大吸收速率出现的时间以K最早(57.2~60.4 d),N居中(65.3~68.5 d),P最晚(71.4~74.8 d),三者均早于干物质积累最大速率出现的时间(82.5~89.3 d)。氮肥两次追施、配施有机肥和坐水种均有利于N、P、K养分由营养体向子粒的转运量、转运效率、子粒中养分含量以及氮肥利用率的提高,养分转运效率以P最高(59.3%~66.1%),其次是N(41.5%~55.1%),K最低(35.9%~38.0%)。在本实验条件下,施氮量为225 kg/hm2,基肥∶拔节肥比1∶3,配施有机肥结合坐水种,为最佳施肥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运筹 春玉米 产量 干物质积累 养分吸收转运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根系特性及养分吸收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展文洁 刘剑钊 +5 位作者 梁尧 袁静超 张洪喜 刘松涛 蔡红光 任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17-825,共9页
【目的】耕作方式影响玉米根系的生长发育及养分吸收,比较东北中部雨养区不同耕作制度下玉米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特征,为建立合理的耕作方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2011―2012年,在吉林省连续进行了2年的田间定位试验,设置4种... 【目的】耕作方式影响玉米根系的生长发育及养分吸收,比较东北中部雨养区不同耕作制度下玉米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特征,为建立合理的耕作方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2011―2012年,在吉林省连续进行了2年的田间定位试验,设置4种耕作方式:浅灭茬后直接播种(对照,T1),苗带深松后镇压(T2),行间深松且苗带镇压(T3),苗带行间全部深松(T4)。在6展叶期、吐丝期和生理成熟期,取0-60 cm土层的植株根系样品,分析玉米产量、养分吸收转运及根系生长发育特征。【结果】不同耕作方式下玉米产量差异显著(P <0.05),两年平均值表现为T3> T2> T1> T4,T2处理和T3处理的产量分别比T1处理增加8.1%和10.2%。与T1处理相比,T2和T3处理均增加了玉米吐丝后氮磷钾养分累积量,吐丝后累积养分对籽粒的贡献率显著增加(P <0.05)。T2和T3处理下的氮、磷、钾累积量对籽粒的贡献率分别比T1处理增加了0.4%~3.6%、16.9%~33.8%、70.5%~82.1%,T3处理增幅高于T2处理。T2和T3处理显著增加了玉米各生育期的总根干重、总根长和总根表面积(P <0.05),其中,6展叶期至成熟期,总根干重、总根长、总根表面积的增幅分别为9.8%~22.8%、16.1%~33.1%、19.9%~38.2%。T2和T3处理在各土壤剖面的根系形态均优于T1处理,其中以T2处理最佳,且在20-40 cm土层间差异最为显著(P <0.05)。与T1处理相比,T3处理下各生育时期在20-40 cm土层的根干重、根长、根表面积平均增幅为34.1%、48.3%、47.8%,根直径平均增幅为22.1%。【结论】与浅灭茬后直接播种相比,苗带行间全部深松不利于根系发育,而行间深松且苗带镇压方式促进了根系的生长发育和纵向延伸,尤其是在20-40 cm土层根系干重、根长和根表面积明显增加,有利于根系对深层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进而提高玉米花后累积养分对籽粒的贡献率,增加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玉米 根系形态 养分吸收转运
下载PDF
海藻肥对枇杷幼苗养分吸收及转运的影响
3
作者 陈铭敏 黄泳 +5 位作者 马巧莉 徐雅欣 林立金 张慧芬 谢静 邓群仙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600-607,共8页
为研究海藻肥对枇杷幼苗养分吸收及转运的影响,以大五星枇杷幼苗为材料,研究叶面喷施不同稀释倍数的海藻肥对枇杷幼苗氮、磷和钾养分吸收及转运的影响。叶面喷施不同浓度海藻肥均增加了枇杷幼苗根、茎、叶和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及全氮、全... 为研究海藻肥对枇杷幼苗养分吸收及转运的影响,以大五星枇杷幼苗为材料,研究叶面喷施不同稀释倍数的海藻肥对枇杷幼苗氮、磷和钾养分吸收及转运的影响。叶面喷施不同浓度海藻肥均增加了枇杷幼苗根、茎、叶和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及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且随海藻肥稀释倍数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喷施海藻肥提高了枇杷幼苗各部位氮、磷、钾的吸收量、转运量、转运效率和转运贡献率,且均以650倍稀释液海藻肥处理效果最佳。不同浓度的海藻肥可增加枇杷幼苗地上部分的氮收获指数和根系的磷收获指数。此外,喷施海藻肥后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提高,土壤pH值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枇杷幼苗各部分生物量及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和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喷施海藻肥能促进枇杷幼苗对氮、磷和钾的吸收和转运,以650倍稀释倍数为最佳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肥 枇杷幼苗 养分吸收转运
