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0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铁车辆轮对内侧距分析及建议
1
作者 郭团生 向滨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2023年第2期121-123,共3页
文章基于目前轨道交通行业自由状态和AW0(空载)状态下的轮对内侧距标准,通过对不同城市的地铁车辆轮对内侧距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及对AW0状态下轮对内侧距的变化情况的仿真计算,建议在不改变轮对制造工艺的前提下修订轮对内侧距标准... 文章基于目前轨道交通行业自由状态和AW0(空载)状态下的轮对内侧距标准,通过对不同城市的地铁车辆轮对内侧距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及对AW0状态下轮对内侧距的变化情况的仿真计算,建议在不改变轮对制造工艺的前提下修订轮对内侧距标准要求。分析结果表明,轮对内侧距标准由(1353±2)mm改为1353_(-1)^(+2)mm后,车辆的过曲线安全性将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辆 轮对内侧距 标准
下载PDF
轮对内侧距对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陈厚嫦 黄体忠 +1 位作者 王群伟 黄成荣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9-103,共5页
在分析国内外轮对内侧距方面已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在不改变车轮踏面形状、轨距和钢轨轨头形状的情况下,进行单纯改变车辆轮对内侧距的滚动台试验研究,分析等效锥度对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①在保持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相... 在分析国内外轮对内侧距方面已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在不改变车轮踏面形状、轨距和钢轨轨头形状的情况下,进行单纯改变车辆轮对内侧距的滚动台试验研究,分析等效锥度对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①在保持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相同的情况下,增加轮对内侧距有利于改善轮轨关系和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②在车轮踏面形状、轨距、钢轨轨头形状等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单纯改变轮对内侧距,必然会导致轮轨接触关系的变化,从而影响机车车辆的动力学性能;对于我国目前采用的车轮踏面形状、轨距、钢轨轨头形状而言,轮对内侧距从1 353 mm变化到1 360 mm,将导致轮轨接触等效锥度的增加,从而降低车辆的运动稳定性临界速度。③轮对内侧距的选取与车轮踏面形状的选择密切相关,在改变轮对内侧距以后,必须根据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的变化重新对其进行综合优化,确定合适的车轮轮缘踏面外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对内侧距 轮轨接触 踏面形状 等效锥度 动力学性能 滚动台试验
下载PDF
客运专线列车轮对内侧距选择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厚嫦 王群伟 +1 位作者 黄体忠 黄成荣 《铁道机车车辆》 2008年第1期4-8,共5页
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关于轮对内侧距对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和轮轨关系影响方面的部分试验研究结果,重点以我国既有线固定辙叉道岔为例,从是否计入测量位置对轮缘厚度的影响,分析不同轮对内侧距通过道岔有害空间的问题,并就轮对内侧距变化后... 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关于轮对内侧距对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和轮轨关系影响方面的部分试验研究结果,重点以我国既有线固定辙叉道岔为例,从是否计入测量位置对轮缘厚度的影响,分析不同轮对内侧距通过道岔有害空间的问题,并就轮对内侧距变化后对机车车辆运动稳定性的影响开展滚动台试验研究,对轮对内侧距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为我国客运专线列车轮对内侧距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对内侧距 试验研究 动力学性能 道岔有害空间
下载PDF
柔性车轮的应用对轮缘内侧距的影响
4
作者 罗湘萍 张定贤 《电力机车技术》 1997年第1期12-15,共4页
在轮轨间横向力作用下,柔性车轮的轮辋盘(有轮箍时则包括轮箍)相对于轮毂能作某种程度的横向位移(沿车轴中心线)和侧滚(绕车轮直径).定量地分析了这两种位移对轮缘内侧距的影响.分析表明,它们的影响是不大的,而且通过适当调... 在轮轨间横向力作用下,柔性车轮的轮辋盘(有轮箍时则包括轮箍)相对于轮毂能作某种程度的横向位移(沿车轴中心线)和侧滚(绕车轮直径).定量地分析了这两种位移对轮缘内侧距的影响.分析表明,它们的影响是不大的,而且通过适当调整轮缘内测距的公差,这种影响就能得到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车轮 轮缘内侧距 铁路 机车
下载PDF
列车轮对内侧距光学快速测量系统设计及实现 被引量:2
5
作者 肖立明 方宇 +1 位作者 胡定玉 黄建坊 《自动化仪表》 CAS 2020年第3期93-96,101,共5页
列车轮对内侧距的准确、及时测量,是列车检修中必不可少的工作。目前,主要使用专用机械卡尺测量轮对内侧距。由于机械卡尺读数与记录都是人工操作,步骤繁琐。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基于三角测距原理的列车轮对内侧距快速测量系统。首先,... 列车轮对内侧距的准确、及时测量,是列车检修中必不可少的工作。目前,主要使用专用机械卡尺测量轮对内侧距。由于机械卡尺读数与记录都是人工操作,步骤繁琐。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基于三角测距原理的列车轮对内侧距快速测量系统。首先,采用嵌入式处理器驱动摄像机的方式采集轮对内侧激光点图像,并根据激光光斑在像素平面的移动特征,提出快速搜索光斑初步位置方法,剪裁出含有光斑的局部图片;然后,利用阈值分割法和图像形态学处理法,过滤局部图片中光斑的背景噪声;最后,根据灰度重心法精确提取光斑中心坐标,计算轮对内侧距。为验证该系统的可行性,与轮对内侧距机械测量卡尺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轮对内侧距光学测量方法准确有效。该系统能够大大缩短轮对内侧距测量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在列车日常维护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对内侧距 激光三角测距 激光光斑快速定位 图像处理 光斑中心提取 阈值分割 非接触测量 灰度重心法
