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情绪调节困难、父母养育效能感及社会同伴排斥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
1
作者 刘鹏 裴恩乐 吴凯然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4期466-469,共4页
青少年脑结构、代谢组学、内分泌、压力调节、情感调节等多项机制均与成人不同,在受到外界各种因素影响时易出现心理问题。相关研究显示[1],青少年抑郁发病率高达4%~8%,不但是青少年身心损害、致残及死亡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还可能会延... 青少年脑结构、代谢组学、内分泌、压力调节、情感调节等多项机制均与成人不同,在受到外界各种因素影响时易出现心理问题。相关研究显示[1],青少年抑郁发病率高达4%~8%,不但是青少年身心损害、致残及死亡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还可能会延续整个青少年乃至成年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青少年 非自杀性自伤 情绪调节困难 父母养育效能 社会同伴排斥
下载PDF
父母养育效能在产妇产后抑郁和家庭关怀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覃爱开 杨琼辉 +1 位作者 颜必莲 罗锦兰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21期3256-3260,共5页
目的探讨父母养育效能在家庭功能与产后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便利抽样抽取广州市某三甲医院产褥期妇女226例,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父母养育效能感量表(PSOC)与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表进行问卷调查,... 目的探讨父母养育效能在家庭功能与产后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便利抽样抽取广州市某三甲医院产褥期妇女226例,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父母养育效能感量表(PSOC)与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表进行问卷调查,建立和检验养育效能在产后抑郁与家庭功能之间的中介模型。结果 (1)产褥期妇女产后抑郁总发生率为29. 2%,家庭关怀度指数平均为(7. 9±2. 8)分,父母养育效能均分为(28. 4±4. 7)分。(2)家庭功能与产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r=-0. 576,P <0. 01),养育效能与产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r=-0. 388,P <0. 01),家庭功能与养育效能呈显著正相关(r=0. 277,P <0. 01)。(3)养育效能在家庭功能与产后抑郁之间的中介模型拟合度指数高,各路径系数显著(P <0. 001),养育效能在产后抑郁与家庭功能之间存在中介效应,家庭功能对产后抑郁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别为0. 56、0. 07。结论家庭功能对产后抑郁有直接预测作用,养育效能在产后抑郁与家庭功能之间存在中介效应。产褥期的保健护理应该重视产妇的家庭功能和养育效能状况,开发、开展以提升家庭功能为中心的家庭辅导课程和社区护理模式,从家庭关怀、育儿效能、心理安慰等多方面促进产妇产后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护理 产后抑郁 父母养育效能 家庭功能 中介效应
下载PDF
幼儿家长健康养育效能感现状 被引量:1
3
作者 校欣玮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2-34,共13页
年幼儿童的健康依赖成人的照料,幼儿家长需要积极承担健康育儿职责。健康养育效能感是影响家长健康养育行为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利用自编问卷对834名幼儿家长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家长的健康养育效能感整体较高,但在健康促进和心理健康领域... 年幼儿童的健康依赖成人的照料,幼儿家长需要积极承担健康育儿职责。健康养育效能感是影响家长健康养育行为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利用自编问卷对834名幼儿家长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家长的健康养育效能感整体较高,但在健康促进和心理健康领域效能感较低,尤其是约半数的家长表示没有信心经常在孩子面前控制自己的情绪。潜在剖面分析发现,家长的健康养育效能感可以分为“效能感不足”“效能感一般”“效能感较高”三种类别,分别占整体样本的23%、43%和34%。差异性分析发现,中低家庭收入的家长、未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工农职业和未就业家长的健康养育效能感较低,年轻家长和女性家长在部分子维度上效能感也较低。当前家长健康养育效能感促进工作应以健康促进和心理健康为主要内容,以低社会经济地位的家长为重点关注对象,从物质、专业和情感三方面构建支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养育效能 养育效能 家庭养育
下载PDF
母亲角色适应在初产妇社会支持和养育效能间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26
4
作者 吴尔 廖瑛华 +2 位作者 陈少玉 周琼 鲁丽容 《护理学报》 2018年第13期55-59,共5页
