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4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镜下小切口手术与传统内固定复位术用于胫骨平台骨折的对比研究
1
作者 王子玉 杜道广 李浩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8期2230-2232,共3页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小切口手术与传统内固定复位术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3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术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小切口手术与传统内固定复位术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3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术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实验组患者选择关节镜下小切口手术,对照组患者选择传统内固定复位术,对比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情况以及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的效果和患者手术治疗的具体情况,统计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实验组患者膝关节活动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97,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96,P<0.05);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63、10.758、5.361、3.792、5.921、11.742,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32,P<0.05)。结论:针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使用关节镜下小切口手术相对于传统内固定复位术能够更好地改善关节活动度,提高治疗效果及手术各项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小切口手术 传统内固定复位 胫骨平台骨折
下载PDF
脊柱系列内固定复位器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及腰椎滑脱37例
2
作者 王明千 齐振熙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23-25,共3页
对 3 7例胸腰椎骨折脱位及腰椎滑脱病例采用内固定器械复位、植骨 ,其中 steffee钢板 5例 ,SF钢板9例 ,RF- 型钢板 1 4例 ,AF钢板 9例。其复位效果以 RF- 钢板、AF钢板为优良安全 ,steffee钢板、SF钢板不太可靠 ,但使用脊柱内固定系统... 对 3 7例胸腰椎骨折脱位及腰椎滑脱病例采用内固定器械复位、植骨 ,其中 steffee钢板 5例 ,SF钢板9例 ,RF- 型钢板 1 4例 ,AF钢板 9例。其复位效果以 RF- 钢板、AF钢板为优良安全 ,steffee钢板、SF钢板不太可靠 ,但使用脊柱内固定系统可明显提高融合成功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复位 胸腰椎骨折脱位 腰椎滑脱 手术指征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 注意事项
下载PDF
围术期护理干预对行下颌骨骨折切开内固定复位术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逯巧琴 何改霞 《贵州医药》 CAS 2022年第5期824-825,共2页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对行下颌骨骨折切开内固定复位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行下颌骨骨折切开内固定复位术患者160例,按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研究组接受围术期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护理前后采用抑...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对行下颌骨骨折切开内固定复位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行下颌骨骨折切开内固定复位术患者160例,按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研究组接受围术期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护理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表)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表)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患者出院后跟踪随访6个月,评价其功能恢复情况,同时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后SDS和SAS评分较护理前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研究组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下颌骨骨折切开内固定复位术患者加强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促进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术期护理干预 下颌骨骨折切开内固定复位 心理状态 功能训练 满意度
下载PDF
围术期护理干预对下颌骨骨折切开内固定复位术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治宇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第3期91-92,共2页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对下颌骨骨折切开内固定复位术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下颌骨骨折切开内固定复位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观察组接受围术期护理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2组的不同时间的焦虑评分、舒适度以及住院时间、住...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对下颌骨骨折切开内固定复位术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下颌骨骨折切开内固定复位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观察组接受围术期护理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2组的不同时间的焦虑评分、舒适度以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入准备室的焦虑评分为(47.36±4.18)分,入手术室的焦虑评分为(54.38±5.17)分,麻醉时的焦虑评分为(53.73±4.5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3.27±4.04)分,(60.73±4.94)分,(62.62±3.72)分(P<0. 05).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为(1.02±0.47)分,睡眠障碍评分为(1.12±0.36)分,体位不适评分为(0.73±0.22)分,饮食障碍评分为(1.84±0.38)分,恐惧评分为(1.23±0.53)分,无维护自尊评分为(0.72±0.19)分,寒冷评分为(0.52±0.0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93±0.58)分,(2.02±0.48)分,(1.17±0.59)分,(2.63±0.59)分,(2.09±0.66)分,(1.47±0.38)分,(0.84±0.10)(P<0.05).2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4.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P<0.05).结论:对下颌骨骨折切开内固定复位术患者加强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其焦虑症状,提高其舒适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术期护理干预 下颌骨骨折 内固定复位
下载PDF
关节镜下双排锚钉交叉缝线内固定复位术对创伤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疼痛应激反应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军成 拓万宝 +4 位作者 亢向辉 段冰 翟文亮 李鹏飞 刘新强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排锚钉交叉缝线内固定复位术对创伤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疼痛应激反应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60例创伤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以抽签法随机将其...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排锚钉交叉缝线内固定复位术对创伤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疼痛应激反应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60例创伤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以抽签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关节镜下空心螺钉内固定复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双排锚钉交叉缝线内固定复位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术后3、6个月,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的Cor、ACT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的Lysholm、IKDC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ADL、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双排锚钉交叉缝线内固定复位术治疗创伤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应激反应,促进膝关节功能改善,有效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双排锚钉交叉缝线内固定复位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 疼痛应激反应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复位失败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6
