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行动理论下农村养老秩序的形塑机制与路径选择
1
作者 王增文 张文雅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4-113,共10页
当前,农村养老秩序在实践中不断被重塑和调整。根据社会行动理论的核心要义,构建结构-行动-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以系统考察中国语境下农村养老秩序的形塑机制,可以发现,农村养老秩序为一个系统,社会变迁、制度权威、农村社会生态和家庭... 当前,农村养老秩序在实践中不断被重塑和调整。根据社会行动理论的核心要义,构建结构-行动-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以系统考察中国语境下农村养老秩序的形塑机制,可以发现,农村养老秩序为一个系统,社会变迁、制度权威、农村社会生态和家庭场域的结构限制导致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和老年人在获得养老资源方面有限;家庭行动者会在生产再生产和互动过程中做出符合既定资源条件且能满足家庭整体偏好的适应性行为,以进行养老资源的灵活有效配置;农村养老情境中的某些限制要素在家庭成员的能动作用和社会互动过程中不断得到调整和修正,使得养老秩序得以再生产出来。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养老-互助养老-家庭养老”的综合支持体系,从而重构农村养老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养老秩序 社会行动理论 结构-行动-系统 形塑机制 路径选择
下载PDF
村庄家庭养老秩序的变迁研究——湖北某村李氏家族盛衰变迁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国珍 《南方人口》 CSSCI 2013年第6期26-34,共9页
本文采用实地研究方法 ,通过在湖北仙桃某村收集李氏家族盛衰变迁的历史资料,对其家族三代老人家庭养老模式的发展变迁,总结出几十年来农村地区家庭养老秩序经历了三次大的变迁,从这三种家庭养老秩序的变迁中,得出老年人家庭养老生活质... 本文采用实地研究方法 ,通过在湖北仙桃某村收集李氏家族盛衰变迁的历史资料,对其家族三代老人家庭养老模式的发展变迁,总结出几十年来农村地区家庭养老秩序经历了三次大的变迁,从这三种家庭养老秩序的变迁中,得出老年人家庭养老生活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要加大对老年人社会资源的培植,提高老年人在养老秩序中的资源和地位,国家对农村地区家庭养老的投入对于提高老人的资源和地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养老秩序 家庭养老 变迁
下载PDF
生计策略转型与农村养老秩序韧性化——基于陕南H村的经验调查
3
作者 周凤 张晓容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2年第5期173-176,共4页
为了探讨农村生计策略转型对农村养老秩序的影响,以陕南H村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为例,分析H村由传统农业生产为主向旅游经营为主的社区生计策略转型,对于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积极作用。分析认为H村生计策略转型从三个方面促进了农村养老秩... 为了探讨农村生计策略转型对农村养老秩序的影响,以陕南H村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为例,分析H村由传统农业生产为主向旅游经营为主的社区生计策略转型,对于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积极作用。分析认为H村生计策略转型从三个方面促进了农村养老秩序韧性化:老年人的劳动机会增加,收入来源拓宽,社会交往空间扩大,提升老年生活质量;旅游业发展吸引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家庭养老功能得以强化;旅游经营充实了村庄集体经济,社区养老服务功能增强。农村养老方式的多元化趋势,提高了农村老年人应对养老风险的能力,具有现实和理论上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计策略转型 老年人 养老秩序
下载PDF
转型期实践性养老秩序形塑机制研究——基于家庭与市场关系视角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曦 《兰州学刊》 CSSCI 2019年第11期167-178,共12页