下载PDF
便携式轨道车辆轮对内侧距测量系统研制 被引量:2
6
作者 孙福庆 单清群 +1 位作者 胡广胜 姚德臣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49-52,58,共5页
轮对装置是构成列车重要组成部件之一,其承载车辆的全部静、动载荷.传统的定期检修方式效率低,故需要探讨轮对几何参数的动态检测方法,实现列车运行时轮对状态的实时检测.轮对内侧距作为轮对参数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测量其数据对轮对状... 轮对装置是构成列车重要组成部件之一,其承载车辆的全部静、动载荷.传统的定期检修方式效率低,故需要探讨轮对几何参数的动态检测方法,实现列车运行时轮对状态的实时检测.轮对内侧距作为轮对参数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测量其数据对轮对状态的实时检测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轮对内侧距检测技术和测量方法,然后就轮对内侧距测量模块的优化和辅助工装设计进行分析,研制一种新的轮对内侧距的测量系统,试验结果表明可以有效的对内侧距进行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轮对 内侧距 测量方法
下载PDF
某和谐号动车组运营中轮对内侧距变化规律研究
7
作者 王安国 陈朝 +2 位作者 崔立通 徐志龙 毕浩棋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5-67,共3页
轮对内侧距是保证动车组运营中动力学性能稳定和运营安全的重要参数。通过该参数的大样本分析发现,运营中的某和谐号动车组轮对内侧距存在明显的变化规律,轮对微动、轮辋碾宽、辐板微变形等因素是引发轮对内侧距变化的主要原因。为保证... 轮对内侧距是保证动车组运营中动力学性能稳定和运营安全的重要参数。通过该参数的大样本分析发现,运营中的某和谐号动车组轮对内侧距存在明显的变化规律,轮对微动、轮辋碾宽、辐板微变形等因素是引发轮对内侧距变化的主要原因。为保证动车组正常、安全运营,轮对运用修及高级检修时,需按要求检测轮对内侧距,超出标准要求时应及时更换轮对或对其进行检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号动车组 轮对 内侧距
下载PDF
关于在线动车组轮对内侧距限度的探讨
8
作者 欧阳水林 《铁道车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7-38,共2页
对现有动车组轮对内侧距在线检测限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 轮对内侧距 限度 改进 建议
下载PDF
测量端盖止口至轴承室内侧距离的量具
9
作者 魏琳 《爆炸性环境电气防爆技术》 1996年第2期20-20,共1页
测量端盖止口至轴承室内侧距离的量具Y系列和YB系列电动机在测量前、后端盖止日至轴承室内侧的距离时,往往由于无专用量具和人为因素,测量出的数值误差较大。目前,大部分厂家采用的测量方法是;用一游标卡尺横于端盖的止口处,用... 测量端盖止口至轴承室内侧距离的量具Y系列和YB系列电动机在测量前、后端盖止日至轴承室内侧的距离时,往往由于无专用量具和人为因素,测量出的数值误差较大。目前,大部分厂家采用的测量方法是;用一游标卡尺横于端盖的止口处,用深度游标尺紧靠游标卡尺尺身,测量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距 轴承室 测量端 测量方法 深度游标尺 端盖止口 游标卡尺 测量精度 专用量具 公称尺寸
下载PDF
颞叶内侧胶质瘤的手术治疗策略分析
10
作者 李庆新 吴炳山 +4 位作者 肖瑾 陈为为 洪文明 王卫红 徐培坤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862-865,869,共5页
目的:依据颞叶内侧区解剖及各种辅助技术,探讨该区胶质瘤的手术切除策略与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切除的17例颞叶内侧区胶质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术前评估、手术入路及技术要点、近期预后等情况。术前根据病... 目的:依据颞叶内侧区解剖及各种辅助技术,探讨该区胶质瘤的手术切除策略与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切除的17例颞叶内侧区胶质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术前评估、手术入路及技术要点、近期预后等情况。术前根据病人头颅多模态MRI成像指导手术入路和切除策略,术后早期复查头颅CT和MRI,出院前、术后1个月评价病人临床恢复情况。结果:根据术前评估结果采取改良颞前下入路12例、颞中回入路4例、颞上沟入路1例。肿瘤全切除15例(88.2%),次全切除2例(11.8%)。术后新发肢体活动障碍2例(合并感觉性失语1例)、动眼神经损伤1例,术后1个月随访上述症状均有改善;其余14例病人术后表现均较术前改善,无昏迷和死亡病人。结论:颞叶内侧区位置深在、解剖复杂,对其解剖结构的深入理解、采取合理的手术策略有助于该区胶质瘤的全切及病人神经功能保护,而多模态神经影像及术中神经导航技术的辅助价值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叶内侧区胶质瘤 手术策略 多模态MRI 神经导航
下载PDF
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沈小军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7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12月麻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三踝骨折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行切开复位... 目的:探讨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12月麻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三踝骨折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试验组采用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治疗前,两组踝关节背伸、跖屈、外翻、内翻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踝关节背伸、跖屈、外翻、内翻活动度均大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美国矫形足踝学会(AOFAS)踝-后足指数评分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AOFAS踝-后足指数评分量表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改善踝关节活动度与功能,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踝骨折 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 内侧入路
下载PDF