目的探讨母亲角色适应在初产妇社会支持与养育效能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便利抽样抽取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初产妇262例,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母亲角色适应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父母养育效能感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建立和检验角色适应在社... 目的探讨母亲角色适应在初产妇社会支持与养育效能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便利抽样抽取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初产妇262例,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母亲角色适应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父母养育效能感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建立和检验角色适应在社会支持与养育效能之间的中介模型。结果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总分为(67.48±12.45)分,社会支持总分为(30.67±6.20)分,养育效能得分为(38.85±11.80)分。母亲角色适应与社会支持总分呈一定正相关(r=0.318,P<0.01);与养育效能得分呈密切正相关(r=0.488,P<0.01)。母亲角色适应在社会支持与养育效能之间存在中介效应,社会支持对养育效能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别为0.119、0.144。结论社会支持对养育效能有直接预测作用,母亲角色适应在社会支持与养育效能之间存在中介效应。应重视初产妇的养育效能状况,开发以促进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为中心的家庭辅导课程,多方面促进初产妇产后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护理 社会支持 养育效能 母亲角色适应 初产妇 中介效应
下载PDF
特殊儿童父母亲职压力与生活质量的关系:养育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朱绍宁 王金明 +1 位作者 李慧 顾怀婷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171-174,共4页
目的探讨特殊儿童父母亲职压力与生活质量的关系,分析养育效能感在亲职压力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在济宁市任城区儿童康复中心进行康复训练的174名特殊儿童的父/母亲作为观察组,选择济宁市任城区城乡接合... 目的探讨特殊儿童父母亲职压力与生活质量的关系,分析养育效能感在亲职压力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在济宁市任城区儿童康复中心进行康复训练的174名特殊儿童的父/母亲作为观察组,选择济宁市任城区城乡接合部一所幼儿园,该园所有169名正常幼儿的父/母亲作为对照组。使用亲职压力简表、父母养育效能感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进行调查。分析两组间在亲职压力、养育效能感、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养育效能在亲职压力与生活质量间中介作用。结果观察组特殊儿童父母的亲职压力高于对照组(P<0.001),其养育效能感和生活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01)。养育效能感在亲职压力与生活质量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特殊儿童父母养育效能感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1.29%,正常儿童父母占29.89%。结论特殊儿童父母的亲职压力水平较高,生活质量水平较低;养育效能感在一定程度上可调节亲职压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尤其对特殊儿童父母而言,提高养育效能感有助于缓解亲职压力,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育效能 亲职压力 生活质量 特殊儿童父母
下载PDF
父母养育效能感与家庭教养活动参与对婴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基于流动与非流动家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婷 王诗尧 张明红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6-37,共12页
为考察父母养育效能感、家庭教养活动参与和婴幼儿认知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对上海郊区556个流动与非流动婴幼儿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流动和非流动家庭父母在"安全""情感"和"情绪"领域的养... 为考察父母养育效能感、家庭教养活动参与和婴幼儿认知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对上海郊区556个流动与非流动婴幼儿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流动和非流动家庭父母在"安全""情感"和"情绪"领域的养育效能感较高,在"规范"和"教育"领域得分最低;流动家庭父母的养育效能感和家庭教养活动参与得分均显著低于非流动家庭的父母;对流动家庭来说,父母的"常规"效能感正向预测婴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对非流动家庭来说,父母的"教育"效能感正向预测婴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虽然流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远低于非流动家庭,但两类家庭婴幼儿认知发展水平没有显著差异。这意味着不仅应进一步普遍提高家长的科学教养意识和自信心,而且应更深入地鉴别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在教养方面需要提升的具体领域,通过有针对性的干预帮助父母提高教养能力,更好地促进婴幼儿认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育效能 家庭教养活动参与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婴幼儿认知发展
