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9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禅宗与写意花鸟画内在精神的一致性
1
作者 李采姣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1-55,共5页
本文聚焦于“真性”之显发,认为禅画辉映之道在于生命之“解蔽”与“澄明”。经由生命之“澡雪”,洗去心中杂念、世事喧嚣,涤清艺术语言中的俗尘渣滓,重现清风朗月般的审美时空。作者联会“画心”与“佛心”相契之处,为“灵想”独辟新... 本文聚焦于“真性”之显发,认为禅画辉映之道在于生命之“解蔽”与“澄明”。经由生命之“澡雪”,洗去心中杂念、世事喧嚣,涤清艺术语言中的俗尘渣滓,重现清风朗月般的审美时空。作者联会“画心”与“佛心”相契之处,为“灵想”独辟新境、点染“心印”,并借此顺适艺术生命,坚定求索心魂。禅意绵绵话写意,作者通过发掘禅宗与写意花鸟画内在精神的一致性,并于创作实践中潜心体察,虚怀欣赏,提出艺术家应注重生命的格调与美感,厚植审美理想,努力提升自身文化修养,传承前贤妙艺妙法“为我所用”,为当代写意花鸟画的创作从“高原”走向“高峰”添砖加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 写意花鸟画 内在精神 一致性
下载PDF
论“运动竞赛规则的内在精神”——伦理学视角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卓 任杰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9-60,共2页
文章从伦理学视角出发,剖析了运动竞赛规则的内在精神并得出如下结论:保证运动竞赛健康发展的不仅是竞赛规则对运动竞赛的存在论承诺,更重要的由竞赛规则的内在精神对运动竞赛所提供的目的论承诺。
关键词 运动竞赛 竞赛规则 内在精神存在论 目的论
下载PDF
空间批评的内在精神意蕴 被引量:4
3
作者 詹艾斌 戴彧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0-65,共6页
空间批评作为20世纪后半叶西方知识及政治领域进程中呈现的显著之"空间转向"所明确出来的空间理论在文学批评领域的话语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批评理论视角与考察路径,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空间批评其整体精神意蕴主要表现在... 空间批评作为20世纪后半叶西方知识及政治领域进程中呈现的显著之"空间转向"所明确出来的空间理论在文学批评领域的话语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批评理论视角与考察路径,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空间批评其整体精神意蕴主要表现在哲学意蕴、社会学意蕴与文学意蕴三个方面。理解了这一整体精神意蕴,也就在根本意义上把握住了空间批评乃至于空间理论的思想内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批评 内在精神意蕴 空间理论 思想内质
下载PDF
德以载道:教育科学研究的内在精神 被引量:7
4
作者 唐松林 邓洁隽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2-146,共5页
教育科学研究(以下称教育科研)之内在精神,包括教育科学研究之道与教育科学研究之德,及其两者相互作用的状态。教育科研之道,乃教育的自由思考,其内容包括发现教育规律,孕育教育思想,解决教育问题。教育科研之德,乃教育自由思考的品性,... 教育科学研究(以下称教育科研)之内在精神,包括教育科学研究之道与教育科学研究之德,及其两者相互作用的状态。教育科研之道,乃教育的自由思考,其内容包括发现教育规律,孕育教育思想,解决教育问题。教育科研之德,乃教育自由思考的品性,其内容包括热爱、怀疑与忠诚。以德载道,成道进德,道与德相辅相成,揭示教育规律之道因其热爱之德,孕育教育思想之道因其怀疑之德,解决教育问题之道因其忠诚之德。德以载道,方可彰显教育科研之内在精神,其方式是:唤醒学者的学术自觉与自律,还原热爱之德;弘扬学术"契约精神",还原忠诚之德;以学术争鸣代替学术评价,还原怀疑之德。从而承载"发现教育规律,孕育教育思想,解决教育问题"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研之道 教育科研之德 内在精神
下载PDF
现代教师职业形象的内在精神及其建构 被引量:12
5
作者 秦彧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3-124,共2页
现代教师职业形象的建构是萌发于传统、立足于现实并指向未来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当突破外在的、单向度的研究教师职业的传统思路,关注教师的专业意识、职业动机、职业效能感、职业满意感、职业美感等内在精神和自身的生命... 现代教师职业形象的建构是萌发于传统、立足于现实并指向未来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当突破外在的、单向度的研究教师职业的传统思路,关注教师的专业意识、职业动机、职业效能感、职业满意感、职业美感等内在精神和自身的生命价值,使教师形象既表现出外在的社会角色特征,又内聚为职业主体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职业形象 内在精神 职业效能感 职业满意感
下载PDF
哲学的内在精神 被引量:4
6
作者 翟振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44,共8页
哲学日的理念背景包括自由、自律、尊严、权威和普遍性等观念。哲学精神与大学精神最相吻合。哲学最清楚理性的限度。哲学的内在精神与实践问题有密切联系。哲学是严格的学术而不是意见和观点的集合。
