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养肝柔肝法逆转豚鼠成石胆汁致石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静喆 袁作彪 +4 位作者 高炬 章学林 沈平 焦拥政 朱培庭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目的 探讨养肝柔肝中药养肝利胆颗粒剂逆转成石胆汁致石性的机制。方法 将 6 0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 ,每组 2 0只。分别喂食正常饲料、致石饲料、致石饲料加养肝利胆颗粒 ,4周后处死取材 ,检测胆囊成石率、胆汁总胆汁... 目的 探讨养肝柔肝中药养肝利胆颗粒剂逆转成石胆汁致石性的机制。方法 将 6 0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 ,每组 2 0只。分别喂食正常饲料、致石饲料、致石饲料加养肝利胆颗粒 ,4周后处死取材 ,检测胆囊成石率、胆汁总胆汁酸 (TBA)、胆汁总胆红素 (TBIL)、胆汁结合胆红素 (CB)、胆汁非结合胆红素 (UCB)、胆汁钙离子 ,并进行胆汁胆红素组分HPLC分析。结果  (1)正常组成石率为 5 % ,模型组为 81.2 5 % ,治疗组为 31.2 5 % (P <0 .0 5 )。 (2 )模型组胆囊胆汁中TBIL、CB、UCB及Ca2 + 均高于治疗组及正常组 ,TBA低于正常组 ,治疗组TBA低于正常组 ,Ca2 + 高于正常组 (P <0 .0 5 )。(3)模型组单结合胆红素 (MCB)值高于治疗组及正常组 ,双结合胆红素 (DCB)低于治疗组及正常组 (P <0 .0 1) ,治疗组DCB值低于正常组 ,各组UCB的完整峰面积 (IPA)值无明显区别。 (4)模型组的MCB百分比和UCB百分比高于治疗组及正常组 ,DCB百分比低于治疗组及正常组 (P <0 .0 5 ) ,治疗组的MCB百分比也高于正常组 ,同时DCB低于正常组。结论 养肝柔肝中药能显著降低豚鼠胆囊色素性结石的成石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肝柔肝法 豚鼠 胆汁 治疗 胆石 胆红素
下载PDF
养肝柔肝法防治胆色素结石中干预胆道动力学异常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高矩 朱培庭 +4 位作者 张静喆 焦拥政 章学林 袁作彪 沈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397-400,共4页
目的 :利用生物学技术从胆道动力学角度探讨养肝柔肝法防治胆色素结石的机理。 方法 :清洁级豚鼠共 6 0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致石饲料造模组、养肝利胆颗颗粒剂治疗组 ,饲养 4周观察胆囊成石情况 ,检测血浆CCK含量、胆囊CCK AR、十... 目的 :利用生物学技术从胆道动力学角度探讨养肝柔肝法防治胆色素结石的机理。 方法 :清洁级豚鼠共 6 0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致石饲料造模组、养肝利胆颗颗粒剂治疗组 ,饲养 4周观察胆囊成石情况 ,检测血浆CCK含量、胆囊CCK AR、十二脂肠粘膜CCK 8分泌细胞免疫组化、Oddi括约肌调宁蛋白 (Calponin ,Cap)表达。 结果 :(1)模型组成石率明显增高 (P <0 0 5 )。 (2 )模型组血浆CCK水平显著降低 (P <0 0 1)。 (3)模型组胆囊平滑肌CCK R数目明显减少 (P <0 0 5 ) ,治疗组与正常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4 )模型组十二指肠CCK 8内分泌阳性数明显减少 (P <0 0 1) ,治疗组与正常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5 )模型组Oddi括约肌调宁蛋白 (Cap)表达 ,条带灰度密度值明显小于正常组和治疗组 (P <0 0 5 )。结论 :(1)养肝柔肝法具有稳定的防石作用。 (2 )养肝柔肝法可提高血和肠腔内CCK的浓度 ,改善胆道动力学。 (3)养肝柔肝法可提高CCK AR数目 ,使CCK缩胆囊的效应增加。 (4 )养肝柔肝法可以使Cap表达增加 ,增强了对Oddi括约肌收缩抑制作用 ,使胆道动力系统协调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肝柔肝法 胆色素结石 胆道动力学 防治 中药
下载PDF
养肝柔肝法对胆色素结石患者术后T管胆汁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高炬 袁作彪 +4 位作者 张静喆 章学林 沈平 宋华荣 朱培庭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328-330,共3页
