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胡塞尔的内在时间意识与西方哲学的时间观 被引量:6
1
作者 高秉江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9-35,共7页
时间问题是西方哲学最艰深的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从柏拉图到胡塞尔相继出现了实体论时间观、关系论时间观、个人主观时间观、先验时间观和内在时间意识 ,胡塞尔上承奥古斯丁而持内在时间意识观念 ,既别于牛顿的时间客观实体论 ,又别... 时间问题是西方哲学最艰深的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从柏拉图到胡塞尔相继出现了实体论时间观、关系论时间观、个人主观时间观、先验时间观和内在时间意识 ,胡塞尔上承奥古斯丁而持内在时间意识观念 ,既别于牛顿的时间客观实体论 ,又别于心理主义的个人主观时间论。本文把胡塞尔的内在时间意识学说置于西方时间学说发展的历史背景中 ,努力阐明其与各种时间观的理论因承关系及异同点 ,以此来阐述其内在时间意识的内涵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内在时间意识 时间
下载PDF
教育的内在时间意识——儿童秘密的教育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蒋开君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7,共5页
现代教育的规训与监督使孩子们置身于被分割的时间中,从而忽略了教育的内在时间意识,耽搁了孩子们内在的精神成长。荷兰教育家兰格威尔德以现象学的描述方法对儿童秘密的教育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认为儿童秘密的体验对于儿童自我意识... 现代教育的规训与监督使孩子们置身于被分割的时间中,从而忽略了教育的内在时间意识,耽搁了孩子们内在的精神成长。荷兰教育家兰格威尔德以现象学的描述方法对儿童秘密的教育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认为儿童秘密的体验对于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和个体精神世界的建构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为孩子们留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空间和时间是教育的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的内在时间意识 儿童秘密 精神成长
下载PDF
时间的起源与谱系——试论海德格尔对胡塞尔的内在时间意识学说的批评和改造 被引量:2
3
作者 朱耀平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43,共7页
对于胡塞尔的内在时间意识的学说 ,海德格尔既有肯定 ,也有批评。其批评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在海德格尔看来 ,不能像胡塞尔那样从意识现象中寻找时间的起源 ,因为时间是知觉、记忆、期望等意识行为的基础 ,而不是相反 ;其次 ... 对于胡塞尔的内在时间意识的学说 ,海德格尔既有肯定 ,也有批评。其批评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在海德格尔看来 ,不能像胡塞尔那样从意识现象中寻找时间的起源 ,因为时间是知觉、记忆、期望等意识行为的基础 ,而不是相反 ;其次 ,海德格尔认为胡塞尔虽然看到了时间的绽出性 ,但从总体上而言 ,他的时间概念仍然停留在传统时间观的视野之内 ;最后 ,海德格尔认为 ,在时间的本性的问题上 ,无论是牛顿式的客观主义立场还是胡塞尔等人的主观主义立场都是片面的、肤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海德格尔 内在时间意识 时间的起源
下载PDF
内在时间意识与主体间性问题的先验现象学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昌盛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69-74,124,共6页
当代哲学往往从语言的角度对主体间性问题进行分析。对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而言,主体间性问题要在先验现象学层面才能透彻地阐明,这也是对先验主体性哲学的彻底化的前提,意味着如何从自我的现象学走向社会的现象学。胡塞尔对先验主体... 当代哲学往往从语言的角度对主体间性问题进行分析。对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而言,主体间性问题要在先验现象学层面才能透彻地阐明,这也是对先验主体性哲学的彻底化的前提,意味着如何从自我的现象学走向社会的现象学。胡塞尔对先验主体间性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验现象学 现象学分析 性问题 主体间 内在时间意识 主体性哲学 当代哲学 胡塞尔
原文传递
绵延──意识的时间性及其结构
5
作者 张云鹏 《昌潍师专学报》 2000年第1期9-11,120,共4页
