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商周兽形青铜酒器形态设计研究
1
作者 包思齐 《艺术科技》 2023年第3期134-136,共3页
文章以商周时期的兽形青铜酒器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古代动物图腾文化与酒文化发展的基础上,从设计学角度出发,通过对兽形酒器形制的分类,对形态设计的分析,为现代仿生设计提供启示。
关键词 商周时期 兽形酒器 仿生设计
下载PDF
“兽形兽语”与“兽形人语”——中外动物散文的几种类型 被引量:2
2
作者 徐治平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1-145,共5页
动物散文大致可分现代意义、传统意义和寓言体三大类型。现代意义的动物散文又有体现生态主义思想和宣扬动物解放理论的两种。现代意义和传统意义的动物散文主要特点是“兽形兽语”,而寓言体动物散文主要特点是“兽形人语”。
关键词 动物散文 兽形 兽形人语
下载PDF
《山海经》兽形形象变形叙事类型探幽 被引量:4
3
作者 段丽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5年第3期48-52,共5页
《山海经》"宏诞迂夸,多奇怪俶傥之言""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古今记异之祖"与"古今语怪之祖",作为先秦文献中记载祯祥变怪物之最甚者,它对光怪陆离的神祗神格的叙述,通过兽形形象的变形得以... 《山海经》"宏诞迂夸,多奇怪俶傥之言""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古今记异之祖"与"古今语怪之祖",作为先秦文献中记载祯祥变怪物之最甚者,它对光怪陆离的神祗神格的叙述,通过兽形形象的变形得以呈现,可谓登峰造极,将原始初民朴拙的综合生命观念及虔诚的原始图腾信仰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成为变形叙事的一座高峰。纵览《山海经》,神祗神格的变形物象描摹可谓俯拾皆是,打造了无与伦比的变形神话叙事世界,其生成最大程度地借助了原始初民图腾崇拜的力量,通过天神、地祗、神兽神格的形象叙述,创造了俶诡怪诞、瑰丽旖旎的变形世界。依据人类与兽类变形的表现方式,《山海经》中的兽形形象变形叙事可凝炼为人兽嵌合型、兽兽嵌合型两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经》 兽形 叙事 类型
下载PDF
金释银聚——战国“兽形鎏金银带钩”设计解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樊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4-180,共7页
本文通过对战国"兽形鎏金银带钩"的设计研究,阐述了其设计的科学性和适人性。战国"鎏金银带钩"的设计从某种角度来讲就是当时的一个高级定制的设计范例,这对于当今的个性化定制以及与带钩相关的设计研究具有一定的... 本文通过对战国"兽形鎏金银带钩"的设计研究,阐述了其设计的科学性和适人性。战国"鎏金银带钩"的设计从某种角度来讲就是当时的一个高级定制的设计范例,这对于当今的个性化定制以及与带钩相关的设计研究具有一定的探索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形鎏金银带钩 工艺 设计 定制
下载PDF
“所愁晓漏促,不恨灯销柱”——记青铜人骑兽形灯座 被引量:4
5
作者 罗宗真 《东南文化》 2000年第2期68-69,共2页
The ancient Chinese lamp is an example of the perfect unity of visual art and applied fine art. Ingeniously conceived and elaborately made, this lamp is shaped as a man riding a beast, which is the excellent one of th... The ancient Chinese lamp is an example of the perfect unity of visual art and applied fine art. Ingeniously conceived and elaborately made, this lamp is shaped as a man riding a beast, which is the excellent one of the lamps found so far. Well-documented, this author begins from the function of the lamp stand and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the shape to conduct a systematic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人骑兽形 灯座 文物研究 东汉晚期 道教