作者 邓有清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第28期142-146,共5页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复位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2年1月南平市第一医院收治的220例行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获得100 ...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复位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2年1月南平市第一医院收治的220例行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获得100 d的随访。依据患者随访期间内固定术复位失败发生情况分为复位失败组及复位成功组。查阅患者基线资料,并记录研究所需资料,将可能的因素纳入,经Logistic回归分析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复位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22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访期间发生内固定复位失败41例(18.64%),复位成功179例(81.36%)。复位失败组粉碎性骨折、患侧月骨凹塌陷、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桡骨远端背侧骨块加压固定情况与复位成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粉碎性骨折、患侧月骨凹明显塌陷、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未进行桡骨远端背侧骨块加压固定情况均是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复位失败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复位失败的危险因素可能为粉碎性骨折、患侧月骨凹明显塌陷、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未进行桡骨远端背侧骨块加压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掌侧入路 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 复位失败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新鲜Lisfranc关节损伤疗效观察
7
作者 边冲 陈广南 +5 位作者 徐俊 黄中岳 张懿鸣 周开锋 殷潇凡 谷辉杰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9期2773-2777,共5页
目的观察新鲜Lisfranc关节损伤治疗中引入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2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骨科收治的56例新鲜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通过足背侧的纵向切口进行手术,复位... 目的观察新鲜Lisfranc关节损伤治疗中引入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2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骨科收治的56例新鲜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通过足背侧的纵向切口进行手术,复位后应用钢板、螺钉固定内侧柱和中间柱,克氏针固定外侧柱。术后随访8个月,记录随访结果,比较手术前及末次随访足功能恢复情况[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5例患者得到有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10~14周,平均12.6周;术后77.78%的患者(35/45)切口愈合良好,有3例因第一跖骨基底部粉碎性骨折行跖跗关节融合术;术后6个月影像学评估结果显示39例获得解剖复位,解剖复位率为86.7%。术后末次随访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为(84.05±6.17)分,明显高于术前的(37.12±9.33)分,而VAS评分为(1.70±0.51)分,明显低于术前的(6.81±2.2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3例发生内固定断裂,4例患者出现足背皮肤激惹症状,并发症发生率为15.56%(7/4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能够明确关节损伤的范围,解剖复位骨折脱位及可靠固定,是治疗新鲜Lisfranc关节损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Lisfranc关节损伤 切开复位内固定 足部功能 AOFAS评分 疗效
下载PDF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应用缝线桥悬吊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对膝关节损伤的疗效观察
8
作者 李杰 吕剑 +1 位作者 王新民 刘飞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7期1869-1873,共5页
目的 分析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应用缝线桥悬吊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对膝关节损伤疗效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0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将患者分... 目的 分析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应用缝线桥悬吊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对膝关节损伤疗效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0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接受关节镜下缝线桥悬吊固定疗法,对照组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法。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情况(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3、6个月的膝关节活动功能[关节活动度(ROM)、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Tegner运动水平评分及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4.46±5.64) min、(6.98±2.16) d,均短于对照组[(67.26±6.89) min、(11.23±1.26)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前及术后1、3、6个月时的RO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3、6个月的ROM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两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术后1、3、6个月的Lysholm评分分别为(69.98±1.02)、(88.44±3.49)、(94.56±1.23)分,均高于对照组[(67.46±1.45)、(80.55±2.98)、(90.22±0.9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两组患者的Tegner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术后1、3个月的Tegner评分分别为(2.33±0.51)、(4.05±0.31)分,均高于对照组[(2.11±0.45)、(3.55±0.4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6个月时组间Tegn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两组患者的IKDC评分均高于术前,且同时间点组间比较,观察组的IKDC评分分别为(57.32±2.98)、(86.46±3.19)、(94.21±1.65)分,均高于对照组[(53.27±2.08)、(82.01±2.01)、(90.01±1.0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期内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2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应用缝线桥悬吊固定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相比,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更好,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 胫骨骨折 缝线桥悬吊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膝关节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精准定位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外伤伴肋骨骨折的效果及对呼吸状态、疼痛反应的影响
9
作者 孙志红 葛鹏 陈鑫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9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精准定位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外伤伴肋骨骨折的效果及对呼吸状态、疼痛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00例胸外伤伴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精准定位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外伤伴肋骨骨折的效果及对呼吸状态、疼痛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00例胸外伤伴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胸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实施电视胸腔镜精准定位复位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胸管引流量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观察组的呼气时气道阻力、吸气时气道阻力低于对照组,肺动态顺应性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 h及术后1、3 d,观察组的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24.00%(P<0.05)。结论相较于开胸复位内固定术,电视胸腔镜精准定位复位内固定术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胸外伤伴肋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呼吸状态恢复,还能有效减轻疼痛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 复位内固定 胸外伤 肋骨骨折
下载PDF
不同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髋臼骨折愈合及预后的影响
10
作者 郭月超 安文 +1 位作者 张玉舰 王哲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6期536-538,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改良Stoppa切口入路与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120例髋臼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A组)69... 目的对比分析改良Stoppa切口入路与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120例髋臼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A组)69例,男51例,女18例;年龄35~75岁,平均(51.07±6.56)岁。经改良Stoppa切口入路(B组)51例,男38例,女13例,年龄35~75岁,平均(53.16±7.32)岁。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 d骨折复位质量、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少于B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采用改良Stoppa切口入路、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髋臼骨折效果相近,但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复位内固定 改良Stoppa切口入路 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 髋臼骨折