胡塞尔运用先验还原和本质还原的方法发现了先验的纯粹意识,其一般结构是意向作用——意向对象,但这只是一个静态的意识结构描述,而意识是流动的,对流动的意识作出的解说则构成了胡塞尔的时间意识学说。意识的绵延所体现的恰是自身... 胡塞尔运用先验还原和本质还原的方法发现了先验的纯粹意识,其一般结构是意向作用——意向对象,但这只是一个静态的意识结构描述,而意识是流动的,对流动的意识作出的解说则构成了胡塞尔的时间意识学说。意识的绵延所体现的恰是自身的时间性,从此入手,胡塞尔发现了时间的起源和意识的动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在时间意识 绵延 原印象 保留 前展
下载PDF
康德的时间图型学说及其现象学解释 被引量:3
6
作者 杨云飞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38-45,共8页
《纯粹理性批判》的总问题是 :先天综合判断是如何可能的 ?分析这个基本问题 ,我们发现先导性的问题是 :对象意识是如何构成的 ?在感性论中 ,康德把时间规定为人的感性直观能力 ,是接受对象给予的初步条件 ;通过先验演绎 ,康德证明了对... 《纯粹理性批判》的总问题是 :先天综合判断是如何可能的 ?分析这个基本问题 ,我们发现先导性的问题是 :对象意识是如何构成的 ?在感性论中 ,康德把时间规定为人的感性直观能力 ,是接受对象给予的初步条件 ;通过先验演绎 ,康德证明了对象意识构造的可能性 ;时间图型学说则具体说明了对象意识的构造机制。时间图型学说对批判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但由于其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 ,这导向了现象学的解读。胡塞尔的现象学可视为批判哲学的完成 ;海德格尔对时间图型的解释则开启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象意识 构造 时间图型 内在时间意识
下载PDF
胡塞尔和海德格尔关于时间源始性的研究
7
作者 杨河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6,共6页
关键词 胡塞尔 海德格尔 内在时间意识 《存在与时间 现象学 纯粹意识 时间 先验自我 意向性 间性
下载PDF
时间与先验思路
8
作者 凌云 林艳 《中州学刊》 CSSCI 2002年第6期155-157,162,共4页
西方哲学史上 ,对时间问题的研究基本上沿着客观和主观两个方向进行。代表人物分别是亚里士多德和奥古斯汀。西方哲学史上也存在着一条先验思维传统。在这一运思方式下 ,对时间的思考往往倾向于主观的理解。本文主要通过厘清先验思路和... 西方哲学史上 ,对时间问题的研究基本上沿着客观和主观两个方向进行。代表人物分别是亚里士多德和奥古斯汀。西方哲学史上也存在着一条先验思维传统。在这一运思方式下 ,对时间的思考往往倾向于主观的理解。本文主要通过厘清先验思路和主观时间的起源 ,并且就笛卡尔、康德到胡塞尔在先验哲学中对时间问题所做的解释进行一番梳理 ,分析这些哲学家对这一问题思考的承继性 ,力图揭示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 先验思路 我思 内在时间意识
下载PDF
胡塞尔时间意识结构的神经现象学重释 被引量:7
9
作者 陈巍 李恒威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1-108,共8页
时间意识(Zeitbewuβtseins)及其分析曾被胡塞尔冠以“整个现象学工作中最重要领域”,以及“最困难的现象学问题”。胡塞尔本人相继在《内在时间意识的现象学讲座》(1904—1905)、《贝尔瑙手稿》(Bemau Manuscripts)与《C手稿》... 时间意识(Zeitbewuβtseins)及其分析曾被胡塞尔冠以“整个现象学工作中最重要领域”,以及“最困难的现象学问题”。胡塞尔本人相继在《内在时间意识的现象学讲座》(1904—1905)、《贝尔瑙手稿》(Bemau Manuscripts)与《C手稿》(1929—1935)中对时间意识进行了艰涩卓绝的现象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在时间意识 现象学分析 胡塞尔 意识结构 重释 神经 手稿
原文传递
“他我”如何可能——论胡塞尔之先验解决方案
10
作者 陈治国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37-42,共6页
“他我”如何可能的问题 ,自古就是一个迷人而如今仍有待解决的难题。胡塞尔在先验本我同一性的框架中 ,以“单子”为基础 ,从交互空间结构和内在时间意识两种向度构造起来的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现象学纵然因其对某些关键性的逻辑环节... “他我”如何可能的问题 ,自古就是一个迷人而如今仍有待解决的难题。胡塞尔在先验本我同一性的框架中 ,以“单子”为基础 ,从交互空间结构和内在时间意识两种向度构造起来的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现象学纵然因其对某些关键性的逻辑环节缺乏足够强有力的说明 ,而未能给出一个最终的解决 ;但是这种解决方案所蕴涵的全部能量还远未得到严肃的估量乃至有效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验本我 主体间性 单子 内在时间意识
下载PDF
等待何为——析《等待戈多》中的“等待”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尧均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70-73,共4页
