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评价心肌桥对近端血管内径变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邓小飞 王培军 +1 位作者 舒政 葛琛瑾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0-324,共5页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来探讨心肌桥对壁冠状动脉近端血管内径变化率的影响。方法:收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6年10月-2017年1月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且符合条件的患者79例,其中LAD心肌桥患者27例,无心肌...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来探讨心肌桥对壁冠状动脉近端血管内径变化率的影响。方法:收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6年10月-2017年1月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且符合条件的患者79例,其中LAD心肌桥患者27例,无心肌桥作为对照组患者52例。对所收集的患者进行心动周期的45%(收缩期)及75%(舒张期)双期重建,利用Vitrea 2后处理工作站测量出RCA及LAD近端横截面的长径与短径,利用其均值代表该血管的直径。再利用血管内径变化率(inner diameter change rate,DCR)公式:冠状动脉血管内径变化率=(血管收缩期直径-血管舒张期直径)/血管收缩期直径×100%,从而计算出患者DCR。心肌桥组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对照分析,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心肌桥组RCA近端DCR为13.41%±7.85%,对照组RCA近端DCR为10.40%±9.60%,两者不存在统计学差异(t=1.399,P=0.166,P>0.05),心肌桥组LAD近端DCR为10.85%±14.66%,对照组LAD近端DCR为11.81%±11.51%,两组不存在统计学差异(t=-0.318,P=0.751,P>0.05);但心肌桥组LAD近端长径的DCR为7.59%±7.05%,对照组LAD近端长径的DCR为12.75%±12.36%,心肌桥组LAD人品端长径的DCR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t=-2.0,P=0.049,P<0.05),但LAD近端短径的DCR在两组中不具有统计学差异(t=-0.078,P=0.938,P>0.05);心肌桥组RCA近端长短径与对照组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t=0.855,P=0.395,P>0.05及t=1.42,P=0.16,P>0.05)。结论:心肌桥患者LAD近端长径DCR低于对照组,表明心肌桥的存在对于壁冠状动脉近端的长径DCR存在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心肌桥 血管内径变化 壁冠状动脉
下载PDF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房内径变化的分析
2
作者 李伟 吴立荣 王定胜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323-324,共2页
目的:检测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的左房内径(LAd)的变化,探讨LAd与PAF的关系。方法:PAF组34例包括特发性心房颤动18例(Ⅰ组)、伴有高血压和(或)冠心病者16例(Ⅱ组),健康对照组36例;测定LAd,分析LAd与PAF的关系。结果:PAFⅠ组LAd为(28.... 目的:检测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的左房内径(LAd)的变化,探讨LAd与PAF的关系。方法:PAF组34例包括特发性心房颤动18例(Ⅰ组)、伴有高血压和(或)冠心病者16例(Ⅱ组),健康对照组36例;测定LAd,分析LAd与PAF的关系。结果:PAFⅠ组LAd为(28.69±5.35)mm,与对照组的(28.08±5.93)mm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AFⅡ组LAd为(38.29±5.89)mm,与对照组的(28.08±5.93)mm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特发性房颤的LAd不增大,PAF伴有高血压和(或)冠心病的患者LAd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左房内径变化 分析 高血压 冠心病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内径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亢卫华 蔡志雄 +2 位作者 王文亮 陈平 柯斌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6年第2期199-200,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左心房内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照组20例,高血压病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正常组35例,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LVH)组30例。用超声心动图测量三组左心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左心房内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照组20例,高血压病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正常组35例,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LVH)组30例。用超声心动图测量三组左心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房室瓣E峰和A峰最大流速比值(E/A),测定静息心率(RHR)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对比,高血压LVMI正常组LAD扩大较显著(P<0.05),而IVST、LVPWT、LVMI、E/A、LVEF及RHR无显著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病LVH组LAD扩大更显著(P<0.01),IVST、LVPWT、LVMI、E/A、LVEF及RHR均有显著改变(P<0.05)。结论在高血压病早期IVST、LVPWT、LVMI、E/A、LVEF及RHR尚无明显异常时,已出现LAD扩大。提示LAD扩大是高血压病心脏受损的最早期表现,比左心室肥厚及E/A<1更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左心房扩大 左心室肥厚 心房内径变化
