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7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春夏养阳”理论指导运用脐疗法护理1例心力衰竭患者
1
作者 吕学军 郁丽君 +1 位作者 杨丽丽 宋丽波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2期139-142,共4页
本文总结1例基于“春夏养阳”理论指导的脐疗法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基于中医辨证理论指导,运用因时施治原则,采取脐疗法隔姜灸联合穴位贴敷,配合生活指导、饮食指导、心理指导等综合干预,改善心力衰竭患者不适症状及伴随体征,... 本文总结1例基于“春夏养阳”理论指导的脐疗法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基于中医辨证理论指导,运用因时施治原则,采取脐疗法隔姜灸联合穴位贴敷,配合生活指导、饮食指导、心理指导等综合干预,改善心力衰竭患者不适症状及伴随体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隔姜灸 脐灸 穴位贴敷 生活质量 中医护理 春夏养阳理论
下载PDF
基于春夏养阳理论评价隔姜灸脐疗在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宋丽波 李海燕 +5 位作者 杨丽丽 吕学军 陈晓燕 鞠建庆 蒋跃绒 董国菊 《天津中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345-349,共5页
[目的]观察隔姜灸脐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方法]于2021年3月—2021年7月选择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住院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80例,采用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 [目的]观察隔姜灸脐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方法]于2021年3月—2021年7月选择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住院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80例,采用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心力衰竭标准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辅以隔姜灸脐疗,每日3柱,14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中医症状积分及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研究,观察组心功能等级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NT-proBN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降低(P<0.05);两组MLHFQ评分比较,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MLHFQ评分降低显著(P<0.05)。[结论]隔姜灸脐疗可有助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及中医症状的改善,提高生活质量,操作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夏养阳 隔姜灸 脐疗 慢性心力衰竭 护理研究
下载PDF
天地聚“春气”,又是一年养阳时
3
作者 田艳霞 《中医健康养生》 2023年第3期28-30,共3页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万物复苏,阳气生发,大自然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根据“天人相应”的中医理论,人体也遵循着自然规律,在春季处于舒展的状态。保养头部,缓解“春困”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是一年中阳气始...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万物复苏,阳气生发,大自然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根据“天人相应”的中医理论,人体也遵循着自然规律,在春季处于舒展的状态。保养头部,缓解“春困”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是一年中阳气始生之时。此时,人体内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供给大脑的血液少于以往,所以人们在这段时间就容易产生“春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理论 二十四节气 阴血 天人相应 养阳 自然规律
下载PDF
新安医家胡国俊运用春夏养阳理论辨治哮病经验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德银 朱慧志 胡国俊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8期889-892,共4页
胡国俊承祖业,远溯张仲景,近效叶天士,旁及丹溪诸家,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是而卓然成家。在辨治哮病的过程中,论循《内经》,法效仲景,从春夏养阳理论出发,紧扣病机,循经典而不拘泥于古法,将经典治法灵活运用于临床。胡国俊认为寒痰伏肺是... 胡国俊承祖业,远溯张仲景,近效叶天士,旁及丹溪诸家,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是而卓然成家。在辨治哮病的过程中,论循《内经》,法效仲景,从春夏养阳理论出发,紧扣病机,循经典而不拘泥于古法,将经典治法灵活运用于临床。胡国俊认为寒痰伏肺是哮病之宿根,临证以治痰为要,但当今哮病可见痰热、湿热、瘀热之病机,单用辛温散寒之剂不足以化湿热,故治痰时分缓急、别寒热,从辨证施治的思想出发,以春夏养阳理论为基础,随虚实寒热不同而灵活用药,从而形成其辨治哮病的特色。分析胡国俊运用春夏养阳理论辨治哮病的经验对当今中医药防治肺系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病 新安医家 胡国俊 春夏养阳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基于古今异轨刍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5
作者 李萍 王学斌 +1 位作者 宗寿健 王兴臣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16期4-6,共3页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作为《黄帝内经》养生理论的重要观点,经后世医家从不同角度的认识与发挥,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丰富和发展。文章联系临床实际,强调“天人相应”“法于自然”的养治观在现代养生、防病、治病中的重要性,从时代背景不...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作为《黄帝内经》养生理论的重要观点,经后世医家从不同角度的认识与发挥,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丰富和发展。文章联系临床实际,强调“天人相应”“法于自然”的养治观在现代养生、防病、治病中的重要性,从时代背景不同而导致气候、饮食、生活方式等差异的角度,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加以辩释,得出其合理的解释为“春夏季节尤其要注意保养阳气、勿贪寒凉,秋冬季节尤其要保养阴气、勿过温热”。在生活习惯过度违背自然规律的今天,尤其亟需回归自然,遵守此养生防病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夏养阳 秋冬 新释 古今异轨
