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与政治之辨:非洲文学批评的转身 被引量:3
1
作者 姚峰 孙晓萌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7-57,共11页
政治性议题在非洲文学批评中被问题化,这反映出了西方的一种知识特权,是西方批评家与非洲批评家之间在文学批评领域的思想交锋和话语博弈。凭借某种政治性的转向,非洲文学批评中的新经验被问题化。文学与政治之间不是“再现”或“指涉... 政治性议题在非洲文学批评中被问题化,这反映出了西方的一种知识特权,是西方批评家与非洲批评家之间在文学批评领域的思想交锋和话语博弈。凭借某种政治性的转向,非洲文学批评中的新经验被问题化。文学与政治之间不是“再现”或“指涉”关系,而是一种“介入”行为,是一种言语行为。非洲文学作为一种“表达平面”通过“政治机器”的配置不断介入“内容平面”,解域了非洲文学和作家的生产方式,介入了非洲去殖民化浪潮,加速了非洲政治变革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文学 政治性 文学性 文学批评 内容平面 表达平面
下载PDF
疏离与融合:乡村留守农民精神文化教育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苏琪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21,共5页
随着乡土文化的不断衰落,精神文化教育在乡村留守农民中呈现出"萎缩式"发展,主要表现在平面式的内容架构、城市化的设计取向、模式化的实施过程以及过于行政化的管理风格等方面,城乡文化在发展中逐渐"疏离"。从社... 随着乡土文化的不断衰落,精神文化教育在乡村留守农民中呈现出"萎缩式"发展,主要表现在平面式的内容架构、城市化的设计取向、模式化的实施过程以及过于行政化的管理风格等方面,城乡文化在发展中逐渐"疏离"。从社会融合的视角出发,要重新发掘乡村文化的发展潜力,缩小城乡文化的发展差距,可建构"融合式"发展模式,即以价值、内容、路径以及组织为着力点,促进城乡文化互惠交流,从而为乡村转型变迁寻求到更为适切的文化教育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留守农民 精神文化教育 内容平面 设计城市化 实施模式化 管理行政化 “融合式”发展
下载PDF
视角逆行、评价隐喻与情感-伦理诉求——《你还在我身旁》的评价文体效应与解读模型 被引量:4
3
作者 彭宣维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1-48,共8页
文学文本的话语组织涉及经典文体学关注的相关前景化成分,但更有评价主旨引导下的文本整体评价意义建构:前者是网状关系,属于词汇语法范畴;后者是纺锤型,由不同评价范畴的累积与终极评价指向两个方向相反的圆锥型意义要素构成。这一过... 文学文本的话语组织涉及经典文体学关注的相关前景化成分,但更有评价主旨引导下的文本整体评价意义建构:前者是网状关系,属于词汇语法范畴;后者是纺锤型,由不同评价范畴的累积与终极评价指向两个方向相反的圆锥型意义要素构成。这一过程涉及从评价主旨到文本组织的3种基本话语策略:谋篇视角、人际性语境对比与概念意义投射。为此,作者以当下流行的一首小诗为例,以"作者-文本-读者"为一体化解读机制的出发点,演示评价意义范畴应用于文学文本分析的一种解读效应模式,说明文学文本分析的多层次性,以此揭示文学是以评价为特点、手段和目的的互动性艺术话语行为,文学性就是评价性,超常规经验表述的是心理实在性。这一尝试虽为个案性质,却对文体分析、甚至对语篇语言学理论模型的建构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文本 组织策略 个案分析 评价主旨 内容平面分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