原文传递
模拟失重大鼠比目鱼肌小动脉网各级血管内径的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毛秦雯 张立藩 马进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讨模拟失重是否可引起后肢肌肉小动脉网各级血管内径发生改变及其可逆性。方法采用墨汁灌注法观察尾部悬吊4wk(SUS4),悬吊4wk后恢复1wk(REC1)、恢复5wk(REC5),以及对照(CON)大鼠比目... 目的探讨模拟失重是否可引起后肢肌肉小动脉网各级血管内径发生改变及其可逆性。方法采用墨汁灌注法观察尾部悬吊4wk(SUS4),悬吊4wk后恢复1wk(REC1)、恢复5wk(REC5),以及对照(CON)大鼠比目鱼肌小动脉网各级血管内径的变化。结果在SUS4组,比目鱼肌的营养动脉、弓状小动脉及V、I级横行小动脉的内径,较CON组分别减小了31%、29%、28%及41%(均为P<0.01);在REC1组,仅有部分恢复但仍普遍低于CON组(P<0.05,P<0.01);在REC5组,除I级横行小动脉外,其余各级小动脉的内径均已恢复。结论4wk模拟失重大鼠后肢肌肉小动脉可能发生萎缩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失重 肌骼肌 小动脉 毛细血管 内径变化
下载PDF
超声评价肝移植术后不同时期胆道内径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毛永江 郑荣琴 +3 位作者 任杰 张波 黄冬梅 张艳玲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6期547-548,共2页
肝移植术后,移植肝的胆道系统可能发生一定的变化,并有一个逐渐恢复的过程。目前,超声对肝移植术后不同时期胆道内径及其变化尚缺乏深入的了解。本研究采用二维超声对肝移植术后早期及晚期胆道内径进行系统监测,并与正常人对比,以... 肝移植术后,移植肝的胆道系统可能发生一定的变化,并有一个逐渐恢复的过程。目前,超声对肝移植术后不同时期胆道内径及其变化尚缺乏深入的了解。本研究采用二维超声对肝移植术后早期及晚期胆道内径进行系统监测,并与正常人对比,以了解肝移植术后不同时期胆道内径变化特点,从而早期及时地发现胆道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术后 胆道系统 内径变化 超声评价 术后早期 胆道并发症 二维超声 移植肝
原文传递
升主动脉内径的变化在高血压性心脏病失代偿期与肥厚型心肌病的二维超声心动图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体会
6
作者 李哲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12期155-156,共2页
目的探讨升主动脉内径的变化在高血压性心脏病失代偿期与肥厚型心肌病的二维超声心动图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失代偿期和42例肥厚型心肌病的二维超声心动图特征,尤其是升主动脉内径的变化,并与临床... 目的探讨升主动脉内径的变化在高血压性心脏病失代偿期与肥厚型心肌病的二维超声心动图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失代偿期和42例肥厚型心肌病的二维超声心动图特征,尤其是升主动脉内径的变化,并与临床诊断的结果相对照。结果高血压性心脏病失代偿期患者升主动脉内径普遍增宽,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升主动脉内径无明显变化或少数增宽。结论升主动脉内径的变化在高血压性心脏病失代偿期与肥厚型心肌病的二维超声心动图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主动脉内径变化 高血压性心肌病失代偿期 肥厚型心肌病 二维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ACI患者血清ox-LDL、PAPP-A、HCY、FMD的水平变化及与患者NIHSS评分、颈动脉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尽义 贾东佩 +4 位作者 任应国 樊书领 徐明超 李春雷 张保朝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9年第4期661-663,666,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中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ox-LDL)、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内径变化率(FMD)的变化及与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中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ox-LDL)、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内径变化率(FMD)的变化及与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确诊的ACI患者90例(ACI组)、选取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非ACI对象9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清ox-LDL、PAPP-A、HCY、FMD进行对比,并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NIHSS评分对ACI组患者进行分层分析。结果ACI组患者的血清ox-LDL、PAPP-A、HCY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ACI组患者的FMD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斑块组的血清ox-LDL、PAPP-A、HCY显著的高于IMT增厚组、IMT正常组(P<0.05),颈动脉斑块组的FMD显著的低于IMT增厚组、IMT正常组(P<0.05);IMT增厚组的血清ox-LDL、PAPP-A、HCY显著的高于IMT正常组(P<0.05),IMT增厚组的FMD显著的低于IMT正常组(P<0.05);中重度组的血清ox-LDL、PAPP-A、HCY显著的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0.05),颈动脉斑块组的FMD显著的低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0.05);中度组的血清ox-LDL、PAPP-A、HCY显著的高于轻度组(P<0.05),中度组的FMD显著的低于轻度组(P<0.05)。结论ACI患者血清ox-LDL、PAPP-A、HCY、FMD水平较非ACI患者发生显著改变,同时相关因子水平与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同型半胱氨酸 血管内径变化
