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构式影像民族志:内在世界的视觉化 被引量:21
1
作者 朱靖江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3-47,共5页
"虚构式影像民族志"是一种与虚构电影相近似的影像民族志类型,其基本特点是以非现实性的人物和故事情节,展现某种社会文化的基本形态与核心价值。影像民族志作者可以根据田野调查所掌握的事实资料,以虚构的情节为架构,由族群... "虚构式影像民族志"是一种与虚构电影相近似的影像民族志类型,其基本特点是以非现实性的人物和故事情节,展现某种社会文化的基本形态与核心价值。影像民族志作者可以根据田野调查所掌握的事实资料,以虚构的情节为架构,由族群成员采用表演的方法,以描述、表现、反思和重构等表演技巧,展示该族群的文化内容,挖掘深藏于表象之下的内在世界。由于理论稀缺以及实践难度,"虚构式影像民族志"在世界人类学界较少有人尝试,成功的民族志文本更为罕见,但其在人类学领域内的学术潜力却值得进一步开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构 影像民族志 表演 内在世界
下载PDF
深度开掘,探寻词语深邃的内在世界
2
作者 秦劼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2016年第10期56-56,共1页
词语是夯实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重要基石。阅读教学中应引领学生深度把握文本中的词语,并对其进行深入有效的体悟。教师可指导学生揣摩联想,在品析中体悟词语的丰富意蕴;辨析对比,在斟酌中洞察词语的人文情愫;拓展补充,在运用中丰... 词语是夯实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重要基石。阅读教学中应引领学生深度把握文本中的词语,并对其进行深入有效的体悟。教师可指导学生揣摩联想,在品析中体悟词语的丰富意蕴;辨析对比,在斟酌中洞察词语的人文情愫;拓展补充,在运用中丰富词语的外延,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语教学 深度开掘 内在世界
下载PDF
未来之梦——伊夫·唐吉的内在世界
3
作者 吴晓红 《早期教育(家教·亲子共玩)》 2009年第7期37-37,共1页
伊夫·唐吉在超现实主义绘画中,所表现的是精雕细琢的细节和可以认识的场面和东西。就像他画的这两幅画《缓慢的一天》和《无题》,画中的物体脱开了自然的组织结构,以梦幻的方式变形,合成梦境中的事物,这些场景光怪陆离,与现... 伊夫·唐吉在超现实主义绘画中,所表现的是精雕细琢的细节和可以认识的场面和东西。就像他画的这两幅画《缓慢的一天》和《无题》,画中的物体脱开了自然的组织结构,以梦幻的方式变形,合成梦境中的事物,这些场景光怪陆离,与现实格格不入,体现了反常的特征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永恒,给人空灵的感觉。画面具象和抽象相结合,有既具体又模糊的感觉。他的每幅画都是敞向未来世界的梦幻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在世界 超现实主义 《无题》 组织结构 梦幻 感觉 空灵
下载PDF
中西文化视阈下李安电影的内在世界
4
作者 余意梦婷 《广西教育》 2014年第47期132-133,共2页
基于中西文化视阈,从李安电影的精神观念、文化观念、美学观念三个方面探讨李安电影的内在世界。
关键词 文化视阈 李安电影 内在世界
下载PDF
论人文世界的结构和性质 被引量:1
5
作者 朱红文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59-63,58,共6页
论人文世界的结构和性质朱红文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一、人文科学的独立性与人文科学的对象“人文科学”的术语虽然被频繁地使用着,但是,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是什么关系?有没有一个独立的人文科学?.这些问题无论是在图书分类、科研管... 论人文世界的结构和性质朱红文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一、人文科学的独立性与人文科学的对象“人文科学”的术语虽然被频繁地使用着,但是,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是什么关系?有没有一个独立的人文科学?.这些问题无论是在图书分类、科研管理还是哲学方法论的层面上都是含混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科学 人文世界 文化传统 社会科 主体意识 内在世界 研究对象 客观文化 精神世界 人文学科
下载PDF
论鲁迅诗学——“鲁迅‘艺术世界’之构造”研究之一
6
作者 彭定安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44-149,共6页