下载PDF
隋代邢窑遗址出土白釉兽形杯 被引量:2
6
作者 贾城会 《文物春秋》 2020年第5期77-79,89,F0003,共5页
位于河北省内丘县境内的西关北隋代邢窑遗址出土了多件白釉兽形杯残件和兽形杯陶范,按动物造型的不同可分为狮首形、马首形和牛首形。把现存国外博物馆及私人收藏的兽形杯与这些标本进行比对,基本可确定烧造这些收藏品的窑口应为邢窑,... 位于河北省内丘县境内的西关北隋代邢窑遗址出土了多件白釉兽形杯残件和兽形杯陶范,按动物造型的不同可分为狮首形、马首形和牛首形。把现存国外博物馆及私人收藏的兽形杯与这些标本进行比对,基本可确定烧造这些收藏品的窑口应为邢窑,而杯身上模印花纹则打破了邢窑瓷器素面无纹饰的论断,为研究邢窑隋代瓷器装饰工艺提供了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釉兽形 邢窑 模印装饰 隋代
下载PDF
灵石旌介商墓兽形觥文化因素探析
7
作者 康艳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17-122,共6页
兽形觥,无铭文,是灵石旌介商墓中最为精美的一件铜器;不但是精美的艺术品,还是实用盛酒器。兽形觥属于商文化系统;但受到夏文化遗存及地方方国文化的影响,保留了地域文化特点,是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商文化青铜器。兽形觥为什么属于商文... 兽形觥,无铭文,是灵石旌介商墓中最为精美的一件铜器;不但是精美的艺术品,还是实用盛酒器。兽形觥属于商文化系统;但受到夏文化遗存及地方方国文化的影响,保留了地域文化特点,是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商文化青铜器。兽形觥为什么属于商文化圈又蕴含着地域特色?它又受到哪些文化因素的影响?通过对兽形觥纹饰、器型、铭文、器型组合方式的分析可以探索其地域文化特点及文化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旌介商墓 兽形 殷商风格 地域文化特点
下载PDF
体外研究反刍兽新月形单胞菌及与酵母联用对瘤胃微生物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毛胜勇 龙黎明 朱伟云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76-186,共11页
利用体外批次培养技术,分别以羊草、玉米和淀粉为底物,研究了反刍兽新月形单胞菌L9菌株及其与酵母联用对瘤胃微生物发酵的影响。结果显示,以羊草为底物时,添加酵母可显著提高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异戊酸和TVFA浓度(P<0.05),降低... 利用体外批次培养技术,分别以羊草、玉米和淀粉为底物,研究了反刍兽新月形单胞菌L9菌株及其与酵母联用对瘤胃微生物发酵的影响。结果显示,以羊草为底物时,添加酵母可显著提高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异戊酸和TVFA浓度(P<0.05),降低乳酸浓度(P<0.05),有降低乙丙比值的趋势(P=0.082),但对异丁酸及pH值无显著影响(P>0.10),添加L9菌可显著提高pH值、乙酸、丙酸、丁酸、异戊酸和TVFA浓度(P<0.05),降低乳酸浓度和乙丙比值(P<0.05),但对异丁酸及戊酸浓度无显著影响(P>0.10),在影响pH值、丙酸、丁酸、异丁酸、异戊酸、TVFA浓度及乙丙比值方面,酵母与L9菌株间无显著的互作关系(P>0.10);在降低乳酸及戊酸浓度方面,酵母与L9菌株之间有显著的互作作用(P<0.05),在影响pH值及乙酸产量方面,酵母与L9菌之间有互作效应趋势。以玉米为底物时,添加酵母可显著提高pH值、乙酸、丙酸、丁酸、异戊酸和TVFA浓度(P<0.05),降低乳酸浓度和乙丙比值(P<0.05),有提高戊酸浓度的趋势(P=0.082),但对异丁酸无显著影响(P>0.10),添加L9菌可显著提高pH值、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异戊酸和TVFA浓度(P<0.05),降低乳酸浓度和乙丙比值(P<0.05),但对异丁酸浓度无显著影响(P>0.10),在影响pH值、乳酸、乙酸、丙酸、丁酸、异戊酸、TVFA浓度及乙丙比值方面,酵母与L9菌株间有显著的互作关系(P<0.05);在影响异丁酸及戊酸浓度方面,酵母与L9菌株之间无显著的互作作用(P>0.10)。