前外联合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伴冠状面半脱位的Wahlquist C型内侧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分析
12
作者 陆栋 黄国伟 +2 位作者 周枫 汤志军 王思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6期1731-1734,共4页
目的探究前外联合后内侧入路手术方案治疗伴冠状面半脱位的Wahlquist C型内侧胫骨平台骨折(mTPF)患者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江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9例伴冠状面半脱位的Wahlquist C型mTPF患者,按照信封法将其分为... 目的探究前外联合后内侧入路手术方案治疗伴冠状面半脱位的Wahlquist C型内侧胫骨平台骨折(mTPF)患者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江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9例伴冠状面半脱位的Wahlquist C型mTPF患者,按照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4)和研究组(n=35)。对照组接受单一后侧倒“L”形入路手术方案,研究组接受前外联合后内侧入路手术方案。随访12个月,比较组间临床指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术前、术后1、3、6、12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情况;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的膝关节功能[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术后即刻、术后12个月的影像学资料(内翻角、后倾角、活动度);术后12个月的生活质量情况[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分],并于末次随访时评估疗效,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间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3、6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3.45±0.56)、(3.01±0.34)、(2.56±0.38)分,均低于对照组[(3.88±0.61)、(3.37±0.33)、(2.98±0.4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2个月,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两组间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研究组内翻角、后倾角分别为(85.11±4.32)°、(5.03±0.35)°,均低于对照组[(88.98±3.16)°、(6.11±0.36)°],活动度为(113.26±13.66)°,高于对照组[(106.56±12.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间WHO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外联合后内侧入路手术方案治疗伴有冠状面半脱位的Wahlquist C型mTPF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与单一后侧倒“L”形入路手术方案相当,但在术后影像学指标、疼痛程度方面有一定优势,临床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面半脱位 胫骨平台骨折 前外联合后内侧入路 Wahlquist C型
下载PDF
不同收缩方式的血流限制训练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股内侧肌功能及形态学的影响观察
13
作者 李鹏程 俸玉 +4 位作者 陈小霞 陈岳峰 李维仁 黄丽 姚娜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3期318-322,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收缩方式的血流限制(BFR)训练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股内侧肌(VMO)功能及形态学的影响。方法招募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昆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KOA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观察组、B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 目的观察不同收缩方式的血流限制(BFR)训练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股内侧肌(VMO)功能及形态学的影响。方法招募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昆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KOA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观察组、B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VMO等张收缩训练,A观察组采用VMO等长收缩结合BFR训练,B观察组采用VMO等张收缩结合BFR训练。比较三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大腿围度、VMO厚度以及VMO肌电值[包括均方根(RMS)值和积分肌电(iEMG)值]。结果在治疗3周后,三组左膝及右膝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左、右大腿围度、VMO厚度、iEMG值和RMS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上升(P<0.05),且B观察组和A观察组的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以B观察组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BFR训练能有效改善KOA患者的关节疼痛,增加VMO厚度和大腿围度。在低负荷BFR条件下,等张收缩训练的康复治疗效果优于等长收缩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限制训练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等长收缩 等张收缩 内侧
下载PDF
关节镜下足跟内侧双通道技术治疗跖筋膜炎
14
作者 叶晶 许元元 +3 位作者 刘进 汤海军 黎小艇 周星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47-147,共1页