目的  观察具有养肝柔肝作用的中药养肝利胆颗粒剂对胆色素结石患者术后T管胆汁成分的影响 ,为胆石病的三级预防提供佐证。 方法  选取 11例行胆总管控查 +T管引流术治疗的原发性胆管结石患者 ,于术后服用养肝利胆颗粒剂 ,取服药前及... 目的  观察具有养肝柔肝作用的中药养肝利胆颗粒剂对胆色素结石患者术后T管胆汁成分的影响 ,为胆石病的三级预防提供佐证。 方法  选取 11例行胆总管控查 +T管引流术治疗的原发性胆管结石患者 ,于术后服用养肝利胆颗粒剂 ,取服药前及服药后 1、2、3、7d胆汁 ,检测胆汁总胆汁酸 (TBA)、总胆红素 (TBIL)、结合胆红素 (CB)、非结合胆红素 (UCB)。并以HPLC方法作胆汁胆红素组分分析。 结果 (1)胆汁TBIL、TBA治疗后稳定的上升 (P <0 0 5 )。 (2 )单结合胆红素 (MCB)与UCB呈现逐步降低 (P <0 0 5 )。 (3)MCB与UCB的比例服药后有较大幅度的升高 (P <0 0 5 ) ;同时 ,双结合胆红素 (DCB)与MCB及UCB的比例也逐步上升 (P <0 0 5 )。 (4)在胆红素各组分中 ,治疗后MCB及UCB的百分比在逐渐下降 ,DCB的百分比稳步上升 (P <0 0 1)。 结论  养肝柔肝法能降低胆色素结石患者T管胆汁中的MCB和UCB ,增加总胆汁酸的含量 ,降低其胆汁成石性 ,可用于临床胆色素类结石的预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肝柔肝法 胆色素结石 胆汁成分 T管引流术 利胆颗粒剂
下载PDF
养肝柔肝法对原发性胆色素结石患者胆汁成石性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冯阳 李广阔 +1 位作者 李力 李水芹 《中药与临床》 2015年第6期40-43,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养肝柔肝代表方剂养肝抑石汤对胆道探查术后患者血清中ALT、AST、AKP、GGT、TBA、TBIL、DB和胆汁中TBA、TBIL、UCB、UCB%、SOD、LPO、Ca2+等指标的影响,来考察养肝柔肝法能否抑制胆色素结石形成的趋势。方法:将符合纳入标... 目的:通过观察养肝柔肝代表方剂养肝抑石汤对胆道探查术后患者血清中ALT、AST、AKP、GGT、TBA、TBIL、DB和胆汁中TBA、TBIL、UCB、UCB%、SOD、LPO、Ca2+等指标的影响,来考察养肝柔肝法能否抑制胆色素结石形成的趋势。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从术后第二天开始给予治疗组服用养肝抑石汤,共服用15天,对照组不服用任何中药,仅给予术后常规治疗。分别于术后第1天、第5天、第9天、第17天抽取两组患者血清及胆汁做生化检测。最后将检测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清中:ALT、AST、AKP、GGT、TBA、TB、DB等指标在治疗中后期下降(p<0.05);治疗组胆汁分泌先达到稳态,胆汁中TB和TBA及SOD水平升高(p<0.05),而UCB、UCB%和LPO下降;胆汁中Ca2+含量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结论:养肝柔肝法能促进肝功能更快恢复,并且抑制胆色素结石形成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肝柔肝法 胆色素结石 胆汁 成石趋势 功能
下载PDF
养肝利胆合剂防治胆色素类结石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朱培庭 张静哲 +4 位作者 徐凤仙 曹棣芳 顾文聪 徐长生 顾伯华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0期46-48,F004,共4页
在复制豚鼠胆色素结石模型的实验研究中,从生化和形态学角度观察到肝细胞水平是胆石病发生和发展的枢纽环节。应用豚鼠胆色素结石模型对养肝柔肝中药(Ⅱ号合剂)与养肝柔肝+疏肝利胆中药(Ⅰ号合剂)进行防治胆色素结石观察,结果显示两种... 在复制豚鼠胆色素结石模型的实验研究中,从生化和形态学角度观察到肝细胞水平是胆石病发生和发展的枢纽环节。应用豚鼠胆色素结石模型对养肝柔肝中药(Ⅱ号合剂)与养肝柔肝+疏肝利胆中药(Ⅰ号合剂)进行防治胆色素结石观察,结果显示两种方法都能降低胆汁β—G 酶活力、胆汁游离胆红素百分比与胆汁中钙离子含量,具有明显的防石作用。通过对豚鼠肝质膜ATP 酶活性改变与肝、胆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观察,发现两种方法都能作用于肝细胞水平,具有抗肝脏脂肪变性和逆转肝细胞超微结构异常变化的作用。应用SD大白鼠对不同剂量养肝柔肝中药进行利胆作用观察,表明高剂量能显著增加大鼠胆汁流量,有明显的利胆作用。实验结果证实养肝柔肝中药具有从肝细胞水平发挥防治胆色素结石的作用,是临床防治胆色素结石病的一种较为理想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肝柔肝法 细胞水平 防石 利胆
