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在现实”的退守与张狂——论海派文学中的爱情主题
1
作者 王敏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44,共9页
五四时期的婚恋小说赞美由自由恋爱而结合的婚姻,对女性之美的颂扬也从美德、品行和内在神韵等方面转向了充满情欲色彩的肉体描写,古典的美学趣味在这里遭遇了现代主义思想的冲击,爱情发生了"形"与"神"裂变。海派... 五四时期的婚恋小说赞美由自由恋爱而结合的婚姻,对女性之美的颂扬也从美德、品行和内在神韵等方面转向了充满情欲色彩的肉体描写,古典的美学趣味在这里遭遇了现代主义思想的冲击,爱情发生了"形"与"神"裂变。海派小说中的爱情主题则进一步摆脱了婚姻的行动意义,转向纯粹的官能感受的表达,在海派作家的爱欲抒写之中,原始的生理欲望战胜了道德理性,爱情的结局沦为情欲的沉溺,而不再是婚姻的实现。因此,在三十年代的都市写作中,五四时期的启蒙精神已被彻底消解,爱情的行动意义向内转为冗长的心理分析。在对人物潜意识的层层揭露中,道德观念也逐渐变得淡薄。对生命本身的思考将海派作家引向了一种全新的爱欲抒写,剥离了自我对善的趋向,而更接近弗洛伊德对本我的描述。他们抛弃了对外部现实的关注,转而退守那张狂的"内在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情主题 海派 酒神精神 美与善 内在现实
下载PDF
塑造自我:“性心理—内在现实”与都市里的人性观——重论施蛰存的都市小说
2
作者 张屏瑾 《现代中文学刊》 2009年第6期26-34,44,共10页
本文通过分析1920年代到1930年代施蛰存写于上海的小说,探讨施蛰存几组不同类型作品中逐渐展开的对都市新的感觉结构中“人性”观念的叙述。本文认为施蛰存将这一“人性观”叙述,与性心理观照下都市人新的社会生活与日常生活感受结合... 本文通过分析1920年代到1930年代施蛰存写于上海的小说,探讨施蛰存几组不同类型作品中逐渐展开的对都市新的感觉结构中“人性”观念的叙述。本文认为施蛰存将这一“人性观”叙述,与性心理观照下都市人新的社会生活与日常生活感受结合在一起,着力于书写都市人的“内在心理现实”,以期与其身体感觉以及都市环境中的物象结构形成对应关系,从中建立起都市人的“自我”主体感受。而当这一主体感受需要在“现代”之时间范畴,以及“都市”之空间范畴同时树立普遍性主题时,都市主体的生成原则以及种种特质,即以“内在心理真实”为基础的“人性”观,必须在不同的叙事模式设置中得到检验。在施蛰存笔下,都市/乡村、现代/古代等对立关系依照某种叙述逻辑展开、参与到都市主体叙述中去,从某种程度上呈现出都市人“自我”的存在边界感以及种种复杂的问题与可能。同时,探讨现代都市人内在心理深度的过程,也是在心理自由和心理解放感这一点上,为都市主体新的感觉结构的进一步完成提供必不可少的环节与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蛰存 性心理 内在现实 人性观 都市主体 身体感觉
下载PDF
内在现实与社会现实:再思马克思的现实观念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森林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26,156,共11页
社会现实是由观察者-行动者确立起来的。观察者-行动者的内在需求、欲望、本能,以及在文化、思想传统熏陶下逐步内生积淀下来的认知框架、思想立场、希冀目的,构成两种"内在现实"。第一种内在现实对现实的人是自然的,不受其... 社会现实是由观察者-行动者确立起来的。观察者-行动者的内在需求、欲望、本能,以及在文化、思想传统熏陶下逐步内生积淀下来的认知框架、思想立场、希冀目的,构成两种"内在现实"。第一种内在现实对现实的人是自然的,不受其影响的外在社会现实对人不存在、对神才存在。第二种内在现实就是罗伯特·C.塔克所说、优先于外在现实的"内在现实"。对现实的人而言,社会现实只能是内在与外在之间的互动结果。社会现实是多种内在因素与外在经验现实互动的结果,问题的关键不是是否有内在因素的参与,而是是否会固化和僵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在现实 外在现实 马克思
原文传递
为现实主义戏剧正名——评列夫·多金作品《兄弟姐妹》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之薇 《中国文艺评论》 2017年第6期95-102,共8页
20世纪50年代,苏联戏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被我国戏剧人奉为圭臬,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一直以现实主义为最正宗、最主流的戏剧传统。然而近几年,现实主义戏剧屡遭质疑,被认为是陈旧的、过时的、缺乏创造力的。第七届林兆华戏剧... 20世纪50年代,苏联戏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被我国戏剧人奉为圭臬,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一直以现实主义为最正宗、最主流的戏剧传统。然而近几年,现实主义戏剧屡遭质疑,被认为是陈旧的、过时的、缺乏创造力的。第七届林兆华戏剧邀请展开幕大戏列夫·多金的《兄弟姐妹》登陆中国,导演多金用比原著小说更浓缩的内容展示了自己对前苏联那个时代的直面与反思,也用自己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精湛继承,让中国观众重新思考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现实主义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夫·多金 《兄弟姐妹》 现实主义戏剧 现实主义内在精神
下载PDF
主体、他者与革命——齐泽克的存在论预设与革命空间设定
5
作者 马蕾 《长江论坛》 2024年第2期38-44,共7页
当齐泽克将主体之“我”设定为一种无意识的空无前提,即暗示了主体对其本质的非知。缘于这种拉康式的主体设定,在齐泽克描述的意识形态的幻象中,内在的分裂的镜像“自我”就成了真正的本质和实体,而现实的、具体的他者则成了镜像“自我... 当齐泽克将主体之“我”设定为一种无意识的空无前提,即暗示了主体对其本质的非知。缘于这种拉康式的主体设定,在齐泽克描述的意识形态的幻象中,内在的分裂的镜像“自我”就成了真正的本质和实体,而现实的、具体的他者则成了镜像“自我”的宾词。由此,主体之内在与他者之现实的“分裂-异化”便获得了某种普遍的、本体性的特征。鉴于这个作为无意识结构的主体完全缺乏处理“内在”与“现实”之辩证关系的能力,齐泽克式的反抗资本主义体制性压迫的革命,就只能体现为对“实在界”的一种无预谋的政治行动介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泽克 存在论 内在”与“现实”的分裂 穿越意识形态幻象 革命空间