下载PDF
豫南紫云英水稻轮作区减施不同比例氮肥对水稻养分吸收和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慧 张琳 +6 位作者 常单娜 周国朋 高嵩涓 曾闹华 聂良鹏 吕玉虎 曹卫东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94-1207,共14页
【目的】研究水稻–紫云英轮作体系中,翻压紫云英并减施氮肥对不同生育期水稻养分吸收、转运特征,以及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为豫南稻区紫云英–水稻轮作模式氮肥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长期定位试验位于河南信阳,始于2008年... 【目的】研究水稻–紫云英轮作体系中,翻压紫云英并减施氮肥对不同生育期水稻养分吸收、转运特征,以及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为豫南稻区紫云英–水稻轮作模式氮肥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长期定位试验位于河南信阳,始于2008年。试验设置不施肥对照(CK)、常规施肥(N100),以及种植并翻压紫云英条件下,氮肥为常规处理用量的100%(GN100)、80%(GN80)、60%(GN60)、40%(GN40),共6个处理。测定了水稻产量、关键生育期生物量、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土壤基础养分含量,分析了水稻养分吸收及土壤养分供应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与N100处理相比,GN40、GN60、GN80和GN100处理水稻产量无显著差异,GN40和GN60处理氮肥农学效率分别增加213.41%和113.70%,GN40、GN60和GN80处理氮肥偏生产力分别增加162.17%、75.69%、34.39%。与N100处理相比,GN100和GN80处理抽穗期秸秆生物量分别增加17.22%和41.06%,成熟期秸秆生物量分别增加28.22%和20.92%。与N100处理相比,GN60、GN80和GN100处理成熟期稻谷氮吸收量分别增加31.34%、31.79%和20.13%,GN60、GN80成熟期稻谷磷吸收量分别增加14.23%和14.61%,GN80处理成熟期稻谷钾吸收量增加10.64%。与N100处理相比,GN60处理氮转运量增加12.54 kg/hm^(2);GN40、GN60和GN80处理磷转运量分别显著增加11.32、23.02和18.09 kg/hm^(2),磷转运率分别增加35.92、41.22和39.91个百分点,磷对稻谷转运贡献率分别增加39.36、74.60和57.93个百分点。与N100处理相比,GN40、GN60、GN80和GN100能充分满足水稻生长过程中对土壤无机氮需求;GN60、GN80处理分蘖期、拔节期和抽穗期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降低;GN40、GN60、GN80和GN100处理分蘖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随机森林分析结果表明各生育期土壤有效磷含量和水稻分蘖期氮、磷、钾吸收量对水稻产量形成有较大的贡献。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分蘖期和抽穗期土壤养分含量以及各生育期地上部氮、磷、钾吸收量与稻谷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我国豫南紫云英–水稻轮作区,翻压紫云英配合氮肥减施40%,能够培育土壤碳、氮库,满足土壤氮素供应,促进水稻对磷、钾养分的吸收和积累,增加籽粒氮、磷、钾养分转运量,提高氮肥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实现水稻增产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减氮 养分吸收转运 土壤肥力
下载PDF
全有机营养栽培对樱桃番茄养分吸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归鹏 王文元 +3 位作者 袁泽南 何佳星 马乐乐 李建明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8-137,共10页
为探求樱桃番茄全有机营养栽培养分的均衡供应,追求绿色优质的栽培目标,实现樱桃番茄全有机栽培的精准化管理。以“福特斯”樱桃番茄为试材,采用有机基质袋式栽培浇灌有机营养液的方式,设置2种有机营养液配方处理:F1(猪、牛、羊粪浸提... 为探求樱桃番茄全有机营养栽培养分的均衡供应,追求绿色优质的栽培目标,实现樱桃番茄全有机栽培的精准化管理。以“福特斯”樱桃番茄为试材,采用有机基质袋式栽培浇灌有机营养液的方式,设置2种有机营养液配方处理:F1(猪、牛、羊粪浸提液体积比2∶1∶1),F2(猪、牛、羊粪浸提液体积比4∶1∶1),配方混合配制后稀释到氮元素与山崎营养液中氮元素含量一致;3种有机营养液供应量:M1(开花坐果期每次0.6 L·株^(-1),果实成熟期每次1.4 L·株^(-1))、M2(开花坐果期每次0.8 L·株^(-1),果实成熟期每次1.2 L·株^(-1))、M3(开花坐果期每次1.0 L·株^(-1),果实成熟期每次1.0 L·株^(-1)),两因素组合得到6个处理,以山崎营养液作为无机营养液配方处理(F0M3)。通过分析植株干物质累积量、养分含量、光合特性及最终果实产量和品质等指标,探究有机营养液配方及阶段供应量对设施全有机樱桃番茄生长的影响,以满足樱桃番茄不同生长时期的养分需求。结果表明,开花坐果期减少营养液供应量,樱桃番茄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减小。