基于当前社会急剧变迁,婚姻成本快速上升,以农民与市场关系为分析框架,揭示出家庭在应对社会变迁时的转型机制,竞争激烈的区域性婚姻市场与小农家计模式对接时产生矛盾,家庭内部不断地进行有限资源整合和调适。在婚姻城市化的家庭发展... 基于当前社会急剧变迁,婚姻成本快速上升,以农民与市场关系为分析框架,揭示出家庭在应对社会变迁时的转型机制,竞争激烈的区域性婚姻市场与小农家计模式对接时产生矛盾,家庭内部不断地进行有限资源整合和调适。在婚姻城市化的家庭发展目标之下,子代婚姻成本不断上升,家计模式形塑的家庭积累能力较弱,代际互动推动家庭再生产,资源服务于家庭核心目标,挤压家庭养老功能的资源分配,形塑家庭内部的实践性养老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 婚姻市场 家庭再生产 代际责任 养老秩序
下载PDF
低度平衡型代际关系与农村家庭养老秩序--基于湖南北部W村的实地调研 被引量:3
5
作者 刘丽娟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9-147,共9页
家庭养老的有序实现,主要在于代际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基于湖南北部W村的实践发现,以相互尊重为基础、以家庭伦理为核心的低度平衡型代际关系形塑了有序的农村家庭养老秩序。这种代际关系的形成与当地农民家庭的发展压力、村庄的社会竞... 家庭养老的有序实现,主要在于代际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基于湖南北部W村的实践发现,以相互尊重为基础、以家庭伦理为核心的低度平衡型代际关系形塑了有序的农村家庭养老秩序。这种代际关系的形成与当地农民家庭的发展压力、村庄的社会竞争以及地方性共识密切相关。其中内在机制为家庭资源的配置机制与地方性共识的结构化作用。低度的家庭发展压力和村庄社会竞争影响家庭资源的流向。家庭资源主要包括物质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在家庭发展压力和村庄社会竞争压力下,农民家庭会不断调整和调动家庭资源完成发展和竞争目标。在当地较为低度的家庭压力和社会压力下,农民家庭资源分配仍能遵循伦理准则,即将多余的物质资源用于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物质生活需求,同时也可以通过夫妻分工的家庭分工结构满足老年人的日常照料和精神需求。村庄的养老共识为家庭养老提供了正当话语,并对子代的养老行为形成结构化的约束。因而维持和构建代际之间的伦理秩序和道德体系,是家庭养老秩序形成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度平衡 代际关系 家庭养老 农村家庭养老秩序
下载PDF
嵌入、制衡与借势:转型期农村家庭养老秩序再生产机制 被引量:5
6
作者 杨丽新 《人口与社会》 2023年第2期28-38,共11页
市场化与城镇化在推动家庭发展目标转型的过程中引发了伦理弱化、代际反馈失衡、社区情理沉寂等一系列家庭养老危机。家庭养老功能持续弱化与父代对家庭养老的强依赖之间的冲突促使父代主动采取一系列行为策略:通过嵌入家庭分工获得资... 市场化与城镇化在推动家庭发展目标转型的过程中引发了伦理弱化、代际反馈失衡、社区情理沉寂等一系列家庭养老危机。家庭养老功能持续弱化与父代对家庭养老的强依赖之间的冲突促使父代主动采取一系列行为策略:通过嵌入家庭分工获得资源分配的正当性;通过隔代抚育激活家庭内的制衡机制;通过“多走一步”取得伦理合理性的优势,触发社区情理的规范约束机制,嵌入、制衡和借势从资源、伦理和规则三方面推动家庭养老秩序的再生产。转型期家庭养老秩序的再生产表明父代的依附性并不一定导向依附性心理和行动,其会采取一系列行为保障家庭养老功能的实现。父代推动的家庭养老秩序的再生产对于理解农村养老的底层形态、探究农村养老的可行性路径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养老 家庭发展目标 养老危机 养老秩序
下载PDF
从村落养老到村社养老:撤村并居背景下农村养老秩序的转变——基于鲁中三吴村的调研 被引量:3
7
作者 齐燕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2期15-20,68,共7页
撤村并居是在国家土地政策、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运动耦合下的乡村社会改造项目,是当前城镇化的主流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基于土地使用权所带来的相关保障消失,老年人经济状况恶化;由于家庭强规则文化和子代个体主义的张扬,子代对于老人... 撤村并居是在国家土地政策、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运动耦合下的乡村社会改造项目,是当前城镇化的主流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基于土地使用权所带来的相关保障消失,老年人经济状况恶化;由于家庭强规则文化和子代个体主义的张扬,子代对于老人的赡养质量下降,撤村并居导致老年人自力养老能力弱化。村庄为了推动撤村并居,承担一部分养老责任,村庄开始出现从村落养老向村社养老的转变,由原来的老人和家庭为养老主体转变为村落、家庭、个体多重承担主体。新的养老秩序开始形塑出新的家庭养老文化,老人与子代之间的代际关系或许正在发生新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撤村并局 村落 养老秩序 转型
下载PDF