鲁迅通过文学文本创造了一个“鲁迅式‘艺术世界’”,呈现出一种理论构造 ,形成了特殊质地的“鲁迅诗学”。鲁迅学对鲁迅艺术世界——鲁迅诗学的研究包括 :“‘鲁迅艺术世界’的外在——外显世界”研究 ;“鲁迅‘艺术世界’的接受世界... 鲁迅通过文学文本创造了一个“鲁迅式‘艺术世界’”,呈现出一种理论构造 ,形成了特殊质地的“鲁迅诗学”。鲁迅学对鲁迅艺术世界——鲁迅诗学的研究包括 :“‘鲁迅艺术世界’的外在——外显世界”研究 ;“鲁迅‘艺术世界’的接受世界”研究 ;鲁迅艺术世界的语言——文化研究 ;鲁迅艺术世界的生产方式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诗学 艺术世界 外显世界 接受世界 内在世界
下载PDF
道教心性學的發軔與道教世界的形成
7
作者 鄭開 《道家文化研究》 CSSCI 2016年第1期207-245,共39页
東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發生了脱胎换骨的深刻轉變,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道教。這一時期同時亦是道教心性學和重玄學的發軔期,更是道教世界的形成期和道教邁向成熟的重要階段。而道教心性學的發軔與道教世界的形成之間的内在關係耐人尋味,... 東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發生了脱胎换骨的深刻轉變,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道教。這一時期同時亦是道教心性學和重玄學的發軔期,更是道教世界的形成期和道教邁向成熟的重要階段。而道教心性學的發軔與道教世界的形成之間的内在關係耐人尋味,特别是道教心性學的視野中道教觀念與實踐(例如内視、内觀和内想、内思)具有鮮明的重視内在世界的精神氣質,並以此建構了較爲系統化的道教教義學,賦予了道教以"心學"和"内教"的特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在世界 玄學 心性 道教 建構 實踐 脱胎换骨 南北朝
下载PDF
从内心深处跟现实世界和解
8
作者 洪芹 《中华家教》 2015年第3期62-63,共2页
《镜子的法则》是一本很薄却蕴含深厚哲理的心理学书籍,译者陶旭瑾说第一次读时,这本书"犹如烙铁般炙痛了我的灵魂"。尽管如此,她也还是在经过了漫长的十年之后才跟自己的母亲达成和解。她希望天下所有的父母和儿女,所有渴望原谅和不... 《镜子的法则》是一本很薄却蕴含深厚哲理的心理学书籍,译者陶旭瑾说第一次读时,这本书"犹如烙铁般炙痛了我的灵魂"。尽管如此,她也还是在经过了漫长的十年之后才跟自己的母亲达成和解。她希望天下所有的父母和儿女,所有渴望原谅和不能原谅的人都能选择原谅和说出对不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本 童年经历 十年 就这样 内在世界 家庭故事 开开心心 管理顾问 定距离 改变自己
下载PDF
透过树木图看到孩子的内在世界
9
作者 严文华 《大众心理学》 2020年第2期8-8,3,共2页
树木图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它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适用于学龄前儿童。因为孩子们都见过树,且见过不止一种树,他们可以从所见过的树中自由地挑选能反映自己心理意象的树。作者在咨询中所用的画两棵树的技术,是法国心理学工作者斯托勒"... 树木图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它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适用于学龄前儿童。因为孩子们都见过树,且见过不止一种树,他们可以从所见过的树中自由地挑选能反映自己心理意象的树。作者在咨询中所用的画两棵树的技术,是法国心理学工作者斯托勒"画四棵树"技术的变形。斯托勒让作画者画四幅画。标准程序是这样的:准备好四张A4白纸,削好的4B铅笔,但不使用橡皮、直尺和圆规。第一幅画的指导语:请按照你的想法,画出一棵树,不要画松科的树。当作画者画完第一棵树之后,把这幅画收起来;然后再给作画者一张A4白纸,并且给出第二幅画的指导语:请按照你的想法,画出一棵与之前不同的树,不要画松科的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工作者 心理意象 内在世界 标准程序 指导语 斯托 四棵树 学龄前儿童
原文传递
让孩子的内在世界充满希望
10
作者 关梅林 《婚姻与家庭(家庭教育版)》 2021年第11期32-32,共1页
之前的专栏中,我们讨论了潜在的心理资本中的感恩、情绪智力、心流、正念、意志力、创造力,今天继续讨论另外一种重要的潜在心理资本——积极信念。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罗森塔尔曾经做过一个研究。他们告诉一所公立小学的老师们,... 之前的专栏中,我们讨论了潜在的心理资本中的感恩、情绪智力、心流、正念、意志力、创造力,今天继续讨论另外一种重要的潜在心理资本——积极信念。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罗森塔尔曾经做过一个研究。他们告诉一所公立小学的老师们,将用一种“未来发展趋势测验”来准确预测哪些学生会成为“最有发展前途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森塔尔 公立小学 内在世界 一所 情绪智力 意志力 学生会 潜在心理