下载PDF
基于胸腔镜的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11
作者 成刚 王长兴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89-93,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胸腔镜的复位内固定术对老年肋骨骨折患者康复进程以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85例老年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41,开胸内固定手术)和观察组(n=44,基于胸腔镜的复位内固定手术)。比较... 目的探讨基于胸腔镜的复位内固定术对老年肋骨骨折患者康复进程以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85例老年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41,开胸内固定手术)和观察组(n=44,基于胸腔镜的复位内固定手术)。比较2组手术指标(血氧饱和度恢复时间、呼吸频率恢复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骨骼愈合时间)、疼痛评分、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用力肺活量(FVC)和最大呼气峰流速(PEF)]、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 a(O 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 a(CO 2)]}、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血氧饱和度恢复时间、呼吸频率恢复时间、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胸管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p a(CO 2)水平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2组FEV 1、FVC、PEF、FEV 1/FVC水平及p a(O 2)水平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18%,高于对照组的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55%,低于对照组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胸腔镜的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康复进程,缓解患者疼痛,促进其肺功能恢复,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复位内固定 老年肋骨骨折 肺功能 骨骼愈合
下载PDF
踝关节镜下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观察
12
作者 许涛 汪永泉 +1 位作者 安跃 刘晏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27-0030,共4页
探索踝关节镜下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纳入的18例踝关节镜下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并纳入同期的18例常规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将其作为... 探索踝关节镜下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纳入的18例踝关节镜下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并纳入同期的18例常规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将其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踝-后足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踝关节镜下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镜下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 踝关节骨折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营养支持联合康复锻炼对下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病人营养状况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13
作者 王海燕 姜金凤 施燕峰 《循证护理》 2024年第18期3418-3420,共3页
目的:观察营养支持联合康复锻炼对下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病人营养状况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下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病人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7月—12月收治的50例病人设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营养支持联合康复锻炼对下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病人营养状况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下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病人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7月—12月收治的50例病人设为对照组,2022年1月—6月收治的50例病人设为试验组,对照组给予下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营养支持联合康复锻炼,比较两组干预后营养风险筛查量表评分、创伤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等。结果:试验组营养风险筛查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创伤愈合时间、下颌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营养支持联合康复锻炼对下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病人进行干预,可改善其营养状态,推动康复进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骨折 营养支持 康复锻炼 切开复位内固定 营养状况 康复效果 护理
下载PDF
双反牵引微创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Ⅱ~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观察
14
作者 倪建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2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讨双反牵引微创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Ⅱ~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靖江市中医院2021年1月—2023年8月收治的80例SchatzkerⅡ~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数字编号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目的探讨双反牵引微创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Ⅱ~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靖江市中医院2021年1月—2023年8月收治的80例SchatzkerⅡ~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数字编号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双反牵引微创复位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膝关节屈伸度、膝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膝关节屈伸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观察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双反牵引微创复位植骨内固定手术不仅可减轻SchatzkerⅡ~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术后康复,还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和膝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 双反牵引微创复位植骨内固定手术
下载PDF
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术疗效对比
15
作者 李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09-0012,共4页
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别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自2021年1月起,且2022年12月前,进入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有60例,年龄均超过60岁,根据术式不同分组,即闭合复位内固定... 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别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自2021年1月起,且2022年12月前,进入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有60例,年龄均超过60岁,根据术式不同分组,即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对照组)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就临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比较手术有关指标,对照组更优(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与对照组相互比较,前者更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即13.33%虽低于对照组26.67%,但组间差异化较为均衡(P>0.05)。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效果更优于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不会过度增加术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维护患者术后安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颈骨折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闭合复位内固定 髋关节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和闭合骨折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闭合性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对比研究
16
作者 何健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10期41-44,共4页