下载PDF
左心房内径与青年脑梗死的关系
8
作者 孔慧梅 王小同 +4 位作者 王洁 胡蓓蕾 胡雪珍 潘利伟 林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7期721-722,共2页
目的:探讨青年人的左心房内径变化及其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超声心动图观察青年脑梗死患者和正常青年的左心房内径。结果:青年脑梗死组与正常青年组比较,脑梗死组左心房内径增加,与正常青年组相比,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 目的:探讨青年人的左心房内径变化及其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超声心动图观察青年脑梗死患者和正常青年的左心房内径。结果:青年脑梗死组与正常青年组比较,脑梗死组左心房内径增加,与正常青年组相比,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推测左心房内径扩大可能为青年脑梗死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房内径 脑梗死患者 超声心动图 内径变化 0.05 青年组 青年人 显著性
下载PDF
体位变化对肝硬化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彦杰 李利安 王艳卿 《中国社区医师》 2005年第8期30-30,共1页
目的:探讨体位变化对肝硬化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23例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进行卧位和立位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结果:卧位与立位门静脉主干内径变化比较无显著性差异(>0... 目的:探讨体位变化对肝硬化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23例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进行卧位和立位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结果:卧位与立位门静脉主干内径变化比较无显著性差异(>0.05),但血流速度和血流量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0.05),卧位与立位脾静脉内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0.05),但血流速度和血流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0.05)。结论:立位门静脉及脾静脉血流速度和血流量较卧位明显下降,卧位增加了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门脉高压 血流动力学 体位变化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显著性差异 彩色多普勒超声 脾静脉血流速度 门静脉系统 门静脉主干 静脉内径 指标观察 出血病人 内径变化 卧位 立位 差异性 血流量 量比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俊 仲肇苏 +1 位作者 陆甘 张玉林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86-87,共2页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动脉内径变化 内皮功能
下载PDF
超声对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测定与血管内皮损伤的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丽丽 张理玲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11期1843-1845,共3页
目的通过血管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T),并探讨CIMT与血管内皮损伤的相关性,以期为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71例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69例,设为对照组,受试者进行血管超... 目的通过血管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T),并探讨CIMT与血管内皮损伤的相关性,以期为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71例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69例,设为对照组,受试者进行血管超声检查,在颈动脉壁取3个测定点测定CIMT厚度,取平均值。肱动脉测量方法采用Celermajer法,测量静息状态、充气加压、含服硝酸甘油前后肱动脉内径,计算肱动脉内径变化率。结果测量基础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CIMT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充气加压状态下及含服硝酸甘油后观察组肱动脉内径变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IMT厚度与肱动脉内径变化率(含药前后)呈负相关(r=-0.41,P<0.05);CIMT厚度与肱动脉内径变化率(充气加压)呈负相关(r=-0.60,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紊乱所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时造成血管壁重构,出现CIMT厚度增加以及粥样斑块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会受到血管内皮损伤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诊断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肱动脉内径变化
