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的生存哲学的阐释——解读《活着》 被引量:8
1
作者 郑阿平 《唐都学刊》 2007年第4期122-125,共4页
余华的小说《活着》通过反复渲染的苦难和死亡来表现中国底层老百姓特有的人性的善良和光辉,他们对苦难的承受和忍耐。零度感情的叙述策略和对内心世界的真实的描绘为读者打开了一片奇妙的心灵视域:以哭的方式笑,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余华的小说《活着》通过反复渲染的苦难和死亡来表现中国底层老百姓特有的人性的善良和光辉,他们对苦难的承受和忍耐。零度感情的叙述策略和对内心世界的真实的描绘为读者打开了一片奇妙的心灵视域:以哭的方式笑,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活着》从一个独特的角度阐述了中国式的生存哲学和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着 余华 零度感情 内心的真实
下载PDF
余华的现实和历史
2
作者 闫立飞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3-137,共5页
在80年代的小说写作中,余华以血腥和暴力著称,这出于他所强调的“内心的真实”的现实观,出于他的教育经历和一种反抗意识。到90年代,余华由于无法把握瞬息万变的时代而陷入迷惑,陷入无法确认自我的“无名状态”,这表现为他不断变化写作... 在80年代的小说写作中,余华以血腥和暴力著称,这出于他所强调的“内心的真实”的现实观,出于他的教育经历和一种反抗意识。到90年代,余华由于无法把握瞬息万变的时代而陷入迷惑,陷入无法确认自我的“无名状态”,这表现为他不断变化写作方式及他的两种人生的对立。余华的历史从《在细雨中呼唤》开始,经《活着》到《许三观卖血记》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阶段,并在此建构了他的“南方小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华的现实 内心的真实 无名状态 余华的历史 南方小镇
下载PDF
孤独之旅
3
《新读写》 2023年第9期52-55,共4页
孤独可以让我们的内心更平静、更丰富、更专注、更敏感,有时候在独处中,我们才能感受到内心的真实想法。每一次孤独之旅都是一次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的重要体验。1上海市长桥中学苏杨自出生时起,我就和姥姥姥爷住在乡下。夏日里,看着院... 孤独可以让我们的内心更平静、更丰富、更专注、更敏感,有时候在独处中,我们才能感受到内心的真实想法。每一次孤独之旅都是一次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的重要体验。1上海市长桥中学苏杨自出生时起,我就和姥姥姥爷住在乡下。夏日里,看着院子里的作物,感受着习习暖风,耳边还有轻轻摇动的蒲扇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成长 孤独之旅 内心的真实 乡下
原文传递
品一朵“时间的蔷薇” 被引量:1
4
作者 林珊 《诗探索》 2019年第8期19-20,共2页
事实上,关于诗歌,我曾如此反复问询过自己:诗歌予我,究竟是意味着什么?记得在几年前,我曾在一篇随笔中写道:“诗歌对我而言,是灵魂的归属,也是抵御孤独的良药。我在诗歌中寄予了无限的炽热、喜悦、悲伤以及疼痛……”很多时候,我把这些... 事实上,关于诗歌,我曾如此反复问询过自己:诗歌予我,究竟是意味着什么?记得在几年前,我曾在一篇随笔中写道:“诗歌对我而言,是灵魂的归属,也是抵御孤独的良药。我在诗歌中寄予了无限的炽热、喜悦、悲伤以及疼痛……”很多时候,我把这些称之为小夜曲,为了抵达心灵的深邃与磅礴而自我反复咏叹,这也许就有了俄罗斯白银时代诗人的影子。在这喧嚣的时代,寻求清澈与完整几乎是遥不可及的梦境。而写作之于我,就是为了不断地接近内心的真实,完成内心的一种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心的真实 俄罗斯白银时代 诗歌
原文传递
世有桃源,不慌不忙
5
作者 物道 《北方人》 2021年第13期45-46,共2页
山居桃源,是遵循自己的内心张二冬在《借山而居》里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作为一位80后的年轻诗人和画家,他大学毕业就来到终南山,遵从自己内心的真实天性,选择了他喜欢过的、也是他能过好的生活。
关键词 桃源 终南山 好的生活 内心的真实 80后 喜欢
原文传递
实话实说的6个理由
6
作者 沈畔阳(译) 《做人与处世》 2022年第20期16-17,共2页
真话最有力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把内心的真实想法说出来,不有所保留,不添油加醋,没有主观臆断,确实做不到。实话实说从来都是不容易的,它本身就具有“扪心自问”的力量。说实话,说真话,不说假话,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考验。不过实话实... 真话最有力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把内心的真实想法说出来,不有所保留,不添油加醋,没有主观臆断,确实做不到。实话实说从来都是不容易的,它本身就具有“扪心自问”的力量。说实话,说真话,不说假话,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考验。不过实话实说不仅有利于听到的人,而且有利于说话的人,这是人性不可或缺的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话实说 主观臆断 内心的真实 说真话 力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