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腹腹腔镜辅助经内外括约肌间隙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
作者 黄超 韦庆权 +1 位作者 黎锋 饶贵安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探讨开腹腹腔镜辅助经内外括约肌间隙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开腹腹腔镜辅助经内外括约肌间隙切除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35例,分析其局部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肛门功... 目的探讨开腹腹腔镜辅助经内外括约肌间隙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开腹腹腔镜辅助经内外括约肌间隙切除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35例,分析其局部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35例患者手术顺利,无手术死亡者,1例吻合后远断端残留癌改行Miles切除术,术后发生吻合口瘘5例。术后6-12个月所有患者肛门功能恢复良好,均未发现局部复发者。结论腹腔镜辅助下开腹经内外括约肌间隙进路切除超低位直肠癌操作简便,手术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开腹 腹腔镜 内外括约肌间隙切除术
下载PDF
新辅助治疗对低位直肠癌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丛进春 陈春生 +3 位作者 冯勇 马明星 夏志秀 刘鼎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450-1454,共5页
目的:进展期的低位直肠癌行新辅助治疗可明显降低局部复发,但是也可能会带来肛门功能的受损。本研究探讨新辅助治疗对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05年9月至2011年3月中... 目的:进展期的低位直肠癌行新辅助治疗可明显降低局部复发,但是也可能会带来肛门功能的受损。本研究探讨新辅助治疗对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05年9月至2011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103例行ISR手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按照是否接受术前新辅助治疗分为CRT组(术前放化疗组)和对照组,通过向量测压、Saito功能问卷和Wexner评分来比较两组的肛门功能。结果:CRT组的术前静息向量容积和收缩向量容积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两组的测压结果均显著下降,CRT组的所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6、12个月Saito功能问卷结果除排便困难两组间没有差异外,其余CRT组结果均明显不如对照组;在术后24个月,排便频率、排便截断、气便分辨能力以及限制饮食4项CRT组仍不及对照组(P<0.05)。到术后24个月,两组Wexner评分均有下降趋势,CRT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需行ISR手术的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会明显的影响术后的肛门功能,而且这种影响要至少会持续2年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内外括约肌切除 肛门功能
下载PDF
低位直肠间质瘤腹腔镜辅助下的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 被引量:12
3
作者 崔明明 张宏 +4 位作者 刘鼎盛 张方圆 苟康 蔡圣彬 凌云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92-296,共5页
目的:针对伊马替尼治疗下的低位直肠间质瘤,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随访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9例低位直肠间质瘤患者,在术前接受伊马替尼治疗后行腹腔镜辅助下的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结果:... 目的:针对伊马替尼治疗下的低位直肠间质瘤,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随访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9例低位直肠间质瘤患者,在术前接受伊马替尼治疗后行腹腔镜辅助下的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结果:伊马替尼治疗前肿瘤大小为5~9 cm(中位值7.0 cm),治疗后肿瘤大小为2~4.5 cm(中位值3.5 cm)(P〈0.001)。治疗3~24个月(中位值7个月)行腹腔镜辅助下的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住院时间5~9天(中位值7天),所有患者均行保护性造口,术后3个月行造口还纳术。Wexner评分在伊马替尼治疗前为1~4分(中位值2分),治疗后为1~5分(中位值2分)(P=0.397);造口还纳术后Wexner评分4~9分(中位值7分),较术前明显增加(P〈0.001),术后1年为1~5分(中位值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2)。术后有6例继续服用伊马替尼24~30个月。1例未继续服用伊马替尼,患者在30个月时出现盆底复发。结论:腹腔镜辅助下的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对于低位直肠间质瘤的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间质瘤 腹腔镜 内外括约肌切除
下载PDF
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加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用于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敏哲 杜燕夫 +2 位作者 王振军 韩进 渠浩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06年第3期205-207,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加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1月至2005年11月7例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加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例术中出血量30-80m...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加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1月至2005年11月7例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加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例术中出血量30-80ml,手术时间3.5-5h,无术中死亡病例,术后持续胃肠减压24h,术后24-48h开始饮食,术后3d拔除尿管下床活动,术后1-2d开始排便。术后住院71-0d。随访3-6个月,无局部复发。结论:腹腔镜下按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要求游离直肠至盆底耻骨直肠肌水平,经肛门于齿状线水平切断直肠,再经肛门手工行结肠-肛管吻合的方法治疗超低位直肠癌,能够保证完整切除直肠系膜,术中减少出血,住院天数缩短,在降低手术难度、提高保肛率等方面有其优势。患者时本术式的耐受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全直肠系膜切除 内外括约肌切除 保肛手 腹腔镜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后直肠肛管向量测压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丛进春 戴显伟 +2 位作者 张宏 陈春生 刘恩卿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634-638,共5页