下载PDF
亲子关系对父母心理健康的影响:养育压力和养育效能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9
7
作者 詹佩珊 任杰 +3 位作者 李星凯 邱小妹 冯洁 陈丽娜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3-127,共5页
目的:探讨亲子关系对父母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养育压力和养育效能在其中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亲子关系自我评定量表、简式养育压力量表、养育自我效能感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对572名中小学生的父母进行评定。结果:①相关分析显示,亲子... 目的:探讨亲子关系对父母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养育压力和养育效能在其中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亲子关系自我评定量表、简式养育压力量表、养育自我效能感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对572名中小学生的父母进行评定。结果:①相关分析显示,亲子关系、养育效能分别与养育压力和症状自评量表得分呈显著负相关,亲子关系与养育效能呈显著正相关,养育压力与症状自评量表得分呈显著正相关。②中介模型检验显示,养育压力和养育效能在亲子关系和父母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并且养育压力-养育效能的链式中介作用也显著。结论:亲子关系分别通过养育压力、养育效能的中介作用及养育压力与养育效能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父母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子关系 父母心理健康 养育压力 养育效能
原文传递
儿童社会性与母亲养育效能对“二孩”接纳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少萌 岳红 +4 位作者 聂莉莉 吴若瑶 王帮璇 元永艇 姚荣英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180-184,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社会性、母亲养育效能、母亲社会经济地位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以上三个因素对"二孩"接纳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安徽省某市两所幼儿园和两所小学(1~3年级)880名学生及其母亲为研究对象,调查主要内... 目的探讨儿童社会性、母亲养育效能、母亲社会经济地位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以上三个因素对"二孩"接纳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安徽省某市两所幼儿园和两所小学(1~3年级)880名学生及其母亲为研究对象,调查主要内容有儿童社会性、母亲养育效能、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对"二孩"的接纳程度。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探究儿童对"二孩"接纳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不同年级与是否独生对儿童接纳"二孩"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母亲角色满意度和效能感与同伴交往问题呈正相关,与儿童亲社会行为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独生对低龄儿童"二孩"接纳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儿童社会性中,同伴交往问题对儿童"二孩"接纳程度有负向预测作用(P<0.05),亲社会行为对低龄儿童"二孩"接纳程度有正向预测作用(P<0.01)。结论良好的同伴交往与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提高儿童对"二孩"的接纳程度,家庭和学校应当重视儿童的社会发展,为儿童接纳"二孩"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孩” 接纳 儿童社会性 母亲养育效能
原文传递
中小学生父母养育自我效能感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施跃健 《社会心理科学》 2010年第5期71-74,95,共5页
采用自编的父母养育自我效能感问卷,对584位中小学生的父亲和母亲的一般养育自我效能感和特殊养育自我效能感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对孩子的情绪、人际交往方面的积极影响最为自信,对孩子的纪律管束最缺乏自信。小... 采用自编的父母养育自我效能感问卷,对584位中小学生的父亲和母亲的一般养育自我效能感和特殊养育自我效能感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对孩子的情绪、人际交往方面的积极影响最为自信,对孩子的纪律管束最缺乏自信。小学生父母的特殊养育自我效能感大于中学生。具体表现为,在纪律管束方面和学习方面,小学生父母的养育自我效能感大于中学生父母。父母对女孩的特殊养育自我效能感显著大于男孩,主要表现为,父母对女孩在纪律管束方面的养育效能感显著大于男孩。父母的学历影响父母的养育自我效能感,总的来说,随着养育人学历的提高,养育自我效能感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父母 养育自我效能 调查
下载PDF
父母社会经济地位和养育效能的关系:父母第一次生育年龄的中介作用
