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外联合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伴冠状面半脱位的Wahlquist C型内侧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陆栋 黄国伟 +2 位作者 周枫 汤志军 王思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6期1731-1734,共4页
目的探究前外联合后内侧入路手术方案治疗伴冠状面半脱位的Wahlquist C型内侧胫骨平台骨折(mTPF)患者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江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9例伴冠状面半脱位的Wahlquist C型mTPF患者,按照信封法将其分为... 目的探究前外联合后内侧入路手术方案治疗伴冠状面半脱位的Wahlquist C型内侧胫骨平台骨折(mTPF)患者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江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9例伴冠状面半脱位的Wahlquist C型mTPF患者,按照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4)和研究组(n=35)。对照组接受单一后侧倒“L”形入路手术方案,研究组接受前外联合后内侧入路手术方案。随访12个月,比较组间临床指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术前、术后1、3、6、12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情况;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的膝关节功能[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术后即刻、术后12个月的影像学资料(内翻角、后倾角、活动度);术后12个月的生活质量情况[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分],并于末次随访时评估疗效,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间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3、6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3.45±0.56)、(3.01±0.34)、(2.56±0.38)分,均低于对照组[(3.88±0.61)、(3.37±0.33)、(2.98±0.4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2个月,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两组间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研究组内翻角、后倾角分别为(85.11±4.32)°、(5.03±0.35)°,均低于对照组[(88.98±3.16)°、(6.11±0.36)°],活动度为(113.26±13.66)°,高于对照组[(106.56±12.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间WHO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外联合后内侧入路手术方案治疗伴有冠状面半脱位的Wahlquist C型mTPF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与单一后侧倒“L”形入路手术方案相当,但在术后影像学指标、疼痛程度方面有一定优势,临床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面半脱位 胫骨平台骨折 外联合后内侧入路 Wahlquist C型
下载PDF
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的早期临床效果观察
2
作者 王昌 王召建 +1 位作者 何祥波 谢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83-0086,共4页
在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时,探究对该疾病采用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的早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调查过去三年(2019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并分析患者的治疗情况、膝关节功能... 在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时,探究对该疾病采用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的早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调查过去三年(2019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并分析患者的治疗情况、膝关节功能及影像检查结果。结果 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下地时间用时较短,出血量较少,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患者VAS、OK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KS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ROM、HKA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采用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通过微小切口操作,明显提升了膝关节功能,其特点在于手术创伤微小,同时能够保留膝关节韧带的完整性,且患者康复速度较快,这为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有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平台 单髁置换术 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
下载PDF
单髁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前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徐林 杨晓峰 杨小伟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6期133-137,共5页
目的分析单髁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前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徐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84例膝前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全膝关节置换术)与研究组(单髁膝关节... 目的分析单髁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前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徐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84例膝前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全膝关节置换术)与研究组(单髁膝关节置换术),各42例。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3个月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度、生活质量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恢复屈膝>90°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个月,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疼痛评分更低,膝关节功能评分更高,膝关节活动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定量表中的心理评分、生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2/42),低于对照组的19.05%(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7,P<0.05)。结论单髁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前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较理想,能够减轻疼痛,高效改善膝关节屈膝功能,显著提高关节活动度和生活质量,且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间室骨关节炎 单髁膝关节置换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前内侧联合外侧锁定钢板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4
作者 丁玉辉 胡振忠 李东超 《大医生》 2024年第11期31-33,共3页