下载PDF
正常血压高值人群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燕娜 陈文志 +3 位作者 林菜梅 黄宏 谢勤 徐景仁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7期1046-1048,共3页
目的观察正常血压高值人群行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舒张功能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分别纳入三组病例,其中A组为Ⅰ级高血压病患者,B组为血压高值的正常人群,C组为健康体检者,三组受试者均为50例。测量受试者肱动脉内径在静息状态下、硝... 目的观察正常血压高值人群行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舒张功能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分别纳入三组病例,其中A组为Ⅰ级高血压病患者,B组为血压高值的正常人群,C组为健康体检者,三组受试者均为50例。测量受试者肱动脉内径在静息状态下、硝酸甘油舌下含服以及反应性充血状态下的变化,对三组受试者肱动脉内径变化率进行计算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受试者肱动脉内径在静息状态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时,三组受试者肱动脉内径变化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应性充血状态下,A、B两组肱动脉内径变化率低于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内径变化率更低于B组(P<0.05)。结论对于血压高值的正常人群而言,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失调现象已然存在,其损伤程度在高血压患者中更为明显,临床对此应予以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肱动脉 内径变化 正常血压高值 内皮细胞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程穗茗 陈军初 +1 位作者 邓健炬 刘世明 《现代医院》 2007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发生的相关因素,观察OSAS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从而探讨OSAS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可能机理。方法选择通过多导睡眠图测定诊断为OSAS的患者,测定其颈围、腹围、血糖、血脂、血压、体重指数(BMI)、呼...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发生的相关因素,观察OSAS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从而探讨OSAS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可能机理。方法选择通过多导睡眠图测定诊断为OSAS的患者,测定其颈围、腹围、血糖、血脂、血压、体重指数(BMI)、呼吸暂停紊乱指数(AHI);对OSAS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OSAS组与对照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两组间sBP、dBP、TG、BMI、腹围、颈围存在显著性差异。OSAS组中,AHI与颈围、体重指数、甘油三脂等显著相关,与收缩压、舒张压亦有显著相关。与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右室Dd、室间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肺动脉Ds差异十分显著(p<0.01)。两组间基础肱动脉内径无显著性差异,反应性充血后内径变化率存在显著性差异、服用硝酸甘油后血管内径变化率差异十分显著。肱动脉内径变化率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其与年龄、体重指数、颈围、甘油三脂、舒张压及收缩压等均呈负相关。结论肥胖(高BMI、腹围、颈围值)与OSAS发病相关;高血压、高甘油三脂血症与OSAS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OASA患者存在右室、肺动脉扩大,室间隔增厚。OSAS患者存在内皮介导的动脉舒张功能受损,并与年龄、体重指数、颈围、甘油三脂、舒张压及收缩压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动脉内径变化 内皮功能
下载PDF
油管报废技术界限的探讨
14
作者 张炜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4期175-176,10,共3页
在油田生产过程中,油管偏磨现象十分普遍。通过对油管的受力分析,校核偏磨油管的抗拉强度和抗疲劳强度。进行偏磨油管抗内压强度计算,确定油管发生偏磨后内径变化的极限值。为生产实践过程中油管的使用和管理提供可借鉴的技术参数。
关键词 偏磨油管 强度校核 内径变化 极限
下载PDF
B族维生素在肾移植受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内皮功能异常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涛 王晓峰 +4 位作者 曲星珂 叶海云 黄晓波 张晓鹏 侯树坤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940-943,共4页