原文传递
影像:揭开内在世界的面纱
11
作者 Adrian M K Thomas John Pickstone +1 位作者 付诗琴(译) 龚启勇(校)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2014年第S01期63-64,共2页
物理实验室中的一个偶然发现开启了对人体观测的全新视野,从骨骼到分子已是双眼可看穿,双手可触及。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正在研究电力通过稀薄气体的结果。他惊诉地发现,一个遥远的荧光屏在黑暗中闪闪发光... 物理实验室中的一个偶然发现开启了对人体观测的全新视野,从骨骼到分子已是双眼可看穿,双手可触及。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正在研究电力通过稀薄气体的结果。他惊诉地发现,一个遥远的荧光屏在黑暗中闪闪发光。让他更惊的是当他的妻子把手置于屏幕之前,骨头的阴影图像出现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实验室 稀薄气体 内在世界 德国物理学家 康拉德 在黑暗中 全新视野 荧光屏
原文传递
光影魅力:影视摄影艺术中的光线运用与情感表达
12
作者 胡中正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17期29-32,共4页
光线作为影视摄影中最为重要的艺术元素之一,在电影中不仅能塑造出色的画面氛围,还能够通过其色彩、强度、角度等变化,潜移默化地传达人物的内心情感、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无论是营造紧张、神秘的气氛,还是表现温暖、浪漫的时刻,光线... 光线作为影视摄影中最为重要的艺术元素之一,在电影中不仅能塑造出色的画面氛围,还能够通过其色彩、强度、角度等变化,潜移默化地传达人物的内心情感、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无论是营造紧张、神秘的气氛,还是表现温暖、浪漫的时刻,光线的运用能够赋予电影作品独特的视觉语言和情感张力。因此,深入探讨光线在影视中的运用以及情感表达,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电影艺术的魅力,也能为我们提供一个透过光影看见电影作品内在世界的全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作品 内在世界 艺术元素 影视摄影 光线运用 情感张力 光影 全新视角
下载PDF
写好内心独白,助你成为心理描写高手(一)
13
作者 于溟慧 《小学生作文》 2024年第21期20-23,共4页
写作时,我们除了要关注可见的外在世界,描写环境、人物和事件,还要关注不可见的内在世界,描写我们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和情感体验看不见、摸不到,却十分重要。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写好心理描写中的内心独白。
关键词 内心独白 内在世界 在世界 心理活动 心理描写 情感体验
下载PDF
谢小娥复仇故事流变论——兼论王夫之《龙舟会》对《谢小娥传》的改编 被引量:1
14
作者 魏春春 李欢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7-129,共3页
立足读者接受效应的视角,以王夫之《龙舟会》为个案分析探究谢小娥故事的流变。结论是在流变过程中,谢小娥故事的社会文化内涵逐渐丰富,人物形象渐趋典型化,更为强调人物的内在情感塑造。
关键词 谢小娥 《龙舟会》 流变 内在世界
下载PDF
森林情结与“监禁状态”──从大江健三郎的《饲育》谈起 被引量:5
15
作者 关立丹 《外国问题研究》 CSSCI 1999年第4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大江健三郎 《饲育》 诺贝尔文学奖 内在世界 安部公房 《万延元年的足球队》 黑人 战争 日本作家 孩子们
下载PDF
另一种历史和童年的深处——论张之路儿童小说《吉祥时光》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丽娜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17年第9期113-116,共4页
儿童之所以称其为儿童,在于童年期特定的生命和审美特质,在于儿童所拥有的不同于成人理解世界的视角和逻辑,而这也正是儿童文学文体特征所在。童年书写的要义在于呈现出童年期特殊的质地和感觉,写出这一生命阶段中儿童丰富的内在世界与... 儿童之所以称其为儿童,在于童年期特定的生命和审美特质,在于儿童所拥有的不同于成人理解世界的视角和逻辑,而这也正是儿童文学文体特征所在。童年书写的要义在于呈现出童年期特殊的质地和感觉,写出这一生命阶段中儿童丰富的内在世界与成长。张之路的《吉祥时光》聚焦了1948年至1957年这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小说 童年期 张之路 吉祥 历史 内在世界 1948年 审美特质