下载PDF
论高原情怀与大山精神的践行
6
作者 叶力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2年第2期102-105,共4页
高原情怀与大山精神的提出具有其内在性和现实性。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相互作用,凸显培育高原情怀、大山精神的内在必然性;市场经济与云南人结合,进一步完善人格特征,建立更加切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性格、思维和行为体系,凸显出培育高原... 高原情怀与大山精神的提出具有其内在性和现实性。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相互作用,凸显培育高原情怀、大山精神的内在必然性;市场经济与云南人结合,进一步完善人格特征,建立更加切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性格、思维和行为体系,凸显出培育高原情怀、大山精神的迫切需要;坚持跨越发展这个关键,尽快缩小云南与全国发展的差距,凸显出培育高原情怀、大山精神的现实需要;警惕党员干部"精神懈怠"的危险,凸显出培育高原情怀、大山精神的政治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高原情怀 大山精神 内在现实 践行
下载PDF
西方文学真实性内涵的现代发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刘雪芹 《求索》 CSSCI 2002年第5期155-158,共4页
西方文学真实性观念发展的历史 ,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从古典到现代、由外到内、由客观到主观的过程。从古希腊到近代再到现代社会 ,文学表现着现实 (外在的和内在的 ) ,并接受着符合现实的真实性标准的检验 ,人们从未对此发生过疑问。但是... 西方文学真实性观念发展的历史 ,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从古典到现代、由外到内、由客观到主观的过程。从古希腊到近代再到现代社会 ,文学表现着现实 (外在的和内在的 ) ,并接受着符合现实的真实性标准的检验 ,人们从未对此发生过疑问。但是从文学发展的近代历史看 ,传统真实性的法则又不断地经历着突破 ,这也是不能不令人注意到的事实 ,正是这种突破构成了真实性原则扑朔迷离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真实性 创造性 外在现实 内在现实 客观真实 主观真实
下载PDF
论阅读的不可替代性
8
作者 宋生贵 《齐鲁学刊》 CSSCI 1995年第6期114-117,共4页
论阅读的不可替代性宋生贵在当今中国,随着包括现代文化传媒在内的现代化事业的快速迈进,特别是电视文艺(文化)的相对超前发展,也随着社会经济转型的到来,近年来出现了不期然而至的阅读的衰落。这现象似乎是悄然而至,但扩展之速... 论阅读的不可替代性宋生贵在当今中国,随着包括现代文化传媒在内的现代化事业的快速迈进,特别是电视文艺(文化)的相对超前发展,也随着社会经济转型的到来,近年来出现了不期然而至的阅读的衰落。这现象似乎是悄然而至,但扩展之速,波及之广,令人惊诧,并且这种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可替代 再创造 精神锻炼 阅读主体 文字符号 接受主体 精神世界 主体精神 内在现实
下载PDF
台湾电影佛教元素与论述初探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侃侃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9年第5期13-17,共5页
台湾电影围绕青春的百味、同性的暧昧、代际的亲疏、政争的荒诞、帮派的热血、历史的吊诡讲述了太多令人难忘的故事,而台湾作为中国及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其宗教的社会形态在电影中的呈现与探讨一直为台湾电影研究者所忽视,是2017年台湾... 台湾电影围绕青春的百味、同性的暧昧、代际的亲疏、政争的荒诞、帮派的热血、历史的吊诡讲述了太多令人难忘的故事,而台湾作为中国及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其宗教的社会形态在电影中的呈现与探讨一直为台湾电影研究者所忽视,是2017年台湾电影金马奖的两部优质作品《血观音》和《大佛普拉斯》将此问题推向前台。台湾复杂交错的历史与现实为多元宗教的信仰实践提供了落地生根的社会心理土壤,而佛教又在台湾精神构筑与社会支持方面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如果说电影是一种超越现实复写的、对于人与社会的研究,透露特定艺术家的评论与特定时代的话语,那么台湾电影中的佛教元素与论述则与台湾人、台湾社会展开着值得琢磨深描的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电影 佛教元素 佛教论述 作为现实反面的奇幻 作为现实内在的奇幻
下载PDF
幻象:当代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暴力美学
10
作者 付晓红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9-121,共3页
在中国当代现实主义风格的影片中,暴力是"幻象"。人物是虚幻的"侠"的幻象,暴力是仪式化与奇观化的情感符号,力量是虚幻的力,罪行是完美的罪行。在电影中以"幻象"呈现暴力,证明中国电影有能力以自己的方... 在中国当代现实主义风格的影片中,暴力是"幻象"。人物是虚幻的"侠"的幻象,暴力是仪式化与奇观化的情感符号,力量是虚幻的力,罪行是完美的罪行。在电影中以"幻象"呈现暴力,证明中国电影有能力以自己的方式直面暴力,思考暴力,反思暴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美学 幻象 奇观 内在现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