目的 探讨前内侧联合外侧锁定钢板(ALLP)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北京市健宫医院收治的150例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 目的 探讨前内侧联合外侧锁定钢板(ALLP)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北京市健宫医院收治的150例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肱骨近端锁定钢板(PHLP)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ALLP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肩关节功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主动活动恢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透视频率多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整体肩关节功能情况优于对照组,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与PHLP相比,ALLP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能更有效地促进患者恢复,加快骨折愈合,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联合外侧锁定钢板 近端锁定钢板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 肩关节功能
下载PDF
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分析
5
作者 沈贵州 谢成伟 +2 位作者 杨文祥 陈庆煌 陈奕忠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应用于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2年3月于安溪县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作为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 目的探讨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应用于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2年3月于安溪县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作为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情况、膝关节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程度低于治疗前,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a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36-item short form,SF-36)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未出现关节内感染、假体松动、僵硬、不稳定、进行性骨关节炎等脱落并发症;1例患者出现术后力线不良;1例进行膝关节屈曲,伸直时髌骨关节有明显捻发音;上述2例患者均经康复锻炼保守治疗后缓解。结论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可有效改善其疼痛及膝关节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且无严重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 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 疼痛程度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改良前外侧结合内侧入路术式对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观察
6
作者 孙洪浪 袁静 孟国兴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9期1668-1671,共4页
目的探究改良前外侧结合内侧入路术式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9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5)、观察组(n=45)。对照组采取传统前外侧入路治疗,观察组实施改良... 目的探究改良前外侧结合内侧入路术式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9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5)、观察组(n=45)。对照组采取传统前外侧入路治疗,观察组实施改良前外侧结合内侧入路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膝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围术期指标中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切口长度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膝关节功能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两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膝关节屈曲、伸直角度以及活动范围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合计术后并发症产生概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P<0.05)。结论改良前外侧结合内侧入路术,可显著改善患者术中多项指标,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治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外侧结合内侧入路 胫骨平台骨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分析膝关节单髁置换应用于膝关节前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7
作者 姚建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9期0053-0055,共3页
分析在膝关节前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应用膝关节单髁置换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05月~2023年0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膝关节前内侧室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观察组采用膝关节... 分析在膝关节前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应用膝关节单髁置换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05月~2023年0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膝关节前内侧室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观察组采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对比两组患者的膝关节痛直观仿真评分(VAS)、膝关节HSS评分、膝关节屈曲活动度(ROM)。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后续随访中的VAS评分、HSS评分、ROM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KA和TKA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显著降低病人疼痛,提高膝关节的运动能力,且具有微创、快速、适应证的特点,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髁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
下载PDF
不同时期膝关节镜检+单髁关节置换对前内侧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赵秀泉 季海龙 +1 位作者 刘焕 于国胜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6期7-13,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膝关节镜检+单髁关节置换对前内侧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9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前内侧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膝关节镜检+单髁关节置换...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膝关节镜检+单髁关节置换对前内侧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9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前内侧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膝关节镜检+单髁关节置换。其中,56例行同期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Outerbridge分级为Ⅲ级或Ⅳ级),44例行分期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Outerbridge分级为Ⅰ级或Ⅱ级)。