目的应用直肠肛管向量测压技术评估低位直肠癌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方法对16例行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行直肠肛管向量测压,并选择同期30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及30例肛门功能正常的健康人作为对... 目的应用直肠肛管向量测压技术评估低位直肠癌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方法对16例行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行直肠肛管向量测压,并选择同期30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及30例肛门功能正常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研究。结果根据临床症状将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后患者分为污便组和排便功能良好组,其肛管最大压力、向量容积及对称指数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及低位前切除术对照组(P<0.001);污便组的最大收缩压、收缩向量容积及对称指数明显低于排便功能良好组(P<0.001);行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后25.0%(4/16)的患者出现直肠肛门抑制反射,明显低于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的93.3%(28/30),P<0.001。结论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后患者肛管最大压力及向量容积下降,肛门功能不如行低位前切除术者。直肠肛管向量测压技术是评估低位直肠癌患者行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较客观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内外括约肌切除 直肠肛管向量测压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长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6
6
作者 杨阳 魏东 +3 位作者 赵艇 蔡建 张剑锋 王文航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6年第5期373-378,共6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患者中的手术效果及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8月行ISR的14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组81例,开腹组60例...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患者中的手术效果及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8月行ISR的14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组81例,开腹组60例,对比两组手术学指标、术后恢复情况、肿瘤学指标及长期疗效。腹腔镜组平均随访(56.6±15.8)个月,开腹组(58.2±18.9)个月。结果:相较开腹组,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P<0.001)、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腹腔镜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14.8%vs.33.3%,P=0.009)。两组标本远切缘、环周切缘病理学检查均为阴性;清扫淋巴结数量、肿瘤下缘距远切缘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复发率腹腔镜组6.2%,开腹组1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8)。腹腔镜组5年总生存率为79.0%,开腹组为75.0%(P=0.559)。结论:腹腔镜ISR治疗低位直肠癌安全、有效,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根治效果好,长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近,并不影响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肿瘤 内外括约肌切除 腹腔镜检查 剖腹 长期疗效
下载PDF
改良的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在超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峪东 魏广辉 +2 位作者 王振军 杨新庆 黄莚庭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06年第4期204-206,共3页
目的:报告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初步结果。方法:对31例瘤灶下缘距离齿状线≤2cm的直肠低位肿瘤进行术前评估,其中18例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先行术前放化疗。腹部手术施行全直肠系膜切除,向下切断骶骨直肠韧带和部分提肛肌... 目的:报告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初步结果。方法:对31例瘤灶下缘距离齿状线≤2cm的直肠低位肿瘤进行术前评估,其中18例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先行术前放化疗。腹部手术施行全直肠系膜切除,向下切断骶骨直肠韧带和部分提肛肌达肛门外括约肌环上缘,可沿外括约肌环和肠壁(内括约肌)之间再向下分离1~2cm。肛门手术组在于癌灶下缘2cm之齿状线下方垂直于肛管长轴切开内括约肌全层,然后沿内外括约肌环向上游离,与腹部手术组会师。将近端结肠或结肠贮袋与肛管或肛管齿状线行端端吻合。结果:无手术死亡,31例平均随访12月,29例没有复发和转移。1例证实出现复发和转移,另1例CA19.9增高,但未见转移灶。30例手术后肛门功能较满意。结论:经内外括约肌切除用于超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可以达到良好的根治性,并保留较好肛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全系膜切除 内外括约肌切除 直肠癌 保肛手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对低位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王钊 彭林涛 许书清 《癌症进展》 2018年第6期733-736,共4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和开腹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ISR)对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2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ISR治疗,观察者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和开腹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ISR)对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2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ISR治疗,观察者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1周的血清学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和肿瘤恶性生物学指标)水平变化、手术相关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有无预防性造口)、术后恢复情况(首次排气时间、恢复饮食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5年生存情况,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Cor、GSH、E、SOD、VEGF、a FGF、b FG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Cor、GSH、E、SO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VEGF、a FGF、b F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恢复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5.0%,低于对照组的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5年,两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总生存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患者无论是采用腹腔镜手术,还是开腹ISR治疗,均可根治性切除肿瘤,两者的长期生存情况无明显差异,但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机体应激反应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可以做到微创,且可保留患者的肛门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 内外括约肌切除 低位直肠癌 疗效