10
作者 刘影 严超 +3 位作者 吴若瑶 杨少萌 宋星星 姚荣英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探究父母第一次生育年龄在父母社会经济地位和养育效能中是否存在中介效应,从而为提高父母养育效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蚌埠市2所幼儿园和2所小学的1~3年级共计880名3~9岁儿童,以儿童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进... 目的探究父母第一次生育年龄在父母社会经济地位和养育效能中是否存在中介效应,从而为提高父母养育效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蚌埠市2所幼儿园和2所小学的1~3年级共计880名3~9岁儿童,以儿童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儿童及其父母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及父母养育效能的评价。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构建中介效应模型,采用Bootstrap法对模型中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相关性分析显示,母亲社会经济地位与母亲角色满意度呈负相关(P<0.05),与母亲第一次生育年龄呈正相关(P<0.01)。母亲第一次生育年龄与母亲自我效能感和母亲角色满意度呈负相关(P<0.01)。控制儿童的性别后,中介效应模型显示,母亲社会经济地位与母亲角色满意度呈负相关(β=-0.071,t=-2.123,P<0.05),母亲社会经济地位与母亲第一次生育年龄呈正相关(β=0.252,t=7.717,P<0.01);母亲第一次生育年龄与母亲角色满意度呈负相关(β=-0.087,t=-2.365,P<0.05)。控制儿童的性别后,Bootstrap检验结果表明,总效应和间接效应的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均不包含0,直接效应的95%CI包含0,表明母亲第一次生育年龄在母亲社会经济地位与母亲角色满意度中起完全中介效应。结论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母亲会通过增加第一次生育年龄而降低母亲角色满意度。建议高社会经济地位的母亲也勿过晚生育,同时注重提升育儿技巧,从而促进母亲养育效能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养育效能 儿童 社会经济地位 生育年龄
原文传递
中心群组化孕期保健模式护理对剖宫产后初产妇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芳 谢慧芳 李爱华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4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中心群组化孕期保健(GPC)模式护理对剖宫产后初产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行剖宫产分娩的80例初产妇临床资料,将采用常规产后护理的40例初产妇分为对照组,将采用GPC模式护理的40例初产妇分为观察... 目的:探讨中心群组化孕期保健(GPC)模式护理对剖宫产后初产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行剖宫产分娩的80例初产妇临床资料,将采用常规产后护理的40例初产妇分为对照组,将采用GPC模式护理的40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积极心理资本[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养育效能[采用中文版父母养育效能感量表(PSOC)]、母亲角色适应情况及干预后妊娠压力[采用妊娠压力量表(PPS)]、产后6个月内母乳喂养率。结果:干预后,两组PPQ、PSOC评分及母亲角色适应调查问卷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PPS评分均升高(P<0.05),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6个月内,观察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GPC模式护理可以增强剖宫产后初产妇积极心理资本与养育效能,有助于其向母亲角色转变,缓解妊娠压力,提高母乳喂养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剖宫产 中心群组化孕期保健模式 心理资本 养育效能 妊娠压力 母亲角色 母乳喂养
下载PDF
学前儿童父母亲职压力的潜在分类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16058份调研数据的潜在剖面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贾云 《中华家教》 2023年第6期53-64,共12页
本文采用亲职压力简表和养育效能感量表对16058名学前儿童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学前儿童父母在亲职压力、养育效能感上均存在显著的群体内差异,亲职压力可分为低压力型、中压力型、高压力型和严重压力型4个潜在类型;养育效能感可... 本文采用亲职压力简表和养育效能感量表对16058名学前儿童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学前儿童父母在亲职压力、养育效能感上均存在显著的群体内差异,亲职压力可分为低压力型、中压力型、高压力型和严重压力型4个潜在类型;养育效能感可分为低平衡型、高平衡型、高满足低效能型和低满足高效能型4个潜在类型。养育效能感的潜在类型、母亲受教育程度、居住地区、家庭结构、孩子数量、育儿方式显著影响学前儿童父母亲职压力的潜在分类。本研究将对缓解学前儿童父母的亲职压力,提升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质量,促进学前儿童的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儿童 家庭教育 亲职压力 养育效能 潜在剖面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