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治疗前及治疗后3、6和12个月的膝关节活动度、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牛津大学膝关节评分(OKS)和美国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64%,与对照组的88.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6和12个月膝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时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OKS和WOMAC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WOMAC和OK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期与分期行膝关节镜检+单髁关节置换治疗前内侧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相当,但同期膝关节镜检+单踝关节置换可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镜检 单髁关节置换 内侧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功能 术后并发症 膝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牛津单髁关节置换术治疗超高龄膝关节前内侧骨性关节炎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4
9
作者 明朝戈 明立功 +3 位作者 王现海 孟维娜 龙路漫 张振鹏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3年第2期267-269,共3页
目的探讨牛津单髁关节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在85岁以上膝关节前内侧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近期疗效。方法2018年11月-2019年10月对85岁以上前内侧间室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1例进行牛津单髁关节置换术。术后常规口... 目的探讨牛津单髁关节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在85岁以上膝关节前内侧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近期疗效。方法2018年11月-2019年10月对85岁以上前内侧间室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1例进行牛津单髁关节置换术。术后常规口服桃红四物汤,治宜活血行气,通络止痛。患肢局部应用海桐皮汤中药塌渍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并进行抗凝、预防下肢血栓等治疗。结果全组术后经6~12个月随访,平均10个月,膝关节HSS评分(86.83±3.52)分,VAS评分(1.07±0.81)分,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111.34°±3.13°、胫股角(Femorotibial angle,FTA)179.1°±2.3°。膝关节HSS评分、VAS评分、膝关节ROM、FTA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检查未发现假体松动和位置不良,无感染及假体翻修。结论对于85岁以上膝关节前内侧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牛津单髁关节置换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势,该手术符合老年人尤其是超高龄患者的需求,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津单髁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 内侧骨性关节炎 超高龄患者
下载PDF
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治疗尺骨冠状突O′Driscoll Ⅱ型和Ⅲ型骨折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靳云乔 李忠 +2 位作者 李青 姚彦霞 孟秀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21期92-95,共4页
目的 观察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治疗尺骨冠状突O′DriscollⅡ型和Ⅲ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尺骨冠状突O′DriscollⅡ型和Ⅲ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外侧入路治疗,研究组给予肘... 目的 观察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治疗尺骨冠状突O′DriscollⅡ型和Ⅲ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尺骨冠状突O′DriscollⅡ型和Ⅲ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外侧入路治疗,研究组给予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治疗。比较2组疗效、肘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优良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研究组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分别为(88.69±11.32)°、(111.14±14.02)°、(121.21±15.34)°,高于对照组的(76.16±11.57)°、(98.33±12.27)°、(110.38±13.80)°,研究组肘关节旋转活动度分别为(91.29±10.16)°、(111.29±16.28)°、(121.47±16.39)°,高于对照组的(79.85±10.69)°、(100.61±13.30)°、(113.46±12.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治疗尺骨冠状突O′DriscollⅡ型和Ⅲ型骨折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有利于肘关节功能恢复,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内侧入路 尺骨冠状突 骨折 屈伸活动度 外侧入路
下载PDF
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骨性关节炎对患者髌股关节退变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冯吉庆 谢斌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868-869,共2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骨性关节炎对患者髌股关节退变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膝关节前内侧骨性关节炎患者67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髁置换组(n=34)和对照组(n=33)。对照组予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单髁置... 目的探讨与分析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骨性关节炎对患者髌股关节退变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膝关节前内侧骨性关节炎患者67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髁置换组(n=34)和对照组(n=33)。对照组予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单髁置换组予单髁置换术治疗,评定患者髌股关节退变变化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单髁置换组的疗效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髌股关节退变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个月,单髁置换组与对照组的Lysholm评分显著增加,KDC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单髁置换组患者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单髁置换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骨性关节炎能缓解患者的髌股关节退变,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缓解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髁置换术 膝关节内侧骨性关节炎 髌股关节退变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与单髁置换术对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肢体功能和并发症的早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卢文海 孙少松 史思峰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217-220,共4页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与单髁置换术(UKA)对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肢体功能和并发症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UKA、TKA将治疗者纳入观察组(n=60)、对照组(n=72),分析不...