下载PDF
腹腔镜经腹经肛管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前 陈泽群 王卫卫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6期2173-2175,共3页
直肠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且低位和超低位直肠癌发病率较高。在直肠癌晚期易出现肠梗阻,侵犯周围组织,出现排尿困难、尿频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及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1]。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经腹经肛管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在临床... 直肠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且低位和超低位直肠癌发病率较高。在直肠癌晚期易出现肠梗阻,侵犯周围组织,出现排尿困难、尿频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及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1]。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经腹经肛管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在临床治疗直肠癌中广泛应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保肛率,还具有创伤小、美观等优势[2]。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腹腔镜经腹经肛管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直肠癌 经肛管内外括约肌切除 排尿困难 保肛率 微创技 经腹 腹腔镜 肠梗阻
下载PDF
腹腔镜经腹经肛管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疗效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俊东 李彬 吴奎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第4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予以腹腔镜经腹经肛管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经腹直肠癌前切除术(Dixon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经腹经肛管... 目的探讨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予以腹腔镜经腹经肛管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经腹直肠癌前切除术(Dixon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经腹经肛管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比较两组临床指标、肛门功能、并发症、复发情况及远处转移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开始饮食时间、手术时间比较,P均<0.05;同组手术前后Wexner评分比较,P<0.05;两组术后Wexner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复发率比较,P均<0.05;术后随访1年,两组远处转移率比较,P>0.05。结论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予以腹腔镜经腹经肛管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可有效改善患者肛门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直肠癌 经腹经肛管内外括约肌切除 腹腔镜 安全性
下载PDF
腹腔镜经腹经肛管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效果
11
作者 郭世玉 韩广森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5期2730-2731,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经肛管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太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接受经腹直肠癌前切除术治疗,观...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经肛管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太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接受经腹直肠癌前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经腹ISR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排便频次、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采用Wexner评分评估患者肛门功能;比较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天数、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排便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56%(1/39)]低于对照组[23.07%(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无病例脱落,两组Wexner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Wexner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局部复发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7.94%(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腔镜经腹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有利于改善患者胃肠和肛门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局部复发率,加快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经腹经肛管内外括约肌切除 经腹直肠癌前切除
下载PDF
两种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术式对Ⅱ Ⅲ期低位直肠癌保肛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随访生存率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郭永锋 张洪伟 +3 位作者 李祎龙 乔伟 罗孔亮 韩冰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585-587,共3页
目前认为直肠癌治疗应将根治切除肿瘤病灶与保留肛门、泌尿及生殖功能放在同等重要位置[1]。传统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经典手术方案之一,尽管可彻底切除肿瘤组织,但永久性造口导致术后生活质量下降明显,严重影响治疗依从性... 目前认为直肠癌治疗应将根治切除肿瘤病灶与保留肛门、泌尿及生殖功能放在同等重要位置[1]。传统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经典手术方案之一,尽管可彻底切除肿瘤组织,但永久性造口导致术后生活质量下降明显,严重影响治疗依从性。近年来外科手术技术和器械改进发展使得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ISR)开始被广泛应用于低位直肠癌临床治疗,并有效提高了低位特别是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概率[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会阴联合切除 低位直肠癌 直肠癌保肛 内外括约肌 直肠癌患者 临床指标 围手 并发症