关键词 哲学 哲学的内在精神 大学精神 理性 实践 哲学日
下载PDF
儒家伦理法的内在精神及其重构 被引量:2
7
作者 栾爽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60-63,共4页
从文化类型上看,儒家法应属伦理法。这一文化品性决定了它的内在精神,进而形成以“情—理—法”位阶排列为特征的中国古代社会调整规范系统。推进当代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必须正确认识儒家伦理法的历史局限和影响,进行现代法治精神的重构。
关键词 儒家伦理法 内在精神 法治精神 中国 社会控制系统 自由裁量法
下载PDF
内在精神道德与现代文化建设 被引量:1
8
作者 贾应生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8-105,共8页
内在精神道德是文化的内核,社会文化的本义就是引发和培育人的内在精神道德。无论是古希腊罗马文化还是中华文化,都将文化定义在人的内在精神道德性上,而中华文化因其在精神道德建设上更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国家推动性、群体学习修养... 内在精神道德是文化的内核,社会文化的本义就是引发和培育人的内在精神道德。无论是古希腊罗马文化还是中华文化,都将文化定义在人的内在精神道德性上,而中华文化因其在精神道德建设上更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国家推动性、群体学习修养与传承性、先于法治性等优势,因此能够延续数千年而不断绝。近代西方的现代化转型扭转了文化的这种本义,使文化走向外在化,结果导致了人类精神道德的衰落和社会的普遍失范。现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应当回到培养人的意义上来,倡导不离物质条件但不执物质利益的文化理想,重塑道义价值观,将文化建设修养化,坚定地发挥国家促进精神道德文化建设的制度作用,这样才能努力建成以中华文化为立场的现代高层次社会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文化 内在精神道德 文化外在化 修养文化 文化建设
下载PDF
礼之本——礼乐的价值基础和内在精神 被引量:1
9
作者 韩星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8年第6期89-96,共8页
礼乐的价值基础是道德,礼体现人的内在心性和道德修养。宋儒还以天理作为礼的形上依据。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礼乐成为虚文,孔子认为其原因是礼乐丧失了内在精神。从孔子开始,历代儒者不断阐发礼乐的内在精神,如仁、孝、义、情、恭、敬、... 礼乐的价值基础是道德,礼体现人的内在心性和道德修养。宋儒还以天理作为礼的形上依据。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礼乐成为虚文,孔子认为其原因是礼乐丧失了内在精神。从孔子开始,历代儒者不断阐发礼乐的内在精神,如仁、孝、义、情、恭、敬、让、中、和等。有价值基础、内在精神与完美形式的礼乐,其目标是培养道德、提升人格、内外兼修、修己治人。当今礼乐的复兴要把握礼乐的价值和精神,防止流于形式的繁复和奢侈而丧失其精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礼乐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乐 价值基础 内在精神 培养道德 提升人格
下载PDF
李渔小说喜剧化的内在精神研究
10
作者 王晓春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2-114,共3页
李渔小说有着鲜明的喜剧性 ,其内在精神表现为 :在爱情婚姻观上的重欲轻情 ,用游戏神通笔法回避社会现实矛盾和人的真情实感 ,对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解构 ,从而使娱乐消解了劝惩 ,逃避了社会。
关键词 喜剧化 内在精神 创作风格 古代 李渔 明清小说 喜剧
下载PDF
呼应造化的内在精神——论“没骨”笔墨的创新
11
作者 徐卫 《文艺评论》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3-84,共2页
关键词 笔墨 内在精神 创新 造化 呼应 变化因素 中国画 传统 出新 写意 西画
下载PDF
现代辩证法:社会主义的内在精神
12
作者 刘永佶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4期4-11,共8页
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的发展,是辩证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的证明,而其在世纪末遇到的巨大难题,又要依据辩证的历史观和方法论进行回答,即对现代社会矛盾及其规律进行系统的揭示和论证。只有辩证法才能承担并完成这一历史任务。辩证法... 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的发展,是辩证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的证明,而其在世纪末遇到的巨大难题,又要依据辩证的历史观和方法论进行回答,即对现代社会矛盾及其规律进行系统的揭示和论证。只有辩证法才能承担并完成这一历史任务。辩证法是社会变革的方法论,这是人类历史所证明了的,现代辩证法是由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在社会变革中创造、丰富和发展的,它与社会主义是统一的,是社会主义运动的方法论。坚持和发展辩证法,促进社会主义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法 社会主义内在精神 社会变革方法论