下载PDF
外在奴役下的内在自由——基督教对自由观念的贡献 被引量:1
17
作者 丛日云 《孝感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21-24,共4页
基督教通过对人的二元解析 ,发现了人的内在世界并将其划归上帝的领地。它要求“外在的人”要服从世俗社会秩序 ,“内在的人”则独立于世俗秩序 ,只受上帝支配。它申张人的内在精神生活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拒斥外在国家权力的干预 ,这是... 基督教通过对人的二元解析 ,发现了人的内在世界并将其划归上帝的领地。它要求“外在的人”要服从世俗社会秩序 ,“内在的人”则独立于世俗秩序 ,只受上帝支配。它申张人的内在精神生活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拒斥外在国家权力的干预 ,这是西方个人自由观念的原初形态。内在自由是完整的自由的一部分 ,也是其由以生成的基点。它虽然在中世纪受到教会的桎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 内在世界 社会秩序 外在奴役 内在自由 个人自由 自由理论
下载PDF
论审美体验的层次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闫承恂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7年第3期32-34,共3页
审美体验是心理处于活动状态下的审美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条件下,通过自身的感受与想象、理解,从对象世界中体验到美的本质的一种动态心理活动过程。在人类的多种体验当中,审美体验最能够充分展示人自身自由、自觉的意识,以及对于理... 审美体验是心理处于活动状态下的审美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条件下,通过自身的感受与想象、理解,从对象世界中体验到美的本质的一种动态心理活动过程。在人类的多种体验当中,审美体验最能够充分展示人自身自由、自觉的意识,以及对于理想境界的追寻,因而可以称之为最高的体验。本文拟从审美体验的过程入手,将其分为若干层次,逐一地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审美体验大致可概括为审美注意、审美知觉、兴发、神思、灵感五个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象世界 时空条件 心理活动过程 美的本质 活动状态 心理积淀 《文赋》 涸流 审美客体 内在世界
下载PDF
从儿童诗中体味“感觉”之美——从《雪地里的小画家》谈起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利娟 《小学语文》 2017年第3期18-19,共2页
感知汉语之美,发挥想象力进入文章的情境和"内在世界",发展以感觉为基础的审美能力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要义。所谓文章的"内在世界",就是文字自身所蕴含的艺术情境。本文将以部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雪地里的小画... 感知汉语之美,发挥想象力进入文章的情境和"内在世界",发展以感觉为基础的审美能力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要义。所谓文章的"内在世界",就是文字自身所蕴含的艺术情境。本文将以部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雪地里的小画家》为例,挖掘文本的"内在世界",解析诗歌文本中的"感觉"之美。《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儿童诗,有简单而丰富的情节,又富有浓浓的诗意,可以说是童话诗。首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地里的小画家》 “感觉” 儿童诗 小学语文教科书 一年级上册 体味 内在世界 艺术情境
下载PDF
诗歌的“内与外”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家新 《写作》 2019年第1期9-13,共5页
诗歌往往同时显现出"内与外"两个世界,它们相互映照而又相互贯穿。一个诗人应该坚守、深化自己的内在世界,但是也应学会跳出自我,在与他者、与世界、与事物的关联和体认中重新认识和找回自己,并以此拓展诗歌本身的领域。
关键词 诗歌 内在世界 外部世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