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与单髁置换术(UKA)对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肢体功能和并发症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UKA、TKA将治疗者纳入观察组(n=60)、对照组(n=72),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肢体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膝关节自主屈曲至90°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膝关节活动度、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VAS)、白细胞介素-6(IL-6)、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胫骨机械轴夹角(HKA)、胫骨后倾角(PTSA)、股骨远端外侧角及股骨远端外侧角(MPTA)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临床治疗中,UKA相较TKA具有创伤小、膝关节功能恢复更佳优点,应用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术 单髁置换术 肢体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前内侧腓骨入路胫骨内侧微创接骨板治疗胫腓骨远段骨折
13
作者 李维超 曹立峰 许渴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6期880-884,共5页
目的探讨前内侧腓骨入路胫骨内侧微创接骨板治疗胫腓骨远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5例胫腓骨远段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前内侧腓骨入路胫骨内侧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32例)和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治疗... 目的探讨前内侧腓骨入路胫骨内侧微创接骨板治疗胫腓骨远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5例胫腓骨远段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前内侧腓骨入路胫骨内侧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32例)和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治疗,33例)。记录手术情况、骨痂开始形成时间、Lane-Sandhu骨痂评分、关节活动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两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和切口长度观察组少(短)于对照组(P<0.05)。骨痂开始形成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Lane-Sandhu骨痂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时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度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内侧腓骨入路胫骨内侧微创接骨板治疗胫腓骨远段骨折,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远段骨折 内固定 微创手术 内侧腓骨入路
下载PDF
改良前外侧结合内侧入路手术对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疗效 被引量:8
14
作者 疏建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257-261,共5页
目的:探究改良前外侧结合内侧入路手术对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SchatzkerⅤ、Ⅵ型患者并根据手术后入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50)、对照组(n=52)。对照组实施传统入路,观察组实施改良... 目的:探究改良前外侧结合内侧入路手术对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SchatzkerⅤ、Ⅵ型患者并根据手术后入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50)、对照组(n=52)。对照组实施传统入路,观察组实施改良前外侧结合内侧入路手术。检测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术后1、4、12个月两组患者的胫骨平台后倾角(PTS)、胫骨平台角(TPA),术前和术后12个月的膝关节恢复评分表(HSS)评分和Rasmussen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更少,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HSS、Rasmussen放射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4、12个月,观察组PTS大于对照组,TPA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入路,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采用改良前外侧结合内侧入路,可有效提高术中骨折部位固定效果,有利于术后膝功能修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术后恢复 膝关节功能 改良外侧结合内侧入路
下载PDF
前内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治疗踝关节后踝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子玉 刘烈东 魏建江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1555-1556,共2页
目的探究前内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治疗踝关节后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踝关节后踝骨折患者96例,根据手术不同入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后外侧入路治疗,观察组接受前内侧入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术... 目的探究前内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治疗踝关节后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踝关节后踝骨折患者96例,根据手术不同入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后外侧入路治疗,观察组接受前内侧入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踝关节功能评分(AOFAS)、踝关节功能、手术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踝关节后踝骨折患者实施前内侧入路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手术出血量,手术切口小,术后恢复快,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入路 踝关节 后外侧入路 后踝骨折
下载PDF
股前内侧穿支内增压技术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大面积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育煜 胡朝波 +1 位作者 陈绵川 陈华佑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3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讨股前内侧(Anteromedial thigh,AMT)穿支内增压技术在股前外侧(Anterolateral thigh,ALT)穿支皮瓣修复大面积缺损中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9例四肢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例,女性3... 目的探讨股前内侧(Anteromedial thigh,AMT)穿支内增压技术在股前外侧(Anterolateral thigh,ALT)穿支皮瓣修复大面积缺损中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9例四肢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23~68岁;创面缺损面积20 cm×12 cm~25 cm×13 cm,皮瓣面积与创面面积大致相等或略大。为增加ALT皮瓣存活率,使用较粗大的AMT穿支对旋股外侧动脉(Lateral circumflex artery,LCFA)的远端或下行分支进行了血管增压术,并测量皮瓣宽度(Flap)和大腿周长(Thigh)的比值(即F/T比值)。结果延长的ALT内增压皮瓣完全存活,无皮瓣皮缘坏死,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F/T比值平均0.319(0.302~0.341),平均皮瓣宽度和大腿周长分别为13.9 cm和43.6 cm。术后随访6~16个月(平均10.2个月),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AMT穿支内增压技术在ALT穿支皮瓣切取面积过大时是较好的应急备选方案,尤其是皮瓣宽度与大腿围比值大于0.3时,但该比值的可靠性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穿支皮瓣 外侧皮瓣 内侧 内增压
