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冀东马兰庄条带状硅铁建造的变质时代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0
- 1
-
-
作者
李延河
张增杰
伍家善
尚龙平
-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国土资源部同位素地质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勘查技术工程研究所有限公司
-
出处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45-653,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273008
40203003)
+1 种基金
公益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编号:201111002)
地质调查项目(项目编号:1212010916067)的联合资助
-
文摘
前寒武纪条带状硅铁建造(BIF)是世界,也是中国最重要的铁矿资源类型,无论是储量,还是开采量,均居首位。前寒武纪条带状硅铁建造是地球早期特有的化学沉积建造类型,广泛分布于太古代—早元古代(3.2-1.8 Ga),记录了地球早期大气和海洋的化学成分、氧化还原状态及演化,是广大地质工作者长期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国外,与BIF有关的古风化壳型富铁矿广泛发育,同时也是国外重点开采的富铁矿类型,但在中国一直没有发现。本文测定了冀东迁安矿区东矿带马兰庄硅铁建造中与硅铁建造互层产出的花岗质岩石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确定了BIF遭受混合岩化的时代,并根据中国BIF的形成年龄和变质时代对造成中国缺失与BIF有关的古风化壳型富铁矿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在中国,硅铁建造形成不久可能即被深埋,遭受区域变质作用和混合岩化作用,但没有在地表长时间遭受风化剥蚀,这可能是冀东地区,乃至中国缺失与BIF有关的古风化壳型富铁矿的重要原因之一。
-
关键词
地质学
条带状硅铁建造(BIF)
变质时代
古风化壳型富铁矿
冀东马兰庄
-
Keywords
geology
banded iron formations(BIF)
metamorphic chronology
paleo-weathering crust of BIF
Malanzhuang of eastern Hebei
-
分类号
P618.31
[天文地球—矿床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