下载PDF
夏至节气顺时养阳生津避暑
6
作者 文妍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3年第6期58-58,共1页
公历6月21日或22日为每年的夏至日,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俗话说“热在三伏”,气候由此开始越来越热,最高温度能达到40℃左右。从中医理论上讲,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因此围绕以... 公历6月21日或22日为每年的夏至日,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俗话说“热在三伏”,气候由此开始越来越热,最高温度能达到40℃左右。从中医理论上讲,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因此围绕以上节气特点,我们可以把夏至时节的摄生要点概括为:顺时养阳,生津避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理论 养阳 生津 夏至日 三伏 摄生
下载PDF
中医关干春宜养阳说了啥
7
作者 张浩 陈艳霞(图) 《解放军健康》 2023年第2期31-31,共1页
春天是大自然阳气升发、万物萌芽的时节。经冬转春后人与春天阳气相生相应,机体代谢比较旺盛。历代养生学家在天人相应理论的指导下,因时制宜提出“春宜养阳”养生原则,引导人们顺时而养,护养体内阳气,同时避免阳气耗损、阳气受阻,以期... 春天是大自然阳气升发、万物萌芽的时节。经冬转春后人与春天阳气相生相应,机体代谢比较旺盛。历代养生学家在天人相应理论的指导下,因时制宜提出“春宜养阳”养生原则,引导人们顺时而养,护养体内阳气,同时避免阳气耗损、阳气受阻,以期达到阳气充盈、强身护体、祛病除邪之效果。那么,中医关于“春宜养阳”究竟说了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时制宜 生原则 养阳 机体代谢 中医 天人相应理论 升发
下载PDF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中药最佳给药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史坚鸣 《中医药导报》 2017年第18期38-40,共3页
从《内经》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观点出发,阐明中药最佳给药时间的理论依据。温阳除寒药养阳补阳最佳给药时间:从一年来看,为春分到夏至;从一日来看为卯时6:00:00到正午12:00:00。滋阴清热药养阴补阴最佳给药时间:从一年来... 从《内经》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观点出发,阐明中药最佳给药时间的理论依据。温阳除寒药养阳补阳最佳给药时间:从一年来看,为春分到夏至;从一日来看为卯时6:00:00到正午12:00:00。滋阴清热药养阴补阴最佳给药时间:从一年来看为秋分到冬至;从一日来看,为酉时18:00:00到子夜00:0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夏养阳 秋冬 最佳给药时间 养阳 阴补阴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卯时6 00 00 正午12 00 00 酉时18 00 00 子夜00 00 00
下载PDF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理论辨析兼探中医适时养生 被引量:19
9
作者 赵阳 郭玉峰 蒲永慧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08-409,共2页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用以指导顺应四时气机变动而采取不同保健方法的养生原则。历代医家对其曾有不同的理解与阐述,但基本上均支持春夏季养生应护持人体阳气、秋冬季养生宜培补人体阴分...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用以指导顺应四时气机变动而采取不同保健方法的养生原则。历代医家对其曾有不同的理解与阐述,但基本上均支持春夏季养生应护持人体阳气、秋冬季养生宜培补人体阴分的观点。先师廖厚泽所授丹医学派的相关经验,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进行了理论辨析,并分析了当前人们普遍采用的夏季以凉茶、凉药"清凉解暑"、冬季以牛羊肉、参芪虫草"冬令进补"的"养生方法"的理论渊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医适时养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夏养阳 秋冬 适时 治未病
下载PDF
再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及现实指导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雷 赵桂芝 +2 位作者 杨涛 鞠翡翡 游世晶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17-718,共2页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不仅对中医养生有重要指导意义,对中医临床治疗亦有不可忽视的指导价值。自《内经》已降,历代医家从不同角度立论,但众说纷纭,令人莫衷一是,故本文对其本义进行了探析,以指导人们健康养生。
关键词 春夏养阳 秋冬
下载PDF
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本义论析中医“治未病”之养生观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凯维 张玉辉 +1 位作者 刘理想 张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29期150-153,共4页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法则。自《黄帝内经》以降,其代表性学说较多。而现代,多维度、多角度的发挥致其学说纷繁复杂,误解、误读难免,误用之弊亦现。本文从本义入手,再探"养""阴阳"等含义...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法则。自《黄帝内经》以降,其代表性学说较多。而现代,多维度、多角度的发挥致其学说纷繁复杂,误解、误读难免,误用之弊亦现。本文从本义入手,再探"养""阴阳"等含义内涵,可知"养"蕴含"顺养"之义,即随顺四气之化、从顺阴阳之性而养,"阴阳"指所从之根本,亦指"四气之应",其蕴含"循顺逆""治未病"的养生之道。区分"平人"顺养与"病态"养护,有助于正确理解、解释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夏养阳 秋冬 生观
下载PDF
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顺益 丁喜艳 王飞思 《江苏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17,共2页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出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该篇主要是以论述养生之道及宣扬“治未病”的思想为主。而“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八字更被历代医家奉为四时养生的重要原则.后世更据此发展出指导针灸治疗的原则。如《难经....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出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该篇主要是以论述养生之道及宣扬“治未病”的思想为主。而“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八字更被历代医家奉为四时养生的重要原则.后世更据此发展出指导针灸治疗的原则。如《难经.七十难》:“春夏刺浅,秋冬刺深者.何谓也?然春夏者。阳气在上.人气亦在上.故当浅取之:秋冬者,阳气在下,人气亦在下。故当深取之”.以及针对某些内科疾病的治法,如“冬病夏治”。然而,对此八字,《黄帝内经》(下称《内经》)的历代注家却有着不同的诠释.主要的代表观点有四家:一是顺气而养.以马莳为代表。认为春夏顺生长之气即养阳.秋冬顺收藏之气即养阴。二是以制为养,以王冰为代表,认为春夏阳盛,宜食寒凉以制亢阳;秋冬阴盛,宜食温热以抑盛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经 春夏养阳 秋冬 四时