以淀粉为底物时,添加酵母可显著提高pH值、乙酸、丙酸、丁酸、异戊酸和TVFA浓度(P<0.05),降低乳酸浓度(P<0.05),但对戊酸、异丁酸浓度和乙丙比值无显著影响(P>0.10),添加L9菌可显著提高pH值、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和TVFA浓度(P<0.05),降低乳酸浓度和乙丙比值(P<0.05),但对异丁酸和异戊酸浓度无显著影响(P>0.10),在影响pH值、乳酸、乙酸、丙酸、丁酸、异戊酸、TVFA浓度及乙丙比值方面,酵母与L9菌株间有显著的互作关系(P<0.05);在影响异丁酸及戊酸浓度方面,酵母与L9菌株之间无显著的互作作用(P>0.10)。结果说明,添加酵母与L9菌株均可有效降低乳酸产量,且均可有效提高玉米及淀粉条件下发酵体系中的pH值,酵母与L9菌株联用更有助于发酵前期pH值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刍新月单胞菌 酵母培养物 瘤胃 体外发酵
下载PDF
盘龙城杨家湾“金片绿松石兽形器”的原貌重建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唐际根 吴健聪 +3 位作者 董韦 张钊 万琳 刘森淼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7-66,F0003,共11页
盘龙城杨家湾M17出土的“金片绿松石兽形器”是一项重要考古发现,但该器出土时已散落,失去了原貌。过去已有学者进行了初步的复原研究,取得了较好的认识。本文通过超景深照相、CT检测、SEM观察、热裂解实验等手段,结合青铜器相关纹饰的... 盘龙城杨家湾M17出土的“金片绿松石兽形器”是一项重要考古发现,但该器出土时已散落,失去了原貌。过去已有学者进行了初步的复原研究,取得了较好的认识。本文通过超景深照相、CT检测、SEM观察、热裂解实验等手段,结合青铜器相关纹饰的构图与表现手法,认为部分绿松石发生过翻转,原器应该是立体排列,有角有躯体,具体表现龙的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龙城杨家湾M17 金片绿松石兽形 多学科手段 原貌重建
原文传递
英雄史诗中勇士形象兽形艺术类比的审美观念 被引量:3
10
作者 穆塔里甫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69-73,共5页
在哈萨克的民间文化中,英雄史诗占有重要一席。它作为诗领域中第一颗成熟的果实,给我们展现了古人们所创作的古朴而丰彩的艺术世界。当我们纵观这些丰富而优秀的民间创作并想总结出某些规律时,我们十分清晰地发现,史诗的构成因素几乎与... 在哈萨克的民间文化中,英雄史诗占有重要一席。它作为诗领域中第一颗成熟的果实,给我们展现了古人们所创作的古朴而丰彩的艺术世界。当我们纵观这些丰富而优秀的民间创作并想总结出某些规律时,我们十分清晰地发现,史诗的构成因素几乎与哈萨克最典型、最朴素的游牧生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雄史诗 艺术类 哈萨克 图腾崇拜 游牧民族 野蛮时代 乌古斯 兽形 部落战争
原文传递
释兽衔杯形烛台 被引量:1
11
作者 叶文宪 《南方文物》 2004年第3期61-64,32,共5页
关键词 衔杯烛台 生活器具 历史文化 照明用具
下载PDF
青铜兽形尊
12
作者 刘勇先 《中国收藏》 2006年第6期137-137,共1页
笔者藏有一件青铜兽形尊,造型具有雕塑特点,让人喜爱。它高13厘米,长19.5厘米,宽9.5厘米。独角。大耳,长吻上翘,背穴有盖(缺失)。绿锈厚重,有红斑。锈色很特别,器表似发过酵一般,不仅表面有积锈,而且积锈下凸凹不平,还... 笔者藏有一件青铜兽形尊,造型具有雕塑特点,让人喜爱。它高13厘米,长19.5厘米,宽9.5厘米。独角。大耳,长吻上翘,背穴有盖(缺失)。绿锈厚重,有红斑。锈色很特别,器表似发过酵一般,不仅表面有积锈,而且积锈下凸凹不平,还有膨裂状。此器发酵膨裂程度较重,专家称为发坑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兽形 造型 发坑器
原文传递
天水市博物馆藏战国双头兽形车饰件
13
作者 陈晶 《东方收藏》 2021年第8期51-52,共2页