目的探讨B族维生素治疗肾移植受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效果,对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6例接受首次肾移植后的高同型半胱氨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8例,口服叶酸5mg/d,维生素B650mg/d及维生素B121000μg/d,连续6个月;对照组18例。分... 目的探讨B族维生素治疗肾移植受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效果,对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6例接受首次肾移植后的高同型半胱氨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8例,口服叶酸5mg/d,维生素B650mg/d及维生素B121000μg/d,连续6个月;对照组18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时观察血肌酐水平和肌酐清除率,平均血压值,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内皮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同型半胱氨酸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13±4)μmol/L与(20±5)μmol/L,t=5.3,P<0.01];肱动脉反应性充血时内径变化百分率[(12±5)%与(9±5)%,t=2.9,P<0.01]和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百分率[(18±4)%与(12±5)%,t=3.4,P<0.01]均显著增加。其他指标无显著改变。对照组6个月后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肱动脉反应性充血时内径变化百分率为(9±6)%,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百分率为(12±5)%,均显著低于观察组(t=2.8,P<0.01;t=3.5,P<0.01)。结论应用叶酸、维生素B6及维生素B12能够有效治疗肾移植受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并使内皮功能获得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肾移植受者 内皮功能异常 B族维生素 维生素B12 多普勒超声测定 mol/L 反应性充血 内径变化 硝酸甘油 肌酐清除率 维生素B6 百分率 肱动脉 观察组 治疗前 血胆固醇 水平变化 甘油三酯 有效治疗 对照组
原文传递
颈总动脉彩超表现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16
作者 薛颖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5期115-116,共2页
目的:对颈总动脉彩超表现与脑梗死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40例,为脑梗死组;选取健康患者40例,为健康组,分别进行颈总动脉彩超检查。结果:健康组患者颈动脉内动脉粥样硬化动脉斑块形态... 目的:对颈总动脉彩超表现与脑梗死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40例,为脑梗死组;选取健康患者40例,为健康组,分别进行颈总动脉彩超检查。结果:健康组患者颈动脉内动脉粥样硬化动脉斑块形态、血管狭窄发生比例均显著优越于脑梗死组患者,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生脑梗死患者在进行颈总动脉彩超检查时颈动脉内、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管腔内径变化、斑块分布及大小和斑块类型均发生变化,因此可进行脑梗死的预防性监测和治疗情况的评估,对脑梗死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总动脉 彩超 脑梗死 相关性 健康 血脂水平 管腔内径变化
原文传递
蒸汽发生器胀接区涡流轮廓检测
17
作者 程仲贺 《无损探伤》 2022年第1期22-24,30,共4页
根据蒸汽发生器胀接工艺和设计要求,分析了胀接区的质量检测要求,使用涡流轮廓检测法实现对胀接区的质量检测和常见缺陷分析,并介绍了2种辅助检测方法:内径变化测量法和解剖法。3种方法的组合使用,可以实现对蒸汽发生器传热管胀接过程... 根据蒸汽发生器胀接工艺和设计要求,分析了胀接区的质量检测要求,使用涡流轮廓检测法实现对胀接区的质量检测和常见缺陷分析,并介绍了2种辅助检测方法:内径变化测量法和解剖法。3种方法的组合使用,可以实现对蒸汽发生器传热管胀接过程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发生器 胀接 未胀合长度 局部超差 内径变化测量法 涡流轮廓检测
原文传递
犀角地黄汤联合西药常规治疗腘静脉血栓27例疗效观察
18
作者 郭潇 白雪琴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42-44,共3页
目的观察犀角地黄汤联合西药常规治疗腘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虚实错杂并见的腘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2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加味犀角地黄汤。14 d后观察... 目的观察犀角地黄汤联合西药常规治疗腘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虚实错杂并见的腘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2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加味犀角地黄汤。14 d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纤维蛋白原含量和腘静脉内径变化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为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纤维蛋白原含量、腘静脉内径变化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降低幅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犀角地黄汤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可明显提高腘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纤维蛋白原含量和腘静脉内径变化率,对临床治疗有着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犀角地黄汤 腘静脉血栓 纤维蛋白原含量 腘静脉内径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