果实成熟期每次施用1.2 L·株^(-1)有机营养液植株干物质达到最大,营养液供应量过高会抑制植株干物质累积。开花坐果期减少营养液供应量,果实成熟期增加营养液供应量能够增加樱桃番茄植株各器官和植株总营养元素的转运分配,增加樱桃番茄叶片的光合性能。有机营养液处理较无机营养液能提高樱桃番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番茄红素和可溶性总糖含量。F1配方处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总糖含量优于F2配方,F2配方处理番茄维生素C含量高于F1配方。相同配方条件下M1和M2供应量处理樱桃番茄果实维生素C、番茄红素和可溶性总糖含量显著高于M3供应量处理,果实硝酸盐含量显著低于M3供应量处理,且F1M2处理樱桃番茄产量显著高于F1M1和F1M3。因此,开花坐果期减少有机营养液供应量、果实成熟期增加有机营养液供应量能够促进樱桃番茄植株的养分吸收转运和干物质积累,提高结果期植株光合性能,提升樱桃番茄果实品质。综合考虑樱桃番茄产量和品质,F1配方处理樱桃番茄风味品质较优,F2配方处理樱桃番茄营养品质较优,相同配方条件下开花坐果期每次0.8 L·株^(-1),果实成熟期每次1.2 L·株^(-1)有机营养液处理后樱桃番茄的产量和品质最优,可应用于全有机樱桃番茄的优质高产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番茄 有机基质 有机营养液 养分吸收转运 果实品质
下载PDF
贵州产区猕猴桃不同生长期氮磷钾养分变化规律 被引量:4
6
作者 蔡娜 何腾兵 +1 位作者 高安勤 林昌虎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3期33-37,共5页
为促进猕猴桃丰产段质栽培及合理施肥,采用大田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贵州主要猕猴桃产区猕猴桃在不同时期(开花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成熟期)梢、叶、果的氮磷钾养分吸收吸收转运规律。结果表明:在开花期、幼果期、果实膨... 为促进猕猴桃丰产段质栽培及合理施肥,采用大田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贵州主要猕猴桃产区猕猴桃在不同时期(开花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成熟期)梢、叶、果的氮磷钾养分吸收吸收转运规律。结果表明:在开花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成熟期4个典型时期,猕猴桃的叶、果的氮磷钾含量均呈开花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成熟期,猕猴桃梢中全钾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而梢中全氮和全磷含量表现为开花期>幼果期>成熟期>果实膨大期。猕猴桃同一生长期内,梢、叶、果养分元素含量对比表现为:开花期总氮含量是叶>花>梢,总磷为花>叶>梢,总钾为花>梢>叶;幼果期总氮和总磷均表现为叶>果>梢,总钾为果>叶>梢;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总氮和总磷含量均表现为叶>梢>果,总钾含量为叶>果>梢。故在果实生长前期应配施钾肥;在果实膨大前期要注意修剪掉多余的叶、梢,减少养分的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氮磷钾 养分吸收转运 不同生长期
下载PDF
岱岳区小麦有机肥替代化肥效果试验
7
作者 张淑霞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1期16-19,共4页
适当比例的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小麦产量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探究有机肥配施化肥的最佳替代比例,岱岳区开展了小麦有机肥替代化肥效果试验。以“太麦198号”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施肥处理,分析了不同替代比例对小麦产量、收获指数、... 适当比例的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小麦产量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探究有机肥配施化肥的最佳替代比例,岱岳区开展了小麦有机肥替代化肥效果试验。以“太麦198号”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施肥处理,分析了不同替代比例对小麦产量、收获指数、养分吸收与转运,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比例的有机肥替代化肥能提高小麦的产量和收获指数,促进小麦对NPK养分的吸收,促进NP向籽粒转运,提高小麦的氮肥利用率。各施肥处理中以有机肥替代10%化肥处理效果最好,产量比优化施肥提高4.35%,收获指数、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利用效率均高于其它处理。在岱岳区小麦生产中,建议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比例控制在1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有机肥替代化肥 产量 收获指数 养分吸收转运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