文章对天水市博物馆收藏的5件战国双头兽形车饰件进行全面考察和研究。首先,依据质地对其进行分类。通过仔细观察,对其尺寸、形制等作了细致描述。其次,参考已发掘多年的马家塬墓地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可判断其应为车舆饰。最后,讨论此... 文章对天水市博物馆收藏的5件战国双头兽形车饰件进行全面考察和研究。首先,依据质地对其进行分类。通过仔细观察,对其尺寸、形制等作了细致描述。其次,参考已发掘多年的马家塬墓地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可判断其应为车舆饰。最后,讨论此类文物的工艺和造型,其不仅表现了西戎文化特征,还包含有中原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因素,反映出战国时期天水地区存在着较为发达的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水市博物馆 战国双头兽形车饰件 文化内涵 文化交流
原文传递
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博物馆文创设计探索——以“异兽志”系列文创设计为例
14
作者 丁云傲 苏毅敏 《中国艺术》 2023年第5期76-87,共12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让文物活起来”。在这一指示下,各大博物馆成为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的平台与窗口。文章主要探讨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者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如何结合当下时代语境,在...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让文物活起来”。在这一指示下,各大博物馆成为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的平台与窗口。文章主要探讨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者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如何结合当下时代语境,在设计过程中寻找绿色发展理念与文创产品融合的现实意义,以及传统与现代审美的结合点,从而探索绿色发展理念下的文创设计方法。在以文创产品设计为手段让“国宝”化身国家形象的“金名片”成为文化推广的重要形式的前提下,文章以错金银青铜兽形器与彩绘青铜兽形器文创设计实践的分析为例,呼吁人们关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开拓博物馆文创设计与现实话题相结合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创设计 绿色发展理念 博物馆 错金银青铜兽形
下载PDF
红山文化带齿兽面形玉造型及功能再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海玉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0期1-4,共4页
红山文化带齿兽面型玉的创型理念源于人们对于猛兽的认识,随葬带齿兽面型玉的墓葬属于“龙”族群,而随葬卷勾形玉器的墓葬属于“凤”族群。红山文化晚期的牛河梁第二地点、第十六地点、半拉山等多个祭祀遗址基本形成了“北凤南龙”的族... 红山文化带齿兽面型玉的创型理念源于人们对于猛兽的认识,随葬带齿兽面型玉的墓葬属于“龙”族群,而随葬卷勾形玉器的墓葬属于“凤”族群。红山文化晚期的牛河梁第二地点、第十六地点、半拉山等多个祭祀遗址基本形成了“北凤南龙”的族群分布格局,而且“凤”族群处于统治地位,高于“龙”族群。牛河梁是一个集“龙”“凤”“龟”不同部族于一处的祭祀圣地,通过祭祀活动的不断发展,红山文化晚期居民已经有了阴阳四极的宇宙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山文化 带齿 造型 功能
下载PDF
夏时代“铜胎绿松石玉饰兽面形牌”材质表现母题研究
16
作者 郑贵祥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5年第1期80-83,共4页