对比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和闭合骨折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闭合性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242例闭合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儿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n=52)和... 对比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和闭合骨折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闭合性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242例闭合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儿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190)。对照组患儿接受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闭合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各项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发现,在儿童闭合性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治疗中,闭合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法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法,其更有助于改善患儿关节功能,预防并发症的出现,减轻患儿疼痛感,促进患儿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闭合性肱骨髁上骨折手术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 闭合骨折复位内固定 关节功能
下载PDF
经皮闭合复位锁定钢板桥接式固定治疗RobinsonⅡB型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17
作者 王亚辉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4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闭合复位锁定钢板桥接式固定治疗RobinsonⅡB型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2018-01—2023-01收治的62例RobinsonⅡB型锁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经皮闭合复位锁定钢板桥接式固定组(观察组... 目的探讨经皮闭合复位锁定钢板桥接式固定治疗RobinsonⅡB型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2018-01—2023-01收治的62例RobinsonⅡB型锁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经皮闭合复位锁定钢板桥接式固定组(观察组)和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组(对照组),各31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随访6个月时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观察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比较,经皮闭合复位锁定钢板桥接式固定治疗RobinsonⅡB型锁骨骨折,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提升肩关节功能优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binsonⅡB型锁骨骨折 经皮闭合复位锁定钢板桥接式固定 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
下载PDF
关节置换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合并骨质疏松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的对比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睿智 曲强 +3 位作者 崔鹏飞 刘栋 张永涛 王昌耀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69-1874,共6页
背景:稳定型转子间骨折可以通过闭合复位内固定得到很好的修复效果,但对于合并骨质疏松的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目前没有具有绝对优势的手术方式。目的:通过对比闭合复位内固定与关节置换的相关指标,探究关节置换治疗合并骨质疏松老年不... 背景:稳定型转子间骨折可以通过闭合复位内固定得到很好的修复效果,但对于合并骨质疏松的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目前没有具有绝对优势的手术方式。目的:通过对比闭合复位内固定与关节置换的相关指标,探究关节置换治疗合并骨质疏松老年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02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Gamma3组62例,采用Gamma3内固定系统治疗;关节置换组40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或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信息、住院情况、髋关节功能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①Gamma3组和关节置换组在负重时间(P<0.001)、住院时间(P<0.05)、术中出血量(P<0.001),手术时长(P<0.001)方面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关节置换组平均负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闭合复位内固定的Gamma3组短;Gamma3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长均优于关节置换组;②两组患者在术后1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分项百分制髋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方面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526,0.788,0.228);③提示关节置换在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的老年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能使患者实现早期负重和功能锻炼;谨慎选择适合的患者和假体类型进行关节置换会使患者获得更大的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不稳定型 关节置换 骨质疏松 闭合复位内固定
下载PDF
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结合加速康复外科与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疗效比较
19
作者 洪瑞龙 丁军稳 +4 位作者 陈波 邵长青 刘磊 冯仕明 王涛 《中国临床医学》 2024年第5期783-789,共7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arthroscopically-assisted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ARIF)结合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与开放复位内固定(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ORIF)治疗胫...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arthroscopically-assisted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ARIF)结合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与开放复位内固定(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ORIF)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徐州市中心医院骨科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ARIF组(结合ERAS,n=32)和ORIF组(未结合ERAS,n=38)。所有患者住院后均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骨折类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评估患者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双侧大腿周径差值。结果ARIF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ORIF组[(67.84±9.89)min vs(85.16±9.18)min,P<0.001],住院时间显著短于ORIF组[(7.13±1.41)d vs(8.74±1.84)d,P<0.001]。术后第3天,ARIF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ORIF组[(4.00±1.44)分vs(5.39±1.24)分,P<0.001]。术后3个月,ARIF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显著优于ORIF组,术后6个月髌骨上10 cm大腿周径差值显著小于ORIF组(P<0.001)。结论与ORIF相比,接受ARIF结合ERAS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患者术后恢复更快、住院时间更短、临床疗效更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 加速康复外科 开放复位内固定 微创手术
下载PDF
内皮抑素对青壮年Garden Ⅲ~Ⅳ型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的影响
20
作者 姚有榕 王刚 +2 位作者 舒振云 罗正理 魏强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9期95-98,共4页
目的 探讨内皮抑素对青壮年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二集团军医院107例青壮年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 探讨内皮抑素对青壮年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二集团军医院107例青壮年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是否发生延迟愈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延迟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青壮年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内皮抑素对青壮年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的预测价值。结果 107例患者术后延迟愈合发生率为12.15%(13/107)。延迟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低于对照组,内皮抑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内皮抑素为青壮年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术后延迟愈合的危险因素(OR=1.067,P<0.05),VEGF、BALP为保护因素(OR=0.942、0.762,P<0.05)。内皮抑素预测青壮年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的曲线下面积为0.828。结论 内皮抑素可影响青壮年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可将其作为预测患者术后延迟愈合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青壮年 切开复位内固定 内皮抑素 延迟愈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