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越界的困惑--内拉·拉森《越界》中的反讽意蕴阐释 被引量:4
1
作者 焦小婷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106-109,共4页
美国新黑人运动三大女作家之一内拉·拉森的小说《越界》以不同层次的反讽贯穿于小说的始终,构建出了情节叙述上的情景反讽、人物塑造上的命运反讽以及主题凸显上的制度反讽。作者把自己对于荒谬现实的体悟以一种情理悖谬的形式展... 美国新黑人运动三大女作家之一内拉·拉森的小说《越界》以不同层次的反讽贯穿于小说的始终,构建出了情节叙述上的情景反讽、人物塑造上的命运反讽以及主题凸显上的制度反讽。作者把自己对于荒谬现实的体悟以一种情理悖谬的形式展示开来,通过对逻辑的颠覆与修正让隐而不露的价值判断在表象与真相的是非对比中徐徐彰明,从而使反讽的整体效果在文本空间里自然天成,释放出强大的情感力量和批评功效,使小说生机勃发,意义繁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拉·拉森 《越界》 反讽
下载PDF
内拉·拉森《流沙》中的“游牧民”
2
作者 曾竹青 陈玉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8-161,共4页
内拉·拉森在《流沙》中塑造的黑白混血人物海尔嘉历来被评论界解读为双重人格分裂、种族伦理混乱的“悲剧混血儿”。但从德鲁兹和瓜塔里游牧理论视角来看,海尔嘉的黑白混血身份是对种族主义编码的超越,她的不断地空间位移是彻底地... 内拉·拉森在《流沙》中塑造的黑白混血人物海尔嘉历来被评论界解读为双重人格分裂、种族伦理混乱的“悲剧混血儿”。但从德鲁兹和瓜塔里游牧理论视角来看,海尔嘉的黑白混血身份是对种族主义编码的超越,她的不断地空间位移是彻底地解辖域化游牧运动,她的口吃和沉默是对定义她的白人权力话语的破坏和颠覆。她是德鲁兹所倡导的不断从“纹理化空间”驶向“平滑空间”的“游牧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拉·拉森 《流沙》 “游牧民”
下载PDF
种族越界与双重意识:解析拉森《流沙》 被引量:3
3
作者 庞好农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4-70,93,共8页
拉森在《流沙》里通过对黑白混血儿悲剧人生的描写,揭示了美国黑人在种族越界中的双重意识和文化认同窘境。黑白混血儿看似反抗的越界行为实际上加强和巩固了黑白二分的种族界线,屈从了种族主义在黑人双重意识里所设置的无形监狱。她们... 拉森在《流沙》里通过对黑白混血儿悲剧人生的描写,揭示了美国黑人在种族越界中的双重意识和文化认同窘境。黑白混血儿看似反抗的越界行为实际上加强和巩固了黑白二分的种族界线,屈从了种族主义在黑人双重意识里所设置的无形监狱。她们的种族意识和伦理缺陷加剧了其双重人格的分裂,使其既漂不白自己的"黑色",也染不黑自己的"白色",成为被两个种族都排斥的"他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拉·拉森 《流沙》 种族越界 双重意识
下载PDF
种族越界与心理书写:解析拉森的小说《越界》 被引量:1
4
作者 庞好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2年第6期93-101,159,共10页
内拉·拉森在《越界》里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图解了种族越界主题,淋漓尽致地展现出黑白混血儿在种族越界中所经历的各种磨难,刻画了越界后内心世界的惊恐、痛苦、多疑、抑郁和绝望,探索黑白混血儿灵魂深处的自我冲突和人性本真。种... 内拉·拉森在《越界》里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图解了种族越界主题,淋漓尽致地展现出黑白混血儿在种族越界中所经历的各种磨难,刻画了越界后内心世界的惊恐、痛苦、多疑、抑郁和绝望,探索黑白混血儿灵魂深处的自我冲突和人性本真。种族越界现象反映了黑白混血儿要求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强烈愿望,揭示了种族越界中的善良与邪恶、真诚与奸诈、执着与背叛。拉森从艺术手法和文学主题两个方面把“种族越界”类黑人小说推向成熟,拓展了现代美国黑人小说的叙述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拉·拉森 《越界》 心理书写 种族越界
下载PDF
浅析《流沙》中的反讽艺术 被引量:1
5
作者 赵秋玲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4年第7期113-115,共3页
反讽是小说创作的一种重要的艺术手法,反讽的恰当运用有助于人物刻画,情节发展和主题深化。内拉·拉森是哈莱姆文艺复兴的重要人物之一。她的作品侧重写混血儿的生存状况及其挣扎历程。在其代表作《流沙》中,拉森熟练运用反讽艺术... 反讽是小说创作的一种重要的艺术手法,反讽的恰当运用有助于人物刻画,情节发展和主题深化。内拉·拉森是哈莱姆文艺复兴的重要人物之一。她的作品侧重写混血儿的生存状况及其挣扎历程。在其代表作《流沙》中,拉森熟练运用反讽艺术来进行人物刻画,推进情节发展和深化小说主题。反讽的运用也使得这部小说更有吸引力,更深刻,更令人难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拉·拉森 《流沙》 反讽
下载PDF
美国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非裔女性小说家研究综述
6
作者 谢梅 《华中学术》 CSSCI 2018年第3期238-246,共9页
美国学者对以福塞特、拉森和赫斯顿为代表的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非裔女性小说研究已有近百年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20世纪20~30年代是开始阶段,以作家作品推介为主,但评论褒贬不一;40~60年代是冷遇阶段,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衰落、二... 美国学者对以福塞特、拉森和赫斯顿为代表的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非裔女性小说研究已有近百年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20世纪20~30年代是开始阶段,以作家作品推介为主,但评论褒贬不一;40~60年代是冷遇阶段,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衰落、二战引发的美国社会关注点转变等因素造成了这种现象发生;70~80年代是重新受到关注阶段,以赫斯顿为首的被忽视、被淹没、被低估的非裔女性作家作品得到重新挖掘、整理和再解读,以单个作家单部作品的主题研究为重点,出现了作家传记研究和女性作家群体研究两大亮点;90年代是繁荣阶段,社会—历史批评、心理分析、女性主义批评仍是主要批评方法,关注作品中的种族、心理和性别问题,同时非裔女性文学的现代性、叙事形式以及构建黑人文学批评理论和写作传统得到重视;21世纪是进一步深化阶段,多视域、跨学科成为突出特征,出现了一批对作家作品整体进行比较研究和文化诗学批评、后殖民批评的学术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莱姆文艺复兴 非裔女性小说家 拉·尼尔·赫斯顿 内拉·拉森 杰西·福塞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