下载PDF
中西田园诗内在精神差异的成因
13
作者 张如贵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2期126-128,共3页
中国与西方的田园诗在主题内容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且中西田园诗的形成和发展形态各异。造成中西田园诗差异的主要原因有:中西的地理环境差异,社会形态的不同,民族心理的区别,价值取向和宗教信仰的差异。通过对中西田园诗的内在精神成因... 中国与西方的田园诗在主题内容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且中西田园诗的形成和发展形态各异。造成中西田园诗差异的主要原因有:中西的地理环境差异,社会形态的不同,民族心理的区别,价值取向和宗教信仰的差异。通过对中西田园诗的内在精神成因进行比对,探讨和把握中西山水田园诗不同发展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园诗 内在精神 地理环境 宗教信仰
下载PDF
超越之路:从内在精神上融合中西哲学
14
作者 薛广洲 《湖湘论坛》 1999年第4期50-52,共3页
关键词 毛泽东哲学 马克思主义 内在精神 中西哲学 人生真谛 融合中西 人格理想 西方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社会问题
下载PDF
城市法的内在精神及其对近代西方法治的影响
15
作者 王星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52-155,共4页
从古代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过程中,欧洲社会产生了城市法。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有经济、社会、政治、宗教和法律等多种原因,而城市法及其观念则是最内在的因素。城市法产生在于城市的管理制度,即商人自由和司法独立以及城市的特许地位,这... 从古代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过程中,欧洲社会产生了城市法。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有经济、社会、政治、宗教和法律等多种原因,而城市法及其观念则是最内在的因素。城市法产生在于城市的管理制度,即商人自由和司法独立以及城市的特许地位,这是城市法发展的特别道路。城市法具有契约性、世俗性和宪法性三大基本内在精神,其基本制度、理论和思想对近代西方法治有着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城市法 内在精神 法治
下载PDF
论《离骚》与《史记》内在精神的一致性
16
作者 吕特 《云梦学刊》 2004年第5期8-10,共3页
《离骚》与《史记》的内在精神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烈的抒情特征,一是尚“奇”的审美追求。形成这种内在精神一致性的原因,一方面是司马迁与屈原都具有“发愤著书”这一共同的创作动因,另一方面是司马迁深受楚... 《离骚》与《史记》的内在精神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烈的抒情特征,一是尚“奇”的审美追求。形成这种内在精神一致性的原因,一方面是司马迁与屈原都具有“发愤著书”这一共同的创作动因,另一方面是司马迁深受楚文化及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影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骚》 《史记》 内在精神 一致性
下载PDF
“解放人”:第三代诗的内在精神追求及其建构意义
17
作者 吴培显 《扬子江(评论)》 2007年第2期57-65,共9页
学界对于"第三代诗"的论说和评价,大致可以归结到这样一点上,即"反叛"。有人也用"超越"、"消解"、"解构"等类似的概念来概括。如此评论不能说没有根据和道理。无论是第三代诗那种呼... 学界对于"第三代诗"的论说和评价,大致可以归结到这样一点上,即"反叛"。有人也用"超越"、"消解"、"解构"等类似的概念来概括。如此评论不能说没有根据和道理。无论是第三代诗那种呼啸登场时的"集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诗 内在精神 朦胧诗人 反文化 当代诗歌 诗歌创作 自我意识 解放 平民化 平民意识
下载PDF
从阿米巴模式浅谈运营管理的内在精神
18
作者 张博 《中国经贸》 2017年第15期58-59,共2页
阿米巴模式是稻盛和夫创立的非常经典并且风靡世界的管理运营方法,而这一运营管理模式与笔者对运营管理的理解不谋而合,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亦在于此,即'道'为本,'术'为末.
关键词 阿米巴模式 运营管理 内在精神
下载PDF
创新:浙商的内在精神——解读2007浙商创新奖
19
作者 尹一妍 《浙商》 2007年第12期64-65,共2页
不断创新求变.不仅是浙商群体的内在精神.而且是浙商适应社会的一种本领。“2007浙商创新奖”的获奖企业.就为我们生动地展示了不同的创新版本。
关键词 内在精神 浙商 解读 创新求变 获奖企业 社会
下载PDF
宗教对中西田园诗内在精神差异的影响
20
作者 张如贵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z2期-,共2页
作为一种以田园牧歌、农事耕作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类型,田园诗在中西文学中有着明显差异.本文尝试分析中西宗教对田园诗的内在精神差异形成的影响,以加深对中西田园诗文学的比较研究.
关键词 田园诗 内在精神 宗教信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