2021年5月~2022年10月,我们采用关节镜下足跟内侧双通道技术治疗11例跖筋膜炎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1例,男4例,女7例,年龄49~71岁。右足8例,左足3例。病程6~24个月。术前X线片显示均有跟骨骨刺。1.2手术... 2021年5月~2022年10月,我们采用关节镜下足跟内侧双通道技术治疗11例跖筋膜炎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1例,男4例,女7例,年龄49~71岁。右足8例,左足3例。病程6~24个月。术前X线片显示均有跟骨骨刺。1.2手术方法腰硬联合麻醉下手术。患者仰卧位。对患侧内踝骨性标志做标记,于足跟内侧与足底交界处标记跖筋膜走行水平线,分别以内踝后缘及尖端向跖筋膜水平线做垂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检查 足跟内侧双通道技术 跖筋膜炎
下载PDF
分叶及嵌合的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在修复足部大面积复合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15
作者 邱俊涛 路闯 +4 位作者 袁野 李辉 李高辉 刘冲 姚刘永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分叶及嵌合的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移植重建足部复合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5月-2022年10月收治足部大面积复合组织缺损患者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骨及肌腱韧带缺损、骨坏死、骨感染情况,采用以腓肠内侧动脉穿支血... 目的探讨分叶及嵌合的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移植重建足部复合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5月-2022年10月收治足部大面积复合组织缺损患者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骨及肌腱韧带缺损、骨坏死、骨感染情况,采用以腓肠内侧动脉穿支血管作为营养血管,术中通过多普勒彩超和DSA结合,精准定位并设计,通过增加皮瓣长度和减少宽度,可以使供区直接缝合,然后通过分叶、重组,将分叶皮瓣和肌皮瓣合理嵌合后进行移植修复,利用肌皮瓣可以有效填充残腔,重建韧带及关节囊。结果术后8例皮瓣均成活,1例因血肿压迫皮瓣静脉回流出现静脉危象,清除血肿及拆除缝线后,静脉危象解除,皮瓣成活。所有患者供受区愈合良好,无积血、伤口感染等情况发生。随访6~36个月,平均25个月,皮瓣色泽与周围皮肤相差不大,仅皮瓣周围存留线性瘢痕,质地良好,弹性好,其中1例女性患者修复关节周围的皮瓣略显臃肿,小腿供区仅留下线状瘢痕,小腿后侧肌肉功能均正常。结论腓肠内侧分叶嵌合皮瓣血管恒定,穿支相对恒定,血供可靠,手术操作相对简单,通过术前合理设计后将皮瓣宽度变为长度,把不规则创面调整为规则,以实现供区切口直接闭合,避免供区的二次创伤,通过嵌合肌皮瓣填充死腔,将肌皮瓣与关节囊或韧带固定缝合,有利于重建局部组织结构的稳定性,可以大大降低后期肢体畸形的发生,是修复足部大面积复合组织缺损的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内侧动脉 穿支皮瓣 复合组织瓣 功能重建
下载PDF
益肾活血通窍法对D-半乳糖致老化大鼠模型前庭内侧核PI3K/AKT信号通路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16
作者 张琦 冷辉 +2 位作者 金婧 孙嘉蔚 田雨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62-166,共5页
目的 观察益肾活血通窍法对D-半乳糖腹腔注射致老化大鼠模型前庭内侧核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和氧化应激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益肾活血通窍法延缓前庭内侧核老化的机制。方法 18只大鼠适应性饲养7 d后随机分成... 目的 观察益肾活血通窍法对D-半乳糖腹腔注射致老化大鼠模型前庭内侧核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和氧化应激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益肾活血通窍法延缓前庭内侧核老化的机制。方法 18只大鼠适应性饲养7 d后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和中药组,各6只。空白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500 mg/(kg·d),模型组、中药组腹腔注射D-半乳糖500 mg/(kg·d),连续注射8周。造模成功后,空白组、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18.45 g/(kg·d),中药组灌服益肾活血通窍方18.45 g/(kg·d),连续灌服8周。末次给药后2 h评估各组大鼠前庭功能,然后进行前庭内侧核取材,通过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活性氧(ROS)的表达水平,通过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前庭内侧核PI3K、AKT1的表达水平。结果 三组空中翻正反射实验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中药组的头偏斜角度大于空白组,中药组的头偏斜角度小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GSH的表达水平降低,MDA、ROS的表达水平增高,前庭内侧核组织中PI3K、AKT1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血清GSH表达水平及前庭内侧核中PI3K、AKT1表达水平升高,血清MDA、ROS的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活血通窍法对老化大鼠模型前庭内侧核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与氧化应激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活血通窍法 老化 前庭内侧 PI3K/AKT信号通路 氧化应激
下载PDF
踝关节后外侧及内侧联合入路术式治疗踝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17
作者 刘政 严益军 张骁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0期58-61,共4页