在《等 待戈多》中,戈多 的缺席使等待成 为可能,但等待 只有进入意识,在 内在时 间流的持续、转换 或共生中才能存 在;而缺席的无 限延宕又恰恰使 过去、现在、将来 的时间区划 凝固成为无差别的 平面场,也就破坏 了对内在 时间意... 在《等 待戈多》中,戈多 的缺席使等待成 为可能,但等待 只有进入意识,在 内在时 间流的持续、转换 或共生中才能存 在;而缺席的无 限延宕又恰恰使 过去、现在、将来 的时间区划 凝固成为无差别的 平面场,也就破坏 了对内在 时间意 识( 即“等待 意识”) 的感 知。因 而,“等待 戈多”昭示的是一 种等待等待自身 又颠覆自身、意 识确证自身又遗 弃自身的永恒 游戏或悖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待戈多》 多戈 等待 内在时间意识
下载PDF
如何抵抗时间的流逝
12
作者 张建庆 《中学生百科》 2023年第20期104-105,共2页
上课时,讲到“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不免要引申到对“人的存在”这个问题的思考。“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的流逝一去不复返。”就此而言,所有存在物都是在时间中出现,也会在时间... 上课时,讲到“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不免要引申到对“人的存在”这个问题的思考。“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的流逝一去不复返。”就此而言,所有存在物都是在时间中出现,也会在时间中消逝。孔子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两千多年前两位哲人的话,标志着人内在时间意识的觉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在时间意识 逝者如斯夫 赫拉克利特 顺序性 一维性 人的存在 持续性 存在物
原文传递
“西流的小河”:爱情与时间的现象学阐释
13
作者 李海明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44,共8页
对罗伯特.弗罗斯特进行研究,"西流的小河"是一首不应忽略的好诗。"西流的小河"显著的特点在于其强烈的哲学意蕴。诗由男女二人对话组成,女主人公谈爱情,男主人公谈时间,而爱情与时间都与河流非同寻常地反向西流有... 对罗伯特.弗罗斯特进行研究,"西流的小河"是一首不应忽略的好诗。"西流的小河"显著的特点在于其强烈的哲学意蕴。诗由男女二人对话组成,女主人公谈爱情,男主人公谈时间,而爱情与时间都与河流非同寻常地反向西流有关。诗人将诗情、爱情、时间、哲理交融在一起,充满着哲思上的智慧。论文从现象学的意向性与内在时间意识角度对诗歌进行了阐释。论文指出,诗中小河本身已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人的意向性的对象,而从内在时间意识的视角来看,小河的西流也不是水的流逝而是生命的流逝。诗歌所探索的人的存在的本源性问题所具有的哲理内涵,使得诗歌具有震撼人心的哲学上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流的小河” 爱情 时间 意向性 内在时间意识
原文传递
胡塞尔和海德格尔著作中的时间的起源和原始的时间 被引量:2
14
作者 R.贝尔奈 张伯霖 《世界哲学》 1994年第4期34-44,共11页
胡塞尔和海德格尔在他们各自对时间的理解方面从未进行过对照,甚至从未交汇过。虽然胡塞尔认真阅读过和大量评注过《存在与时间》,但他几乎未把握住未曾发表的关于时间所作的存在论的阐释的特点。他对海德格尔著作第二章昕作的评注,证... 胡塞尔和海德格尔在他们各自对时间的理解方面从未进行过对照,甚至从未交汇过。虽然胡塞尔认真阅读过和大量评注过《存在与时间》,但他几乎未把握住未曾发表的关于时间所作的存在论的阐释的特点。他对海德格尔著作第二章昕作的评注,证明他看到海德格尔放弃现象学的专门用语时那种不快心情,这些评注也证明,他对于基本的差异(尤其当这些差异被普遍的术语掩蔽时)缺少洞察力。在海德格尔著作里,对对照或对话的拒绝更为突出。海德格尔在刚刚完成胡塞尔的《关于内在时间意识的现象学教程》的出版后,他就对他的马堡的读者声明,胡塞尔在自己对时间的分析中的确毫无新意。他可能再清楚不过地说明,胡塞尔事实上不仅没有从他那儿学习任何东西,而且没有从中汲取任何东西以对时间进行存在论的理解。海德格尔直至其生命的最后时刻,经常重复一些事情的同一种说法。1969年他还这样说:“我的时间问题前进的方向,始终同胡塞尔关于内在时间意识的研究格格不入”。这说明,在海德格尔看来,由于缺少交汇场合,同胡塞尔关于时间的分析进行对照完全不可能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胡塞尔 纯粹意识 现象学 内在时间意识 意向性 本真生存 世界时间 间性 《存在与时间
原文传递
破解时间之谜的尝试——美国现象学专家JohnSalis来华讲学侧记
15
作者 谭仲益 鸟毛羽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11-13,共3页