下载PDF
国产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继夏 张世强 +3 位作者 巫长江 曾行松 王朝江 刘斯奇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7期52-55,共4页
目的 评价国产固定平台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行国产固定平台UKA的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并比较患者手术前后... 目的 评价国产固定平台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行国产固定平台UKA的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并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HSS)评分。结果 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6~12个月。1例于术后6个月出现胫骨假体松动下沉,但膝关节疼痛仍较术前好转,继续观察;1例于术后1年内多次出现活动时膝关节交锁症状,每次均行局部按摩后好转,考虑膝关节不稳定(内侧副韧带松弛),继续观察。无切口感染、肺栓塞、深静脉血栓衬垫脱位等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为(95±20)min,平均手术出血量为(80±15)ml。患者术前VAS评分为(6.2±1.5)分,术后为(1.8±0.6)分;患者术前膝关节HSS评分为(54.0±7.3)分,术后为(87.4±6.3)分。患者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膝关节HS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固定平台UKA治疗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平台膝关节单髁置换术 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 国产 近期疗效
下载PDF
肘前内侧入路手术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鳆标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4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肘前内侧入路手术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20年12月苏州沧浪医院收治的50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肘前内侧入路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并随访1年。观察其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 目的:探讨肘前内侧入路手术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20年12月苏州沧浪医院收治的50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肘前内侧入路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并随访1年。观察其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肘关节功能、治疗前后各指标评分。结果:治疗后1年,所有患者的骨折部位均愈合,愈合时间为12~18周,平均(14.56±1.53)周;50例患者中,治疗优28例,良18例,差4例,优良率为92%(46/50)。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治疗后,患者肘屈曲活动度、前臂旋前旋后能力均高于治疗前,肘伸直活动度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肘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应用肘前内侧入路手术治疗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骨冠状突骨折 内侧入路手术 活动度
下载PDF
胫骨远端后外侧入路与前内侧入路治疗Pilon骨折临床疗效比较
19
作者 丁海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82-84,共3页
比较在Pilon骨折手术治疗中选择胫骨远端后外侧入路、前内侧入路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我们医院骨科在2021年10月-2023年3月这个时间段就诊的Pilon骨折患者61例作为这一次的研究对象,对61例患者使用双色球分组处理,参照组30例给予的... 比较在Pilon骨折手术治疗中选择胫骨远端后外侧入路、前内侧入路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我们医院骨科在2021年10月-2023年3月这个时间段就诊的Pilon骨折患者61例作为这一次的研究对象,对61例患者使用双色球分组处理,参照组30例给予的是胫骨远端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组31例开展胫骨远端前内侧入路手术,对比两组的效果差异。结果 治疗组患者手术后对比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康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踝关节功能评分、活动度优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对Pilon骨折实施手术干预的过程中应选择胫骨远端前内侧作为入路,可以优化复位的效果,减少术中出血量,将术后骨折康复时间尽可能的缩短,减少和预防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ON骨折 胫骨远端 后外侧入路 内侧入路 治疗优良率
下载PDF
前正中+后内侧切口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研究
20
作者 陈学道 罗森通 刘建强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18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钢板内固定手术中分别采用前正中+后内侧切口和前外侧+后内侧切口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3月丰顺县中医院收治的8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 目的探讨钢板内固定手术中分别采用前正中+后内侧切口和前外侧+后内侧切口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3月丰顺县中医院收治的8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行钢板内固定手术,对照组采用前外侧+后内侧切口入路,研究组采用前正中+后内侧切口入路,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前、术后不同时间段膝关节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及术后3个月血清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ⅠNP)、N端中段骨钙素(N-MID)、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等骨代谢指标水平。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后负重行走时间、住院时间均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均P<0.05);与术前比,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呈降低趋势,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呈升高趋势,且术后各时间点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VAS疼痛评分均更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更高;与术前比,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血清T-PⅠNP、N-MID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更高;血清β-CTX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更低(均P<0.05)。结论相比于前外侧+后内侧切口,前正中+后内侧切口能够缩短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患者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感轻,有利于术后膝关节功能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后内侧切口 正中+后内侧切口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功能 骨代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