目的探究踝骨骨折患者应用踝关节后外侧及内侧联合入路术式治疗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于2016年6月—2023年12月收治的60例踝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色球法均分为研究组、参照组,各30例。参照组行单侧入路术式,... 目的探究踝骨骨折患者应用踝关节后外侧及内侧联合入路术式治疗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于2016年6月—2023年12月收治的60例踝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色球法均分为研究组、参照组,各30例。参照组行单侧入路术式,研究组行后外侧及内侧联合入路术式。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为(101.48±7.65)mL,高于参照组的(97.52±5.3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6,P<0.05)。两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踝关节功能中疼痛、功能及活动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侧入路术式相比,后外侧及内侧联合入路术式能够改善踝骨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提高骨代谢及踝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骨骨折 后外侧及内侧联合入路 单侧入路术式 骨代谢情况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普通膝关节假体联合自体植骨在治疗胫骨平台内侧骨缺损的膝骨关节炎中的应用
18
作者 毛成鹏 汤志辉 +1 位作者 欧阳国新 张燕如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2期26-28,共3页
目的:探究普通膝关节假体联合自体植骨在治疗胫骨平台内侧骨缺损的膝骨关节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在膝关节置换中采用自体植骨处理胫骨平台内侧骨缺损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5例作为研究... 目的:探究普通膝关节假体联合自体植骨在治疗胫骨平台内侧骨缺损的膝骨关节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在膝关节置换中采用自体植骨处理胫骨平台内侧骨缺损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5例作为研究组;选取该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在膝关节置换中使用骨水泥联合螺钉修复胫骨平台内侧骨缺损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评分、关节功能评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普通膝关节假体联合自体植骨治疗胫骨平台内侧骨缺损的膝骨关节炎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恢复关节功能,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膝关节假体 自体植骨 胫骨平台内侧骨缺损 膝骨关节炎
下载PDF
单髁膝关节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重度骨关节炎的效果对比
19
作者 叶楠 黄健 何爱民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2期70-73,共4页
目的:对比单髁膝关节置换术(UKA)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重度骨关节炎(OA)的效果。方法:以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40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重度骨关节炎患者为受试者(2020年1月—2023年8月),选用抽签法将其分为... 目的:对比单髁膝关节置换术(UKA)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重度骨关节炎(OA)的效果。方法:以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40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重度骨关节炎患者为受试者(2020年1月—2023年8月),选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20例)和观察组(120例),对照组行TKA治疗,观察组行UKA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手术相关指标相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优(P<0.05)。术后1个月、6个月,观察组HSS评分、膝关节屈曲度比对照组更高,VAS评分比对照组更低(P<0.05)。术后观察组HKA比对照组更高,FTA比对照组更低(P<0.0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1.67%)比对照组(9.17%)更低(P<0.05)。治疗优良率对比,观察组(97.50%)比对照组(88.33%)更高(P<0.05)。结论:在膝关节内侧间室重度OA的治疗中,相较于TKA治疗,UKA的疗效更为突出,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改善其下肢力量,且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更低,推广可行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髁膝关节置换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内侧间室重度骨关节炎
下载PDF
尺骨冠状突骨折前侧入路和内侧入路内固定的效果观察及对疼痛程度的影响
20
作者 靳云乔 李忠 +2 位作者 李青 姚彦霞 孟秀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14-0017,共4页
探究分析尺骨冠状突骨折的有效手术入路方案。方法 纳入73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样本,随机分为研究组(37例前侧入路)、对照组(36例内侧入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VAS评分、关节功能及活动度指标、并发... 探究分析尺骨冠状突骨折的有效手术入路方案。方法 纳入73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样本,随机分为研究组(37例前侧入路)、对照组(36例内侧入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VAS评分、关节功能及活动度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比内侧入路,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采用前侧入路预后效果更佳,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骨冠状突骨折 前侧入路 内侧入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