下载PDF
超低位直肠癌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后恢复肛门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杨越 唐波 王智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9年第6期503-506,共4页
直肠癌是发生率较高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中超低位直肠癌占全部直肠癌的3/4。为了提高保肛率,近年来临床多选择行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术后虽保留肛门,但其功能会大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也受之影响。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肛... 直肠癌是发生率较高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中超低位直肠癌占全部直肠癌的3/4。为了提高保肛率,近年来临床多选择行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术后虽保留肛门,但其功能会大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也受之影响。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肛门功能的恢复必不可少。近年来恢复肛门功能的方法各式各样且效果显著,本文就超低位直肠癌ISR术后患者恢复肛门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直肠癌 内外括约肌切除 肛门功能
下载PDF
经肛管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孙宗林 王月 王龙丰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7年第5期395-397,共3页
目的探究经肛管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本院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47例,采用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4例,实施经肛管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对照组23例,实施经腹直肠癌前切除术... 目的探究经肛管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本院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47例,采用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4例,实施经肛管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对照组23例,实施经腹直肠癌前切除术。治疗结束后评价术后3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肛门功能满意率及肛门失禁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功能满意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失禁评分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肛管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效果佳,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治疗低位结肠癌的有效手段,适宜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肛管内外括约肌切除 超低位直肠癌 直肠癌保肛 应用效果
下载PDF
经肛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术后肿瘤学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5
作者 袁建伟 王保振 耿北 《实用癌症杂志》 2018年第6期982-984,988,共4页
目的探讨经肛内外括约肌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术后肿瘤学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54例行经肛内外括约肌切除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术后复发率、5年生存率及死亡率,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因素。结果... 目的探讨经肛内外括约肌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术后肿瘤学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54例行经肛内外括约肌切除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术后复发率、5年生存率及死亡率,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因素。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56%,中位随访时间为60.27个月,复发率为18.52%,其中局部复发率为14.81%,远处复发率为3.70%;术后死亡率为7.41%,全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92.59%,复发患者5年生存率为60.00%,其中Tis复发率为7.14%,T1复发率为13.79%,T2复发率为45.45%,未复发患者5年生存率为100.00%。肿瘤直径>3 cm、肿瘤浸润深度较深、分化程度不良是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经肛内外括约肌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术后患者肿瘤学效果较好,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是影响患者治疗肿瘤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为提高治疗效果应对此类患者进行仔细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经肛内外括约肌切除 肿瘤学效果 5年生存率 复发率
下载PDF
腹腔镜下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昆 雷云安 周延河 《微创医学》 2018年第5期602-604,614,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低位直肠癌患者160例为观察对象,其中采用腹腔镜行ISR手术的患者80例为观察组,接受开腹ISR术的8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低位直肠癌患者160例为观察对象,其中采用腹腔镜行ISR手术的患者80例为观察组,接受开腹ISR术的8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等情况,观察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病理结果及TNM临床分期等,统计5年转移及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恢复正常饮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肛门功能Kirwan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5年局部复发率、5年远处转移率、5年总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腹腔镜下行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可以达到完全切除肿瘤的治疗效果,且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胃肠功能恢复快,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 内外括约肌切除