夏时代最具艺术价值的当数玉材质与青铜材质相结合所创制的"铜胎绿松石玉饰兽面形牌"(考古界目前命名为"镶嵌绿松石铜牌饰")。它不仅在艺术构思上、创制技术上以及艺术表现母题上承继了传统,更重要的是,它还揭开了... 夏时代最具艺术价值的当数玉材质与青铜材质相结合所创制的"铜胎绿松石玉饰兽面形牌"(考古界目前命名为"镶嵌绿松石铜牌饰")。它不仅在艺术构思上、创制技术上以及艺术表现母题上承继了传统,更重要的是,它还揭开了夏时代新材料所生产的生产生活器具的序幕,以及开辟了青铜时代的到来。据目前考古研究表明,我们所发掘发现的"铜胎绿松石玉饰兽面形牌"存世量仅16件左右,中国有7件,国外有9件。这些"铜胎绿松石玉饰兽面形牌"遗存的艺术特征明显,艺术心理学特征表现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时代 铜胎绿松石玉饰 艺术心理学 材质表现 母题研究
下载PDF
龙翔天宇:南北朝隋唐时期龙图像的演变与中西互动
17
作者 张晶 郑成胜 《美术大观》 2024年第1期120-126,共7页
龙作为中国文化中的标志性图像,其文化魅力在于具有辟邪、成仙、祥瑞与皇权等多重含义,因而拥有千变万化的艺术形式特征与魅力。通过梳理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国与外域的龙图像材料,可以发现南北朝隋唐时期龙图像的演变与犍陀罗以及斯基... 龙作为中国文化中的标志性图像,其文化魅力在于具有辟邪、成仙、祥瑞与皇权等多重含义,因而拥有千变万化的艺术形式特征与魅力。通过梳理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国与外域的龙图像材料,可以发现南北朝隋唐时期龙图像的演变与犍陀罗以及斯基泰艺术的交流互动有密切关联。安史之乱后,丝绸之路暂时中断,中国龙图像又复归于灵动的蛇形龙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翼龙 兽形 斯基泰 犍陀罗 中西互动
下载PDF
彝文长诗《斯惹与则普》人物形象分析
18
作者 杰觉伊泓 黑比阿伍 《红河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13-16,24,共5页
《斯惹与则普》是已故彝语诗人吉赫丁古的遗作,诗人生前未能发表此诗,现收入《吉赫丁古诗歌选读》中。文章分析长诗主人公苏斯惹和则普的人物形象,从动态和静态、人形和兽形两个方面探讨诗歌中人物形象塑造特色以及表现手法。
关键词 彝文长诗 《斯惹与则普》 兽形分析
下载PDF
中国龙形象的历史演变
19
作者 施爱东 刘丹一 《美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17,共12页
从新石器晚期到殷商再到晚清,龙的造型一直在“兽形龙”与“蛇形龙”两种原型之间摇摆渐变。由汉至唐,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度流行兽形龙,唐代逐渐转向以蛇形龙为主。宋代以降,基本确定了“三停九似”的龙纹模式,兽形龙逐渐减少。元... 从新石器晚期到殷商再到晚清,龙的造型一直在“兽形龙”与“蛇形龙”两种原型之间摇摆渐变。由汉至唐,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度流行兽形龙,唐代逐渐转向以蛇形龙为主。宋代以降,基本确定了“三停九似”的龙纹模式,兽形龙逐渐减少。元代开始,由于统治者对龙纹的管控和垄断,五爪龙开始出现,龙纹造型作为皇权政治进入程式化制作阶段,龙纹越来越繁复,最终走向衰落。封建王朝落幕之后,龙纹回归民间,重焕生机,龙的多变属性及其文化包容性使得龙纹再次获得多样性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形 龙文化 龙纹 三停九似
原文传递
论“神象”的生成机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玮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1-156,共6页
"神象"是指神话中诸神的形象,是关于诸神的形象或为兽形或为半兽半人形(即人兽形)或为人形的问题。其生成机制是:从共时上看,神象的形成,是原始人在强大自然力的逼迫下,借用身边熟悉的强者物象(有形)去表达强大自然力(无形)... "神象"是指神话中诸神的形象,是关于诸神的形象或为兽形或为半兽半人形(即人兽形)或为人形的问题。其生成机制是:从共时上看,神象的形成,是原始人在强大自然力的逼迫下,借用身边熟悉的强者物象(有形)去表达强大自然力(无形)的不自觉符号建构;从历时上看,神象的嬗变,是原始人的自我力量不断壮大,使原始人身边"熟悉强者物象"发生变更(即强者不再是强者),从而形成从兽形、人兽形、到人形的"三像"嬗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象 兽形 兽形 自我力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