“自主型”代际关系与农村养老秩序——基于川西平原S村的实地调研
8
作者 黄佳鹏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23-30,共8页
调查发现,"自主型"代际关系逐渐成为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新动态,其主要特征为代际之间财产分配自主化、伦理责任低度化及情感高度关联化。自主型代际关系形成的结构性诱因是婚姻模式的情感化、村庄竞争的弱化以及相对健全的养... 调查发现,"自主型"代际关系逐渐成为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新动态,其主要特征为代际之间财产分配自主化、伦理责任低度化及情感高度关联化。自主型代际关系形成的结构性诱因是婚姻模式的情感化、村庄竞争的弱化以及相对健全的养老保障政策。其最直接的社会效应表现为代际之间在物质上既脱离剥削而情感上又温情脉脉,代际在"抚养—赡养"的关系中具有更大的自主空间,而非明确的权利义务责任关系。由此,农村秩序化自我养老模式得以形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关系 自主型 农村养老 秩序养老
下载PDF
空间再造与秩序重构:农村互助养老的运行逻辑与生成机理——基于上海市奉贤区“四堂间”的经验观察 被引量:9
9
作者 纪晓岚 刘晓梅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1期93-103,共11页
在当前的中国农村社会,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逐渐呈现割裂式发展,两种模式之间缺乏互动平台,农村养老面临养老空间挤压和秩序失衡等问题,互助养老成为农村社区积极应对老龄化的一种新策略。上海市奉贤区通过再造养老空间重构农村养老服务... 在当前的中国农村社会,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逐渐呈现割裂式发展,两种模式之间缺乏互动平台,农村养老面临养老空间挤压和秩序失衡等问题,互助养老成为农村社区积极应对老龄化的一种新策略。上海市奉贤区通过再造养老空间重构农村养老服务格局,建构了一种新的互助养老样板。空间依托、养老文化和现实需求是互助养老运行的逻辑要素。农村互助养老通过一种自下而上的村庄自主供给和自上而下的政府制度安排的结合,形成了多元主体合作共治;通过依托在地化的组织环境、凝聚共同化的合作行动、建构生活化的场景体验,互助养老实现了以家庭为单一主体的家庭养老到个体、家庭、社区、社会组织和政府等多元主体参与的互助共养的秩序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助养老 空间再造 养老秩序 合作共治
下载PDF
家庭代际关系变迁与农村女儿养老的生成 被引量:2
10
作者 甘颖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114-124,共11页
女儿养老逐渐成为农村家庭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选择。基于实地调研发现,当前农村已经出现外嫁女参与养老的现象,经济交换的密集性、情感沟通的密切性与代际互动的情境性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实践逻辑。这背后的根源在于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 女儿养老逐渐成为农村家庭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选择。基于实地调研发现,当前农村已经出现外嫁女参与养老的现象,经济交换的密集性、情感沟通的密切性与代际互动的情境性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实践逻辑。这背后的根源在于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转型,从传统的伦理型代际关系转变为现代的实践型代际关系,而实践型代际关系也为女儿养老提供了契机,重塑了农村家庭对女儿的角色期待,形塑了女儿与娘家互动的新样态。由此,中国农村家庭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形成了儿女共同参与养老的“双系养老”新秩序,而家庭代际关系变迁的视角也为理解中国农村家庭养老秩序提供了新的解释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儿养老 代际关系变迁 农村家庭转型 养老秩序 家庭角色
下载PDF
社区的想象与建构:农村互助养老有效运转的组织机制——以农村院舍养老的互助实践为例
11
作者 石伟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85,共10页