下载PDF
改良式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在超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茂才 杨进华 +1 位作者 卢志坤 梁鹤誉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223-224,共2页
目的分析改良式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96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观察组采用改良式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 目的分析改良式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96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观察组采用改良式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肛门功能满意率及肛门失禁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肛门功能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和12个月肛门功能满意率两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肛门失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12个月肛门失禁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良式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能提高术后3个月的肛门功能满意率,降低术后3个月和6个月肛门失禁评分,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直肠癌 内外括约肌切除 改良
下载PDF
TME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在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性保肛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渠浩 王振军 +2 位作者 杜燕夫 李敏哲 杨新庆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加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手术经验和效果。方法对31例癌灶下缘距离齿状线≤2cm的直肠低位肿瘤进行术前评估,对其中18例进展期直肠癌患者行术前放射疗法和化学疗法。腹部手术施行直肠全系膜... 目的探讨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加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手术经验和效果。方法对31例癌灶下缘距离齿状线≤2cm的直肠低位肿瘤进行术前评估,对其中18例进展期直肠癌患者行术前放射疗法和化学疗法。腹部手术施行直肠全系膜切除,向下切断骶骨直肠韧带和部分提肛肌达肛门外括约肌环上缘,沿外括约肌环和肠壁(内括约肌)之间再向下分离1—2cm。肛门手术于癌灶下缘2cm、齿状线下方垂直于肛管处长轴切开内括约肌全层,然后沿内外括约肌间向上游离至腹部,将近端结肠或结肠袋与肛管或肛管一齿状线端端吻合。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31例病人平均随访24月,26例患者无复发和转移,1例患者出现复发和转移,1例患者糖链抗原19-9(CA19-9)增高,但未见转移灶。30例患者手术后肛门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可用于超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根治性,并能较好保留肛门功能。对较早期或对术前放、化疗敏感的超低位直肠癌、直肠间质瘤、基底广泛息肉和骨盆狭窄的低位直肠癌患者,是一种可选择的根治性保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全系膜切除 内外括约肌切除 直肠癌 保肛手
下载PDF
35例超低位直肠癌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前后血清中IL-6、IL-8、TNF-α和Lep水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濮伟刚 钱永坤 +1 位作者 谭纪伏 唐伟 《临床外科杂志》 2014年第3期207-208,共2页
目的 为了进行35例超低位直肠癌内括肌切除术治疗前后血清中IL-6、IL-8、TNF-α和Lep水平的临床研究.方法 35例病灶下缘距齿状线不足2cm或距肛缘不足5cm的超低位直肠癌进行了术前评估,经腹及肛门切除肛门内括约肌保肛术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目的 为了进行35例超低位直肠癌内括肌切除术治疗前后血清中IL-6、IL-8、TNF-α和Lep水平的临床研究.方法 35例病灶下缘距齿状线不足2cm或距肛缘不足5cm的超低位直肠癌进行了术前评估,经腹及肛门切除肛门内括约肌保肛术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利用超敏酶免疫分析、放射免疫分析和酶免疫分析测定了35例超低位直肠癌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前后血清中IL-6、IL-8、TNF-α和Lep水平并与4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了比较性研究.结果 无手术死亡病例,仅有3例并发症,平均随访24个月,均无发现局部复发,全部患者术后6个月~1年肛门功能恢复满意.35例患者治疗前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较之40例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均〈0.01),血清Lep水平明显降低(P〈0.01);手术治疗后,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较之正常对照组,P分别为〈0.05,〈0.05和 〈0.05 血清Lep水平明显增高(P〈0.05).结论 ISR是一种可选择的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根治性保肛方法,血清中IL-6、IL-8、TNF-α和Lep水平治疗前后的测定,是考核ISR方法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直肠癌 内外括约肌切除(ISR) 白介素-6 白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瘦素
下载PDF
超低位直肠癌行TME经括约肌间切除术的可行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宝枝 兰跃福 +3 位作者 李满超 屈统红 张锐利 朱乃标 《现代实用医学》 2009年第7期700-701,共2页
目的探讨评估超低位直肠癌行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加经括约肌间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对10例癌灶下缘距离齿状线≤2cm的直肠低位肿瘤进行术前评估,对其进行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加经括约肌间切除术。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中没有发生... 目的探讨评估超低位直肠癌行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加经括约肌间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对10例癌灶下缘距离齿状线≤2cm的直肠低位肿瘤进行术前评估,对其进行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加经括约肌间切除术。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中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术后病情平稳。术后患者主诉控便能力较差,但是对保留了肛门非常满意,并且3~6个月后肛门功能恢复较满意,有较好的控便能力。结论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对早期超低位直肠癌是一种可选择的根治性保肛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直肠全系膜切除 内外括约肌切除 保肛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