破解时间之谜的尝试——美国现象学专家JohnSalis来华讲学侧记谭仲益鸟毛羽(华中理工大学430074)美国现象学专家、《现象学研究》(ResearchinPhenomenology)杂志主编、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哲... 破解时间之谜的尝试——美国现象学专家JohnSalis来华讲学侧记谭仲益鸟毛羽(华中理工大学430074)美国现象学专家、《现象学研究》(ResearchinPhenomenology)杂志主编、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哲学系教授约翰·萨利斯(John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分析 胡塞尔哲学 海德格尔哲学 内在时间意识 时间概念 德里达 基础存在论 柏拉图 美哲学 奥古斯丁
原文传递
“Vouloir-dire”:创意还是误读?──谈德里达对胡塞尔指号现象学思考的解读 被引量:7
16
作者 钱捷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7-74,共8页
关键词 现象学 胡塞尔 德里达 指号 现象学分析 现象学还原 内在时间意识 《逻辑研究》 胡塞尔哲学 语声
原文传递
许茨对柏格森意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林 杨翊灵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7-53,共7页
生活世界是我们全部活动的背景和基地,对生活世界意义的追问既是人们精神活动的基础,也构成了人文社会科学的主要内容。许茨作为现象学哲学家,将理解生活世界的意义,及在精神活动的基本事实中探寻意义的起源,作为自己毕生学术追求... 生活世界是我们全部活动的背景和基地,对生活世界意义的追问既是人们精神活动的基础,也构成了人文社会科学的主要内容。许茨作为现象学哲学家,将理解生活世界的意义,及在精神活动的基本事实中探寻意义的起源,作为自己毕生学术追求的目标。而柏格森关于意识结构,特别是关于内在时间意识问题所提出的见解,为他探讨意义问题提供了基础性的线索。许茨认识到柏格森以纯粹绵延作为经验和意识形式的基础所具有的意义,但同时他也指出,在柏格森那里纯粹绵延还只是一个单纯的假设而已。出于解决柏格森悖论的需要,许茨在对胡塞尔和詹姆斯等相关思想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向生活世界基本事实的回溯,使柏格森主要基于个体意识的意义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理论 柏格森 继承与发展 生活世界 人文社会科学 内在时间意识 精神活动 基本事实
原文传递
儿童心灵世界的主观逻辑
18
作者 肖绍明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0年第4期131-132,共2页
儿童心灵的教育必然避免灌输与说教,需要融入儿童的内在时间意识中,与儿童一起建构自我,进行意义的表达。因此,时间、自我和语言是儿童心灵世界主观逻辑的三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 儿童心灵 内在时间意识 主观逻辑 建构自我
原文传递
论现在的四重非在场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Th.M.泽波姆 王善钧 毛怡红 《世界哲学》 1993年第3期59-65,51,共8页
一、彻底非在场性的现象学理论在现象学范围内,从一开始就可以对非在场从非根本的、根本的和最根本的意义上加以区分。在谓词-记号起作用的情况中对象的非在场性,是非根本意义上的非在场性。非在场的,也就是被标记着的客体。只有当客体... 一、彻底非在场性的现象学理论在现象学范围内,从一开始就可以对非在场从非根本的、根本的和最根本的意义上加以区分。在谓词-记号起作用的情况中对象的非在场性,是非根本意义上的非在场性。非在场的,也就是被标记着的客体。只有当客体原则上在想象或感知觉行为中被给予或原则上能被给予时,客体才是非在场的。根本意义上的非在场性,表现在想象、回忆、期待或使当前不存在的东西现在化的行为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先验现象学 给定性 回忆 综合分析 内在时间意识 现象学分析 客体 超验 想象力
原文传递
自然科学现象学:先验主体间性现象学视野中的科学
20
作者 柯哲 《中国哲学年鉴》 2016年第1期350-350,共1页
该著从先验现象学的第一人称视角,论述了先验主体间性现象学的概念框架,对自然科学的相关哲学主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明。主要创见包括:一是对于自然科学现象学的概念分析和理论论证。二是从内在时间意识理论以及对意识的本质结构和先... 该著从先验现象学的第一人称视角,论述了先验主体间性现象学的概念框架,对自然科学的相关哲学主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明。主要创见包括:一是对于自然科学现象学的概念分析和理论论证。二是从内在时间意识理论以及对意识的本质结构和先验构成机制的分析,论证了先验主体间性如何奠基并发生构成于主体的意识的先验运作机制。三是论述了科学与技术时代中生活世界的先验构成机制以及本质结构、自然生活世界以及观察实验所显现的自然世界等问题。四是对于科学理论构成和科学认知的意向性行为的机制作了重点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在时间意识 科学认知 构成机制 本质结构 现象学 第一人称视角 主体间性 哲学主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