在家庭缺位、行政责任有限和市场发育不完全的背景下,乡村互助养老秩序面临着重大挑战。以农村院舍养老互助实践为例,农村院舍养老床位空置率较高,养老资源闲置,依靠行政兜底,呈现弱互助性,难以建构起互助养老秩序。然而,以在地化、小... 在家庭缺位、行政责任有限和市场发育不完全的背景下,乡村互助养老秩序面临着重大挑战。以农村院舍养老互助实践为例,农村院舍养老床位空置率较高,养老资源闲置,依靠行政兜底,呈现弱互助性,难以建构起互助养老秩序。然而,以在地化、小规模为取向的农村养老院通过养老事务的村庄化、代理化或市场化构建出村社养老的互助性机制。农村院舍型互助养老核心是以“回嵌乡土”方式重塑村庄养老秩序。其中,家社一体的熟人机制构成互助养老的基础,养老利益的协调机制促进养老规则的达成,社区集体治理机制为互助养老提供组织动员基础,乡村社会伦理转型刺激养老方式的选择。因此,为推动农村养老事业的发展,农村互助养老应厚植于乡土社会,坚持老年群体的养老诉求与社区生活系统相结合,探索在地化的社区机制,提升老年群体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舍养老 互助养老 养老秩序 社区本位
下载PDF
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阶段与村社集体养老应对——以浙江省H县调研为例 被引量:11
12
作者 贺雪峰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1,共11页
如何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是中国现代化面临的重大挑战。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有两种不同思路,主流思路是通过城乡统筹来一并解决城乡养老问题,最主要的主张是通过缴纳养老保险,年老时依靠养老金养老。但是,这种依靠账户养老的思路在讨论... 如何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是中国现代化面临的重大挑战。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有两种不同思路,主流思路是通过城乡统筹来一并解决城乡养老问题,最主要的主张是通过缴纳养老保险,年老时依靠养老金养老。但是,这种依靠账户养老的思路在讨论农村人口老龄化时,存在无法回应两个特别关键问题的缺陷:一是将农村老年人都当作社会负担,忽视了大多数农村老年人仍然是农村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生产者的现实;二是脱离村社这个不离土的熟人社会来讨论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不恰当的。文章以浙江省H县村庄养老院调查为基础,讨论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的不同阶段及村社养老的优势及内在逻辑,认为发展基于村社的集体养老,将能有效缓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未富先老的难题,并进一步提出国家应当用有限的财政资源大力支持不离村的农村养老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阶段 村社养老 养老秩序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嵌入与重构:现代养老体系与少数民族传统养老文化互动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浩玲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4-80,共7页
现代养老体系的构建是在我国进入老年研究社会背景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主要举措,是中国特色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尝试。现阶段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养老体系已初步形成,制度措施层层推进,由于各地社会转型和发展变迁的程度不一,传统... 现代养老体系的构建是在我国进入老年研究社会背景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主要举措,是中国特色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尝试。现阶段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养老体系已初步形成,制度措施层层推进,由于各地社会转型和发展变迁的程度不一,传统养老存在区域性和民族性的差异,现代养老体系顶层设计与地区落实之间需要调适。现代养老体系嵌入到少数民族传统养老文化的场域与惯习,传统与现代、不同区域的养老文化观念、行为方式互动于养老的时空维度。从养老理念适应性转变、养老资源差异性优化以及养老模式区域性互鉴方面研究因地因时的重构区域性养老秩序,使其助力于现代养老体系有效贴合实际养老需求,提升在地方上的实践能力,推动中国特色现代养老体系整体构建与协调发展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场域 养老惯习 养老秩序 时空互动 嵌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