下载PDF
养肝利胆合剂治疗肝阴不足型胆石病的双盲、随机、对照前瞻性临床研究——附360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朱培庭 张静哲 +5 位作者 王以实 章崇仪 朱世敏 陈传 徐长生 顾伯华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1年第7期5-8,共4页
我们根据上海中医学院顾伯华、徐长生教授在临床诊病中“应注意护养阴液”的经验应用于胆石病的治疗,设计了具有养肝柔肝加疏肝利胆作用的养肝利胆合剂Ⅰ号与具有养肝柔肝作用的Ⅱ号合剂,经过对360例肝阴不足型慢性胆道感染、胆石病进... 我们根据上海中医学院顾伯华、徐长生教授在临床诊病中“应注意护养阴液”的经验应用于胆石病的治疗,设计了具有养肝柔肝加疏肝利胆作用的养肝利胆合剂Ⅰ号与具有养肝柔肝作用的Ⅱ号合剂,经过对360例肝阴不足型慢性胆道感染、胆石病进行双盲、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结果Ⅰ号组总有效率为92.11%,Ⅱ号组总有效率为90.11%,两组治疗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5)。两组治疗前后的生化检测与影像检查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研究结果证实,养肝利胆合剂Ⅱ号(养肝柔肝法)是治疗肝阴不足型胆石病的一种较为合理的辨证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阴不足 养肝柔肝法
下载PDF
养肝利胆合剂防治胆色素类结石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朱培庭 张静喆 +4 位作者 徐凤仙 曹棣芳 顾文聪 徐长生 顾伯华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1991年第Z1期28-33,共6页
应用豚鼠胆色素结石模型对养肝柔肝中药(Ⅱ号合剂)与养肝柔肝+疏肝利胆中药(Ⅰ号合剂)进行防治胆色素结石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两种方法都能降低胆汁β—G酶活力、胆汁游离胆红素百分比与胆汁钙离子含量,具育明显的防石作用,应用大鼠作... 应用豚鼠胆色素结石模型对养肝柔肝中药(Ⅱ号合剂)与养肝柔肝+疏肝利胆中药(Ⅰ号合剂)进行防治胆色素结石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两种方法都能降低胆汁β—G酶活力、胆汁游离胆红素百分比与胆汁钙离子含量,具育明显的防石作用,应用大鼠作不同剂量养肝柔肝中药利胆作用的观察,结果显示高剂量能显著增加大鼠胆汁流量,有明显的利胆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养肝柔肝中药在肝细胞水平的作用可能是防治胆色素结石最重要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肝柔肝法 细胞水平 防石利胆
下载PDF
赵文霞教授治疗慢性肝病肝虚证的经验 被引量:3
8
作者 叶放 张永艳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共2页
本文介绍了赵文霞教授治疗慢性肝病的经验 ,强调慢性肝病应重视肝气虚证的诊治 ,指出肝气虚与脾气虚、肝气郁结应区别对待 ,提出以柔肝养肝法为基本治法 ,用药宜酸甘、柔润。
关键词 慢性 虚证 赵文霞
下载PDF
朱培庭教授治疗静止期胆石病经验 被引量:3
9
作者 马国珍 梁晓强 张静喆 《河南中医》 2010年第7期648-649,共2页
胆石症分为发作期和静止期,众多医者很重视发作期的治疗,而忽视静止期的治疗。朱培庭教授认为在静止期进行正确治疗,可有效防止胆石病的发作,从而达到防石、溶石的目的。并首创"胆病从肝论治"理论。临床治疗胆石病以疏肝法、... 胆石症分为发作期和静止期,众多医者很重视发作期的治疗,而忽视静止期的治疗。朱培庭教授认为在静止期进行正确治疗,可有效防止胆石病的发作,从而达到防石、溶石的目的。并首创"胆病从肝论治"理论。临床治疗胆石病以疏肝法、缓肝泻肝法、养肝柔肝法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石病 “胆病从论治” 养肝柔肝法 朱培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