下载PDF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如何应用的讨论 被引量:3
13
作者 程士德 黄海龙 +8 位作者 王洪图 朱曾柏 曹顺明 何众 裴景山 顾继昌 徐福棠 程聚生 董汉良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10,共7页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原出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根据该篇的主题思想及其内容来分析,这里养阳养阴的阳和阴,显然是指四时气候变化促使生物一年中生长发展过程的生、长、收、藏之气而言的。
关键词 春夏养阳 秋冬
下载PDF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管窥 被引量:5
14
作者 邹晓明 谷松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74-475,共2页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内经》所论的四时调摄阴阳之法则,对平素养生与临床治疗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认识,历代医家立足点不同而论述不一,将我们的学习体会略陈于下。
关键词 春夏养阳 秋冬 调摄阴 《内经》 临床治疗 历代医家 学习体会
下载PDF
浅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中医养生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高彩虹 杨道文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2期152-153,共2页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首出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为顺应四时阴阳之气变动而采取的养生方法。基于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春夏不知养阳,秋冬不知养阴"的情况,结合对中医经典古籍的初步领悟和传统养生方法的切身...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首出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为顺应四时阴阳之气变动而采取的养生方法。基于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春夏不知养阳,秋冬不知养阴"的情况,结合对中医经典古籍的初步领悟和传统养生方法的切身体会,阐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机理及其在中医临床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春夏养阳 秋冬 应用
下载PDF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我见 被引量:9
16
作者 吴伟 《河南中医》 2004年第9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春夏养阳 秋冬 春夏 秋冬养阳 错文 《黄帝内经·素问》
下载PDF
基于“养”字探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内涵 被引量:4
17
作者 邓娜 蔺晓源 +4 位作者 刘富林 严子谦 严梓桠 谢一玄 刘杰民 《中医药导报》 2020年第4期83-85,共3页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不同医家曾从不同角度立论探析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内涵。以"养"字着手,从养可以是补,也可是抑;阳虚者春夏宜补阳,阳亢者春夏当平阳;阴虚...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不同医家曾从不同角度立论探析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内涵。以"养"字着手,从养可以是补,也可是抑;阳虚者春夏宜补阳,阳亢者春夏当平阳;阴虚者秋冬宜补阴,阴盛者秋冬宜抑阴;阴阳平和者,顺天时以养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夏养阳 秋冬 调理 平衡 协调阴
下载PDF
从《黄帝内经》“春夏养阳”探析“冬病夏治”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亨飞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51-1452,1541,共3页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理论既是养生保健的法则,亦是中医治疗疾病的"规矩"。"三伏天"是一年四季中天气最为炎热之时,亦是人体阳气最为隆盛、"脾土主令"之时,...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理论既是养生保健的法则,亦是中医治疗疾病的"规矩"。"三伏天"是一年四季中天气最为炎热之时,亦是人体阳气最为隆盛、"脾土主令"之时,此时脾气健运、"阳气迅发",体内痰湿、水饮最易消弥。古人云:"百病皆因痰作祟""怪病多痰",这就说明大多数慢性疾病的发生均与"痰湿"、"水饮"有关,通过"三伏贴"刺激背腧穴,疏通经络、激发脏腑功能,抑或温灸抑或服用温阳益气、健脾利湿的方药调理治疗,使一些慢性疾病的"夙根"得以"蠲除",因此"冬病夏治"是治疗一些慢性病的最佳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春夏养阳 冬病夏治 温运中
下载PDF
试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被引量:11
19
作者 边秀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06-207,共2页
从历代医家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不同见解 ,理论依据 ,临床应用三大方面进行了这个观点的探讨 。
关键词 《内经》 春夏养阳 秋冬 中医理论
下载PDF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理论探讨 被引量:10
20
作者 蒋垂刚 梁立安 谢感共 《现代中医药》 CAS 2004年第3期6-7,共2页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是《黄帝内经》重要的养生法则之一 ,充分体现祖国医学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本文结合个人研读体会 ,对其深刻涵义进行探讨 ,从理论依据、生理病理等方面阐述 ,以求明确经旨 ,并认为其对理论研究和临床预防治疗有重...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是《黄帝内经》重要的养生法则之一 ,充分体现祖国医学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本文结合个人研读体会 ,对其深刻涵义进行探讨 ,从理论依据、生理病理等方面阐述 ,以求明确经旨 ,并认为其对理论研究和临床预防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阳 理论探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